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早期作为和晚期的行为为何形同两人?

孙权早期作为和晚期的行为为何形同两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40 更新时间:2024/1/20 2:13:17

孙权接过哥哥孙权的君主之位后,重贤纳才,对内讨平内乱,广施恩德于百姓;对外不畏强敌,注重外交平衡,不仅保住了父兄留下来的基业,同时还发扬光大,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可以说,孙权的早期作为,完全是符合古代明君标准的。

但是,晚年的孙权,好大喜功,喜怒无常,尤其是内宫混乱,整个东吴政治环境恶劣,又是一个十足的昏君。

那么,促使孙权由明君转变为昏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孙权接受了封号,同时立长子孙登为太子。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太子孙登同时被立为皇太子。

赤乌四年(241年)五月,年仅三十三岁的孙登却死了。次年正月,孙权立了第三个儿子孙和为太子。这年八月,孙权又立了第四个儿子孙霸为鲁王。

长子孙登死了,次子孙虑也于公元232年去世,孙和作为在世的最为年长的儿子,立为太子并无什么不妥,但问题在于,孙权给予这个为王的儿子的待遇和太子没有任何区别!

封建礼法,一个人一旦被确立为太子,那他就和其他兄弟构成了一种准君臣关系,不管你原来是哥哥还是弟弟,都要对这个太子称臣。但孙权并没有给他们确立这种关系。

不仅如此,孙权还给了他特别的宠爱。不久,鲁王和太子产生了矛盾,事情传到了孙权这儿,孙权就让他们禁断和外部的交往,借此让他们精心治学。

有大臣上书,说这样不妥,说这样既不利于两人的发展成长,也会给魏、蜀两国以不一样的想法,从而造成民间的猜疑。

由于孙权态度并不明确,仅仅是给他们分开居住,很多大臣高官,就把自己的子弟派遣到两宫当中任职,这样就在朝中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派系。

又因为这牵涉到嫡庶关系的礼法问题,大臣们也自然分成了两大派。

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人认为太子是正宗,因而站在太子一边;

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人则拥戴鲁王孙霸。

本来,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很得宠,孙权曾想立她为皇后,但由于她和孙权的大女儿全公主有矛盾,结果被全公主阻拦。

孙权曾经卧病在床,孙和替父皇到太庙上祭祷祠,孙和妃子的叔父张休的住处离太庙不远,就邀请孙和去他家做客。全公主派人尾随窥视,趁机对孙权告发说太子不在太庙里,专到妃子家去谋划事情,又说王夫人见皇上卧床不起脸上有高兴的神色。

孙权因此发怒,王夫人忧惧而死。从此,孙和受到的宠爱也日益减少,同时他很担心自己要被废黜。鲁王孙霸更加觉得有机可乘,对太子之位的非分企图也愈演愈烈。

陆逊、吾粲、顾谭等人多次上书陈述嫡庶之间应有的名分,各自坚守正理决不动摇,而全寄、杨竺作为鲁王孙霸的死党,谗言诬告日甚一日。

丞相陆逊多次上书,陈述太子正统,只有太子之位稳固,国家才会持续安定的道理。

孙权不听,陆逊就要求进都城,亲见孙权阐述自己的理由。孙权不但不听,还把太子太傅吾粲打进大牢处死,理由就是多次与陆逊的书信来往。陆逊的外甥顾谭被流放到交州。

同时,孙权还派出使者责备陆逊,陆逊愤怒痛恨而死。

而阿附鲁王的全寄(全公主丈夫全琮前妻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和杨竺等人,谗言和诬告一天甚于一天。

孙权犹豫了好几年,后来终于将孙和幽禁。于是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便带领诸将以泥涂首并各自捆绑,不惜用这种自辱服罪的方式连日来到宫门外为孙和求情。

孙权登上白爵观看见这一幕非常厌恶这些人,挖苦朱据、屈晃等人“无需匆忙”!

孙权打算废黜孙和而册立孙亮,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援引了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晋国因此大乱的历史典故试图改变孙权的心意,再加朱据、屈晃也坚持劝谏个不停,孙权大发雷霆,将陈正、陈象满门抄斩;让人把朱据、屈晃牵到大殿里,每人杖打一百,最终还是把孙和流放到故鄣,群臣因为劝谏而遭到诛杀或流放的多达十几人。民众都为他们感到冤枉。

与此同时,鲁王孙霸被赐死,依附他的党羽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人全被诛杀,杨竺还被流尸长江。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呢?从赤乌五年孙权立了孙和为太子,到十三年孙权废太子,再到太元二年孙权死,他几乎就没有干过一件正事。

相反,东吴朝廷却在不断地上演着一场场狗血剧。本来,儿子封王并没有什么问题,皇帝的儿子吗?但封王和太子完全是两回事,孙权自己都不把太子和诸王有所区别,你让大臣们怎么去看?

