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拥有高颜值和才华的皇帝 竟然是暴君杨广!

历史上拥有高颜值和才华的皇帝 竟然是暴君杨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26 更新时间:2023/12/17 17:29:03

在古今很多人的印象当中,隋炀帝=大暴君+大昏君。其实,这个等式很有问题:首先,就横向而言,隋炀帝实是暴而不昏;其次,就纵向而言,起点时候的隋炀帝跟这两词儿压根儿就不沾边,伦家可是实打实的高富帅一枚,智商高,才学富,长得还帅。有两个男人参与了创造杨广的工作:直接参与的是他老爸杨坚,IQ140以上的智力超人,灵活运用各种巧招妙招歪招邪招加毒招,轻而易举夺了北周的江山;间接参与的是他姥爷独孤信,北周国宝级的大帅哥,人送外号——“璧人(完美无瑕的人)”是也。杨坚的智加上独孤信的帅,于是就有了天之骄子——杨广。

历代帝王之中鲜有文学达人。历史上公认比较牛的也就是曹操和李煜两人了。有人说了,咱大清乾隆爷也很牛逼啊,写了四万多首诗,一个人就PK掉了整个唐朝。嗯,的确,“远看城墙齿锯锯,近看城墙锯锯齿;若把城墙倒过来,上边不锯下面锯”这种极品诗岂是李白、杜甫等泛泛之辈所能写得了的?其实,除了曹操和李煜,古代帝王中还有一位作诗高手。好吧,你们肯定已经知道了。没错,这个人便是隋炀帝。路边社曾有言:“你可以怀疑杨广的能力,但绝不能怀疑他的才华。”杨广曾写过这么一首诗:“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他还给这首诗起了一个小清新的名字《春江花月夜》。到了唐朝,有个叫张若虚的文艺青年觉着不错,便将诗名剽窃了去,也写了一首《春江花月夜》。结果,他就火了。

如果大家觉得杨广只会写这种滋阴的受诗那就大错特错了,伦家最擅长的可是壮阳的攻诗——边塞诗,代表作《饮马长城窟行》:“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说来也巧,也是在唐朝,也有个文艺青年,也觉得诗名有内涵,也给剽窃了去,也写了一首《饮马长城窟行》。结果,他也火了。这个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唐朝人怎么都这样?

后世文人对隋炀帝的诗作给予了相当高的艺术评价,说他的《饮马长城窟行》“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曹操)之风”,还说什么“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古道于此复存”……现代学者们则认为,隋炀帝一手开了边塞诗派,王翰、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唐代边塞名家其实都是踩着人家的脚印儿成长起来的。长得帅,会写诗,还是个帝二代,这哪里是人啊,分明就是不慎遗落人间的天使嘛!在许多人的意识里,隋炀帝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实际的情况刚好相反,隋炀帝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进取精神的帝王,没有之一。

接过老杨的接力棒后,他努力兴办教育、推行科举、宾服四夷……将父亲留下的事业做大做强(虽然最后做破产了)。终于,在公元七世纪的头一个十年中,大隋成了当时世界上一等一的强国。隋炀帝在位时期,全国的人口总数为890万户,耕地总数为5585万顷。而大唐在天宝初年的人口总数仅为852万户,耕地数仅为1430万顷。显然,极盛时期的大唐跟极盛时期的大隋比起来,差得可不是一星儿半点儿。故事讲到这里,连玉哥哥我都快要糊涂了,满满当当的正能量,这是隋炀帝吗?确定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历史的确没有欺骗我们,和方仲永一样,隋炀帝只是它和我们开的一个玩笑而已。

