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李隆基和李宪,为何没有因为权力相互斗争?

历史上李隆基和李宪,为何没有因为权力相互斗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65 更新时间:2024/1/18 22:21:20

两千年封建王朝史,权力斗争不断,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汉语当中有这样一个成语叫做兄弟阋墙,出自《诗经·小雅》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是,兄弟之间虽然会在家宅当中有些争吵,但当面对外部的威胁时,总是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种情况总的来说更多出现在平民百姓家中,对于王公贵族来说,随着涉及到的权力和利益纠葛越大,即便是亲兄弟也有兵戎相见的时候。

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将自己的两位亲兄弟亲手斩杀于玄武门外,中国历史上这种用至亲之血换来皇权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汉代的刘庄刘疆,唐代的李隆基李宪,他们在面对皇位继承之争的时候,选择的是相互谦让,最终成就了两个朝代的繁盛。

汉武帝刘秀得到天下之后,遇到了他掌权当政的第一个难题,那就是册立皇后。表面上看来,册封皇后很简单,找一个自己最中意就行,但是皇帝封后不比寻常人家,复杂的利益和情感问题往往让人头疼不已。

对刘秀来说,他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对他治国安邦有帮助的郭圣通,另一个是他心中偏爱的原配妻子阴丽华,从利益的角度来说,郭圣通其实是最理想的人选,首先她的婆家是当时河北地区最大的势力集团,对刘秀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如果要册封阴丽华,必须要有一个更合适的理由,比如可以被立为太子的儿子。

可惜阴丽华两样都没占到,郭圣通反而先她生下了名为刘疆的儿子,这样一来,刘秀再也没有理由不选郭圣通了。但是郭圣通的家族倚仗这位皇后的权势,后来开始在朝堂上胡作非为,刘秀一气之下,将郭圣通的皇后头衔废除,把原配阴丽华扶上了后位置。

但是废后留下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太子需不需要更换,此时刘疆已经长大成人,听见朝中的一轮之后,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主动向刘秀提出来废储的建议,希望让自己的弟弟,也就是阴丽华后来生下的孩子刘庄来做这个太子。

很快,这个消息也传到了阴丽华的耳中,这个宅心仁厚的皇后非常谦虚,认为刘疆的太子之位是名正言顺的,刘庄也表示自己没有想要和哥哥争夺的意思,请求刘秀保持现状,看到家中的孩子们如此谦和礼让,刘秀自然是非常感动,一时没有做出决定,搁置了此事。

公元43年的时候,刘疆再次向刘秀提出退位让贤的想法,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他应该是清楚自己位置无论如何都有些尴尬,而且确实对于帝王之位没有什么野心,所以再三请求另立储君,最终,刘秀应允了他,但是为了补偿他,给了他东阳王的封号,并给了一个封国,刘庄成为太子,继承大统,在他的治下,汉代有了明章之治的盛世局面。

李隆基和李宪

再来说说另外一对谦让的兄弟,李隆基和李宪,唐代虽然有唐太宗的心狠手辣,但也有这对兄弟让位的佳话,他们二人是唐睿宗李旦的后代,按理说这样的地位在皇家里面已经是非常尊贵的了,但其实他们的真实处境并非如此,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掌权的武则天对前朝的李家子孙大力打压,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势。

也许就是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他们兄弟之间也懂得了相互照顾。在纷乱的局势当中,李隆基与当时的太平公主一起发起了兵变,将唐睿宗扶上了帝位,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太子,这是不能草率的小事,到底应该立谁呢?

