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武则天为什么会将皇位还给李唐?

揭秘武则天为什么会将皇位还给李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92 更新时间:2024/2/26 19:24:37

武则天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她从一个小小的昭仪成功逆袭做了皇帝。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可是在武则天年老之时,却将皇位还给了李氏,这背后又有怎样的内幕呢?

载初二年(690)九月初九日,在做了大量的舆论铺垫之后,武则天在百官及帝室宗戚等六万余人的表请之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号曰“圣神皇帝”,改唐为周,革了李唐的命,并将李显定为皇位的继承人,皇太子李旦降为皇孙。那么,武则天难道就没有废李立武的想法吗?当然有!可是后来她为什么又把天下还给了李氏呢?据史料记载,这与名相狄仁杰的智劝和武则天的“怪梦”不无关系。

网络配图

1、狄仁杰的劝说很“走心”

狄仁杰如何劝说武则天归还李唐天下,在《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当中都有提及。《新唐书》:会后欲以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比匈奴犯边,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於市,逾月不及千人。庐陵王(唐中宗李显被废后,封庐陵王)代之,不浃日,辄五万。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又说:“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有余年,又欲以三思为后。且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姑。”狄仁杰的意思是,武三思虽为武氏子孙,但是在民众心中他的号召力远远不如李显。再者武三思为侄子,感情自然比不得母子之情。

《旧唐书》: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资治通鉴》: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姑于庙者也。”

从以上史料不难看出,狄仁杰劝说武则天,除了站在天意、民意的角度上,还重点突出了一点,就是“母子关系”。“母子关系”是一种最能敲动人心的关系,它以最直接的血缘关系来维系,因此母与子具有天然的亲近感。从母与子的关系出发,最能打动人心。狄仁杰紧紧抓住了这一点苦苦劝说,虽然让武则天有所反感,但武则天最终“不能无感,故卒复唐嗣”。

网络配图

2、武则天的“怪梦”

武则天欲改立太子期间,做过一个梦。对于这个梦,史料记载有所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效果。《新唐书》这样记载:武则天对臣下说:“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对曰:“双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指李显),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亦指李显)于房州。

《资治通鉴》却是这样记载的:武则天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翅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指前面”太帝以二子托陛下“中的”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三思之意。意思是说,武则天做了一个梦,梦到鹦鹉两翼被折断了。于是狄仁杰回答说武则天的两个儿子就好比鹦鹉一双翅膀,如果不立二子为皇帝而立侄子武三思为帝,就是折断了自己的翅膀。

网络配图

两梦内容不同,但殊途同归。其实这梦说怪不怪,只是经臣下一解释就显得怪了。这说明,武周虽立,大臣们对李唐仍念念不忘。或许武则天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坚定了把天下归还李氏的想法。不然,看此人心向背,即使自己把皇位传给武氏子孙,武氏子孙也坐不长。

所以在武则天年老时让李显重新登上皇位,自己终于远离了政治纷争,度过了近一年的平静生活。这年冬天,她以八十一岁高龄去世,临终前留下遗嘱,去皇帝尊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李治合葬乾陵,坟前矗立起一座无字石碑。权力也许是诱人的,但是当武则天年老之时,也许忽然发现除了权力,还有一些其他的感情需要顾及。对于李氏,武则天一直是有愧疚之情的,所以最后将皇位还给李氏,也可以使武则天更安心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韩信早在帮刘邦打天下时就已埋下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大将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也是第一个被杀的功臣。那么韩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人说,韩信虽然用这个办法弄到了一个齐王的头衔,但也在他和刘邦两人的关系中种下了祸根,这个祸根有朝一日将变成恶果。这又是为什么?网络配图《史记》为韩信作过一个传叫《淮阴侯列传》,列传一开头就说,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

  •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竟为抢老婆而发动一场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相信大家对他并不陌生!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怕了,晃荡小船,越玩儿越嗨,最后溅了桓公一身。桓公当时就怒了

  • 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到底是怎样退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数千年以来,唯有武则天能做一代女皇,这除了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促成下,还足以见此人智慧之高超,能力之强大,手段之超常,但自从武氏做了皇帝以后,而后的表现似乎与原来毫无交集,判若两人,她开始实行强硬的手段,不断排斥身边的异己,数位臣子成为其刀下之鬼,这使得身边的人无不畏惧,甚至逼得其儿子李显都不敢违抗半步

  • 曹操心中永远的痛 不是因为女人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以汉室之名征讨四方,是曹操一生的得意之笔,然而,有所得者,必有所失,汉献帝的到来,也给曹操带来不少忧患。袁绍本来也想挟持汉献帝,但是大将淳于琼认为,汉献帝来到之后,任何事都得向他上奏,若处处听从,自己权威下降,若不听从,就违抗了圣命。袁绍觉得也是,不再考虑这事。网络配图在汉代四百

  •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九死一生的苦难童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曾说:“朕少时,天禀甚壮,从未知有疾病。”又说:“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这样看来,他不但出身帝王之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优越,而且自幼身体强健,跟普通百姓相比,实在是有天壤之别。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康熙大帝的童年生

  • 揭秘历史上第一个重创匈奴大英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战将如云,蒙恬则是其中闪亮的将星。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蒙骜作为秦国将领,伐韩,取成皋、荥阳,建立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二年,蒙骜又一气攻取了37座城池。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蒙骜攻韩,夺取了13城。秦始皇五年

  • 绝世好员工赵云 竟不计待遇不求职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据《三国志》所附的“赵云别传”记载,赵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公孙瓒手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以为是赵云在半路上截杀文丑,救出公孙瓒而得到工作的。其实不然,赵云战文丑是虚构的,真实的情况是:常山真定的小伙子赵云,经当地官府推荐,带着本郡的一群人,去投奔公孙瓒。赵云是河北人,当时河北最大的老板是袁绍。当

  • 上古蚩尤虽败尤成神 黄帝一统定华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相传,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龙鱼河图》:“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骁勇善战,势力强大。即使是我国历史上子女最多的康熙皇帝也只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1个养女和97个孙子,可见蚩尤的这八十一名兄弟着实有些夸张,估计这所谓的兄弟八十

  • 被酱缸浸染的三国英雄 话语很高尚行径很丑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的世界里,人们不问是非,只问成败。成功了就是英雄,失败了就是懦夫,不存在“失败的英雄”一说。怎样才能成功呢?谁的脸最厚,心最黑,谁就能成功。可惜这种成功只是动物学意义上的。它并不能给当下和后世增加任何文明的因子。网络配图杀伐掳掠的时候,当然要把天下苍生、仁义道德挂在嘴上,但都是用来遮丑或当幌子

  • 家臣石田三成是否和浅井茶茶有不当的男女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石田三成是日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武将,出生于1560年,1600年在一场战役中被杀害。石田三成生活在江户时期,也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战国时期,他战死沙场的时候才41岁。下面就来看看石田三成简介。图片来源于网络从石田三成简介可以知道他小时候名字叫做石田佐吉,人们也叫他三也,是当时丰臣家族著名的武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