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末代明帝朱由检的起伏人生:勤政亦亡国?

末代明帝朱由检的起伏人生:勤政亦亡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59 更新时间:2024/1/19 22:40:13

关于明末崇祯皇帝的历史评价,史家多借清代官修《明史》中“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来为其申辩。如清初张岱曾经这样说道,“古来亡国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穷兵黩武亡者,嗟我先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

民国的明清史学者孟森则议论说:“熹宗,亡国之君也,而不遽亡,祖泽犹未尽也。思宗而在万历之前,非亡国之君也,在天之后,则必亡而已矣。”

网络配图

总而言之,崇祯是个勤勉的好皇帝,明朝亡在他手上,多少有点冤。

临危受命

据有关史料记载,崇祯皇帝朱由检勤政到为处理公文彻夜不眠。一次,他去慈宁宫拜见宫中最有威望的刘太妃(崇祯帝祖母辈)时,竟然坐着睡着了,刘太妃命人拿来锦被给崇祯盖上。崇祯醒来后苦涩地说,为处理公文,召见群臣他很少能休息,已经两夜未眠,说罢与刘太妃相对落泪。朱由检白天在文华殿批阅奏章,接见群臣,晚上则在乾清宫看奏章,遇到军情紧急时便连续几昼夜不能休息。

崇祯是明朝自太祖以来罕见的勤政之君,除了照例应免日期之外,每日视朝,并参加日讲和经筵。一日,他参加日讲时,由于疲惫不堪,随意把脚放到台楞之上。当时日讲官文震孟正好讲到《尚书》中“为上者奈何不敬”一句,便抬眼注视皇上翘起的脚,朱由检不好意思地以袍袖遮掩,把脚徐徐放下。可见,他对日讲也是认真对待,并非敷衍了事。

朱由检还是一个好学不倦的皇帝,博览群书,举凡《四书》《五经》《资治通鉴》《通鉴纲目》《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皇祖明训》《帝鉴图说》等典籍几乎朝夕不离手。他还命令武英殿中书,画历代明君贤臣图,写《正心诚意箴》,制成屏风,分别安放在文华殿、武英殿,以便随时激励自己。

在我国历史上,勤政往往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君主勤政,政治清明,而崇祯皇帝勤政竟跟亡国联系在一起,也是一则特例。清人萧徵模咏崇祯皇帝的诗歌这样写道:

网络配图

心匪不仁计则穷,减夫派饷事重重。

可怜三百年夭下,断送忧勤惕励中。

荒政亡国,勤政亦亡国。虽非亡国之君,却当亡国之运,朱由检的人生经历着怎样的起伏?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四日,即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后十余日,朱由检在皇极殿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崇祯。在选择年号问题上,朱由检颇有斟酌。当时阁臣提供四个年号供他选择,一为“乾圣”,朱由检说“乾为天,圣则安敢当”;二为“兴福”,朱由检说“中兴甚好,亦不敢当”;三为“咸嘉”,朱由检认为“咸旁为戈,今方欲息干戈,勿用”,于是选择崇祯为年号。即位伊始,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做了决断,他要整饬内政,重振江山,挽救时局。

铲除“客魏”

朱由检正值血气方刚,年轻气盛之时,他满怀信心要重拳出击了。就时局而言,朱由检首先要解决的是宫禁内部的危机,铲除“客魏集团”。

网络配图

崇祯帝的异母兄明熹宗朱由校,性耽玩乐,政权实际把持在以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太监魏忠贤为首的魏党集团手中。魏忠贤本是河间府肃宁县的市井无赖,万历十七年(1589)自阉后被选入宫,熹宗即位后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氏互相勾结,一个自称“九千岁”,一个自称“老祖太太千岁”,操纵朝政,为祸宫禁,并网罗了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一大批爪牙。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掌握实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子,朱由检必须除掉“客魏集团”。在这场交战中,朱由检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打了一个漂亮仗。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至高无上的天子更迭往往意味着自上而下的王朝内部的变革。新任君主即位之后,统治集团内部的各派力量均心怀狐疑,互相观望,彼此猜测并试探。人们仿佛在关注一只即将破壳而出的鸡雏,弹壳在轻微震动,迹象已十分明显,但究竟会从什么方向,从哪个位置,以何种形式,没有人能够得出确切的结论。魏忠贤狐疑地盯着弹壳,心神俱疲。

