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尚可喜的父亲被后金所杀,他怎么还投降杀父仇人?

尚可喜的父亲被后金所杀,他怎么还投降杀父仇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10 更新时间:2024/1/3 14:43:52

明朝万历四年,尚继官举家迁往辽东海州,他的孙子尚可喜,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尚可喜18岁的时候,由于后金入侵辽沈,他又跟着父亲尚学礼迁往辽西松山避难,期间母亲死于战乱。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之后,父子俩决定加入明军,先后加入毛文龙的军队。毛文龙很是看好尚可喜,将其收为养孙,赐名“永喜”。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尚学礼就在和后金的交战中,战死沙场。

也就是说,尚可喜的父亲尚学礼,是被后金杀死的。但众所周知,后来尚可喜却投降了后金,对方与他有杀父之仇,为何他还要投降敌人呢?我们来看看后面发生了什么。

尚学礼去世后,明朝追赠其为游击将军,毛文龙将尚学礼的军队,交由尚可喜接管。原本尚可喜也是想要替父亲报仇的,但怎料到在崇祯二年,明将袁崇焕竟然杀了毛文龙。毛文龙一死,其手下军队群龙无首,犹如一盘散沙。

崇祯四年,皮岛兵变发生,副将沈世魁想除掉总兵官黄龙,于是趁机命心腹将黄龙拘禁。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这场兵变很快就被尚可喜平定,并救出了黄龙。后来吴桥兵变又发生,黄龙便命尚可喜去安抚诸岛,避免他们趁机参与兵变。

与此同时,孔有德正打算投降后金,黄龙派尚可喜率军去截杀。尚可喜活捉孔军及家属几千人,因此被升为副将,驻守广鹿岛。而孔有德逃过一劫,并且顺利投降了后金,他归顺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后金攻打旅顺。

结果在孔有德的帮助下,后金果然拿下了旅顺,这时尚可喜的妻小、家丁全部都在旅顺,就这样被后金军队杀害。可以说除了杀父之仇,尚可喜与后金还有灭门之仇,既然有如此深仇大恨,为何尚可喜还要投降后金呢?

前面提到沈世魁原本想除掉黄龙,顶替他成为总兵官。可是尚可喜却将黄龙救了出来,后来更是被黄龙提拔为副将,于是沈世魁与尚可喜就结下梁子。在旅顺之战中,黄龙不幸战死,沈世魁如愿接替了总兵一职,这下就让他找到机会报复尚可喜。

沈世魁让人诬陷尚可喜,将其征召至皮岛,一心想要了尚可喜的命。可是遇到天气不好,尚可喜就迟迟没有赶到。沈世魁一时情急,就不断让人写信催促尚可喜,说十分欢迎他到皮岛。

尚可喜是个聪明人,他一看写信欢迎他的,都不是平时交情特别好的朋友,认定其中必有问题。于是他派人去刺探消息,果然发现了沈世魁的阴谋。此时的尚可喜倍感心痛,他认为自己一心效忠的明朝,最终却逼得自己走投无路,叹息道:“大丈夫将扫除天下,宁肯以七尺之躯俯首就戮乎!”

就这样,尚可喜最终并未继续赶往皮岛,而是原路返回。经过一路上的思想挣扎,尚可喜决定抛弃家仇,投降后金。他先派人去见皇太极,表明自己愿意归顺。之后他在广鹿岛起兵,拿下五座岛屿,用来当做自己投降的见面礼,表明诚意。

崇祯七年正月初一,尚可喜正式投降后金,被封为智顺王。尚可喜戎马一生,身经百战,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清军入关后,尚可喜被封为平南王,成为三藩之一。康熙十五年,尚可喜在广州去世,享年73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时期两位著名文臣:刘伯温和王阳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了解一点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遥远的古代时期曾出现过许多有名的人物。这些伟大人的人物,在他们各自身上都散发着不同的光芒。他们也拥有着不同的才华,和各自不同的本事。但是在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们,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无论在那个朝代里,在朝廷当中都有不少优秀

  • 卫兹是什么人?曹操在日后能逐鹿中原他做了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卫兹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建安元年(196年),吕布乘刘备与袁术僵持之时,趁机偷袭下邳,并虏获刘备的妻子。刘备只好驻扎在广陵郡的海西县。麋竺特意将妹妹嫁给刘备,又将两千名下人及金银货帛资助刘备的大军,使面对危难的刘备重新振作。后来曹操想上表荐麋竺为嬴郡太守,其弟麋芳为

  • 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缴获了上百万战马只有三万入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被写《史记》的司马迁指责为得不偿失,班固撰写《汉书》的时候,也采纳了司马迁的说法:“卫霍两军出征,去的时候有十四万匹战马,却只回来了不到三万,这买卖亏大了!”这就是史记的自相矛盾之处,汉武帝看了也会很纳闷:卫青霍去病缴获了

  • 七国之乱时,20万的诸侯联军怎么被打败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即位的第三年,汉朝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原因是朝廷中有一个叫做晁错的人向景帝递呈了一份《削藩策》,并希望景帝能够参考其中的内容来进行削藩。景帝觉得晁错所提建议可行,便开始进行削藩。结果吴王刘濞仗着自己财大气粗势力强,愣是跟景帝对着干起来。为了不让景帝达成削藩的目的,他联合其他诸侯势力打着

  • 明朝名臣杨一清是什么人?历经四朝,于乱世中沉沦起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名臣杨一清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古以来,封建王朝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能担任四朝老臣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杨一清便是其中一个。但人们对他嘉奖最深的,不是对国家的忠诚,也不是对国家的贡献,而是因为他除掉了一个太监,你可知这太监是何人?杨一清自幼便才

  • 古代谋士为什么喜欢把计谋分成“上中下三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局势动荡,决策事关生死,因此君王们相当重视决策,管我给招揽贤士、谋士,专门为其提供决策服务。谋士一般会提出上中下三策,供君主选择,这也成为历史上比较有趣的一种现象。“上中下三策”最早的说法来源于《孙子兵法》,书中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一个人只有给自己设置最高的目标,

  • 关羽如果在失荆州后逃回益州,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9年,关羽率领荆州大部分的将士一路北上,在击败了乐进等曹魏将领后,关羽成功打通了到襄樊的道路,就此率领大军围攻了襄樊两城。当时关羽主要攻打的是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的进攻,他一边据守城池,一边赶紧派人向曹操求助。曹操得

  • 古代谋士为什么不单干?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看历史的人都有个疑问,那些做谋士的人,智慧超群,为什么他们不选择单干,而是投靠别人呢?其实呢,有的谋士单干过,但是失败了,比如张良,曾经也带是着两千多人的大佬,跟刘邦平起平坐的,但是见过刘邦后,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折服了,于是投靠了刘邦。有的先做谋士,后来单干的,比如李密,先是杨玄感的谋士,杨玄感失

  • 康熙皇帝最长寿的儿子,一生被雍正乾隆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庙号圣祖。康熙帝是历史上在位时间非常长的一位皇帝。8岁即位的康熙人称少年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康熙帝逐渐长大,之后的康熙开始亲政,这为康熙创造丰功伟绩奠定了基础。其后就是在亲政之后,康熙的第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石守信交出兵权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杯酒释兵权是古代很有名的故事,这件事的主人公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建立宋朝后为了避免历朝历代出现的分封局面,宋太祖在一次酒会上要稀释各个武将的兵权。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为了加强统治,宋太祖以高官厚禄为交换条件,让手握兵权的将领交出兵权。这就是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那么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