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常遇春身为明朝第一猛将却英年早逝 常遇春突然暴毙的原因是什么

常遇春身为明朝第一猛将却英年早逝 常遇春突然暴毙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62 更新时间:2024/1/25 6:16:50

还不了解:明代常遇春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第一猛将常遇春,40岁却突然暴毙,常遇春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里,二十岁时的常遇春带着张无忌去找他的师伯,蝶谷医仙胡青牛治疗玄冥神掌造成的寒毒。蝶谷医仙胡青牛却因张无忌不是明教中人而见死不救。

常遇春提议一命换一命,把胡青牛给自己治病的机会让给了张无忌。幼年张无忌报恩心切,乱翻胡青牛所藏的医书,下虎狼药救活了常遇春。结果胡青牛判断,因为张无忌乱用药,常遇春最多活到四十岁就会暴毙。

当然,这纯属金庸先生对历史的演义。并且,在接下来的情节中,金庸先生也尊重真实历史的发展,并没有让学了胡青牛真本领,“内功”深厚的明教教主张无忌有机会让常遇春在小说里继续活下去。

历史上的常遇春,确实是朱元璋手下的猛将。明史记载邵荣,徐达,常遇春是当时朱元璋手下将帅“最著”者。军中人称“常十万”,这个绰号的由来,是常遇春自称领兵十万就能够纵横天下,这代表着军中将士对常遇春这个说法的认可。

惋惜的是在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消灭了开平所有北元驻军,把北元顺帝赶到了应昌府。胜利回师。南归途中,突然在柳合川病卒。年仅四十岁。

明史中记载常遇春长相奇特伟岸,力气很大,胳膊长,擅长射箭。按理说身体应该很好,又正值壮年,突然暴毙,对他的死因,就有了很多的猜测。

常遇春这么年轻就暴毙,确实让人扼腕叹息,人们首先怀疑的是朱元璋。甚至有人猜测是朱元璋派锦衣卫在回军途中杀了常遇春。且不说万军阵中取上将首级的真实难度有多大。从常遇春暴毙的时间上来说,这种说法就不合理。

朱元璋是因为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死了,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留下一个安稳的江山才大开杀戒。常遇春暴毙的时候,还是1369年,太子朱标还活得好好的。并且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了太子朱标,是朱标的原配夫人,并于洪武四年也就是常遇春死后一年,被封为太子妃。

有朋友可能会说,正是因为常遇春死了,朱元璋才放心让朱标娶了孝康常皇后(朱允炆追尊)。这个猜测也不对。因为在孝康常皇后的墓志铭中写得很清楚,朱标和孝康常皇后结的是娃娃亲。所以,如果常遇春活着,对太子朱标的助力更大。朱元璋是不会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的。

孝康常皇后(追尊)示意图

第二种说法,略微靠谱。是说常遇春死于北元惯用的战术手中。北元在对阵过程中,经常用动物的尸体污染水源,而那时的人又不讲卫生,没有把水烧开了喝的卫生习惯,不明真相的敌军就会因此染上疫病,造成非战斗减员。

并且,史称常遇春比较喜欢杀俘虏。这个在明史常遇春列传中有提及。提了两次。第一次是

还守龙湾,援长兴,俘杀吴兵五千余人。

第二次说得比较委婉,是常遇春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围攻赣州的时候,敌将熊天瑞固守。朱元璋非常了解常遇春这位“猛将兄”的脾气,赶紧派人给他讲道理:打下城池之后,千万不要滥杀,否则得到一片焦土,却没有人,那有什么用呢?