朱由检深知魏忠贤党羽甚多,故未轻举妄动。他不露声色,等待时机,从心理上对政敌发动强大的攻势。明熹宗驾崩,魏忠贤失去强大靠山,既担心往日劣迹暴露,又害怕苦心经营的政治资本不保,紫禁城内政治空气神秘莫测,平静之中掩藏着风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晋政治斗争:卫瓘因为说了什么话而惨遭灭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后期,有三个历史人物在军事上大放光彩,一个是蜀汉的姜维,另两位是曹魏的邓艾和钟会。此三人,才干卓越,名扬天下,被誉为“三杰”。抛开据长江之险的东吴,魏蜀两国之间的生死成败,就寄托在此三人身上。然而,这三人却先后栽在了当时一个名叫卫瓘的书生手里。网络配图卫瓘guàn(220年─291年)字伯玉,河

  • 陈冤难雪!古代两大被冤枉的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的真相真真假假,编写的人往往更倾向于成功者,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呢?那些被抹黑含冤的人真实写照又是怎样?揭开谎言,还原真相,我们看看那些被历史冤枉的名人吧。网络配图一、李鸿章——并非“卖国贼”如果不是李中堂缔造的北洋,这个北中国的屏障撑着,估计朝鲜都敢入侵北京,李鸿章一生也算尽力了,他跟曾国藩人至

  • 高丽崔莹将军个人感情:崔莹将军有几位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崔莹生于1316年,卒于1388年,享年73岁。别名崔荣,出生江原道铁原郡,是高丽末期的一代名将。图片来源于网络崔莹的家世背景很不错,他出身于文臣世家,是高丽国平章事崔惟清的玄孙。崔家在当时的高丽国是挺有名望,如果崔莹跟随家里的情况来发展自己,他会轻松很多。但是崔莹简直就崔家的反例,他从小就身体强壮

  • 大臣阮元有何诀窍竟历经三代朝堂屹立不倒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阮元是清朝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大臣,他历经乾隆爷、嘉庆帝、道光帝三朝皇帝,地位却屹立不倒。最为重要的是,这三朝的皇帝都非常地欣赏和重视他。在阮元生平简介中可以看到,阮元的一生几乎是平步青云,仕途非常的通畅。图片来源于网络阮元生平简介中提到阮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拿到今天来说也就是阮元本身就是一个高干子

  • 德高望重的明朝六朝老臣胡濙找到了建文帝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胡濙是明朝的一位朝廷重臣,颇受皇帝的青睐。而胡濙历仕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为人节俭,待人宽厚,德高望重,声名远播。但是这位鼎鼎大名的忠臣的名字,想必会难倒很多人,那么胡濙怎么读,接下来一一细说。图片来源于网络胡濙姓胡,名濙,字源洁,号洁庵,武进人士。古月胡读作hú,是百家姓之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

  • 冒顿单于:唯一一个独自做成谋反大事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注:“传,犹泄也。”前面讲了那么多诡道。阴谋诡计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人知道。人家知道了,诡计就没用了。不能让敌人知道,也不能让自己人知道。因为知道的人多了,秘密就容易泄漏。《韩非子》说:“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残酷的斗争,保密工作是第一位的。网络配图中国历史上,保密的极致案例是谁呢,还是前面

  • 历史上的汉少帝刘辩是被大臣下毒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汉少帝刘辩,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儿子,也就是嫡子。汉灵帝去世后,刘辩登基,历史上称他为少帝。刘辩在位仅仅数月有余,不久便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189年5月,汉少帝刘辩继位,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5岁继位,由于年幼,并未掌握实权,由其母何太后与母舅何进中把握朝政。灵帝末年,朝廷外部爆发黄

  • 揭秘:谁才是史家公认的两宋第一良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初年有一员大将,姓曹名彬,字国华,今河北人。他为人谦虚,从不居功自傲。曹彬早年,一个善于相面名叫陈希夷的人曾告诉他虽早年富贵,但没有晚福,所以出兵作战宜少杀戮。因此,曹彬帅兵征讨,从不妄杀无辜。网络配图建隆二年,曹彬带兵攻打后蜀攻破遂州时,其部下将士都主张屠城,但是曹彬却严令禁止。对于士兵们掳获

  • 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使大明王朝走向了末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把北京城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大明王朝气数已尽,崇祯见大势已去,便走上煤山上吊身亡。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极,到1644年3月崇祯自杀,存世276年的明朝退出了历史舞台。崇祯不幸做了亡国之君。但历代史学家对他多有同情,认为他的一生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明

  • 历史上唯一将亲兄弟赶尽杀绝的毒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用在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三位皇帝刘晟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刘晟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的暴君,为政残暴,不仅滥杀群臣,而且任意虐杀百姓,另外还修造活地狱,但凡开水锅、铁烙床等之类的刑具,无不齐备。其残暴的程度和北齐开国皇帝高洋有得一拼。网络配图除此外,刘晟对自己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