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清朝顺治皇帝之谜 顺治究竟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了

揭秘清朝顺治皇帝之谜 顺治究竟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71 更新时间:2024/1/19 11:33:31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顺治皇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顺治帝真的出家当了和尚吗?

后世有康熙皇帝数次去五台山觐见父亲,但在这里出家为僧的顺治帝都避而不见的种种传说。

顺治帝出家的原因,是他钟爱的董鄂妃所生儿子夭折,然后董鄂妃也一病不起,并且顺治帝生前崇尚佛教,与高僧憨璞聪、玉琳琇、木陈忞等有过接触,曾经请他们去皇宫讲授佛法,有“行痴”的法号。最重要的是,顺治帝24岁突然离世,“驾崩”之前身体健康。

综上,顺治帝脱下皇袍换上袈裟,出家当了和尚,皇室为“避人耳目”,才公开宣称皇帝驾崩。

董鄂妃本是顺治同父异母兄弟襄亲博穆博果尔的妃子,有一次宫廷庆典,顺治偶见董鄂妃,两人一见钟情。于是,手握皇权的顺治帝使用手段逼死皇弟,夺走董鄂妃,甚至差点封之为皇后。

从留存下来的史料中看,顺治帝和董鄂妃的关系非常好。这不但是他们年龄只相差一岁,董鄂妃知书识理貌美气质绝佳,还有董鄂妃识大体顾大局。比如董鄂妃刚入宫便被封为贤妃,4个月后册封为皇贵妃,顺治想废黜皇后立董鄂妃为新皇后,董鄂妃坚决反对;在皇后生病的时候,董鄂妃小心翼翼伺候“五昼夜未合眼”。

董鄂妃的善解人意,让在冷酷的皇权斗争中长大、深切体会人间冷暖的顺治心灵得到慰藉。在偌大的皇宫中,即使自己的生母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也不及自己的乳母和董鄂妃这两位女人对自己的爱那般深沉,能够日日陪伴在自己身边。如今,董鄂妃生子早夭之后,也香消玉殒,可怜一代帝王,终于舍去尘世繁华遁入空门,潜心修佛去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清实录》这样记载顺治帝驾崩的信息:“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11字的简单记述,没有说明顺治帝的病因,后人当然有充足的理由怀疑顺治帝或可“假死亡”。

还有顺治帝在驾崩前以“罪己诏”的形式昭告天下,阐述自己短短24年所作所为,更多自责和愧疚。所有这些,都有些不正常。

正是这些“不正常”,让后世更加认定顺治帝是因为厌倦皇宫生活,不顾劝阻出家当了和尚,当朝的孝庄太后及清廷对顺治帝的不负责任而故意如此撰写。

至于很有说服力的顺治帝是死于天花,似乎站得住脚。当时天花是一种基本不能有效治愈的急性传染病,皇室“避痘”已成定例,而且死于天花的大有人在。顺治帝偶感天花,然后不治身亡的可能性确实很大。

但是,懂医理的人做过研究,所谓的“天花”感染者,会出现精神萎靡、神志不清,严重者自言自语、如邪孽状。一个患有天花的人在死之前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神志清醒,而且还能将自己的遗诏亲口说出的。所以“遗诏”是假,顺治帝死于天花也不是真的。

近代,郑成功后人郑龄根据祖上遗留下来的手抄本《延平王起义实录》,说顺治帝是御驾亲征,在高崎之战中被火炮击中,跌落水中,寻觅不见。时清军将领达素不敢对外宣扬这个消息,畏罪自杀。此说让史界大惊。

但此说也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第一,这是郑氏手抄本。历史上的高崎之战是郑成功抗清复明的厦门保卫战。 郑氏后人有自我拔高之嫌。其次,假如事实果真如此,皇帝战死沙场不是可耻之事,更不是一件小事,清廷为什么一直要遮遮掩掩?所以,此说不成立。

那么,没有死于天花的顺治帝果真去当了和尚吗?

皇帝不是一般人,能够出家弘法,对佛家是一大盛事。不说顺治之子玄烨多次觐见未果,即使皇家保持缄默,那佛家后世为什么没有更多记叙?

