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蒯彻的才谋如何?一条计策甚至差点改变了历史

蒯彻的才谋如何?一条计策甚至差点改变了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0 更新时间:2024/2/12 9:02:49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蒯彻的才谋如何?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蒯彻是韩信帐下的首席谋士,他一生云游四海,才华卓越,他有着远超常人的敏锐观察力以及无比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想法,他身上的那种用时局做赌注而奋力一搏的精神都有别于一般的儒生或者谋士,更接近于纵横家,他的一条计策甚至差点改变了历史,如果韩信当初采纳了他的建议,那么三国演义就可能提前上演。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由此可见谋略的重要性,在某些时候谋略甚至还是最为关键的,韩信领兵打仗的本事毋庸置疑,但在情商上却显得有些差强人意,他一生为大汉立下了不世之功,却落得一个身死道消的下场,临死前才知道后悔没有早听蒯彻的话,可以说韩信以生命为代价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蒯彻是一个真正的谋士,是当时难得一见的谋士。

蒯彻的眼光非常毒辣,韩信出道没多久,他就看出了韩信的潜力,投到了韩信帐下,随后便开始了他长远的投资,蒯彻对韩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韩信的成功和失败都和蒯彻有直接关系。

首先说攻齐之战,韩信在得知郦食其顺利劝降齐国的消息后,便准备罢兵,蒯彻极力劝阻韩信出兵,理由是一来没有收到汉王大兵的命令,如果日后汉王以此为由说你违抗军令怎么办,二来大将军立辛辛苦苦在攻下50余城,而他郦食其仅凭一张嘴就拿下齐地70余城,这不显得你韩信很无能吗,趁现在齐国毫无防备将其拿下不费吹灰之力,这到手的军功不要白不要,万不能便宜了郦食其,最终成功的说服了韩信,这样做的结果直接导致了郦食其生死。

诚然此次事件中最无辜的就是郦食其,他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事却落得个被活活烹死的悲惨下场,反观韩信表面上拿了平齐的功劳,风光无限,但仔细再看这件事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韩信只看到了蒯彻所说的功劳却忽视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郦食其身死导致的严重后果,郦食其是刘邦非常信任的一个谋士,韩信为了功劳公然背叛郦食其致其身死,换句话说就等于是对刘邦的公然背叛,定然会让刘邦感到不痛快。

韩信没有想到这一点,但蒯彻也想不到吗?显然不是,但他为何还偏偏这样做呢,小编认为此时的蒯彻就已经开始布局了,他故意唆使韩信拉着刘邦的仇恨,真实意图是想将韩信逼到造反,帮韩信自立山头,其实就算韩信及时罢兵,他的功劳就真的不如郦食其了吗?事实上韩信的功劳绝对不会被埋没,如果没有韩信大军压境,郦食其能顺利说服齐王吗,齐王投降的原因很大程度来源于韩信的压力,所以韩信此次的冒失行为已经为其之后的悲惨结局种下了恶果。

但韩信却对此一无所知,就此落入了蒯彻的谋划之中,如果此举只是令刘邦心怀不满,那么蒯彻的下一个建议便将韩信彻底推上了风口浪尖,在刘邦陷入项羽大军的包围之际,蒯彻劝韩信向刘邦请封齐王,这点就有些要挟刘邦的意思了,反观韩信,虽心中感觉此举有些不够意思,但还是挡不住内心对权力的渴望,考虑再三,便在请封的齐王之前加了个“假”字,韩信本意只是想封个王,并没有考虑那么多,殊不知此举才是他日后悲剧的导火索。

蒯彻的确很聪明,他一步一步就是想让韩信站在刘邦的对立面上,然而可惜的是蒯彻在其接下来的谋划中失算了,随着刘邦的册封,韩信成为了真正的齐王,至此韩信无论是在实力上还是身份上都进一步得到了增强,此时的韩信对天下局势变得也至关重要,此时的蒯彻才算是真正的露出了他的意图,让韩信造反自立,与刘项鼎足而立,从而三分天下,后待天下有变,则率大军一统天下,关于蒯彻的这次谋划,无疑也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他对时局的分析可以说是完美到了极点。

当时韩信的抉择决定着日后的历史走向,若韩信站在刘邦这边,项羽必输,而若韩信站在项羽这边,刘邦必输,但如若韩信自立,那么便可与刘项鼎足而立,并且还是三方势力中最强的,至此蒯彻帮助韩信取得了天下的主动权,只要韩信愿意,这天下就是他的,从这点上来看蒯彻确实是个顶级谋士,可以说他从灭齐之前就已经开始谋划了,先是令韩信和刘邦两人心生间隙,又趁机威胁刘邦,让韩信名正言顺地扩充了实力,步步为营,招招致命。

然而蒯彻能够看透这天下局势,能够看透人性贪婪之本质,但唯独没有想到人性善的一面,忘记了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是那种纯粹的势利之徒,至少韩信就不是,韩信早年过得十分凄惨,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受尽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他立志将来定要有所作为,后来他满腔热血的加入项家军,却不得项羽重用,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

