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生病了,为何还骂走能治疗他的医生?

刘邦生病了,为何还骂走能治疗他的医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30 更新时间:2024/1/21 19:44:04

汉高祖刘邦,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皇帝之一。在很多后世学者看来,刘邦可谓是刻薄寡恩,忘恩负义的代表。

韩信、彭越、英布等功臣,为了刘邦的天下,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终,这些功臣却都为刘邦所诛杀。

“飞鸟尽,良弓藏”,刘邦自此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受尽了后人的唾骂。

那么,刘邦真的如后世所说,这么的刻薄与狭隘吗?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一个人死前所发表的言论,最能展现一个人的人品。那么,刘邦在临死前,到底说了什么呢?

公元前196年10月,刘邦率军亲自征讨反叛的淮南王英布,并将之临阵诛杀。为了击败这位反王,刘邦像往常一样亲临前线,并不幸被射了了一箭。此时的刘邦,已经是年近70的老人,年老体衰再加之舟车劳顿,致使他的病变得越来越严重。

从当年10月到公元前195年3月,刘邦所受的箭伤不断反复,已经到了全面感染的地步。他每天发着高烧,眼看就要不行了。

就在这时,吕后不知从哪为刘邦找了个神医。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对于刘邦的病,这位神医还是很有把握的。他对刘邦说:

“疾可治。”

按理说,求生欲是每个人类的本能。当时的刘邦就像一个即将溺水的人,按理说绝不会放过水里漂浮的每一个救生圈,甚至一块烂木头。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刘邦的表现却相当惊人:

“于是上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简单翻译来就是,刘邦不仅没有让医生治疗自己,反而将他大骂一顿,说:“我本是布衣,手提三尺剑攻取天下,这难道不是天命?我的命是天给的,即使扁鹊在,也治不了我?”

不让治疗,还骂人。按照现在的标准,刘邦可以妥妥得判定为医闹。要知道在当时,这位神医或许是唯一能救他的人。然而刘邦将医生骂跑后,却做了个匪夷所思的举动:

“遂不使治疾,赐黄金五十斤,罢之。”

也就是说,刘邦在骂完后,反而给了医生五十斤黄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那么,刘邦为何要痛骂医生,又为何要给医生钱呢?对此,明代学者王夫之认为,这正是刘邦宽宏大度的地方。

他之所以会骂医生,不接受他的治疗,是因为刘邦自知自己的状态已经相当凶险。虽然存在治愈的可能,但病告不治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如今神医拍着胸脯说可以治,如果到时候治不了,凶残的吕后岂能放过他?

因此刘邦当面用最激烈的语言,将神医骂跑。而他的骂,完全是做给吕后看的。如果不骂,表现得坚决,吕后还会送更多医生到自己身边,这样就会给更多人增加危险。事后,刘邦又给了医生五十斤黄金,实际就是为了向医生表达歉意。

自刘邦起兵以来,便有着宽厚长者的称号。由此看来,刘邦的宽厚真是名不虚传。苏轼曾说:

“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

也就是说,刘邦之所以能取天下,就是因为他不好杀人,喜欢容人。刘邦崛起于布衣,即使当了皇帝,其身上仍带有仅属于普通人的善良光辉。

事实上,能够表现刘邦宽厚善良的史料,还有很多。究刘邦一生,总是救人多,杀人少。例如刘邦攻入咸阳,攻灭秦朝后,没有像项羽那么大肆屠戮平民,而是“约法三章”,秋毫无犯。

经过楚汉战争,刘邦击杀了项羽。然而他并没有像后世其他帝王一样,对项氏家族斩草除根,反而规定一个都不准杀,而且还将项氏皆改姓为刘。

公元前200年,刘邦在白登山败给了冒顿单于。带着一肚子气,刘邦顺道经过了自己的女婿——赵王张敖的封国。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刘邦将女婿骂得狗血淋头。张敖的家臣贯高、赵午见自己主公受辱,皆勃然大怒。于是他们瞒着张敖,准备在柏人县刺杀刘邦。

然而刘邦到达柏人县后,却认为此县名称近似于“迫人”,因此并没有在当地停留。由此,贯高等人的阴谋,完全失败了。不久后,贯高等人的密谋被知情者告发,致使他们和张敖一起全部被捕。

经过严刑拷打,体无完肤的贯高等人皆声称:“这次刺杀都是他们自己的主意,跟张敖一点关系也没有”。听说了贯高的坚忍,刘邦决定亲自审问他。在审问期间,刘邦被贯高的气节所感染,并为自己无故辱骂张敖而羞愧。因此他不仅赦免了张敖,还将贯高的同伙全部释放。最终,因贯高刺杀事件而死的,仅有因惭愧而自杀的贯高一人。

看到这里,许多读者或许就要问:“既然刘邦这么宽厚,又为何要诛杀韩信、彭越以及英布等功臣呢??”

