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雉和武则天都后宫干政 两人的家族结局为何完全不一样

吕雉和武则天都后宫干政 两人的家族结局为何完全不一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81 更新时间:2024/1/18 22:23:00

还不了解:吕雉和武则天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是后宫干政,武则天和吕雉的家族为何结局不同?

历史上,后宫干政的例子不在少数,但只有武则天从后宫走出来君临天下。而历史能够与武则天一较高下的女野心家,当属吕雉。汉高祖去世之后,吕雉将大权揽在手中,虽未称帝,但整个江山也姓了吕。而武则天则是把李唐改成了武唐。但这两位女野心家的结局却差距很大,吕雉族人几乎全被杀,但武氏却是除武三思外,其他基本得以善终,这是为何呢?

探究历史可以看出,武氏一族没有像吕氏一族被诛杀殆尽,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武则天对李氏后代更仁慈,而其中有她亲生孩子。其次,武则天没有像吕雉那般大肆提拔外戚;另外,李治在外期间,武则天也有在参与朝政,上位比吕雉看起来更合理。

武则天画像

一、武则天对李氏族人较为仁慈

首先,相比于吕雉的残忍,武则天处理皇室子弟更仁慈些,而且不少皇子是她亲骨肉。吕雉的亲儿子刘盈英年早逝,她先后扶持了刘恭、刘义两位傀儡皇帝。刘恭亲政时,因违背吕氏的想法被暗杀。而其他刘氏皇族,吕后更不愿意放过。除了刘恒刘肥,其他几乎都被杀了。当然了,武则天也有狠心,亲手赐死了亲生儿子李贤,之后又废立过李旦。

武则天剧照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在刘邦去世之后,吕雉大肆的杀害刘邦的后代。因为那些人和吕雉没血缘关系,还有可能威胁其儿子的地位。吕雉的如此做法,使得刘氏后人人人自危,唯恐得罪吕雉引来杀身之祸。而李治虽然去世了,但一些皇子武则天有着血缘关系,如果不是非杀不可,武则天也会留些情面。即便后来武则天登基,睿总李旦也是她的亲生儿子。李氏与武氏的矛盾,也是可以调节的,不想吕氏与刘氏的生死矛盾已没有挽回余地。所以说,从两人对待皇族的态度上看,武则天更仁慈、而且还有血缘关系,也是武氏得以善终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武则天没有大肆提拔外戚

其次,相比于吕后,武则天没有大肆的提拔外戚,也为武氏保住一线生机。在吕雉专权之后,立刻将两个哥哥和三个侄子封万,连侄孙都是燕王。吕雉在分封吕氏族人时,对刘氏后人大肆的迫害,包括刘如意、刘建和刘恢等人都被吕雉处死。武则天专政时,也封了侄子武三思、武承嗣为王。

由此能够看得出来,两人虽然都分封了族人,但有着很大差异。吕雉是一边给族人封赏,一边迫害刘氏后人,使得双方形成完全的对立面。武则天虽然也封赏本族人,但并没有对李氏族人打下杀手。而且武则天在初期还有意的打压外戚,也算一定程度上保了族人。从提拔外戚和处理皇族上看,武则天是更理智的,而吕雉的做法太极端。所以说,武则天比吕雉更理智和缓,其族人也比吕氏族人的结局更好一些。

二、武则天上位“缓慢”

另外,相比于吕雉的迫切,武则天的掌权速度较为缓慢,也更易服众。而吕雉掌权后就杀死了刘邦的儿子们,又将吕氏女子嫁给了惠帝刘盈。在朝堂上,吕雉借助宠臣之手打击丞相王陵和汉初功臣,排除异己。而李治在位期间,武则天已经参与朝政之事,当时和李治并称“二圣”。

由此能够看得出来,吕雉上位之心太急,没有给大臣们缓冲的机会,很难服众。而武则天涉政之前也是皇帝亲自默许,大臣们有个缓冲。吕雉干政属于是谋朝篡位,不合礼法。对于朝廷上的反对者,武则天借力打力,而吕雉亲力亲为。所以说,吕雉为自己和族人积下太多仇恨,以致于吕氏族人的结局悲凉,而武则天并没直接和大臣们有正面冲突,武氏得以善终也是合乎情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武氏族人得以善终,与武则天和李氏皇族的血缘关系、武则天没有大肆分封族人,以及上位过程循序渐进等有直接关系。武则天的政治智慧,远胜于吕雉。

正所谓:做事留一线,日后好想见。即使是一时的得势,也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得意时,给别人留有余地,就是日后落魄时自己的退路。没有人能够保证永远得势,事情做得太绝,终有一天会被反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蜀汉灭亡后关羽全家老少一个没留 张飞后人为何能安然无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之死影响整个三国,张飞杀了关羽全家,张飞入蜀是不是再没见过关羽

