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韩信早在帮刘邦打天下时就已埋下杀身之祸?

揭秘韩信早在帮刘邦打天下时就已埋下杀身之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81 更新时间:2024/1/26 18:06:22

大将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也是第一个被杀的功臣。那么韩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人说,韩信虽然用这个办法弄到了一个齐王的头衔,但也在他和刘邦两人的关系中种下了祸根,这个祸根有朝一日将变成恶果。这又是为什么?

网络配图

《史记》为韩信作过一个传叫《淮阴侯列传》,列传一开头就说,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好带刀剑。这些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些信息:第一,韩信曾经是布衣。什么叫布衣呢?就是没有官职的人——有官职的人可以穿锦,而没有官职的人只能穿布。但是请大家注意,这布可不是现在的纯棉,因为那个时候咱们中国还没有棉花,这个布是麻布。第二,韩信没有钱。贫,古代的贫是没有钱财的意思;穷,是没有官职的意思——在上古的时候,“贫”、“穷”两个字是两个概念。我们现在看到,韩信是既没有钱也没有官职,所以可以说他是贫穷。第三个信息告诉我们,韩信好带刀剑。那么他是带刀还是带剑呢?我的结论是:韩信带的是剑。为什么呢?因为古汉语为了好听,往往要用两个字,而第一个字又往往是虚指的。

比方说缓急,没有缓,只有急;所以“刀剑”,我认为没有“刀”只有“剑”。而且在后面司马迁还写道,项梁项羽起义以后,韩信“仗剑从之”——拎着一把剑就参军了,可见韩信平时是带剑的。这个信息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韩信有贵族身份。因为在那个时候,只有有贵族身份的人才有资格带剑——当时冶金技术并不高,铸一把好剑很不容易。我们去看一些古代文献或者看一些古代故事,往往说一把宝剑铸不出来之后,非得有一个人跳到炉子里面去,才能铸出来一把好剑,所以剑是很高贵的。我们看武侠小说,里面大侠大多用剑,你看有没有一个大侠用斧头或是用两把铁锤的?那不成体统。只有一身长衫,手上拿一卷书,这儿佩一把高贵的剑,才显得风流潇洒。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韩信可能是个破落贵族。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一个破落贵族,韩信的少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他又有一些什么遭遇呢?

网络配图

司马迁告诉我们,韩信这个人有着贵族身份,还有一把剑——我猜测这剑可能是祖传的,韩信他肯定买不起——却既没有什么德行又没有什么本事,史书上的说法叫做“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就是说韩信他没有什么良好的社会表现,因此地方上招募低级公务员——叫“吏”——的时候大家都不招他。然后又说,韩信不能“治生商贾”。什么叫商贾呢?商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就是开一个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这叫做“行商坐贾”。韩信他没有这个本事,不会做生意——既不能做行商,也不能做坐贾,那他该怎么吃饭呢?韩信是“从人寄食”,就是他只能到人家家里去混饭吃、蹭饭吃,所以“人多厌之者”,就是当地的人都很讨厌他。一个大男人,整天挎把剑,啥也干不了,到处混饭吃,这样一个人会讨人喜欢吗?

韩信经常去混饭吃的一家叫做南昌亭长,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呢?当时的制度叫做十里为亭、十亭为乡,就是十个村子合起来叫做一亭,十个亭合起来叫做一乡。那么可以推测出来亭长比乡长低半级,比村长要高半级,这人是这么个职务。这个亭叫南昌亭,并不是我们现在江西省的南昌市,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个南昌亭长大概多少有点钱,韩信就老到他家里去混饭吃,天天去吃,吃得这个南昌亭长的老婆一肚子气。最后,南昌亭长的老婆就想了一个办法:半夜起来做饭,天亮之前把饭端到床上,全家人吃光。韩信早上起床,摇摇荡荡来吃饭,一看饭已经吃完了。韩信当然明白了,人家是讨厌他了,他一赌气,就和南昌亭长绝交了——我不跟你玩儿了——他脾气还大得很。

网络配图

然后他跑去干什么?跑到河边去钓鱼。你想想他这种没本事的人,我估计那鱼大概也是钓不上来的。正好,河边有几个洗絮的老大娘,叫做漂母——那个时候丝绵的棉絮要到河里面洗一洗。这些漂母每天来洗絮的时候都自己带饭,其中有一个一看韩信没饭吃,可怜他,就把自己带的饭分给他吃,每天去洗絮就每天分饭给韩信吃。有一天她漂絮的工作做完,就跟韩信说,明天我就不来了,以后吃饭的问题你自己想办法吧。韩信说,谢谢大娘,将来我一定厚报您。漂母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还说什么厚报?我不过是同情你罢了,你还说这种大话?

