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绑缚进京策:朱元璋拍脑袋的“高招”

绑缚进京策:朱元璋拍脑袋的“高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69 更新时间:2024/1/21 19:37:08

明初,朱元璋发动了“高年有德耆民及年壮豪杰者”作为司法改革的旗手,首先在法外之法的《大诰》中赋予耆民豪杰可直接将污吏贪官“绑缚赴京治罪”之权,若各级官吏敢有阻拦者,全家族诛。

以行政手段来改造司法,发动旨在重新整合社会的清洗运动,形成一整套严密的社会监控网络,是朱元璋惯用的手法。

朱元璋仿《周书·大诰》之篇名,“陈大道以诰天下”,以“当世事”警诫臣民,永以为训。“诰”本意为讲道理,采用形象贴切的比喻,生动说理。《大诰》虽继承了这一特点,以案例和俗语讲述的形式编写,但究以严惩为主旨,血腥味十足。洪武十八年(1385年)10月至洪武二十年(1387年)12月相继颁发了《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204条诰文中,整饬吏治的就达到123条,占60%之多。

网络配图

绑缚赴京的规定首先出现在《大诰》初编第五十九条乡民除患内:“今后布政司府州县在役之吏、在闲之吏,城市乡村老奸巨猾顽民,专一起灭词讼,教唆陷人,通同官吏害及州里之间者,许城市乡村贤良方正豪杰之士有能为民除患者,会议城市乡村,将老奸巨猾及在役之吏、在闲之吏,绑缚赴京,罪除民患,以安良民。敢有邀截阻挡者,枭令,拿赴京时,关津渡口,毋得阻挡。”对邀截阻挡及其他阻碍者施以重刑,便是城乡贤良豪杰绑缚进京的配套制度。

《大诰》初编已经将范围扩大到城乡,但仅限于灭词讼、教唆诬陷之徒。故而《大诰》续编将范围扩大到一切扰民之徒,而且只赋予高年有德的耆民,不再是贤良方正豪杰之士,指代更为明确:“……贪婪之徒,往往不畏死罪,违旨下乡,动扰于民。今后敢有如此,许民间高年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京来。”

民拿害民官吏从诏令,但律不许赴京越诉,所以洪武二十六年以后,《大诰》三编中的条目才不断被载入新颁的律令之中。但到三编发布时,被恶意利用的绑缚制度已十分普遍,因此在三编中特地将“臣民倚法为奸”放在第一篇,列举各种钻营绑缚条的典型案例,共计18个。案发地以江浙地区为多,还有山东、江西、南京周边等地,证明诣阙对离京师遥远之民来说,可望而不可即。从三编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到一个“好心办坏事”的帝王“拍脑袋”决定的后果,通过绑缚赴京建立起来的群众司法维和,根子里还是行政思维。

网络配图

朱元璋期待的绑缚进京制度的效果是“不一年之间,贪官污吏尽化为贤矣”,但显然并非如此。“恶人以为不然,仍蹈前非”,“凶顽之人,不善之心犹未向化”。更有甚者还出现民众借机公报私仇,将胥吏豪强绑缚勒索财物。

到洪武十九年初,朱元璋只发现常熟农人陈寿六谨遵圣意:“《大诰》一出,从吾命者惟常熟县陈寿六”,所以在续编中特将陈寿六浓重推介成全国优秀典型。

常熟农民陈寿六因受县吏顾瑛欺压迫害,与弟弟和外甥三人一并擒拿县吏,携带《大诰》赴京面奏。陈寿六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法定程序,即没有年高耆老,也没有豪杰,而且没有邻人做证。此案竟然由朱元璋亲审,并未通过通政司,颇为奇怪。作为奖赏,朱元璋“赏钞二十锭,三人衣服各二件”,并免其杂役三年,还要求将其事迹榜谕市村;为防止官吏打击报复,特申明敢有罗织生事扰害者族诛,捏词诬陷者族诛。最后竟知照下面官吏,“陈寿六倘有过失,不许擅勾,以状来闻,然后京师差人宣至,朕亲问其由”。即使陈寿六违法,可不受一般审判程序管束,特由朱元璋自己审理。

网络配图

陈寿六作为标杆榜样,当然被朱元璋大书特书,但如若都像陈寿六那样,皇帝如何应对帝国其他事务?到朱棣之子仁宗掌朝时,更是彻底放弃了绑缚之策,只许诸人首告,但须经有司拿问解京治罪。

朱元璋铁腕治吏的过程正是“绑缚赴京”制度问世和发展的过程。自洪武十三年治胡党,十五年空印案发,十八年惩治郭桓案,到十九年扩大为对积年为民害的官吏进行大规模严打,杀戮近十万人,彻底整肃官场“玩恶泼皮”。不过整治归整治,基层万般行政事务不能靠群众自立,也不能让皇帝亲力亲为,明代“三班六房”的胥吏和衙役承担了大量基层千头万绪的行政事务。

比如,以消除“天下积年民害”运动为中心的洪武十九年整治,正是以《大诰》续编为最高指示开展的,仅松江府就革除小牢子、野牢子等900余名,削减幅度高达四分之三,借此整顿的全国吏员至少有一半。本该由吏员承担的行政事务不会因为吏员的缩减而减少,况且,仅仅靠惩罚性制度创新来解决官场吏治的弊端,效果十分有限。清人沈家本对此曾道:“不究其习之所由成而徒用其威,必终于威竭而不振也。”

