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玄宗李忱被推上皇位之后,颁布的第一道圣旨是什么?

唐玄宗李忱被推上皇位之后,颁布的第一道圣旨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44 更新时间:2024/1/17 15:48:34

你们知道唐玄宗李忱被推上皇位之后,颁布的第一道圣旨是什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说起唐朝来,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万国来朝,或者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还有他和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再或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武则天。但是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位富有诸多色彩于一身的皇帝,那便是唐玄宗李忱。

李忱的知名度或许不像唐玄宗那样如此耀眼,但是他的一生也是一部传奇的史诗级逆袭。李忱原本是唐宪宗的儿子,原本的名字叫做李怡,是唐宪宗和一名侍女诞下的孩子。他虽然是皇家的子嗣,但是由于生母的身份非常卑微,这也使得他有时候就像下人一般,不仅要遭受其他皇家兄弟姐妹的欺辱,还要被许多宫内的奴隶使唤。

后来,唐宪宗暴卒而亡,就由李恒担任了皇位,被称之为唐穆宗。从李恒上位以外,这位李忱就开始了自己长达数十年的装傻历程,因为当时的李忱并不被周围的皇家子弟所关注,所以当大家发现他傻乎乎的时候,也都真的相信了。

皇家无疑是遍布着隐藏的杀机,像李忱这样既是皇家的血统,却又没有人能护佑的情况,自然会被其他有权有势的皇家子嗣视为眼中钉和肉中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偷袭致死,甚至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也让李忱不得不去装傻卖呆,从而保全自己的性命。

在《资治通鉴》当中就有着对于李忱智商的描写,原文内容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在李忱幼年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他不怎么聪明,甚至有点傻,却不曾想他被封王之后偷偷进行学习和完善自己,也不在朝堂上表达什么。这一段的描绘也足以看出当时的李忱已经让很多周围的人去相信,他是真的慢慢变傻了。

唐朝在这个时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皇帝的寿命都普遍比较短,唐穆宗很快就因病离世了,而在他离世之后,分别由唐敬宗唐文宗以及唐武宗纷纷上位,而作为皇家子嗣的李忱也得到了相应的官职封赏,他被封为了光王,也就是一位没有实际权力的王爷身份。

说起这个唐武宗来,他的心思还是非常缜密的,又因为连续好多任皇帝纷纷在这个位置上进行争权谋利,尔我诈,因此这个唐武宗对李忱非常的不放心,毕竟李忱也是皇家的血脉,他也生怕这个傻子在未来对自己的皇位产生一些麻烦。

李忱作为唐宪宗的儿子,穆宗的弟弟,身份方面在当时可以说是最有利的皇帝人选,若不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他傻,武宗自然也没有机会能轻易地坐上这个位置。因此,李忱的条件其实比武宗更加有利于皇位的选择,但是武宗和李忱都明白,他并没有什么显赫家世,背后也没什么政治因素撑腰,想要荣登大宝自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唐武宗考虑到如果光明正大地去直接把这个傻子亲戚直接给杀死,显然是会产生许多舆论的影响,从而对皇权的统治不利。思来想去之后,唐武宗李炎就把李忱囚禁在了永巷当中,并且让他陈于公厕底下,武宗这种做法,已经让李忱彻底翻不过身来了。

可惜的是,这唐武宗将李忱软禁起来之后,没过多久也一命呜呼了。而此时武宗的孩子一共有五个,但年龄都非常的小,唐朝政权内的一些权臣连辅立的年龄都达不到,这可难坏了当时想要掌控政治权力的大臣们。于是,大家就纷纷把那点心思投到了李忱的身上。

所有当时以权臣马元贽为首的宦官们决定辅佐李忱成为皇帝,因为他傻乎乎的,年龄又非常合适,把他立为皇上的话,势必会对这些权臣宦官们的权利有所增强。于是在公元前846年,李忱正式登上帝位,名为唐玄宗。

好不容易把李忱推向皇位的那些权臣们没想到的是,李忱上位开始,就用了一系列的政策将当时朝廷之上的许多问题都给解决了,并且立即发展起来了自己的势力。这些权臣们一看这种情况,直接吓到了,本想着要趁李忱根基不稳的情况之下将他搬倒,却不曾想李忱直接发布了一道圣旨,将马元贽升了官,但是实际的权利给罢黜了。