顺治帝在24岁时肯定没有再做皇帝。没有出家当和尚,也没有死于御驾亲征,儿子玄烨弑父篡位的可能性基本没有,那顺治驾崩就是事实。

至于说感染“天花”之后不能下诏“罪己”,正好说明顺治帝在皇宫不受包括亲生母亲孝庄太后在内的皇室人等待见,趁机落井下石。

虽然顺治是否出家是个谜、“罪己诏”广为传诵,但一样不能因之免去了这位第一位清朝入关定都北京的清朝皇帝一世英名。招降弥乱、推行屯田、招民垦荒、整顿吏治、惩治贪官等措施,让这位24岁的大清第二位皇帝不愧为“世祖”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最没存在感的开国皇帝,李渊名气没李世民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几十个朝代,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人们所钦佩的对象。像秦始皇嬴政、汉太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在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地位,但在这些开国皇帝中,有一个人最没有存在感,这个人就是李渊——我国唐朝的开国皇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 开国皇帝的庙号中,太祖和高祖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太祖”和“高祖”都是庙号,首先开国皇帝都应该称呼“太祖”,但是也有称呼“高祖”的,那是因为家庭背景不同,所以称呼也不一样。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按理说称“太祖”的皇帝,是白手起家的皇帝,而称“高祖”的皇帝是祖上比较显赫,为了降低自己的身份,他称帝以后,尊先祖为“太祖”而自己死后只能称“高祖”

  • 揭秘:历史上最无能的开国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开国皇帝在大众的印象中,往往都是善于征战,能够马背上打下基业的人物。但总有那么几个与众不同的人物,比如说赵构,他的另一个称呼可能大家更为熟悉,那就是宋高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南迁之后,虽然民心思北上,但宋高宗却不这么想,每逢金兵南侵的时候,他总是第一时间逃离,甚至在海

  • 疯子暴君高洋在位时有什么成就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是前明后昏、被自己的精神疾病而毁去一生功业、留下暴君之名的君主。他神智正常时的文治武功,堪称历史上一流的英明君主,北齐政权在其治下也为当时第一强国。高洋是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澄之弟。他因为天生其貌不扬,肤色黝黑,脸颊肥大,沉默寡言,自幼便被轻视,常被兄长高澄戏弄,而一直隐忍不发。唯

  • 朱棣活剐3000宫女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棣杀宫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靖难之疫”后,永乐帝朱棣活剐3000宫女,后世人皆以此谓朱棣多疑、残暴。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朱棣杀人特别是杀宫女,肯定是有的;说他像他老爸朱元璋一样杀人如麻,甚至活剐3000宫女,那倒未必。这事还要从“靖难之疫”说起。大明王

  • 朱棣登基时正值壮年 朱棣为何再也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棣称帝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咏明成祖朱棣》曾言:“靖难登基势顺天,迁都跋涉扭坤乾。”在明朝社会发展历史上,朱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皇帝,虽然说他的上位方式并不合理,但基于他的帮助,明朝统治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巅峰之中。在对明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背景进行了解之后可

  • 历经四朝不倒的名将:郭子仪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很多的功臣都有一个逃不掉的魔咒,就是功高震主的功臣一般都没有好结局,一朝天子一朝臣,能历经三朝的元老已经算是罕见了,像韩信,李善长等,都逃不出魔咒,然而历史上确有一个人,他他功高震主,历经四朝而不倒,在中国历史实属罕见。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 汉武帝在卫青死后为什么会翻脸,处死卫氏全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汉朝风云,除了有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也少不了卫青大将军的意气风发:夺龙城、收河套、袭高阙、破匈奴、平北疆,七战七捷,护江山万里,守大汉平安。他改变了汉朝对匈奴只能用和亲换和平的局面,使汉朝开始扬眉吐气,并为北疆开拓做出重大贡献。有

  • 古代最苦命的五大谋士,最后都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谋士,是指古代帝王或君主身边那些身怀奇谋怪才的人,这些人为自己效忠的主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有时甚至以死相报。在历史上谋士也经常以门客,军师或者幕僚的身份出现,谋士兴起于春秋战国,到了秦汉时期,谋士的地位对于帝王更加重要。此后到了各朝各代,谋士都是开国帝王夺取天下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谋士虽然富有谋略

  • 李世民是如何利用帝王之术来处理君臣关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繁荣盛世的“贞观之治”,让唐太宗李世民流芳千古,他在统治期间,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功勋显赫的文武大将比比皆是。为了杜绝功臣滋生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