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见深这个皇帝有点怪:有口吃爱叹气最深情!

朱见深这个皇帝有点怪:有口吃爱叹气最深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40 更新时间:2024/1/27 13:11:18

诏书写错字

朱祁镇过世后,继承帝位的,是他的长子,在景泰时代一度被废除太子位的明宪宗朱见深。表面看,他的接班似乎“众望所归”,其实即使朱祁镇复辟成功后,他回归太子位,依然经历一波三折,他在天顺元年(1457年)三月被重新立为太子,但册封诏书上,太子的名字却变成了“朱见儒”,事后才知道是写错了。

而对他本人,父亲朱祁镇一度也不满意,他在朱祁钰时代残酷的争斗中,落下了口吃的毛病。而且性格懦弱。朱祁镇过世前,还对他分外不放心,曾经试探着问大学士李贤,太子究竟有没有能力即位。李贤立刻回答道:如果太子即位,那是社稷的幸运啊。

恰好这事后朱见深前来拜见,李贤连忙快步上前,拉住朱见深,让他跪倒在朱祁镇脚下,朱见深也恰到好处的抱住父亲的双脚,当场嚎啕大哭。朱祁镇也留下了眼泪。这段父子间最后的温情,也为朱祁镇确立了抉择——传位朱见深。

爱叹气的皇帝

明宪宗朱见深自从登基后,给群臣的最大印象,便是爱叹气。他天生口吃,少年时代历经磨难,养成了外圆内倔的性格。遇到疑难的国家大事,必然当着大臣的面叹气。

他即位刚一个月,广西大藤峡就发生叛乱,朱见深看了奏折后,当场叹息一声。他即位的第二年,荆襄又发生了流民暴乱,他接着还是叹气,甚至有时候朝臣在他面前发生争论,要他裁决,他一样只是叹气。但在位二十三年里,最能惹他叹气的事情,却只有一件——水旱灾害。

《明实录》里记载,每当朱见深听说闹灾的消息后,就会叹息不已。如果有关部门赈灾速度迟缓,他就会更加叹息不止。后人诟病他设置“皇庄”,并在内宫里开设“小金库”——内帑,而他“内帑”中的存银,相当多都用来赈济灾民。

他的执政时代,二十三年共减免灾区税粮一千九百多万石,平均每年近百万,这还仅仅是“官田”的减免数字,就已是明朝历代最高。即使是批评他最多的明史典籍《罪惟录》中,也称他在位期间,老百姓的生活“幸斯小康”。

朱见深的书法

皇上要打人

朱见深让大臣们欣慰的一点,就是好脾气。群臣进谏不管说话多难听,总能耐心听。大臣犯了错,也极少被重罚,更不像前代皇帝那样动不动就杖责。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宦官怀恩一次曾劝阻朱见深,请他赦免因抨击朱见深崇佛而下狱的御史林俊,朱见深当场怒从心头起,随手抄起一块砚台朝怀恩砸去,若不是怀恩躲的快,肯定砸的满脸花。

不搭腔也是错

大多数时候,朱见深都还算好脾气的。但他好脾气的方式,有时候却比坏脾气更让大臣们受不了。比如大臣们向他当面提意见的时候,他虽然能控制住脾气,却常常“非暴力不合作”,任对方说的如何天花乱坠,自己却打死不搭腔。

按照俗话说,就是个“闷葫芦”,搞得大臣们直憋气。御史陈音看不下去了,为朱见深上“奇文”一篇,文中指责说,皇上你虽然经常听我们说话,但是却从不向我们发问,而勤学好问,才是学习的优良传统。希望皇上您能够每天抽出时间来,找几位饱学之士,向他们提问题,这样咱大明江山就能稳固了。奇文送上去,朱见深依然“闷葫芦”,看完了后没回音。

皇上会武术

平和好脾气的朱见深,却也有个特殊的爱好:练武。他做太子的时候,就曾学过骑射。做了皇帝后,也喜欢去皇宫西苑,欣赏御林军的操练。但欣赏的结果,却是越来越失望,成华九年(1473年)四月十二日,他把京营所有的军官召集在一起表演骑马射箭,结果绝大多数人箭箭脱靶,武功水平极其拙劣。

