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最苦命的五大谋士,最后都死于非命

古代最苦命的五大谋士,最后都死于非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769 更新时间:2024/1/30 8:47:40

谋士,是指古代帝王或君主身边那些身怀奇谋怪才的人,这些人为自己效忠的主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有时甚至以死相报。在历史上谋士也经常以门客,军师或者幕僚的身份出现,谋士兴起于春秋战国,到了秦汉时期,谋士的地位对于帝王更加重要。此后到了各朝各代,谋士都是开国帝王夺取天下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

谋士虽然富有谋略才智,但却因为个人际遇不同最终得到的结局也各不相同,他们当中有的功成身退,青史留名,比如张良,范蠡等人,也有的虽身怀奇策却不被重用,最终悲惨死去,比如以下五位。

范增

范增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项羽的重要谋士,被项羽尊称为亚父。范增眼光老道,胸怀韬略,平时在家,好出奇计,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年愈七十。楚国贵族项梁起兵后,范增前往投奔,中间屡出奇计,均被项梁采纳,项梁死后,范增辅助项羽。

公元前206年,范增跟随项羽攻入关中,力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为王业铺平道路,但未被采纳。鸿门宴上,范增指使项庄刺杀刘邦,结果项羽优柔寡断,刺杀未遂,刘邦逃走。公元前204年,楚汉相争,刘邦被楚军围困在荥阳,刘邦向项羽求和。

项羽打算同意,范增认为不可,力谏项羽趁此机会除掉刘邦。结果陈平从中使用离间计,范增被项羽猜忌,其计策也不被项羽采纳,范增痛恨之余,斥责项羽竖子不足与谋,随后请求告老还乡,项羽也不阻拦,范增回彭城的路上,悲愤交加,背上毒疮发作而死。

陈宫

陈宫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陈宫先于曹操结识,被曹操视为心腹,但随后与曹操政见不合,背弃曹操转投吕布。在吕布阵营中,陈宫虽然多次献策,但多半没有被吕布采用。

建安三年,曹操围困吕布与下邳,陈宫建议吕布出城分兵驻守,形成掎角之势,待曹操粮尽后,共击曹操。

吕布认为可行,但其妻子却不相信陈宫,吕布最终打消了这个计划,导致曹军对下邳完成了合围,在曹军的连月攻打下,下邳人困马乏,士气低沉,最后吕布部将侯成等人投降曹操,献了城门,陈宫被俘,誓死不降曹操,被曹操斩首。

田丰

田丰是东汉末年袁绍部下的谋臣,为人博学多才,刚直有远见。袁绍攻取冀州时,听说田丰有很名气,就带着贵重的厚礼来招揽他,对他很信任和器重。但此后田丰的计策袁绍也均未采纳过。

建安元年,田丰建议袁绍截得天子,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袁绍却认为天无二日,没有采纳,最终汉献帝被曹操挟持。

建安五年,曹操攻伐刘备,田丰建议袁绍趁机攻打曹操,袁绍却因小儿生病而拒绝出兵。曹操一直害怕袁绍兵渡黄河攻打自己的后方,就加紧攻打刘备。刘备兵败后,袁绍下令攻打曹操,田丰认为战机已经失去,此时不宜作战,应该分兵据守,用奇兵分批骚扰曹操,让其首尾不能相顾,随后待机出征。

袁绍不听,田丰就极力劝阻,袁绍大怒,将田丰下狱,官渡之战袁绍失败后,又听信谗言,将田丰杀害。

沮授

沮授是袁绍手下的著名谋士之一,史载他"少有大志,擅于谋略"。袁绍占据冀州后任用沮授为从事。沮授经常对袁绍提出良策,但很多时候袁绍并不听从。

兴平二年,汉献帝流亡到河东,此地距袁绍军最近,沮授献计袁绍迎回汉献帝,就可以执天下牛耳,号令各诸侯。袁绍听信谗言,不采纳,最终被曹操千里奔袭,抢走了汉献帝。

官渡之战前夕,沮授与田丰力劝袁绍派兵把守各关隘,分兵据守,通过持久战来消耗曹军,袁绍都不听从,命大将颜良攻打刘延。沮授认为颜良性格狭窄,虽勇猛不可独自领兵,袁绍不听,结果颜良被关羽斩杀。