尤其是,大臣们维护太子有什么错?你孙权还真当这就是你自己的家事吗?在此之前,孙权也做过一件馊事儿,那就是支持辽东的公孙渊叛魏,不过,这件事儿孙权还是认错了。

但这个两宫并立事件却不同,孙权表现的确实狂悖昏乱,乱杀大臣,尤其是杀了太子太傅吴粲,就是这件事情的最好注释。

太子太傅对太子有教导之责,同时也有维护之义,如果他有教导方面的过错,处罚当然没错,仅仅因为他维护太子的地位而被下狱,这才真正是昏君所为。

更换太子、赐死鲁王、乱杀大臣,女儿参政,就这一件事上的表现,孙权昏君的一切行为全都具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隆基继位后第一件事为什么就是杀姑姑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隆基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杀掉姑姑太平公主,究竟是为何?提起这件事就不得不说到武则天了,这个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有个最宠爱的小女儿太平公主,后来李隆基继位后却要杀掉她,究竟为何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其实太平公主是个很厉害的角色,她是武则天最小的女儿,深得武则天宠爱。因

  • 唐玄宗当上太上皇以后过得怎样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充满了传奇的帝王,他在25岁时与姑姑太平公主联合发动政变,铲除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势力,扶植自己的父亲唐睿宗李旦第二次即位(710年)。27岁时,唐睿宗为避开朝中的纷争,传位于年轻的唐玄宗(712 年)。28岁时,唐玄宗再次发动政变,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夺取了实权,坐稳了皇帝的宝

  • 唐玄宗有三大宠妃,她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一提起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大家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人便是杨贵妃。除了因为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还在于她与李隆基的特殊关系。也正因为如此,二人的风流韵事才能代代流传。而在杨贵妃之前,唐玄宗其实还有两大宠妃。一个是寿王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另一个便是擅长诗词歌舞的梅妃。武惠妃在杨贵妃入宫之前已逝,

  • 隋文帝杨坚怎么会这么怕老婆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杨坚的老婆独孤皇后,能力非凡,在杨坚夺取天下、治理帝国的过程中,出谋划策,居功甚伟。两人结婚之际就约好了,一夫一妻相守,不能再亲近别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杨坚是出了名地怕老婆,一直恪守着这个约定差不多四十年,终于忍不住偷了一次腥,独孤皇后闻讯大怒,不顾病体,带领几

  • 揭秘:清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垃圾奏折” ?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记得前段时间,各位的朋友圈应该都被一篇“清代垃圾奏折集锦”的帖子刷了屏。这些“垃圾奏折”最早是台湾网友从清宫文书中摘录出来的,配上了白话文翻译,因为奏折的画面太有喜感,很快就被大陆网友传得不亦乐乎。我先顺手转录直隶总督几则报雨的奏折,让诸位感受一下清朝奏折的风格——直隶总督:京城、顺天府等地六月中旬

  • 大唐名相房玄龄为什么能22年屹立不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实行“群相制”,即同一时期有多个“宰相”,因此,唐朝的宰相特别多,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前后有29位宰相。纵观整个唐朝,当过宰相的人多达几百人。在这几百人中,最出类拔萃的宰相,只有四人,后人云:“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后人把开创贞观之治的房玄龄、杜如晦,和缔造开元盛世的姚崇、宋

  • 被称为杀神人屠的白起,在历史上真的是嗜杀如命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被称为杀神人屠的白起,在历史上真的是嗜杀如命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期间涌现出了无数名垂青史的名将,在那个风骨不息的年代,各国连年交战,致使共计200多万人血洒疆场,但其中有一个名叫白起的人,一个人就致使120余万人命丧黄泉,位列四大战国名将

  • 赵云和颜良谁的实力更强?如果单挑谁更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和颜良谁的实力更强?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颜良,袁绍手下第一上将,虽然不幸被关羽于白马坡秒杀,那是被偷袭的,不能说颜良太差劲,没本事。毕竟颜良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还是很厉害的。有人说,颜良比五虎上将之一的常山赵子龙厉害,赵云打不过颜良,这是真的吗?个人认为

  • 曹操为何会评价朱灵说不可重用?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名将朱灵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中国古人有一句话叫做:“为人不孝者必不忠”,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你就很难指望他在国家患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国家尽忠了。这句话为儒家非常推崇,也常常作为后世人评判人才的标准。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他本人

  • 邛成太后王氏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只能用运气爆棚来形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邛成太后王氏的故事。在古代,皇帝的妃子们需要经历层层选拔,才有可能入得皇帝的慧眼。不但如此,这些选秀的妃子,需要出身特别高,再加上自身聪明圆滑,才能够在深似水的后宫中生存。然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邛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