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传奇“冠军”霍去病:用自己的一生去回报汉武帝

传奇“冠军”霍去病:用自己的一生去回报汉武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03 更新时间:2024/1/24 6:07:13

到了汉代,“冠军”一词沿革下来。汉代以后,战功卓著的武将,也都采用冠军为官衔。从魏晋迄南北朝各代,均设有“冠军将军”,唐朝也设有“冠军大将军”的职衔,其在唐、宋均为武散官,正三品上,为武官的第四级。直到清朝,护卫帝王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还称为“冠军使”。

历史上最显赫的“冠军”,当属西汉名将霍去病。他曾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而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史载来看,无论从出身、战绩、言行、喜好、身故等方面来看,霍去病均当得起“传奇”二字。霍去病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小吏霍仲孺私生之子,这个身世本来可说不堪,但在他刚满周岁时,姨母卫子夫进入汉武帝的后宫,深受汉武帝宠爱并很快被封为夫人,地位仅次于皇后。卫氏家族也随之显贵,其母卫少儿因而得以嫁给西汉开国功臣陈平的曾孙、时任詹事一职的陈掌,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其后,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原为公主“骑奴”的卫青军事才能大显,先是出上谷直捣龙城,斩敌700人,又屡屡击败敌军,战绩卓然,深受汉武帝信赖。霍去病在舅舅的影响下,自幼精于骑射,常怀报国之心。

元朔六年(前123年)漠南之战,未满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第一次披甲执锐的霍去病,凭着满腔骁勇血气及800子弟骑兵,在茫茫大漠奔驰数百里搜寻敌人踪迹,此独创的兵法“长途奔袭”首战便告捷,斩敌2000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生擒。汉武帝闻之大喜,当下封他为“冠军侯”,赞其勇冠三军。元狩二年(前121年)夏天,19岁的霍去病展开收复整个河西之战,而此时的他凭借之前“河西大捷”之功,已然跃升为汉军统帅,与匈奴抗衡多年的名将李广等部也成为他的策应部队。战中,霍去病再次孤军深入,率部在祁连山斩敌3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5人,大小阏氏、王子59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63人。经此一役,汉王朝终于收复了河西平原。

同年秋天,霍去病受降背叛匈奴单于的浑邪王和休屠王,不料降军发生哗变,他竟只带数名亲兵以身犯险,在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令其格杀哗变士卒,凭一己之力便镇住了4万多鼓噪的匈奴士兵,其人胆大如此,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接受外虏的受降。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大战”成为霍去病戎马生涯的巅峰之作,他本拟单挑匈奴首领单于,却因情报错误而碰上了左贤王部。霍去病领军奔袭2000多里,以15000人的损失,歼敌7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3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83人。

此时的霍家军锐不可当,一路追杀匈奴残部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霍去病在这里暂歇,率部进行了日后流传青史的祭天地典礼——于狼居胥山祭天封礼,于姑衍山祭地禅礼,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言“封狼居胥”,说的正是此一节。封禅后,霍去病继续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至此之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这一年,霍去病才满22岁。

霍去病的业余爱好和今天的很多人一样,喜欢蹴鞠,也就是现代足球的前身。《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说某次“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踢鞠”,或许蹴鞠是霍去病为公子时,在长安城中鲜衣怒马的消遣,但于兵困粮乏时蹴鞠,应该别有深意。

蹴鞠既讲个人体力,又讲团体配合,以之为戏,当能寓战法于乐,收到练兵之效。同时乏粮则无力倦懈,蹴鞠也能暂时调动士卒的斗志,以备敌军突袭。汉武帝曾要为霍去病造府第,他拒绝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亦可见霍去病为人,非一般临阵玩耍的纨绔子弟之流。

霍去病的一生宛若烟花,在瞬间绽放出夺目光彩后,遗憾地悄然消逝。完成不世的功勋后,霍去病登上他人生的顶峰,官拜大司马骠骑将军。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元狩六年(前117年),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去世了,谥封景桓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痛惜异常,他特地调来铁甲军列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以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唐朝大诗人王维在《少年行》中赞他“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写出了后世对霍去病这位不世出之天才的仰止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平原山地水战 看曹操在军事战术上的长与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偷袭水战,洼地上的战役阅读理解,《洼地上的战役》时代背景

    三国世事纷纭复杂,对于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见解。三国之所以鼎立七十余年,没有像秦和汉那样很快实现国家统一,原因有天时,有地利,也有人谋。在军事方面,三国的创立者曹操、孙权和刘备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所以发展成了“多极世界”,而没有出现“超级大国”。三国处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原始性和偶然