终于他遇到了刘邦,刘邦将他从一名小卒直接提为大将军,从而给了韩信一个大展身手的平台,所以说韩信打内心里是感激刘邦的,后来韩信请封“假齐王”,没想到刘邦直接给了他一个真齐王,而韩信的志向就是封王,所以对现状已经很满足了,便拒绝了蒯彻三分天下的建议,换个角度来想,当时的韩信就算有自立的想法,但现实情况也是不允许的,韩信军中的将领80%都是刘邦的心腹,如此韩信不愿意反,一当面是内心的道义说不过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实情况所迫。

蒯彻看到韩信不愿自理的决心后,他便知道韩信日后不会有好下场,便佯装疯癫离开了韩信,蒯彻的这两计确实精妙绝伦,但他错在选错了队友,如果蒯彻面对的是英布彭越,他的谋略自然能够实现,但他面对的是韩信,他与韩信本就不是一路人,韩信一直对刘邦忠心耿耿,但他却一而再地劝韩信摆脱刘邦,韩信重忠诚,重情义,蒯彻则重利益,韩信要么就该直接赶走蒯彻不听他的任何计策,要么就一直听下去,然而韩信却既不坚定又不赶走蒯彻,只听了蒯彻的第一计攻打齐国讨封齐王,却没有听到第二计摆脱刘邦三分天下。

韩信前脚已经上了蒯彻的贼船,后脚却想抽出来,这显然不现实,韩信最终落得身死道消的结局也正是蒯彻所认为的,但换个角度来想,韩信落此结局,蒯彻也有不可开脱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方孝孺究竟做了什么?他为什么会被灭十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方孝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很多电影作品当中,我们都能够听到株连九族的说法。而这样的惩罚,其实源于我国古代的连坐制度,由于春秋时期为了能够巩固自己的地方势力,因此诸侯国通常会在称霸一方以后对那些犯错的人进行连坐处置,而后来演变成了株连九族的说法。

  • 阿济格也是清太祖的儿子之一,为何最后被削爵幽禁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英亲王阿济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身为太祖的亲儿子,更是清朝开国诸王之一,顺治帝亲政以后竟然直接将其削爵幽禁赐死,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为阿济格与多尔衮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欺负顺治帝,要架空顺治帝,自己来独揽大权。这时候可能会有小伙伴疑惑

  • 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是什么人?他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胡林翼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胡林翼(1812-1861)与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并称“中兴四大名臣”。蒋介石对其非常推崇,评价胡林翼:“泊乎民国二年失败,吾再将曾国藩与胡林翼诸书集,悉心讨究,不禁而叹胡林翼之才识略见,确高出一世,实不愧为当时之名将。”

  • 历史上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去了哪里?他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老子,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妇孺皆知的名言,出自一本书,书名叫《道德经》。相传著这部书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子。据说,老子著完此书,文笔一扔,骑着自个儿的青牛,哼着小曲儿。优哉游哉的西出函谷关。从此便是杳无音讯。老子他是谁,他做过什么事情,到底为什么他这么有名,

  • 从唐朝名将到商朝陈塘关总兵 李靖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李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隋唐时期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名将,如程咬金、郭子仪、薛仁贵等等。虽然每个名将都有自己的本事,能够青史留名,但是能成为神话人物并家喻户晓的名将,除了门神秦叔宝、尉迟敬德外,还有一位——他便是哪吒的父亲李靖。李靖,字药师(一称本名药师),

  • 为什么说班超是个有胆智的人?他是如何对待小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班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古有“心为君胆为臣”的说话,即智慧为主,胆识为辅,可就重要性一方面,无主次之分。有勇无谋,是莽夫,无勇有谋,是懦夫,都不可取,唯有勇有谋才能称得上是有胆智的人。历史上的班超就是有胆智的人。东汉皇室外戚窦固奉命出征匈奴的时候

  • 张士贵是谁 张士贵是忠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张士贵,唐朝开国名将,隋朝大都督张和的儿子,虢州卢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卢氏县。张士贵从小就学习武功,擅长骑射,隋朝末年时期,揭竿起义,归顺唐国公,后来一直跟随李世民闯荡,为统一全国屡立战功,唐高宗显庆二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二岁。唐朝作为我国古代繁荣昌盛的时代,同时也是张氏家族大放光彩的时代,他

  • 刘佳氏在清朝算是比较底层了,她为何却能当上皇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帝有两个皇后,但皇长子并不是她们两个中的任何一人所生,皇长子的母亲是嘉庆皇帝的和裕皇贵妃刘佳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根据记载,刘佳氏的父亲刘福明毫无品级,也就是说刘佳氏的出身在古代算是比较底层了。乾隆年间,她被赐给永琰,成为了格格(侍妾),这期间关于她的信息并

  • 曹操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寡妇 曹操为何对寡妇情有独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和寡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原本是孙盛在《杂记》当中写的,不过随着三国当中,一代枭雄人物曹操的出现,将这句话诠释的淋漓尽致,后来被广为流传,直至今天都成为经典名句,而说起曹操,后世对此人争议不断,而唯有一个爱好

  • 朱标没有早死就不会发生靖难之役吗 朱标到底有多出色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太子朱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朱标真的非常出色,倘若不是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的后代们肯定不会起内讧,为何要这样讲呢?一、在家族中,朱标肯定有权威。在朱元璋的所有后代中,朱标有着绝对的权威,这是由朱标的地位和其自己的水平,还有朱元璋对他的宠爱所决定的。由于朱标是嫡长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