如此低水平表演,好脾气的朱见深也受不了了,当场大骂说:有你们这群人带兵,能教育出好兵来吗?结果有四十六名军官当场被炒鱿鱼。半年后朱见深再来考察,依然有九名军官脱靶。虽然有所进步,但朱见深依然不满意。此后终其一生,他再懒得看京营操练。

你是我的心灵支柱

朱见深另一件“八卦”事,就是他专宠年长他十九岁的贵妃万贞儿,而且这位万贞儿岁数大不说,相貌也极难看,说话声音更像个男的。如此人物怎么得到朱见深的宠信,不同史料说法不一。但《明史》上的一段对话却足够说明: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问他,儿子啊,这个姓万的女人,岁数大,长得丑,你干嘛喜欢她啊。朱见深答: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只要和她在一起,我的心就特别安定。

明宪宗的万贵妃

因这句话,原因也就变得简单:从始至终,朱见深都是一个心灵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与他患难与共过的万贵妃,就是他的精神支柱。所以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春万贵妃去世,朱见深就感到半边天都塌了,此后他日日在宫中悲痛不已,很快就起不来了。是年八月,四十一岁的朱见深与世长辞。太子朱祐樘即位,即历史上的明孝宗。

延伸 - 朱见深作品 : 一团和气图

朱见深作有一幅《一团和气图》,乍看仿佛一个圆球,画着一个眯眼嬉笑之人,但仔细观看会发现是三个人抱成一团,初看时的一个面孔实际是由三个面孔组成的。这幅作品的构思和构图都独具匠心,巧妙有趣,从题跋可见作者的用心。

图的内容,源于虎溪三笑的典故。东晋时,净土宗初祖慧远法师在庐山修行三十余年间,从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不越过虎溪。一日,儒生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俩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甚欢。后来,慧远送他们下山。到了虎溪虽不时传来老虎的鸣号声,但因为谈得太热烈而没发觉。直到越过虎溪,三人才惊觉,但旋即会心地纵情大笑起来。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笑声传递了他们难以言喻的欣喜之情,自然也成了名垂千古的美声了。此典故也是宋人力图调和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反映。成化帝以虎溪三笑的典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儒、道、释虽属三家信仰,但却可以“合三人以为一,达一心而无二,忘彼此之是非,霭一团之和气。”

从表现形式和构思方法上,《一团和气图》符合古代漫画的特点和要求,但在主题上却没有讽刺意味,反而有歌颂漫画的味道,这是它的特殊之处。

据史学者研究,朱见深有鉴于其父朱祁镇(英宗)制造了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冤狱的教训,继位之后下令平反昭雪,并在朝廷上下提倡团结,大概就是这位威严的皇帝之所以作此诙谐图画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奸臣变能臣 明朝第一效率帝朱祐樘有何本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宣宗托孤五大臣,姚广孝为什么一眼就看上朱棣,朱厚照为什么传位给朱厚熜

    高效皇帝朱祐樘与父亲朱见深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善于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俩人的不同点是,朱见深经常只听不做,朱祐樘只要觉得对,就立刻做。《明史》上对他记录非常多的,就是他的“勤于纳谏”,比如吏部尚书王恕要他把全国各地官员的名字贴在皇宫柱子上,以便随时查阅,朱祐樘当天就贴上了。兵部尚书马文升要朱祐樘节省

  • 揭秘南宋第一抗金女英雄梁红玉:曾是低贱官妓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的梁红玉是怎样一个人,冯玉祥为什么是倒戈将军,韩世忠老婆梁红玉

    在中国的悠悠历史发展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的女英雄,她或为父从军、或从夫杀敌、又或是自己拥有满腔抱负。总之,她们个个才貌双全,却可以像男人一样,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然而,在众多的巾帼英雄之中,梁红玉却是那个最波折、最传奇的一个!梁红玉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所以梁红玉自幼