结语:他还将皇家宗师的诸多权利一一进行“婉转”的限制和废除,这个时候的李贽已经把即位之初的许多内忧外患统统给扫平了,这个傻乎乎那么多年的人物,在暗中其实一直都在等待机会,并且一直都在坚持去学习很多治国方针,等到权臣们发现的时候,什么都已经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何会说元顺帝是明成祖朱棣的亲生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肯定是朱元璋的儿子,说是元顺帝的儿子,大多都是制造噱头,不过羽评郡主还是乐意解释。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1368年,徐达率军北伐,直取元朝帝国心脏,元顺帝不堪一击,只能趁夜逃跑,随后明军攻陷元大都,朱元璋踏入元朝宫殿,宫内一片狼藉,留下一些宫女哀求,朱元璋的目光逐渐

  • 乾隆6下江南,4次都住在海宁陈氏府中,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乾隆6下江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历史上很多皇帝都喜欢搞各种全国范围内的巡视,比如秦始皇曾经东巡琅琊,刻下了:“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有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的丰功伟绩。隋炀帝也曾经为了威慑吐蕃人率领文武百官西巡,并且在途中

  • 尚可喜的父亲被后金所杀,他怎么还投降杀父仇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万历四年,尚继官举家迁往辽东海州,他的孙子尚可喜,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尚可喜18岁的时候,由于后金入侵辽沈,他又跟着父亲尚学礼迁往辽西松山避难,期间母亲死于战乱。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之后,父子俩决定加入明军,先后加入毛文龙的军队。毛文龙很是看好尚可喜,将其收为养孙,赐名

  • 明朝时期两位著名文臣:刘伯温和王阳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了解一点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遥远的古代时期曾出现过许多有名的人物。这些伟大人的人物,在他们各自身上都散发着不同的光芒。他们也拥有着不同的才华,和各自不同的本事。但是在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们,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无论在那个朝代里,在朝廷当中都有不少优秀

  • 卫兹是什么人?曹操在日后能逐鹿中原他做了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卫兹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建安元年(196年),吕布乘刘备与袁术僵持之时,趁机偷袭下邳,并虏获刘备的妻子。刘备只好驻扎在广陵郡的海西县。麋竺特意将妹妹嫁给刘备,又将两千名下人及金银货帛资助刘备的大军,使面对危难的刘备重新振作。后来曹操想上表荐麋竺为嬴郡太守,其弟麋芳为

  • 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缴获了上百万战马只有三万入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被写《史记》的司马迁指责为得不偿失,班固撰写《汉书》的时候,也采纳了司马迁的说法:“卫霍两军出征,去的时候有十四万匹战马,却只回来了不到三万,这买卖亏大了!”这就是史记的自相矛盾之处,汉武帝看了也会很纳闷:卫青霍去病缴获了

  • 七国之乱时,20万的诸侯联军怎么被打败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即位的第三年,汉朝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原因是朝廷中有一个叫做晁错的人向景帝递呈了一份《削藩策》,并希望景帝能够参考其中的内容来进行削藩。景帝觉得晁错所提建议可行,便开始进行削藩。结果吴王刘濞仗着自己财大气粗势力强,愣是跟景帝对着干起来。为了不让景帝达成削藩的目的,他联合其他诸侯势力打着

  • 明朝名臣杨一清是什么人?历经四朝,于乱世中沉沦起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名臣杨一清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古以来,封建王朝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能担任四朝老臣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杨一清便是其中一个。但人们对他嘉奖最深的,不是对国家的忠诚,也不是对国家的贡献,而是因为他除掉了一个太监,你可知这太监是何人?杨一清自幼便才

  • 古代谋士为什么喜欢把计谋分成“上中下三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局势动荡,决策事关生死,因此君王们相当重视决策,管我给招揽贤士、谋士,专门为其提供决策服务。谋士一般会提出上中下三策,供君主选择,这也成为历史上比较有趣的一种现象。“上中下三策”最早的说法来源于《孙子兵法》,书中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一个人只有给自己设置最高的目标,

  • 关羽如果在失荆州后逃回益州,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9年,关羽率领荆州大部分的将士一路北上,在击败了乐进等曹魏将领后,关羽成功打通了到襄樊的道路,就此率领大军围攻了襄樊两城。当时关羽主要攻打的是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的进攻,他一边据守城池,一边赶紧派人向曹操求助。曹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