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结局:为何能善终!

揭秘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结局:为何能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11 更新时间:2024/2/20 20:33:00

翻开徐达的征战史,几乎大明帝国初创时期的所有重要战役他都参加了,而且,攻必克,战必胜。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功臣,却从不居功自傲,而且既严格执行军纪,又爱护士兵。

一、立殊功而不自傲

徐达不仅以白己的赫赫战功为大明王朝开基立业奠定了基础,而且,与明太祖朱元璋的个人关系也非常密切,是朱元璋特别倚重的核心人物,朱元璋总是把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也多次在不同场合褒奖徐达。在这样的战功面前,在这样的荣宠面前,徐达不为所动,从不居功自傲。

徐达与朱元璋是濠州(今安徽风阳)老乡,小时候还在一起放过牛。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崭露头角,成了一名将军。徐达也不满元朝官史的欺压,前去投奔朱元璋。后经朱元璋推荐,徐达也做了军官。1354年,郭子兴与另一农民起义首领孙德崖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发生冲突,郭子兴在城里拘捕了孙德崖,孙德崖的部众在城外捉住了朱元璋(他们认为这是朱元璋搞的阴谋)。双方僵持不下,有心互换人质,又怕对方使诈自己上当。徐达在城里听说朱元璋被扣的消息后。毅然请求代替朱元璋,来到孙德崖的军中做人质。换回了朱元璋。朱元璋回到城里后,郭子兴也放回了孙德崖,孙德崖回到营地,再把徐达释放回城。本是一个死结,经过徐达这种舍身相救,轻易的化解了。徐达自此也与朱元璋的关系更加亲密。

1363年,朱元璋在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时候,担心自己的应天(今江苏南京)根据地会被张士诚乘机偷袭,便把徐达从前线派回去守应天。徐达回到应天后,严格训练部队,加强守备力量,并缉查奸细,修整城池,使张士诚始终不敢贸然进犯。朱元璋因此得以解除后顾之优,全力对付陈友谅,取得了鄱阳湖战役的胜利,全歼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后来朱元璋对别人称赞说:“我让徐达回守应天最为放心,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能妥善处理。”

1367年,当朱元璋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两股最大的农民军势力,占有了江南广大地域之后,出兵北伐、消灭元朝就提上了议事日程。那么,由谁来担当北伐大军的主帅呢?朱元璋决定还是让徐达来干。他特意把众将招集到一起对他们说:“行军打仗,是为了平息战乱、消灭敌人,所以任命主帅,也必须选择最恰当的人。现在你们诸位不是不能打仗,但是若论办事稳重、纪律严明,而又善于用计、讲究谋略,具有统率全军战必胜攻必克的指挥才能,却准也比不上徐达。”要求他们听从徐达的指挥调遣,徐达也不负所托,取山东、攻河南、占大都(今北京)、平定山西、陕西,短短两三年间,就把中原地区的大片领土都划入了朱元璋的范围。

1371年,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的骚扰,朱元璋又派徐达镇守北平,直到1384年病重才召还应天。在这十几年间,徐达修缮城防,操练军马,严为守备。并迁徙内地民众到边地屯田种地,不仅减轻了军队的粮晌供应问题,还使明朝北部边疆日趋稳定,元朝的残余势力不敢轻易南下骚扰,对稳定北方的形势起了重要的作用。

明朝建国以后,朱元璋为防止武将拥兵自重,采取了提高文臣地位的措施,冷落乃至杀掉那些曾为他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但是徐达却始终受到朱元璋的重用,拱卫着北部边疆。这固然是一种形势的需要,但与徐达性格中谦和的品质,不争功、不诿过的行为是有很大关系的。