于是常遇春就没有猛攻猛打,而是采取围而不攻的办法,用了六个月的时间,熊天瑞撑不住了,开城投降。常遇春果然没有大开杀戒,朱元璋竟然因为他的这个举动而“赐书”嘉奖。可见常遇春经常杀俘确有其事。

杀俘之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尸体,那么就会和北元惯用的用动物尸体污染水源的做法造成同样的后果,甚至会造成疫病的流行。

根据记载,常遇春班师回朝途中暴卒的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七日,是夏季,似乎适合疫病流行的条件。不过,如果是这样,那应该整个北伐的大明大军都有染病的可能。大规模的非战斗减员,史籍中应该会提到,可是在相关的史籍中却从来没有提及。

所以,第二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确实没办法解释常遇春染疫病暴卒,而军中却无事的事实。所以,常遇春应该不是染疫病而亡。

第三种说法,相对而言,就比较靠谱一点了。那就是常遇春死于“卸甲风”。说的是常遇春贪凉,大汗之后,因为是班师回朝途中,不必担心敌军袭击,所以就把盔甲脱了,结果导致罹患“中风”的一种:“卸甲风”。

也难怪古代将军会得这种病。宋代的步人甲总重29公斤。明代步兵的布面甲还十公斤起步,更何况常遇春是带兵的主将,顶盔贯甲,一身下来二十斤总是要有的吧。酷热的夏天,换谁也不愿意一直穿着。

常遇春不是第一个死于“卸甲风”的“猛将兄”。《无棣县志》记载,魏王豹和齐王韩信大战三百回合,回到军帐之中,大概也是想喘口气凉快凉快,脱了盔甲,于是中卸甲风而死。

第二位中了“卸甲风”的“猛将兄”就比较幸运了。是五代时后晋李克用手下的猛将李存孝。大战幽州节度使李匡威麾下的五侯二十八将之后,脱甲,喝冷酒,内外相激,中了“卸甲风”,口吐鲜血,昏迷了。

李克用害怕他再受刺激,就让人瞒着敌将高思继上门挑战的事。送药的康君利出于嫉妒心理,不仅把事情告诉了李存孝,还把高思继说得嚣张无比,目的就是想让李存孝病情加重。

没想到李存孝因祸得福,大怒之下,又出了一身汗,发散出来了,病又好了。翻身下床,提刀上马,生擒了高思继。

咱们大胆推测一下,要是常遇春中了“卸甲风”之后,北元军突然来袭,搞不好常遇春还能“向天再借五百年”。那又会是怎样一番壮烈的情景。

惜乎,天不假年。朱元璋听到噩耗后,大为悲痛。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迎回尸骨,葬于钟山原,配享太庙。

综上所述,

其实常遇春1330年生人,1355年听闻朱元璋仁义厚道,就弃盗从良,追随了朱元璋。刚到朱元璋麾下,就要求做先锋官。从此之后,一直到1369年暴毙于回师途中,常年征战不休。十五年的刀光剑影,没病也落下一身的伤痛了。所以,虽然常玉春勇猛过人,也架不住这样透支体力,无论是卸甲风,还是作为一个南方人北伐过程中水土不服,都有可能击垮这位大明的常胜将军。

参考资料:《明史·常遇春列传》《东宫妃常氏圹(kuàng)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吴越忠懿王钱俶:吴越末代君主,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王钱俶,吴越国后人,吴越钱氏

    钱俶,即吴越忠懿王,原名钱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九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末代君王,在位三十余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晋开元中,为台州刺史,胡进思立他为吴越国王。宋太祖平定江南,他出兵策应有功,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后入朝,仍为吴越国王。太平兴国三

  • 三英战吕布时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联手 吕布武艺有那么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张任武艺如何,张飞和关羽哪个厉害,关羽张飞两人能打赢吕布吗

    还不了解:三英战吕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英战吕布,关羽、张飞、刘备联手攻打吕布,吕布究竟有多猛?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战将有很多,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有关羽、赵云、张飞等等。他们都是武艺超绝,但是如果问哪位武将武艺最高?那肯定回答的很一致——吕布。既然答案如此

  • 历史上真实的后羿竟是一国之主 妻子却被人霸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后羿的妻子是谁,后羿的后人,以前真的有后羿吗

    夏王朝的帝禹是一代圣君,第二代帝启也可以说得上是一代明君,但是第三代的太康则是一位实打实的昏君了。太康继承了父亲启的王位后,不治理政事,不体恤民生,放情纵欲,一味喜好游乐,丧失了做人君的德行,因此失去了民心,臣民大都怀有二心。有一次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竟然一连一百多天没有回宫,他的五个兄弟意见很大,