所以,此时的韩信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因为他不讨人喜欢,大家就都瞧不起他,瞧不起他就有人会来羞辱他。有一天,淮阴市面上一个地痞无赖就跑来羞辱韩信,说,韩信你过来,你这个家伙,个子是长得蛮高的,平时还带把剑走来走去的,我看啊,你是个胆小鬼!他这么一说,呼啦就围上来一大群人看热闹。这个家伙气就更盛了,说,韩信你不是有剑吗?你不是不怕死吗?你要不怕死,你就拿你的剑来刺我啊!你敢给我一剑吗?不敢吧?那你就从我两腿之间爬过去。

网络配图

大家都看着韩信。是杀啊?还是爬啊?韩信怎么样呢?司马迁用三个字来描写:“孰视之”。这个“孰”用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但是跟成熟的“熟”是通用的。“孰视之”就是盯着他看,看了一阵子,他把头一低,就从这个无赖的胯下爬过去了,然后趴在地上。看到这个场面,一市人皆笑——整个街上的人都笑,这就是有名的韩信遭受“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对一个男人来说那是奇耻大辱啊,而我们前面讲过韩信是一个破落的贵族,是一个士,谁都知道一句话:“士可杀而不可辱”。韩信为什么接受这样一个奇耻大辱呢?他还是不是个士?他究竟是英雄还是懦夫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竟为抢老婆而发动一场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相信大家对他并不陌生!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怕了,晃荡小船,越玩儿越嗨,最后溅了桓公一身。桓公当时就怒了

  • 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到底是怎样退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数千年以来,唯有武则天能做一代女皇,这除了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促成下,还足以见此人智慧之高超,能力之强大,手段之超常,但自从武氏做了皇帝以后,而后的表现似乎与原来毫无交集,判若两人,她开始实行强硬的手段,不断排斥身边的异己,数位臣子成为其刀下之鬼,这使得身边的人无不畏惧,甚至逼得其儿子李显都不敢违抗半步

  • 曹操心中永远的痛 不是因为女人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以汉室之名征讨四方,是曹操一生的得意之笔,然而,有所得者,必有所失,汉献帝的到来,也给曹操带来不少忧患。袁绍本来也想挟持汉献帝,但是大将淳于琼认为,汉献帝来到之后,任何事都得向他上奏,若处处听从,自己权威下降,若不听从,就违抗了圣命。袁绍觉得也是,不再考虑这事。网络配图在汉代四百

  •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九死一生的苦难童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曾说:“朕少时,天禀甚壮,从未知有疾病。”又说:“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这样看来,他不但出身帝王之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优越,而且自幼身体强健,跟普通百姓相比,实在是有天壤之别。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康熙大帝的童年生

  • 揭秘历史上第一个重创匈奴大英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战将如云,蒙恬则是其中闪亮的将星。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蒙骜作为秦国将领,伐韩,取成皋、荥阳,建立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二年,蒙骜又一气攻取了37座城池。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蒙骜攻韩,夺取了13城。秦始皇五年

  • 绝世好员工赵云 竟不计待遇不求职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据《三国志》所附的“赵云别传”记载,赵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公孙瓒手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以为是赵云在半路上截杀文丑,救出公孙瓒而得到工作的。其实不然,赵云战文丑是虚构的,真实的情况是:常山真定的小伙子赵云,经当地官府推荐,带着本郡的一群人,去投奔公孙瓒。赵云是河北人,当时河北最大的老板是袁绍。当

  • 上古蚩尤虽败尤成神 黄帝一统定华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相传,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龙鱼河图》:“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骁勇善战,势力强大。即使是我国历史上子女最多的康熙皇帝也只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1个养女和97个孙子,可见蚩尤的这八十一名兄弟着实有些夸张,估计这所谓的兄弟八十

  • 被酱缸浸染的三国英雄 话语很高尚行径很丑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的世界里,人们不问是非,只问成败。成功了就是英雄,失败了就是懦夫,不存在“失败的英雄”一说。怎样才能成功呢?谁的脸最厚,心最黑,谁就能成功。可惜这种成功只是动物学意义上的。它并不能给当下和后世增加任何文明的因子。网络配图杀伐掳掠的时候,当然要把天下苍生、仁义道德挂在嘴上,但都是用来遮丑或当幌子

  • 家臣石田三成是否和浅井茶茶有不当的男女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石田三成是日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武将,出生于1560年,1600年在一场战役中被杀害。石田三成生活在江户时期,也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战国时期,他战死沙场的时候才41岁。下面就来看看石田三成简介。图片来源于网络从石田三成简介可以知道他小时候名字叫做石田佐吉,人们也叫他三也,是当时丰臣家族著名的武将之一。

  • 宋前废帝刘子业和新蔡公主有怎样的变态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变态”这个词是我们现代社会常说的,常用来形容人心理畸形做出很不合适的事情,那么古代有没有变态呢?当然是有的,南北朝时期宋国有个皇帝就是有名的变态,而且此人可谓是变态至极,古今无人敢比,他的名字叫刘子业。就让我们来看看刘子业变态到了什么程度。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子业是宋孝武帝的大儿子,当上皇帝后终日荒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