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战败刘备就要被陆逊生擒 陆逊看到赵云为何扭头就跑

夷陵战败刘备就要被陆逊生擒 陆逊看到赵云为何扭头就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61 更新时间:2023/12/18 1:25:3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主正慌乱间,此时天色已微明,只见前面喊声震天,朱然军纷纷落涧,滚滚投岩:一彪军杀入,前来救驾。先主大喜,视之,乃常山赵子龙也。时云在川中江州,闻吴、蜀交兵,遂引军出:忽见东南一带火光冲天,云心惊,远远探视,不想先主被困,云奋勇冲杀而来。陆逊闻是赵云,急引军退。”

这段引文,是《三国演义》关于夷陵大战收尾阶段的描写,说的是战败后的刘备兵少将寡,即将被陆逊生擒,却在最后关头被赵云成功解救的事情。但是,在正史《三国志》中,作者陈寿却对陆逊撤围做了如此叙述,“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一个“已”字,似乎说明赵云起的作用并没那么大。那么,陆逊为何要放弃生擒刘备的不世之功呢?

其中的主要原因,接下来演义说的倒是和史料极其符合,那就是陆逊担心吴军深入益州后,和赵云率领的蜀汉增援兵团陷入胶着状态,以至两败俱伤,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实际上,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曹魏的确有这种企图,因为就在夷陵大战结束的第三个月,曹丕便派出了三路大军南征。我们知道,由于古代信息和交通不发达,像这种大规模调集兵员物资的行动一般都需要提前准备。夷陵之战结束于222年7月,曹丕于9月份便派出了伐吴的三路大军,这足以说明,曹丕早就包存祸心。那么,魏文帝曹丕的这次南征,其结局又是如何呢?

魏军南征

史料记载,魏军三路大军的配置是这样的。一路,是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其目标是控制洞口、牛渚至广陵附近的江面;二路,是大将军曹仁率领的,他的儿子曹泰、猛军王双、将军常雕、将军诸葛虔亦在阵中,其目标是拿下东吴江防体系的核心濡须坞。三路,是曹氏家族军二代曹真率领的襄阳军,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都归其节制,其目标是孙权刚打下来的南郡郡治江陵城。孙权闻讯,也针锋相对,亦派出了三路大军迎战。他们分别是洞口方向的吕范、濡须坞方面的朱桓,江陵方向的朱然。老实说,吕范其实是个很有见识的人。当初,刘备来京口“借荆州”,除了周瑜,就是他极力劝孙权将之扣押。不过,这位三朝老臣并不擅长军事,加之孙权迁都武昌后,总揽建康军政大权的他还要处理许多杂事,也很难整理好思绪来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好在孙权再一次再次展现出了识人之能,他给吕范配备的将军很得力。如全琮、徐盛、孙韶等,均是东吴名列前茅的猛将。在他们的顽强抵抗下,曹休没有得逞,很快便退了兵。当然,曹休退兵不单单是因为作战失利,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声东击西,减轻濡须口方面魏军的进攻压力。

不得不说,这番声东击西的谋划实施的很顺利,东吴水师大部分都被调到了洞口。然而,防守濡须口的东吴将领朱桓虽名不见经传,却扛住了曹仁的攻击。不愧是和周瑜、关羽打过对手仗的宿将,曹仁见正面突破不行,遂派人佯攻起了濡须东三十里的羡溪。朱桓不知是计,赶紧派兵去救。谁知,朱桓派出的兵马刚走,曹仁就带着大军折了回来。这一次,曹仁不再猛攻濡须,而是将主力用到了濡须中州。所谓中洲,就是濡须水中的一个小岛,朱桓所部的士兵家属大部分都生活在此。熟悉关羽败走麦城的都知道,关羽败亡的关键因素就是士兵的家属被吕蒙所控制。然而,曹仁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魏军的水战能力远逊东吴。曹仁若要上岛,首先要过东吴水军这一关。可是,东吴水军怎能让魏军平安登陆呢?于是,一番激战过后,魏军被打得大败,其先锋大将常雕阵亡、王双被生擒。曹仁失去了拳头部队,无法继续作战,只能烧营而退。

和洞口及濡须口那两路曹军一样,江陵方向的曹军出师不利也是因为水师不敌东吴。后来,领兵的曹真想了一招:派猛将张郃拿下了江陵城身后的长江百里洲,以断绝长江南岸吴军运送过来的补给。孙权闻讯坐立不安,赶紧派坐镇公安的心腹重臣诸葛瑾领兵增援,重新恢复了对长江的控制权,并将张郃困在了长江百里洲。然而,诸葛瑾到底是文臣,对谋略的使用到底不如久经沙场的将军熟稔。史料记载,诸葛瑾夺回长江的控制权后,制定了一套巡逻方案,即白天在长江江面警戒,入夜则返回长江南岸的港湾。或许,他认为魏军难以越过长江,因此对港湾的防守颇为松懈。谁知道,魏军摸清了诸葛瑾水师的规律后,竟派一支突击队从下游水浅的地方渡过长江,用一把大火将诸葛瑾的战船烧得一干二净。于是,江陵的补给线再度断绝。然而,守江陵城的东吴主将朱然却奇迹般地顶住了。