  • 揭秘孝敬宪皇后的一生 为雍正倾尽所有却孤独终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溥仪说过雍正继位真相,雍正与年妃的孩子的真正死因,孝敬宪皇后葬在哪里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约阳历1679年—1731年9月29日)乌拉那拉氏约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生日可能是端午节前后,具体日期尚待考证。有资料说乌拉那拉氏是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康熙帝赐给当时还是皇子的胤禛为嫡妻的,这个有待考证,毕竟那个时候,乌拉那拉氏还只是个12岁的幼女,而且自顺

  • 清代唯一没有谥号的如懿皇后 敢与乾隆的淫威抗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妃子死后有谥号吗,如懿传为什么不尊重历史,如懿谥号

    乾隆继皇后乌拉那拉氏(阳历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清史稿·后妃列传》中记其为“皇后乌喇那拉氏”。赠一等承恩公、佐领那尔布之女,满洲正黄旗人。乌拉那拉氏,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小七岁。雍正年间(约雍正十一年即1733年),雍正皇帝赐册

  • 乌拉那拉如懿是什么样的人 如懿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乌拉那拉氏如懿,如懿传为什么立永琰为太子,乌拉那拉·如懿真的存在吗

    乌拉那拉·如懿,《后宫·如懿传》、《后宫甄嬛传》的角色之一,废后乌拉那拉宜修侄女,乾隆皇帝的侧福晋、娴妃。人物原型乌拉那拉·如懿,《后宫甄嬛传》中废后乌拉那拉宜修侄女,因为心高气傲不愿屈人做三阿哥的侍妾,受皇后之托被指给四阿哥爱新觉罗·弘历作侧福晋。乃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侧福晋、娴妃。佐领那尔布女

  • 朱元璋为何会重用太监?揭秘明朝太监那点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的太监为什么这么厉害,刘瑾是哪个皇帝的太监,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中国的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宦官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为“太监”。我国历代宦官的人数以明朝为最,号称10万。太监作为帝王与后妃的奴仆,支撑着皇家宫殿那广厦高台的金碧辉煌,成就了皇宫内统治者舒适优裕的生活条件。他们不仅涉足王

  • 甄嬛儿媳青樱贵为皇后 为什么其葬礼却不如平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甄嬛喜欢如懿吗,甄嬛传浣碧为什么嫁给果郡王,甄嬛和如懿什么关系

    雍正在位时,便把她赐给弘历当侧福晋。弘历即位后封她为娴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被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三月孝贤皇后富察氏死后,中宫之位悬缺。当时弘历三十八岁,正值中年,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对于后宫无皇后之事相当关心,见娴贵妃端庄惠下,有母仪之风,劝皇上立娴贵妃为皇后。乾隆因与孝贤皇后婚配多年,感情深厚

  • 萧何是什么样的人? 堪称中国古今贤相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萧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萧何性格,堪称是什么

    一有这么一种人,天生仿佛周身罩着一圈神秘而严实的金刚纱帐,任你刀枪乱舞,流言纷飞,就是伤不着他。这种人天性随和,思维缜密,人格几近完美,喜怒不形于色,生来大多不愿做第一,却常被天王老子所倚重。成就他们的,岁月的磨砺只是其一,流淌在其血液里的那种纵横捭阖的智慧,才是令人莫不为之歆羡的地方。萧何天生具备

  • 一代伟帝:康熙大帝给我们世人留下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为什么康熙是圣祖,康熙大帝二月河小说版

    小编本身就非常喜欢收集这些工艺品用来收藏。看到这类的文章也是不由自主的就多看两眼:前几日看到一篇文章,今日特地分享给大家,大家一起看看吧!近日去陕西岐山,在一民间老头手里购得马头刀一把。当时老头见刀上刻有“马头刀”几个字,说是西北土匪马步芳部队用刀,我也没细看,感觉形状好看,就出手了,回来仔细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