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朝辅政大臣霍光 敢废昏庸皇帝的大臣

汉朝辅政大臣霍光 敢废昏庸皇帝的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62 更新时间:2023/12/27 19:52:45

霍光做人沉静详审,行事细致周密,甚至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有人特意记下他的行事,发现他每一次进出宫殿的时候,迈出脚步的起始点都在同一个位置,几乎分毫不差。霍光的工作也不曾有过一丝马虎或疏漏,处理问题干净利落、细密周详。这样的性格,自然被汉武帝看在眼里。汉武帝十分欣赏他的为臣之道,认为霍光是一个可以托以大事之人。

霍光,跟随汉武帝近30年,是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20年,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成为西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麒麟阁十一功臣第一。

周公,辅幼主

网络配图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出身颇有一点戏剧性。他的父亲叫霍中孺。史书对霍中孺记载不多,只知道他曾作为一个县吏被派到平阳侯家做事。这个平阳侯是汉武帝的姐夫,家中奴仆成群。估计霍中孺长得模样还不错,在平阳侯家里供职的时候,被一个叫卫少儿的侍女看中,两个人一拍即合,发生了一段风流韵事,生下了霍去病。这个卫少儿也不是简单人物,她的妹妹就是后来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弟弟便是后来的大将军卫青。霍中孺和卫少儿私通,但却没能娶她,而是在任职期满后一个人回到了平阳老家,在家里又娶了老婆,生下了霍光。

武帝在平阳侯家看中了卫子夫,并把她带到宫中。卫子夫备受武帝的宠幸,被册封为皇后。霍去病因这层关系受到武帝贵幸。霍去病直到成人后,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霍中孺,只恨没机会相见。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21岁的霍去病以骠骑将军之职,率兵西出河西走廊,出击匈奴,路过河东。到了平阳地界,霍去病派手下将霍中孺请到一个驿舍相见。父子相认,百感交集,涕泗滂沱之际感谢上苍给了他们一个相见的机会,霍去病为感谢生育之恩,为父亲购置大量田产奴婢,方才率军西去。霍将军得胜还朝之时,复经平阳。这一次,他把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一起带走了。当年霍光刚刚十多岁,跟着这位风光无限的哥哥走进了长安,走进了朝廷,走进了风云变幻的政治旅途。

网络配图

霍光聪明伶俐,好学善问,深受霍去病喜爱。虽然他年龄尚小,霍去病还是替他谋了一个郎官的职位,为他以后的发展做好了铺垫。不久霍光被擢升为诸曹侍中,成为武帝近侍,得以接近汉武帝。

霍光和哥哥霍去病兄弟情深,相处融洽,只可惜霍去病命不长寿,正在事业大有作为之际突然撒手人寰。霍去病曾经为汉武帝出击匈奴立下不世之功,武帝自然十分感念,爱屋及乌,对他的弟弟便也青睐有加。霍去病逝世不久,霍光被擢升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专门负责武帝的安全,出则奉车,入侍左右,成了武帝的贴身近臣。

此后的二十多年,直到武帝去世,霍光从未离开过武帝身边。在此时期,他小心谨慎,尽职尽责,极大地博得了武帝的好感,获得了武帝的信任,为他以后成为托孤大臣奠定了基础。

霍光身材挺拔,皮肤白皙,双目有神,长须美髯,生得一副古典美男形象,可能也是继承了乃父风范。他做人沉静详审,行事细致周密,甚至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有人特意记下他的行事,发现他每一次进出宫殿的时候,迈出脚步的起始点都在同一个位置,几乎分毫不差。霍光的工作也不曾有过一丝马虎或疏漏,处理问题干净利落、细密周详。这样的性格,自然被汉武帝看在眼里。汉武帝十分欣赏他的为臣之道,认为霍光是一个可以托以大事之人。

网络配图

历朝历代,到了上一代帝王衰老的时候,围绕皇位的继承问题,往往上演一出出明争暗斗的好戏。任是汉武帝雄才大略,老谋深算,到了晚年,也没能避免一场因为争夺皇位而演化的流血冲突。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本是卫皇后所生,具有合法的继承皇位的权利。然而由于宫廷的斗争和奸人谗言,武帝却对温和仁让的太子越来越不满意。征和二年(前91年),廷尉江充勾结丞相刘屈氂、将军李广利等谋立昌邑王刘髀,借汉武帝晚年多疑的性格,称太子车驾经常驶入皇上专用的驰道,早有不臣之心,并谎称在太子宫中挖出了诅咒武帝的木人,诬陷太子以巫蛊之罪。太子刘据被逼而反,与父亲在长安刀兵相见,血战数日,事败自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明第一奇人 平定叛乱后他爹写了副对联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有一个文武全才的高人,他生前名声极大,被人称之为“圣人”,死后几百年还是天下文人士子的偶像,连日本人都对他崇拜不已,他就是王守仁王阳明。网络配图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人称阳明先生,后世称之王阳明。王阳明不仅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且领兵打仗也很在行。王阳明曾经在明