223年3月,长江春水渐涨,形势对吴军再度有利起来。于是,吴军遂开始了重夺百里洲的作战计划。当时,为了和长江北岸联络,魏军在百里洲和长江北岸之间修了一座浮桥。吴军即将发起的进攻,就是针对这座浮桥的。不过,魏国大臣董昭却预料到了吴军会利用长江水暴涨之即对浮桥发起攻击,遂以之劝阻坐镇宛城督战的曹丕。曹丕听了感觉有理,便命人告知魏军退出百里洲。就在魏军撤退时,吴军发动了对百里洲的攻击计划,魏军猝不及防,有三千余人被攻杀。好在百里洲大部分魏军都撤了出来。这时,濡须口曹仁战败的消息正好传来。眼见江陵城内的吴军重新获得了补给,而围城的魏军却师老兵疲,曹丕见久战无益,只能下令全线撤退,曹丕三道伐吴之战乃就此收场。

参考资料:《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面对魏延 刘备和诸葛亮对他的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是刘备的部曲,也就是私兵,其出身已经不可考证,但是魏延的军事才能确实出类拔萃,魏延大概是刘备驻守新野期间加入刘备的,因为魏延的老家义阳县在新野县隔壁,魏延在赤壁之战期间没有任何记载,从211年开始,随刘备进入益州,才表现出

  • 范增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项羽麾下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范增的故事。秦朝覆灭,楚汉争霸,刘邦和项羽对峙三年,百战百败,但最终只赢了一场就赢得了天下,究其原因就是刘邦手下英才无数,项羽再无敌,终究只是个孤家寡人,他手下曾有个奇士,他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随着反秦大

  • 小说中魏延是被诸葛亮设计所杀的 正史中的魏延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正史魏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魏延,其实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被称为五虎之下第一人,足见其才能是多么的强大。不过一提起魏延,大家肯定都会跟“反骨”这个词联系在一起,认为魏延在诸葛亮去世后造反,所以最终被诸葛亮设计杀死,罪有应得。然而在正史中,魏延真

  • 叔孙通活跃在秦末汉初之际,他为何被司马迁称为汉家儒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叔孙通这个人主要活跃在秦末汉初之际,他的前半生一直都在跳槽,但却都能得到重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他为何被司马迁称为汉家儒宗?叔孙通在秦二世时期就因为精通儒术而被召入朝堂,做了个待诏博士。陈胜、吴广起义后,秦二世召集身边的博士和儒生询问:“起义军已经攻入陈郡了,你们说现在应该怎么办?”但这些博士

  • 被低估的秦朝丞相:王绾为何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王绾并没有李斯那般有名气,《史记》中也只有《李斯列传》,而王绾仅在《秦始皇本纪》中寥寥数笔带过。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但其实若论深谋远虑,王绾与李斯并不相上下,甚至更胜一筹,在秦始皇扫灭六国时为其出谋划策,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出任了首位丞相,其政治地位可见一斑。在史书

  • 魏延如果和五虎上将单挑的话 魏延能打败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姜维和五虎上将,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蜀汉五虎上将中,实力最弱的应该算是黄忠了,所以我们先用魏延和黄忠来比较一下,看看他俩究竟谁更厉害,魏延能否击败黄忠?魏延和黄忠是一起加入刘备集团,从资历上来看,两人应该是差不多的,或者说其实魏延是更加有资历的!早在刘备从新野撤退,路过襄

  • 邓艾偷渡阴平时,如果诸葛亮还在世,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邓艾偷渡阴平的故事。邓艾,字士载,三国后期曹魏的顶梁柱,曾和蜀汉姜维征战半生,各有胜负。最后,他偷渡阴平,来了个釜底抽薪,降江油,血战绵竹,兵临成都城下。刘禅手足无措,在投降派谯周的说服下,开城投降

  • 刘髆作为汉武帝最小的儿子,是如何受到汉武帝的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髆(?—前87年),雍州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西汉宗室大臣,汉武帝第五子,母为李夫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受封昌邑王。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其舅贰师将军李广利与丞相刘屈氂诅图谋拥立刘髆继位的事情爆发,导致李广利投降匈奴。后元初年

  • 同样是糟糠妻到开国皇后,吕雉过得不如马皇后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微贱之时,娶的元配。史书中的朱元璋,是个很难相处的人,脾气暴躁、生性多疑。但是,朱元璋即便有不少小老婆,也始终对发妻马皇后言听计从、不离不弃。马皇后比朱元璋小4岁,却比朱元璋早16年去世。马皇后去世的时候,朱元璋伤心到“恸哭”的程度,并且在此后的十几年,都不再立后。一直觉得,

  • 刘邦生病了,为何还骂走能治疗他的医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皇帝之一。在很多后世学者看来,刘邦可谓是刻薄寡恩,忘恩负义的代表。韩信、彭越、英布等功臣,为了刘邦的天下,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终,这些功臣却都为刘邦所诛杀。“飞鸟尽,良弓藏”,刘邦自此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受尽了后人的唾骂。那么,刘邦真的如后世所说,这么的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