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相陈廷敬居住的住宅被称为“皇城”,这是怎么回事?

名相陈廷敬居住的住宅被称为“皇城”,这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22 更新时间:2024/2/13 10:39:17

很多人都不了解名相陈廷敬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谈论起清朝,必然离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康乾盛世。作为清朝发展的鼎盛时期,康乾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在这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也是相对辽阔。

康乾盛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而当时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能被称为清朝发展高峰期,除了统治者的雄才大略和励精图治之外,也离不开那些青史留名的贤臣们。历史上多少的兴衰荣辱,王朝更替,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都证明了唯有重视人才,知人善用才能让国家变得强盛,而这一点,我们在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身上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便是康熙年间的一位名相,他曾是康熙的老师,甚至居住的住宅还被称为“皇城”,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陈廷敬,字子瑞,号说岩,是山西省泽州府阳城县皇城村人,出生于明崇祯十二年(1638)。陈廷敬自幼便聪明好学,颇爱研读章,长大之后更是凭借着过人的才学成功通过科举走上了他的仕途。而在陈廷敬考中进士时还发生了一件对他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情,其实陈廷敬原名本为陈敬,但因为殿试列榜时,还有另外一个顺天府的进士也叫陈敬,顺治皇帝就给泽州府的陈敬赐了一个“廷”字,以示区别,也由此看出当时陈廷敬得到皇帝的赏识之深,而这个“廷”字也让陈廷敬如插上了翅膀一般,青云直上、鹏程万里,一生中共升迁28次。

清顺治十五年(1658)中了进士之后,陈廷敬也因为表现优异和能力的出众被选中担任翰林院内的庶吉士,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一直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即位,陈廷敬又多了一份工作,那便是为皇帝讲课,官职也直接升迁至翰林院侍讲学士,掌院学士,而陈廷敬也从此开始了他的帝师生涯,在任职期间深得康熙皇帝的敬重。在40岁时进入南书房,先后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康熙二十三年(1684),陈廷敬时年46岁,授左都御史兼管户部钱法,也借此整治朝廷官员所存在的奢靡腐败之风,疏请改官钱以杜私铸,免铜税便民采矿,定朝廷服制,禁奢靡之风;在选拔百姓的父母官—督抚官员时,以公心爱民勤政廉洁为准;严饬地方公开赈灾钱粮账目,杜绝污吏贪侵害民。

陈廷敬的功绩不仅是在政务上,在文学上也有着很大的贡献,他一生编著有多部书籍,主要的作品诗、文集有《参野诗选》《说岩诗集》《山礼指要》《午亭归去集》等,还多次主持编撰国家典籍史志,晚年奉康熙圣旨编撰了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深受康熙皇帝的赏识和器重。《康熙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47035个,是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也对如今的汉字研究有着非重大的意义。

在陈廷敬从政五十三年间,历经二十八次升迁,到了康熙四十二年(1703),陈廷敬官升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值讲经筵,当时清朝不设宰相,大学士就相当于宰相了,陈廷敬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深受皇帝赏识以及朝臣的敬重,成为了康熙朝的一代重臣。

康熙帝将陈廷敬看作为股肱重臣,曾给予他很多特殊的赏赐,而陈廷敬的府邸之所以被称为“皇城”,就是因康熙皇帝曾两次下榻于此,故得名“皇城”,坐落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境内,原名为“中道庄”。明清时期生活在这里的陈氏家族科甲鼎盛,有多达38人走上仕途,而且大多政绩显赫,可以称得上是翰林世家。

如今,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的皇城相府成为了国家5A级景区,其建筑的金碧辉煌、巍峨壮观以及标志性建筑河山楼的雄伟险峻都拥有着极高的建筑艺术美学价值,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至今,在山西皇城相府中依旧保留着许多与陈廷敬相关的故事和遗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间有何功绩?世人将其与唐太宗对比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间有何功绩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成为一朝帝王,何其容易。在这皇宫之中,为了成为那人上人,无数的皇家子弟,深陷在那腥风血雨之中。鲜血,杀戮,残忍充斥着,但这仿佛是历史定性一般,适者才能生存,才会拥有改变历史,改变王朝的实力。而我们今天介绍的唐宣宗李忱,用这样一句

  • 官渡之战袁绍输给曹操后,赢得天下的机会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00年,袁绍率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打算攻破许都,就此击败曹操,统一河北。由于当时袁绍刚刚消灭了劲敌公孙瓒,统一河北,因此他的实力远胜于曹操,为此,曹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性。不仅如此,曹操还在袁绍派出大将颜

  • 东汉末年时期,曹操与刘备是农民起义军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时期,曹操与刘备是农民起义军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如果非要找一个算得上农民起义的势力的话,那估计只有黄巾军了。而曹操、刘备乃至其他各路诸侯,实际上都是镇压农民起义的“残暴”地主阶级。我们都知道,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标志着东汉的正式灭亡。而实际上,在这之前,

  • 关羽一生最欣赏的六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先主刘备有两个兄弟,分别是关羽、张飞。早期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关张二人无条件支持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跟随其辗转各地出生入死。因此!关羽与张飞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心腹爱将,是蜀汉集团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对蜀汉政权的建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羽、张飞虽然军事能力突出,在蜀国的建国路上创造了许

  • 汉武帝刘彻的六大名言,来看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汉武帝的历史影响深远而复杂,评价亦存争议。死后谥号孝武皇帝,宣帝时上庙号世宗。其事迹见《史记》《汉书》,其轶事多见《汉武故事》。孙中山评价说:秦皇汉武、元世祖、拿破仑,或数百年,数十年而斩,亦可谓有志

  • 汉武帝手下的13个丞相,为什么只有三位善终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封建时代,除了皇帝,就数丞相最牛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号令天下——这都是丞相光鲜照人的一面。丞相的另一面是什么呢?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危机四伏,朝不保夕,丞相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危职业。不信,咱就来看看汉武大帝的丞相们的命运吧。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汉武帝是汉朝在

  • 李承乾贵为太子还要谋反,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在李世民做皇帝之后就被立为太子,李世民对他期望非常高,李承乾本身也非常聪明仁孝,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前途光明的储君,却偏偏要去谋反,最后落得个被废的下场,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李承乾是李世民与长孙氏所生,自小就聪明伶俐,被封为中山郡王

  • 施琅有8个儿子,分别受到了什么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当官有好几种途径,除了正儿八经的走科举外,还可以通过武举或花钱的方式做官。当然,花钱买官通常只能买个小官,一般是乡下的富商或富商子孙干的事,这种行为在当时被称为“捐官”。而除了以上几种途径外,还有一种做官的途径,那就是“蒙荫制度”。蒙荫制度尤其是在清军入主中原后,由于八旗子弟在科

  • 李世民本可以安度晚年,他是怎么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从古至今,人们都是非常渴望长生不老的,当权者更是如此。忆往昔,秦皇汉武,无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去炼长生不老丹,当然无论他们投入多少,花费多少,都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历史已经给我们证明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年轻时候的李世民其实一直觉得秦始皇和汉武帝

  • 孙权早期作为和晚期的行为为何形同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接过哥哥孙权的君主之位后,重贤纳才,对内讨平内乱,广施恩德于百姓;对外不畏强敌,注重外交平衡,不仅保住了父兄留下来的基业,同时还发扬光大,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可以说,孙权的早期作为,完全是符合古代明君标准的。但是,晚年的孙权,好大喜功,喜怒无常,尤其是内宫混乱,整个东吴政治环境恶劣,又是一个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