唐睿宗和刘秀一样陷入了矛盾当中。李宪其实在此前已经被立作太子,只是因为朝局变动,很多事情已经和以前不同,这个旧日的太子到底是不是应该继续保留,还是选择立下大功的李隆基,一时无法抉择。

李宪是一个非常深明大义的人,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唐睿宗的想法,于是主动提出要让位于李隆基,认为太子本来就应该以德服人,自己身无长物,不能叫人信服,李隆基闻知此事非常惶恐,连忙推辞,他认为太子之位关系国之根本,不可轻易易主,而且自己资历尚浅,还不能担此大任,在唐睿宗和李宪的多次劝说下,他才勉强答应,后来也确实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

这两对兄弟在一众腥风血雨的夺嫡之争当中可以说是非常另类了,这都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品德高尚,若非如此,皇室的纷争必然又会带来动荡,受苦的终究是无辜的百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权为什么答应刘备借荆州的要求 孙权如果不借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孙权借荆州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孙权为什么会答应借荆州这样无理的要求?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心中难免会有疑问,汉末三国的局势是如何发展的,孙权为什么会答应这样无理的要求呢?如果孙权不借荆州给刘备,会有什么严

  • 元敬皇后宋福金到底有多传奇?逆袭之路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陪嫁丫鬟就是指达官贵人家中伺候小姐的丫鬟,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命运这种事情,总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有可能原本处于辉煌位置的你,突然有一天跌落神坛,并成为一个普通之人。也有可能,原本处于落寞状态的你,后来突然遇到了人生的机遇,成为了令人艳羡的存在。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 崇祯在位十七年如此勤政又努力 崇祯最后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崇祯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帝如此勤政,有那么努力,最后为什么成了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17岁登基,在位17年,明代的第16位皇帝,也是明代最后一位皇帝,同样也是汉民族目前为止最后一位大统一政权的皇帝,因此又被网友称为“末代汉皇”。可是,从史料记载的情

  • 张悌是什么人?作为东吴最后一位丞相的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汉末三国时期,丞相一职在魏蜀吴三国,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要职。不过,在蜀汉和曹魏,丞相实际上却是非常罕见的官职。就曹魏来说,实际自曹操、曹丕之后,就无人担任丞相一职,高平陵之变后,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结果司马懿一

  • 朱元璋如果和崇祯对调的话 明朝最后会亡在老朱手里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崇祯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朱元璋换做是崇祯,他能拯救大明并中兴大明吗?朱元璋是明代开国皇帝,一生非常传奇。能力很强,开局一个碗,起点最低,就这样还能够建立大明王朝。这样一位神人,如果穿越变成崇祯皇帝,他能够重整大明雄风吗?我觉得要看情况。

  • 诸葛亮这是在嫉妒刘封吗 诸葛亮为何建议杀掉刘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刘封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建议杀刘封,两人之间有什么过节吗?请葛亮建议杀刘封,是关羽被孙权所杀之后。刘封的部下,孟达率大军全部投降魏国。徐晃率领孟达大军反攻上庸的刘封。刘封败走退回成都。大悔自己不听孟达劝说被刘备杀害了。三国志刘封传记,

  • 靖难六国公是哪六人?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靖难六国公是哪六人?最后分别什么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建文帝刚刚登基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开始削藩了,没多久燕王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起兵了,经过四年左右的战争打进了都城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基为帝,也就是明成祖。大事已毕,那么朱棣就要开始论功行赏了。朱能封成国公,丘福封淇国

  • 煮酒论英雄时曹操知道刘备会必成大器 曹操当初为何不杀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曹操和刘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早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为什么不杀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相信各位对于这个典故应该是非常熟悉了。但是,曹操内心明明了解刘备这个人以后必成大器,为何不在他还未发迹的时候就杀掉他呢?这样不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了吗?其实,

  • 宋钦宗赵桓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钦宗赵桓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钦宗赵桓是北宋的末代皇帝,他在位一年多的时间,并没有什么功绩,后来爆发了靖康之变,自己做了俘虏,北宋也灭亡了。1125年10月,金国在消灭了大辽之后,顺势南下,兵分两路进攻南宋,直逼南宋都城开封。本来开封就无险可守,这么一

  • 汉武帝一生10次东巡,他去了哪些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一生10次东巡,他去了哪些地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皇帝巡游是常有的事,从秦朝的秦始皇一直到大清王朝,这期间很多皇帝都曾巡游,比较著名的就是乾隆下江南等等。其实皇帝巡游原因无外乎这么几个。一方面宣扬功德,一方面体恤民情。那么汉武帝东巡为了什么呢?他又为何要10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