网络配图

时人海瑞也曾感叹,凭一己之力“日与群小较量是非”倍感“窝蜂难犯”,这实际上侧面回答了朱元璋自己的疑问:“朕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暮犯?”明代没有杀灭胥吏的威风,到了清代愈演愈烈,自清代中期以后,即便规定了员额制,但胥吏“乃或贴写或挂名,大邑每至二三千人,次者六七百人,至少亦不下三四百人”。如果按照当时1700个县来算,胥吏数目之大难以想象,故又有“州县与胥吏共天下”之说,以致出现“任尔官清似水,怎敌吏胥如油”的现象。

无怪乎到了明清更替之际,顾炎武感叹“今夺百官之权而一切归之吏胥,是所谓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而已”官弱吏强,本质上还是与官员以及官场习气有关。朱元璋的绑缚进京策实际上并未抓住吏治之根本,仍不能解决“官冗于上,吏肆于下”的官场弊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阳明与曾国藩:把字写好,把人做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人看来,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废,流芳百世,是为“三不朽”。而历史上达到三不朽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网络配图 所谓“字如其人”,王阳明与曾国藩在书法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王阳明:书法创作亦是一种“知行合一”。王阳明是一代“心学”大师,他在哲学和思想方面的巨大身影,

  • 范仲淹经济头脑:曾运用现代经济学理念化解两次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人们的心目中,范仲淹是以文学家的形象为人们所熟知的。但其实,范仲淹不但有文学才华,还很有经济头脑,他在杭州太守任上,曾运用现代经济学手段化解了两次经济危机,显示出了非凡的经济才能。“完全竞争”令谷价回落网络配图范仲淹主政杭州时,适逢浙江地区发生饥荒,谷价飞涨、百姓叫苦不迭,按常理,作为官府来说,这

  • 四大辅臣之一苏克萨哈与多尔衮之间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苏克萨哈在康熙时期是四大辅臣之一,他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顺治帝对他的赏识和重用。顺治帝重用苏克萨哈,这主要是由于苏克萨哈举报了多尔衮的关系,苏克萨哈多尔衮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苏克萨哈原本并没有多么大的权力,只是多尔衮手下的一个亲信。苏克萨哈虽然没有多大的权力,却十分会察言观色

  • 汉景帝刘启的曾有两位皇后分别是哪两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是汉朝的第六位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是历史上一位比较有名的皇帝,在位期间延续了其父亲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并且积极的削藩,与其父亲开创了文景之治。为自己的儿子刘彻开创的“汉武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汉景帝简介可以了解一下这位一生节俭,励精图治的皇帝的一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 唐太宗篡改史书想隐瞒何事 被后人斥为“罪莫大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最为重大的转折点,它将李世民一举推上了大唐帝国的权力巅峰,同时也将他推上了一个彪炳千秋的历史制高点。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骨肉相残的悲剧事件无疑也使他背上了一个沉重的道德包袱——终其一生,李世民也未能真正摆脱玄武门之变留下的心理阴影。网络配图我们说过,这样的一种负罪感在某种

  • 史上最残暴的熊孩子皇帝 14岁就被人杀掉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有个皇帝叫刘昱,他是宋明帝的儿子,还很小就做了皇帝,那时候他才十岁。这个小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熊孩子皇帝,小小年纪却十分粗暴,根本不把人命当回事。因为年纪小,刘昱并没有亲政,于是他有很多玩耍的时间。平时没事刘昱就会带着侍卫出宫玩耍,在大街上更是肆意妄为,经常捉弄老实巴交的老百姓们。有的时候捉弄

  • 揭秘历史上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汉昭帝也就是刘弗陵,他是西汉时期的皇帝,也是刘彻的儿子,在八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在位期间有霍光等大臣帮助他处理朝政,所以做出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可以说在他统治时期西汉的经济和国力都有很大的发展。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汉昭帝简介中有所介绍,那么汉昭帝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

  • 日本武将今川贞世在文学上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了解今川贞世生平经历得知,今川贞世生平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任职时期,二是免官之后。了解今川贞世简介得知,今川贞世生于1326年,卒于1420年,终年96岁。今川贞世是南北朝室町幕府前期的一名武将。凭借军事能力,今川贞世先后担任过左京亮、伊予守等多个官职。得到幕府重用后,今川贞世先后担任远江守护、九州

  • 看宋太祖赵匡胤如何玩转文臣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秦俊编写的长篇历史小说《大宋天子赵匡胤》讲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 他是武将出身,做了皇帝后,却拼命地崇文抑武,发展经济、文化。是时的大宋,无论是经济、 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都搞得有声有色。终宋三百多年的历史,没有女祸、没有阉祸、没有宗室祸、没有外戚祸、没有强藩祸。而这一切的基业,起于五代

  • 为了成为刘询的皇后,霍成君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霍成君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正所谓强扭的瓜不填,硬扭得出的苦果也只能自己咽,而霍成君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霍成君是谁?她的命运又如何?提到霍成君要提到一对历史上较为恩爱的夫妻了,他们就是刘询与许平君,刘询是卫子夫的儿子刘据的后人,本来是皇孙贵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