  • 辽太宗耶律德光被为何被当做一道菜来处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耶律德光木乃伊在哪里,耶律德光后的辽国皇帝,四爷为什么烧了百官行述

    一提到木乃伊,很多人一下子就能想起古埃及的木乃伊,殊不知,中国古代也有木乃伊国王。此人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927年,二十五岁的耶律德光成为契丹国的第二可汗,此时,中原地区正式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野心勃勃的耶律德光养精蓄锐,一心想要吞并中原。九年后,机会终于来了,后唐皇帝李嗣源的女

  • 回顾: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大眼造像记书法特点,杨大眼造像记高清图,北魏名将杨大眼

    回顾: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楷书刻石。全称为《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无刻石年月。但此造像既称为孝文皇帝元宠所凿,考文帝崩于太和二十三年(499),造像当在其后。有云当在景明元年(500)至正始三年(506)间。楷书,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为龙门造像记名品之一。洛

  • 解密:为何说嘉靖皇帝才是明代最聪明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嘉靖和万历关系,历史最烂的皇帝,嘉靖怎么样的一个皇帝

    明代有皇帝16个,为什么我要讲嘉靖呢?相对而言,这个人的知名度高,公元1566年,有个“海瑞罢官”,嘉靖从此红遍全国。一般人眼里,嘉靖是一个昏庸、整天忙于修道、不理国事、很愚蠢的一个人,但事实绝不是如此。我可以下一个定论,他是明代有史以来最为聪明的皇帝,在明代的十几位皇帝中间,如果要按智商水平排序,

  • 解密:康熙皇帝在众皇子中到底更为中意哪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喜欢弘历的原因,康熙皇子排序,康熙皇帝有几位皇子

    康熙皇帝生前有那么多儿子,他到底喜欢谁呢?有人认为康熙皇帝中意的继承者是皇十四子胤祯,派他做抚远大将军,就是让他立军功、掌军权、树威信以备接班。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康熙皇帝培养皇十四子胤祯做抚远大将军并不能证明皇十四子胤祯就是康熙皇帝的意中人。证据如下:第一,这远远没有当初培养皇太子胤礽那样做

  • 解密:到底谁才是赤壁之战取胜最关键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赤壁之战火攻是谁想出来的,赤壁之战周瑜取胜原因,赤壁之战周瑜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赤壁大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因为这是后期的三个国家都参加了的战役,所以,这场战争又显得比其它两次大战更加波澜壮阔。战争以孙权、刘备的胜利收场,三足鼎立的局面从此奠定了一个基调。这就是,曹操失败,再也没有跨过江南;孙权的东吴政权从此实现了江南的稳固,而最大的受益者则是刘备,他从此有了真正的立足之地,从

  • 万历名臣张居正与海瑞:改革名臣为何互不相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居正为何不重用海瑞,万历张居正相爱相杀,张居正评价海瑞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年过古稀的海瑞起复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此时他已闲居16年。本来明代南京的中央机构,自永乐北迁后多为闲秩,而海瑞复出不久,就向万历上疏,“举太祖法剥皮囊草及洪武三十年定律枉法八十贯论绞”,要求在万历之世行洪武酷法治贪,罔顾情势变迁,引得朝议纷纭,万历不得不出来息事宁人。

  • 万历首辅张居正:历史上唯一顺风顺水的改革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万历首辅张居正好看吗,万历皇帝和辅臣张居正的故事,顺风顺水的意思是什么

    一提张居正,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他在明代后期所推行的改革。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担任明神宗朱翊钧的首辅,达十年之久,是个有作为、具谋略、通权术的大政治家。张居正的改革,了不起,我打心眼里佩服他;但对他这种太厉害的人,绝无好感。凡强人,都具有一点使人讨厌的“侵略性”,他

  • 陈霸先:南北朝陈武帝是名将也是明君更是个好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霸先破北齐,陈霸先是陈叔宝什么人,陈霸先在长兴

    上一集历史崔讲了,上任领导高欢死后,侯景想自立,但被慕容绍宗打败,投降南朝,梁武帝萧衍对他倒是很好,又是送粮食又是送衣服,温暖都送到家了,侯景呢,羡慕南朝妹纸水灵,想娶王家或者谢家的闺女,却被皇帝无情地拒绝了。更郁闷的是,东魏以萧衍侄子萧渊明的名义,找南朝和谈,侯景害怕梁武帝把自己给卖了,交给高澄

  • 张居正死后被学生抄家:万历皇帝贪财想从中捞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居正死后子孙,万历后悔杀张居正吗,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原因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神宗翻手为云、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