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何会评价朱灵说不可重用?原因是什么

曹操为何会评价朱灵说不可重用?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838 更新时间:2024/1/11 12:42:57

曹魏名将朱灵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中国古人有一句话叫做:“为人不孝者必不忠”,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你就很难指望他在国家患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国家尽忠了。这句话为儒家非常推崇,也常常作为后世人评判人才的标准。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他本人是非常有个性的,别人都是说的仁爱之辞,他却常常以诈谋立论;别人常常按家世人品来选拔官员,他却唯才是举;在刘备念兹在兹的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时候,他却声色俱厉地说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按道理说,曹操应该是一个不拘一格取人才的人。

但是他一生当中还真的对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没有唯才是举,因为这个人有道德污点,这个人是冀州清河国人,叫做朱灵。

朱灵是一个非常崇拜曹操的人。他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曹操征讨陶谦时,袁绍派了几支军队来支援曹操,朱灵就是其中的一支。打完了仗,朱灵却舍不得回去了,经过与曹操的一番相处,他觉得曹操才是天下之间真正值得他为之卖命的明主,于是他带领他的部下加入了曹操的军队。

对于这种能征善战的将才,而且还带着数千兵马,这样来投靠自己,曹操当然是十分的高兴的,他很愉快地接受了朱灵的部队。但是私底下曹操却对别人说:此人不可大用。

为什么曹操对朱灵会有这样的评价呢?原来朱灵以前在袁绍手下时,能征善战的名声就传播到了曹操这里。

当时,作为袁绍的部下清河人季雍以鄃城背叛袁绍而投降公孙瓒,袁绍十分的愤怒,就派朱灵前去攻打鄃城。然而季雍知道朱灵的母亲、弟弟在鄃城当中,于是把他的母亲捆绑起来,学习项羽,把捆绑了的朱灵的母亲放上城头来威胁朱灵。

朱灵看了自己的母亲在城池上被捆绑,于是当场大哭一场,但是为了立功他却说:“大丈夫一旦为别人卖力,自己的性命尚且不能顾全,哪里还能在乎父母妻儿的性命呢?”于是痛哭过后,朱灵照样率兵猛攻城池。

惊慌失措而又恼羞成怒的季雍看朱灵为了立功连自己的母亲都不在乎,于是杀了他的母亲和弟弟,最后城池被朱灵攻破,季雍也被朱灵捉拿。朱灵公私分明,不徇私情,能征善战的形象也从此广为人知。

然而曹操听到了朱灵的这些信息,他觉得非常不好,所以在朱灵投奔曹操的时候,他说:“此人不可大用”。

我们可能很奇怪,曹操你自己也不是什么道德模仿,凭什么就看不起人家朱灵为了立功而连累了自己的母亲呢?何况朱灵并不是有意为之的,这样的情况下,实在是“忠孝不能两全”啊!

但是曹操就是对朱灵产生了根深蒂固的看法,或许这可以用韩非子的一句话解释吧。韩非子曾经说:“臣子的德行是仁慈,而君王的德行是不仁慈”,自己以奸诈立身立家取天下的曹操,并不喜欢看到他的臣子也残忍冷血,所以给了朱灵一个“此人不可大用”的标签。

朱灵在加入了曹操的军队之后,由于是投奔自己所期待的“明主”,所以他打仗更加的卖力了,把曹操交给他的每件事都做得很好,以期有更多的机会立功。

建安四年,也就是公元199年,他率兵拦截走投无路的袁术,袁术被逼无奈,病死途中。建安九年,朱灵带领新兵五千守卫许南。建安十三年,朱灵跟随曹操讨伐荆州。建安十六年,朱灵随曹操讨伐马超,朱灵偷袭马超后方,极大的帮助了曹操。接着朱灵随夏侯渊平定隃糜、汧氐。

可以看到的是,不管什么时候曹操交给朱灵的任务,朱灵都是优秀的完成的。但是曹操从来没有给过朱灵很重要的任务,要么是防守,要么是跟着别人去进攻,要么就是去拦截别人的小股部队,可以说曹操真的从来没有“大用”过朱灵。

不仅如此,曹操还对朱灵的带兵非常不满。在朱灵成功的平定一场部下的叛乱之后,他斩杀了叛乱的首领,然后向曹操汇报。曹操并没有嘉奖他的行为,反而斥责他对士兵过于严苛,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士兵人心不稳,才有了叛变的发生。总而言之,曹操看朱灵的时候,就一副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感觉。