  • 朱元璋因没文化用白话文发圣旨 内文“搞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而且是贫下中农,小时候朱元璋给地主放牛,根本无法读书,他的人生第一堂课基本就是苦难和凄惨。那时候大家都叫他“朱重八”,整天跟在老牛的屁股后头抢着捡粪蛋,就连如此情形也没坚持几年。网络配图 没多久,他家那里干旱得连蛤蟆也死了,遭遇了大灾之后,又来了严重的瘟疫,这次他的父、母、兄、姐、

  • 张萱在担任宫廷画师期间发生过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张萱是唐朝的一个著名的画家,汉族人,出生于名门贵族。她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奉献在了画画上,并且也担任过唐朝的宫廷画家,作品也事非常有珍藏性,接下来就是张萱简介。图片来源于网络张萱在历史记载上创造的画有数十幅,但是到现在已经是没一件在人间了,在历史上也是很多人去模仿张萱的画,最终留下里两个作品第一个就是

  • 绑缚进京策:朱元璋拍脑袋的“高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初,朱元璋发动了“高年有德耆民及年壮豪杰者”作为司法改革的旗手,首先在法外之法的《大诰》中赋予耆民豪杰可直接将污吏贪官“绑缚赴京治罪”之权,若各级官吏敢有阻拦者,全家族诛。以行政手段来改造司法,发动旨在重新整合社会的清洗运动,形成一整套严密的社会监控网络,是朱元璋惯用的手法。朱元璋仿《周书·大诰》

  • 王阳明与曾国藩:把字写好,把人做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人看来,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废,流芳百世,是为“三不朽”。而历史上达到三不朽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网络配图 所谓“字如其人”,王阳明与曾国藩在书法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王阳明:书法创作亦是一种“知行合一”。王阳明是一代“心学”大师,他在哲学和思想方面的巨大身影,

  • 范仲淹经济头脑:曾运用现代经济学理念化解两次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人们的心目中,范仲淹是以文学家的形象为人们所熟知的。但其实,范仲淹不但有文学才华,还很有经济头脑,他在杭州太守任上,曾运用现代经济学手段化解了两次经济危机,显示出了非凡的经济才能。“完全竞争”令谷价回落网络配图范仲淹主政杭州时,适逢浙江地区发生饥荒,谷价飞涨、百姓叫苦不迭,按常理,作为官府来说,这

  • 四大辅臣之一苏克萨哈与多尔衮之间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苏克萨哈在康熙时期是四大辅臣之一,他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顺治帝对他的赏识和重用。顺治帝重用苏克萨哈,这主要是由于苏克萨哈举报了多尔衮的关系,苏克萨哈多尔衮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苏克萨哈原本并没有多么大的权力,只是多尔衮手下的一个亲信。苏克萨哈虽然没有多大的权力,却十分会察言观色

  • 汉景帝刘启的曾有两位皇后分别是哪两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是汉朝的第六位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是历史上一位比较有名的皇帝,在位期间延续了其父亲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并且积极的削藩,与其父亲开创了文景之治。为自己的儿子刘彻开创的“汉武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汉景帝简介可以了解一下这位一生节俭,励精图治的皇帝的一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 唐太宗篡改史书想隐瞒何事 被后人斥为“罪莫大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最为重大的转折点,它将李世民一举推上了大唐帝国的权力巅峰,同时也将他推上了一个彪炳千秋的历史制高点。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骨肉相残的悲剧事件无疑也使他背上了一个沉重的道德包袱——终其一生,李世民也未能真正摆脱玄武门之变留下的心理阴影。网络配图我们说过,这样的一种负罪感在某种

  • 史上最残暴的熊孩子皇帝 14岁就被人杀掉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有个皇帝叫刘昱,他是宋明帝的儿子,还很小就做了皇帝,那时候他才十岁。这个小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熊孩子皇帝,小小年纪却十分粗暴,根本不把人命当回事。因为年纪小,刘昱并没有亲政,于是他有很多玩耍的时间。平时没事刘昱就会带着侍卫出宫玩耍,在大街上更是肆意妄为,经常捉弄老实巴交的老百姓们。有的时候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