  • 揭开明朝皇帝朱棣的另一面:永乐大帝的中国梦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哭出来的江山朱元璋驾崩后,燕王朱棣能够以区区北平之地成功逆袭,夺下大明江山。除了各种雄才大略外,也因其一项独门绝技:会哭。起兵“靖难”的时候,他的部将人心惶惶,朱棣慷慨激昂的演讲,怒斥朱允炆的诸多倒行逆施。讲到动情处更声泪俱下,结果,是带着众将一起哭。《奉天靖难记》里说他的将士因此“感动涕流”,接着

  • 宋朝是怎样制造冤案害死岳飞?赵构又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要从绍兴八年(1138),宋金第一次议和期间,那场轰轰烈烈的反对议和的朝廷运动说起。自宋宣和七年(1125)金国南侵以来,灭北宋,犯江南,一直妄图侵占整个宋朝。但建炎元年(1127)赵构建立南宋之后,迫于形势,任用韩世忠与岳飞等武将抗击金兵,经过十年抗战与北伐,金军大受挫折,不得不主动向宋朝提

  • 历史上竟有如此的皇帝 做了俘虏却感动了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历代皇帝及评价,明朝哪个皇帝最昏庸,历史上被俘虏的皇帝有几个

    明朝皇帝的另一面:敌人也感动 - 朱祁镇篇种田很辛苦比起祖父朱棣重视民生来,明宣宗朱瞻基也同样如此,在“亲民”方面,他甚至更近一步,宣德五年(1431年)清明节,祭祀归来的朱瞻基,走访京城郊区农家,不但考察民情,更亲自尝试农业劳动,扛着农具耕了一圈地。事后他对大臣感叹说:我才干了这么几下农活,就累得

  • 传奇“冠军”霍去病:用自己的一生去回报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超变攻速传奇一秒20刀,传奇经典版,打金传奇手机版可提现

    到了汉代,“冠军”一词沿革下来。汉代以后,战功卓著的武将,也都采用冠军为官衔。从魏晋迄南北朝各代,均设有“冠军将军”,唐朝也设有“冠军大将军”的职衔,其在唐、宋均为武散官,正三品上,为武官的第四级。直到清朝,护卫帝王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还称为“冠军使”。历史上最显赫的“冠军”,当属西汉名将霍去病

  • 平原山地水战 看曹操在军事战术上的长与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偷袭水战,洼地上的战役阅读理解,《洼地上的战役》时代背景

    三国世事纷纭复杂,对于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见解。三国之所以鼎立七十余年,没有像秦和汉那样很快实现国家统一,原因有天时,有地利,也有人谋。在军事方面,三国的创立者曹操、孙权和刘备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所以发展成了“多极世界”,而没有出现“超级大国”。三国处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原始性和偶然

  • 辽太宗耶律德光被为何被当做一道菜来处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耶律德光木乃伊在哪里,耶律德光后的辽国皇帝,四爷为什么烧了百官行述

    一提到木乃伊,很多人一下子就能想起古埃及的木乃伊,殊不知,中国古代也有木乃伊国王。此人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927年,二十五岁的耶律德光成为契丹国的第二可汗,此时,中原地区正式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野心勃勃的耶律德光养精蓄锐,一心想要吞并中原。九年后,机会终于来了,后唐皇帝李嗣源的女

  • 回顾: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大眼造像记书法特点,杨大眼造像记高清图,北魏名将杨大眼

    回顾: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楷书刻石。全称为《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无刻石年月。但此造像既称为孝文皇帝元宠所凿,考文帝崩于太和二十三年(499),造像当在其后。有云当在景明元年(500)至正始三年(506)间。楷书,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为龙门造像记名品之一。洛

  • 解密:为何说嘉靖皇帝才是明代最聪明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嘉靖和万历关系,历史最烂的皇帝,嘉靖怎么样的一个皇帝

    明代有皇帝16个,为什么我要讲嘉靖呢?相对而言,这个人的知名度高,公元1566年,有个“海瑞罢官”,嘉靖从此红遍全国。一般人眼里,嘉靖是一个昏庸、整天忙于修道、不理国事、很愚蠢的一个人,但事实绝不是如此。我可以下一个定论,他是明代有史以来最为聪明的皇帝,在明代的十几位皇帝中间,如果要按智商水平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