《明史》记载说:徐达每年春天挂帅出征。到了冬天还朝后,总是交还将印,回家过自己的那种俭朴生活。朱元璋有时召他一块喝酒,喝到高兴处,常常是对他兄弟相称,而每到这时,徐达都是恭敬谨慎,从不自以为了不起。而且,徐达不置产业,始终住在旧房子里。朱元璋看不过去了,对他说:“你为我大明朝立有大功,却没有一处像样的房子。我很过意不去,把我原来当吴王时住的那套房子送给你吧。”徐达坚决推辞,拒不接受,说我现在住的已经很好了,不需要换房子。过了些天,朱元璋与徐达一起来到那处吴王府邸,在里面摆酒,把徐达灌醉,让卫兵把他抬到床上蒙被而睡。徐达睡到半夜酒醒之后,大吃一惊,连忙跳下床。走下台阶,俯伏在地,磕头呼喊:“死罪,死罪。”朱元璋看他如此的谦恭、不贪富贵,非常高兴,下令在这所府邸的前面,另外给徐达建造了一所新宅。

以朱元璋多疑的心性来讲,很难说这不是一种试探。但无论如何,徐达经受住了考验,也使他成为不多的几个得以善终的开国功臣。

二、治军严明却又爱兵如子

行军打仗,军纪问题是最令人头痛的事。古代多少名将,都是在攻城之后把战利品据为己有,更有那连对方将领的妻女也收容过来的。上行下效,参战的兵士也往往是抢掠不休。

《明史》记载说:徐达在为明朝建立、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攻克了大都市两座、省会级城市三个、普通城市一百多个,不管攻下什么样的城池,都是进城后秩序井然、从没有烧杀抢掠的事情发生。为朱元璋赢得了民心。为约束部将,徐达不仅严令“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防止兵士抢了财物后挥霍或是溜回家)。”还不惜自身名誉,与太祖合演了一出苦肉计。

攻占应天之后,准备攻打江苏镇江,由于其他一些农民军常常发生的烧杀掳掠、抢劫民女财物等行为,朱元璋担心富庶的镇江被攻下后也会发生抢掠行为。为严肃军纪、争取民心,朱元璋当着众将领的面,指责徐达纵容士卒、抢劫财物、违反军纪,并把徐达捆了起来,要按军法处置。朱元璋的重要谋臣李善长等人苦苦求情(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步骤),才得赦免,但朱元璋仍是装着黑着脸、一付恨恨的样子说:“我自起兵以来,从不妄杀无辜,你们这些将领要体察我的用心,严格约束部下,破城之日,绝不能烧杀抢掠。如果有胆敢不听的,我一定不轻饶。“这些与会的将领都知道,论部队的军纪,徐达的手下是最好的,而徐达又是朱元璋最信任倚重的人物,现在连他都受到了责罚,别人也就更得小心从事了。所以部队的军纪出奇的好,所到之处,号令严肃,秩序井然,没有发生任何烧杀掳掠的现象,附近的百姓听到消息,都盼着这支队伍能早一天攻取他们所在的地区。为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为迅速攻灭元朝、扫平其他义军起了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即使军纪定的再严,如果不自身带头执行,也不会起到多少作用,更会使得下属纷纷仿效,军纪于无形中也便烟消云散了。徐达在严格治军的同时,更严于律己。他不贪女色,不好金银财物,朱元璋曾当着许多人的面称赞他说:“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品格中正无瑕,可与日月同辉,只有徐大将军一人能做到啊。”这样的榜样作用,对下属自然起到了极好的表率。同时,他又能做到与士兵同甘共苦。有时军粮供应不上,士兵挨饿,他也不吃不喝,不进营帐休息;不管哪个士兵有什么急难之事,他总会抽时间帮助解决;至于嘘寒问暖、探病慰问更是常事。手下将士都对他既尊敬又感激,乐于听从他的命令,服从他的指挥,打起仗来奋勇争先,以一当百,想不打胜仗都难。

徐达从1353年投军,到1384年病重回到应天府,三十多年间几乎都是在马上度过的。特别是在明朝建立前后的一段时问内,由江南打到漠北,为明王朝的初创与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困境:蜀汉人力资源有限 只得用后备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如何看待诸葛亮的管理,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诸葛亮选人才的标准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无论是从史学研究,还是从人力资源研究来说,都不免简单粗暴。一个经理人用人