好面子,这是杨广性格中最大的缺陷。这个缺陷如同SARS、H7N9病毒一般,在低温状态中会被抑制乃至被消灭,而一旦提升至适宜的温度,则会诱发不可估量的灾难。很不幸,历史又给了杨广一间烤箱——皇帝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权力。“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阿克顿勋爵的话至今振聋发聩。正是对绝对权力掌控的欲望,逐步改变了杨广的性格,使他变成了一个虚荣、固执、自私、冷酷的人;而对绝对权力掌控的实现,使得本已性格变异的他日益膨胀,最终在绝对权力的烤箱中变成了BT烤翅。上天已经给了他一张让人称羡的俊俏面孔,他非要再要一层面子。结果,他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一个已有大作为且还应有更大作为的伟大朝代。这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二皮脸的确没有好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南明朝未到一年就灭了?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后来在那一年是谁迁都到哪,明朝到底是谁灭亡的,明朝毁灭是因为什么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后,留都南京的明朝于五月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弘光政权。然而不到一年,弘光元年五月南京城破,弘光帝被捕遇害,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弘光政权即宣告灭亡。为什么南明如此短命,这件事情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拥有半壁南明的中国正统,却短暂消亡呢?无

  • 除了芈八子还有谁?战国时期垂帘听政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后妃垂帘听政(或曰临朝称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皇权与后宫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在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曾多次出现过女主临朝称制的现象。她们手握国柄,执掌朝政,成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太后临朝现象产生的背景一般是国君去世后,如果继位国君年纪幼小,可以由国君的母亲辅政。这种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 毛嫱比西施还美!但是毛嫱为什么没有西施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美女。她比西施还要美。她大量记载于古代很多史书当中。她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毛嫱!毛嫱是中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之一,大体与西施同时,相传为越王勾践的爱姬。一提起中国四大美女,大家基本都能说出来: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同时还有四个词来比喻他们,那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其

  • 盘点中国历史上12大悲情名将:赵将信平君廉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赵武安君李牧公元前244年赵国内乱,老将廉颇领兵攻乐乘,两将相继出逃,边将李牧自是被朝中倚重。此时已是战国末期秦国独强,赵国经连年恶战已是残破,而李牧却能义疲弊之师连却强秦。肥之战,李牧受任败军之际,奉命危难之间,以骄敌之记麻痹挟大胜之威的秦军,避其精锐,击其堕归。交

  • 王振:在瓦剌事件中身败名裂 朱祁镇沦为阶下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诸多明朝的仁人志士来说,明朝的这些公公,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呼风唤雨的权阉们,着实是一群难对付的家伙,即使是现代人穿越过去,和他们成为对手,看看他们在政治斗争舞台上取得的胜利,也会不由自主觉得头疼。然而,再强大的对手,也都有其无法掩盖的弱点,就像欧洲神话里的那位大力士安泰,全是金刚不坏,却惟独是

  • 解密:曹操为何要对不肯臣服的知识分子下杀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时局混乱的动荡年代,曹操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统一中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实行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曹操为了能广泛地吸收和笼络文人名士,哪怕这些人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他也“爱怜其才”,赦之不咎。然而,曹操却对几个有才的文人表现出了让人惊讶的言行举动,对他们上演了一场场侮辱、屠杀的惨

  • 汉平帝刘衎皇后王氏:史上唯一投火自焚而死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皇后们的死法可谓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可是要说到历史上投火自焚而死的皇后,那就非汉平帝刘衎的皇后王氏莫属了。汉平帝刘衎皇后王氏(公元前10年——公元23年),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东)人,是王莽的长女。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九月,年仅九岁的刘衎即帝位,是为汉平帝,并大赦天下,加封王莽为安

  • 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分别是什么结局?有哪些人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从秦朝建立到清朝灭亡,古代封建社会共历经两千多年的时间,这段时期中华大地上兴起和陨灭了许许多多的王朝,王朝的灭亡必然会产生一位末代帝王,那么这些末代帝王的最后结局是什么呢?安然善终的又有几位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

  • 三国魏国大臣王观是个什么样的人?晚年经历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其子曹丕建立国家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

  • 孝庄文皇后与皇太极、顺治帝与康熙帝之间分别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孝庄文皇后是清朝初期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一生培育辅佐了两代君主,备受后世赞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的几千年封建王朝从来都是男人的天下,但其中也有例外。最著名的走到权力顶端的女性——武则天,她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