首先,刘邦并没有像朱元璋那样大杀功臣。刘邦一共封了100多个侯,真正被杀的只有淮阴侯韩信。其他的功臣,皆以富贵和高爵而善终。即使是刘邦最为痛恨,曾屡次背叛自己的雍齿,也得到了封侯之赏,并得以颐养天年。也就是说,刘邦真正要杀的,只有那些威胁统一的异姓王,从来都不是功臣。

即使对于韩信,刘邦也是仁至义尽。在楚汉战争中,韩信虽然功高盖世,但他同样也骜不驯,不听指挥。例如在历下之战中,韩信直接害死了郦食其。在垓下决战前的固陵之战中,韩信又对刘邦见死不救。因此,无论怎么看,韩信都是自己找死。但即便如此,刘邦仍将韩信封为楚王。

韩信当了大王后,却仍然怙恶不悛,他招降纳叛,收容了刘邦最讨厌的逃犯——钟离昧。当群臣们皆进言,将韩信逮捕并处死时,刘邦仍选择了宽容。在会猎云梦之计中,刘邦将韩信当场逮捕。被逮捕时,韩信扯着嗓子大嚷:

“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听了韩信的话,刘邦也急了,于是同样大喊道:

“若毋声!而反,明矣!”

简单翻译来就是,韩信千万别再叫了。再这样说,你的谋反就明了。很显然,刘邦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提醒韩信不要再胡言乱语。如果再说什么狂悖的话,就算刘邦也救不了他。之后,刘邦将韩信带到长安,并立即大赦天下。对于这个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大将,刘邦还是相当怜惜的。

然而韩信并没有因为刘邦的宽容,就收敛自己的锋芒。反而自恃有功,不断地折节同列,以与“绛灌为伍”而为耻。最终,他趁刘邦出征之机,选择了叛乱。而这一选择,也让韩信走上了末路。听说韩信被杀,刘邦的表现是“且喜且怜”。很显然,刘邦对于韩信的死,心情也是相当复杂的。

因此,我们不应抓着韩、彭、英的死,就说刘邦薄情寡义,忘恩负义。虽然刘邦全身都是缺点,但在他身上,总能嗅出一股浓浓的人情味和人性的光辉。而正是刘邦的宽宏大度和容人之德,让他汇聚了全天下的英才,最终威加海内,建立横跨440年的巍巍大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陈武帝陈霸先一生有哪些经历?关于陈霸先有什么相关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陈武帝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省长兴县)长城下若里人,祖籍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东汉太丘长陈寔后裔,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年—559年在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担任新喻侯萧映的传令吏,颇受器重。大同十年(544年

  • 同是项羽的旧将,看看他们降汉后是何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彭城之战,刘邦的五十六万联军被项羽的三万士卒杀得溃不成军,刘邦不得不仓皇出逃。逃到彭城西面的时候,身边只剩下夏侯婴还有几十个将士。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这时,一员楚将带着一支骑兵队伍呼啸而来。两军相遇,短兵相接,刘邦出逃的步伐再次被拖住。楚军的大队人马随时会赶来,刘邦随时会

  • 李世民有多喜欢李治?李治是否真的懦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1.太宗与皇后太宗的子女其实很多,一共有十四个儿子,那他为什么非要立看起来没什么本事的李治呢,像李恪,在一众皇子中都很出色,为什么不立他呢?其实选谁做下一任继位者,这还要看太宗的意思,而在太宗看来,他真正的儿子只有三个,那

  • 李密是何出身?他一生的仕途之旅又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密也是贵族出身,他老爸李宽是隋朝的上国柱蒲山郡公,李密在他老爸死后袭爵,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但李密从小就有大志,不愿意占着父亲的余荫活一辈子,而是想靠着自己的奋斗,实现人生价值。早前,李密将抱负完全寄托在隋朝廷,梦想着有一

  • 姜维身为手握重兵的大将军 姜维为什么受制于一个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姜维和黄皓,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在三国的前期可谓是名将如云、谋士成双,这些临阵能制胜、治世之能臣可是一抓一大把,可是三国一直处于乱世分裂的状态,魏蜀吴三国之间一直有不间断战争,导致了三国后期人才凋零、无人可用!蜀汉的大将军姜维就

  • 曹魏将领司马望,官职大司马,西晋初期的武将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曹魏将领司马望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马儁为颍川(今河南禹州)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晋武帝司马炎诏书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由此,非

  • 李夫人只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为何被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夫人,生卒年不详,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人,汉武帝刘彻的宠妃。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妹,李季之姐。李氏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前112年前,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幸,并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产后不久李夫人病死,因其有儿子

  • 文化政策和军事决策外,汉武帝还有其他的千古之策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封建时代两千多年下来,皇帝很多,高寿的却不多。高寿的不多,在位时间长还有所成就的就更少。可也正因为这种稀少,真正的“老皇帝”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离我们近些的康熙和乾隆帝是这样,离我们已经很远的汉武帝也是

  • 东汉名妓来莺儿于曹操是何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东汉名妓来莺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的三国枭雄,大家想到的第一个人物,应该是魏国的奠基人曹操。曹操是一个文武双全,十分有野心的人。在历史上关于曹操的舆论非常多.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是东汉建安年间的洛阳名妓,她的名字叫做来莺儿。在有科学依据的正史,以及

  • 西魏文皇后乙弗氏深受皇帝宠幸,为何最终横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对女性来说拥有生育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担任着为家族延续香火的责任,尤其是皇室。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女子,她年仅16岁出嫁,26岁成为皇后,结婚14年间连续生下12个孩子。她跟他的丈夫都彼此的相爱着,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由于自己的丈夫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之后,竟然将她下令赐死。这位命运无比坎坷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