在多次看朱灵不是很爽的前提下,曹操甚至觉得让朱灵带兵立功都是一种危险了。由于当时的于禁战功赫赫,而且文武双全,威名行于军中,曹操终于决定,夺了朱灵的兵权,并且让朱灵作为于禁的跟班,跟着于禁干。莫名其妙的朱灵被莫名其妙地夺了兵权,但是他也不敢反抗,还是默默的在于禁手下当了一员参将。

“不可大用”的朱灵现在曹操索性用都不用了。从此,就几乎看不到曹操任用朱灵带兵打仗的记录了。直到曹操死了之后,曹丕反而还对朱灵加官进爵,并且任用他带兵打仗吗,为自己建立了不少的功勋。

为什么一直唯才是举的曹操对朱灵的反感如此的根深蒂固呢?这可能是一桩历史难以解开的谜案了。也许,是因为朱灵作为袁绍的部下带兵投靠曹操让曹操觉得朱灵是一个不忠诚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邛成太后王氏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只能用运气爆棚来形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邛成太后王氏的故事。在古代,皇帝的妃子们需要经历层层选拔,才有可能入得皇帝的慧眼。不但如此,这些选秀的妃子,需要出身特别高,再加上自身聪明圆滑,才能够在深似水的后宫中生存。然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邛成太

  • 曹操迎汉献帝,真比袁绍和袁术之流更让人敬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曹操迎汉献帝的故事。公元192年,司徒王允等人与董卓的心腹吕布协商,共同诛灭权臣董卓,由于当时吕布与董卓的婢女有了感情,而董卓本身是一个十分小气之人,吕布为了避免董卓会加害于他,于是参与到诛灭董卓之中。在

  • 《韩熙载夜宴图》是谁的作品?韩熙载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韩熙载夜宴图》的故事。《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韩熙载夜宴图中有四十多位角色,每位面部表情不尽相同,极其耐人寻味。认真观察

  • 曹操南征,带着十万百姓撤离的刘备是真性情还是假仁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大军进逼,刘备带十万百姓撤离,是仁慈/虚伪?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人红是非多,刘备一个常规、合理的举动,竟然被后人解读为“慈爱”或“狡诈”。其实,这样的印象,主要归咎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过于戏剧化的场景描写。《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

  • 吴起被杀之时,扑在了楚悼王的尸体上,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吴起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任用吴起变法的楚悼王去世,而一直反对吴起变法的楚国贵族们,决定趁机发动兵变杀死吴起,吴起走投无路之下,竟然冲入灵堂,扑在了楚悼王的尸体上。那么,吴起为何这么做

  • 明朝文臣袁凯为何会得罪朱元璋?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明朝文臣袁凯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元朝末年,朱元璋带领淮西将领统一天下。朱元璋深知自己麾下的这帮武将不擅长治理天下,于是礼贤下士,邀请很多文臣前来相助,因此,明朝初年著名的文臣也有很多。如李善长、刘基、宋濂、朱升、叶琛、高启等。其中,有一位叫袁凯的文臣,曾官至监察御史,最后因得罪朱

  • 范雎,宣太后芈月的克星,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范雎,宣太后芈月的克星,他的一生有何作为?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他本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在后来摇身一变成为了秦国之相,更是被司马迁列入史记,宣太后芈月无疑是一个女强人,把控朝政长达四十年之久,嬴稷最后终于将其撵到了台后,而帮助嬴稷克制宣太后的人就是范雎。他的名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如果如果来的不是蔡阳而是许褚,会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和许褚相比,谁的实力更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古城城外,关羽经过“过五关斩六将”,见到日思夜想的三弟张飞。迎接关羽的不是拥抱,而是张飞的夺命一矛,差点把关羽刺死。原来张飞听闻二哥关羽投降“汉贼”曹操,成为了曹操的走狗,已经背叛了大哥刘备,背叛了誓言。他要铲除

  • 唐玄宗李忱被推上皇位之后,颁布的第一道圣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唐玄宗李忱被推上皇位之后,颁布的第一道圣旨是什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说起唐朝来,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万国来朝,或者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还有他和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再或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武则天。但是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位富有诸多色彩于一身的皇帝,那便是

  • 为何会说元顺帝是明成祖朱棣的亲生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肯定是朱元璋的儿子,说是元顺帝的儿子,大多都是制造噱头,不过羽评郡主还是乐意解释。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1368年,徐达率军北伐,直取元朝帝国心脏,元顺帝不堪一击,只能趁夜逃跑,随后明军攻陷元大都,朱元璋踏入元朝宫殿,宫内一片狼藉,留下一些宫女哀求,朱元璋的目光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