  • 诸葛亮曾“六出祁山”?五次北伐至少两次没去祁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曾隐居后来任蜀国,诸葛亮人物评价800字,正史诸葛亮其实不厉害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山川秀美,境内名胜古迹多处。礼县为秦人的发祥地,秦早期都邑西犬丘(西垂),就在县东永兴一带。陇南名胜——祁山,为著名的三国古战场,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在此屯兵,北伐中原。“祁山武侯祠”经过近年的维修扩建,以崭新的面貌接待中外游客旅游观光。古卤城——盐官,曾为西北的骡马集散地

  • 戚继光:我国明代杰出的军事家 民族大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戚继光是不是民族英雄,戚继光被称为什么英雄,家国梦李龙抗倭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兵器专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器;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装备明显优于敌人。他年轻的时候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来又在北方修建长城,抗击蒙古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业余时间

  • 明朝大宦官刘瑾被处以极刑 割三千多刀才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割太监的用什么刀,明朝大太监刘瑾被割了多少刀,刘瑾是哪个皇帝杀的

    知道历史的人对于太监这一词一定都不陌生,太监就是指男人的某特殊部位被去掉之后,专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优雅一点儿来讲也被叫做宦官。今天,大师就来讲一讲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最牛的太监,看完也不禁感叹:太监能做到这个程度,也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了!这位最牛太监名叫刘瑾,也许很多人都认识他,没错他

  • 春秋战国时燕国大臣郭槐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的燕国现在在哪,春秋燕国历代国君,苏秦是燕国间谍吗

    郭隗,战国中期燕国人。燕国大臣、贤者。燕王哙七年(前314),齐宣王攻破燕国,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燕昭王元年(前311),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

  • 明朝航海家郑和简介 郑和七下西洋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著名航海家有哪些,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是,航海家郑和是哪族人

    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这一壮举让郑和在历史上留名。本文揭秘明朝航海家郑和简介。郑和,原本姓马名和,小字三保,世称三保太监。云南昆阳宝山乡知代村回族人。六世先祖赛典赤·赡思丁是元初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是布哈剌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行省平

  • 春秋战国庄子的生平简介 庄子的名言名句精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简述庄子的生平事迹,春秋战国最深奥的名言,庄子名言及解释和赏析

    战国思想家庄子简介,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周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宋戴公为庄姓始祖。庄周出生于宋国蒙。庄周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以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

  • 哪位皇帝后妃最多:暴君石虎后妃可以编成军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晋武帝司马炎曾在统一全国后,下诏要求天下女子全部做好成为他老婆的准备;其二,他的后妃因为数量庞大,为了方便临幸,他就驾着羊车每天晃悠,羊停在哪位宫妃的门前,晚上就住哪位家。其实,司马炎充其量也就算个色胆包天的级别,他的后宫人数最多的时候也就一个“娘子师”,还是不满员的。相比之下,有一位色胆包天又包地

  • 北宋名相寇准:因哪两件事得到了宋太宗的赏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寇准和包拯是什么关系,寇准一六悔铭,宋朝的寇准是个什么官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寇准一生辅佐过宋太宗和宋真宗两位皇帝,但就感情而言,他还是和宋太宗关系稍微亲密些。而且,在他们相识的最初几年里,寇准也因为自己的耿直和忠诚,得到了宋太宗的认可和点赞。寇准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早在少年时期他就以才思敏捷和为人好爽而闻名乡里。

  • 隆庆皇帝:让明朝赚走世界三分之一财富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上最有钱的皇帝,明朝为什么没有盛世,清朝推翻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天生软心肠隆庆皇帝朱载垕,登基前做了三十年裕王,期间最大的爱好便是吃驴肠,逢年过节的时候,必然要有驴肠这道菜,儿子出世这类喜事时,也要吃驴肠庆祝。甚至好多次碰到愁事,以至长吁短叹的时候,也要靠吃驴肠来消愁。可在他登基后,一次偶然路过御膳房,听到里面传来驴子的惨叫声,召来厨子一问才知道,原来驴肠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