    还不了解:张飞后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灭亡后关羽满门被杀,张飞一家为什么无人敢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公元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蜀主刘禅出城投降,蜀灭之后关羽的后人被屠戮殆尽,全家老少一个没留,而张飞的后人却都安然无恙,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呢?关

  • 曹操把貂蝉送关羽后 貂蝉为什么晚上就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关羽和貂蝉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貂蝉被曹操送给关羽后,晚上就自杀了,关羽到底做了什么?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而且这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如果把她们全都放到现实社会中,估计可以并称四大天后吧。今天

  • 苏麻喇姑为何能成为清朝地位最高的宫女?她为何能得到皇帝太后的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太后历史上存在吗,苏麻喇姑在后宫的地位,历史苏麻喇姑是真实人物吗

    苏麻喇姑是清朝时期的一位仕女,但她却获得了皇帝、太后的赏识信任,连皇家最看重的子嗣也交由她来抚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后宫历来为后人津津乐道,除了后宫妃嫔、皇子公主、还有太监宫女的八卦可以任由想象。在整个清朝历史上地位最高的宫女非苏麻喇姑莫属

  • 孙策号称小霸王 孙权单挑巅峰关羽会打赢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与马超谁更强些,孙策为何被众人称呼为小霸王,王者荣耀关羽和马超谁厉害

    对孙策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策单挑巅峰关羽,能打赢吗?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孙策VS巅峰关羽,多少回合能赢?很多人都喜欢孙策,因为他号称小霸王!于是,很多好事者就各种撮合战事,先后提出过让孙策单挑巅峰吕布、单挑巅峰张飞,这不又建议孙策单挑巅峰关羽了!说

  • 沈珍珠作为唐代宗的皇后,为什么会下落不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沈珍珠,沈珍珠哪一集大燕皇后,唐代宗李俶与沈珍珠

    唐朝因为安史之乱而由盛转衰,因为这次叛乱,无数黎民百姓饱受战争之苦,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有一位皇后也因此流落民间,下落不明。她就是唐代宗的皇后——睿真皇后沈珍珠。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多数人并不熟悉沈珍珠这个名字,是因为电视剧 《大唐荣耀》才知道的。沈珍珠是唐德宗李

  • 历史上的关羽到底是什么样的 既没有偃月刀也没有赤兔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青龙偃月刀真图,关羽在正史是个什么样的人,关羽在没有赤兔前是骑什么马

    还不了解:关羽武器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大刀是宋朝兵器,那么关羽的武器到底是什么?“秉烛达旦真君子,夜观春秋第一人”,提到关羽关云长,大家都会想到关老爷的许多英雄事迹,由于宋元明清话本和古典小说的迅猛发展,关老爷的人物事迹和英雄形象愈发的丰满。受到小说《三

  • 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帝,他的一生真的只有功绩没有劣迹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千古一帝排名,千古一帝小说,康熙千古一帝是谁说的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他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奠定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提到中国古代,绕不过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这五兄弟可以说是历史上名气最大,影响最广的朝代,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灿烂的历史遗产。但

  • 李自成逼死了一个王朝 最后竟被山民一锄头砸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自成与清军大战为何大败,李自成十八骑商洛山,李自成到底死没

    中国古往今来的草莽枭雄成就最高者,无异于闯王李自成:从被崇祯打得只剩下十八人跑进商洛山躲猫猫,再到以百万大军规模席卷北方,兵不血刃杀进北京,活活逼得崇祯上了吊。这神奇过程,后世读史书的,都常惊讶的回不过神来。哪怕当年高筑墙广积粮的朱元璋,也没这狂飙火箭速度。可是,正应了欧阳修老夫子曾经说过的那句话:

  • 揭秘:顺治帝为何偏要去抢弟弟的老婆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为什么要杀张廷玉的儿子,多尔衮为什么不翻顺治自己当皇帝,隆科多儿子招惹十三爷

    自古帝王三宫六院,不乏女人,而顺治帝为何偏要去抢弟弟的老婆呢?话说,顺治亲政前后,有日去慈宁宫问安,偶然间发现了一位貌若天仙、素雅端庄的女子,于是对她一见钟情。他一直挂念着这个女子,可是他不知道这个女人到底是谁,于是就暗中派人对她进行了调查。最后得知,这位倾国倾城的美女原来就是自己弟弟博果尔的福晋董

  • 揭秘:明朝第一硬汉杨继盛 堪比关公刮骨疗毒!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洪秀全为什么怕杨秀清,关羽刮骨疗毒是华佗吗,明朝杨继盛的诗

    在明代,弹劾可谓是家常便饭,比如你看某人不顺眼,可以上书弹劾,和某人有仇,可以上书弹劾,政治斗争需要,可以上书弹劾,闲来无事找点活干,也可以上书弹劾。弹劾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比如不讲个人卫生、衣服没穿对、腰带没系好,长相难看也可以弹,总之是只要想得到,就能弹得了。而在这种环境下,明代的官员们已经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