官渡之战中,沮授也屡出奇策,但因袁绍猜疑沮授,沮授之计都没有被采纳过,官渡之战后,沮授被曹操俘虏,曹操知道沮授是人才,给予厚待,但沮授为保守气节,密谋逃回袁营,事败后被曹操杀害。

晁错

晁错是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晁错担任博士,上书《言太子宜知术数疏》,陈说太子应通晓治国的方法,得到文帝赞赏,拜为太子家令。

文帝前十一年,匈奴屡犯边境,晁错乘机向文帝上了《言兵事疏》,提出"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文帝很赞赏,赐给晁错诏书,以示嘉奖,但并未采纳晁错主动出击的建议。

景帝即位后,提拔晁错为内史,晁错深得皇帝的厚爱,经常入宫与景帝单独讨论国家大事。

景帝二年,晁错上疏《削藩策》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为了平息战乱,景帝听信大臣之言,腰斩了晁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是如何利用帝王之术来处理君臣关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繁荣盛世的“贞观之治”,让唐太宗李世民流芳千古,他在统治期间,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功勋显赫的文武大将比比皆是。为了杜绝功臣滋生居功

  • 朱厚照,第一个凭嫡长子之位登基的皇帝,在位期间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厚照,第一个凭嫡长子之位登基的皇帝,在位期间有何作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历史上的皇帝大多经过夺嫡之争,其过程无一不惨烈。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和唐朝时期的玄武门之变,都是死伤无数。可明朝朱厚照的皇位来得却格外容易。在混乱的明朝,明武宗朱厚照是第一个凭嫡长子之位登

  • 为何说朱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流氓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朱温(公元852—912年),原名朱温,归唐后赐名朱全忠,称帝后又改名朱晃,原丰县(第)一乡艾村里午沟集人。但这是一个籍贯尚存争议的人物,现行史书中多记为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砀山)人。家世为儒,祖朱信,父朱诚,皆以教授为业。幼年丧父,家贫,母王氏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成人后,与其兄朱存“勇有力,而

  • 燕国名将秦开与燕昭王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燕国曾经有一支秦氏部族,他们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燕将秦开。史书中有“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馀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说的是燕昭王时代的秦开,为燕国对外征伐,还带兵攻打东胡和朝鲜,为燕国扩地无数,也自此而后燕国国力渐强。这位秦开据

  • 高平陵之变时,曹爽曹芳去了许昌,司马懿的结局会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高平陵之变时,曹爽曹芳去了许昌,司马懿的结局会如何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正始十年正月,曹爽兄弟带着曹芳到距离洛阳城数十里地之外的高平陵去祭拜魏明帝曹叡。在曹爽等人出城之后,司马懿当即放出了被软禁的郭太后,并以郭太后的名义关闭了各个城门,同时还率领将士占据了洛阳城中的武

  • 白起在长平之战时,为何要下令全军禁止吃羊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长平之战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伤亡近20万,即双方伤亡超过60万。此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橹”。白起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秦

  • 夷陵战败刘备就要被陆逊生擒 陆逊看到赵云为何扭头就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先主正慌乱间,此时天色已微明,只见前面喊声震天,朱然军纷纷落涧,滚滚投岩:一彪军杀入,前来救驾。先主大喜,视之,乃常山赵子龙也。时云在川中江州,闻吴、蜀交兵,遂引军出:忽见东南一带火光冲天,云心惊,远远探视,不想先主被困,云奋勇冲杀而来

  • 同样都是面对魏延 刘备和诸葛亮对他的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是刘备的部曲,也就是私兵,其出身已经不可考证,但是魏延的军事才能确实出类拔萃,魏延大概是刘备驻守新野期间加入刘备的,因为魏延的老家义阳县在新野县隔壁,魏延在赤壁之战期间没有任何记载,从211年开始,随刘备进入益州,才表现出

  • 范增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项羽麾下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范增的故事。秦朝覆灭,楚汉争霸,刘邦和项羽对峙三年,百战百败,但最终只赢了一场就赢得了天下,究其原因就是刘邦手下英才无数,项羽再无敌,终究只是个孤家寡人,他手下曾有个奇士,他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随着反秦大

  • 小说中魏延是被诸葛亮设计所杀的 正史中的魏延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正史魏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魏延,其实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被称为五虎之下第一人,足见其才能是多么的强大。不过一提起魏延,大家肯定都会跟“反骨”这个词联系在一起,认为魏延在诸葛亮去世后造反,所以最终被诸葛亮设计杀死,罪有应得。然而在正史中,魏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