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宗李治是个怎样的皇帝?真的是“昏懦之主”吗?

唐高宗李治是个怎样的皇帝?真的是“昏懦之主”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46 更新时间:2023/12/16 8:57:05

唐太宗李世民文韬武略,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则完美继承了他的特点,但是李治却被后人评价为无能皇帝,这是为什么呢?

唐高宗为何被后世史家称“昏懦”: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以被如此评价,只是因为后世的历史学家为了防范武则天式的改朝换代再次出现,因而不遗余力地丑化武则天,连带着也把唐高宗弱智化了。在这个丑化的过程中,以宋代史学家如司马光等人发挥的作用为大,这又与宋代曾有多位太后深入参政的政治现实相关。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

那么,究竟是他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懦弱了?答案应该是后者,有几点可以证明。

其一,唐高宗做太子的时候已经跟武则天发生了不正当关系。那时候武则天是庶母,是母子关系。如果二人暧昧之事被唐太宗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至少要被废掉太子之位。他敢做这件事,可见他不胆小。

其二,唐高宗继位之初,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把持朝政大权,唐高宗不服,要夺权。当时唐高宗的势力还无法与长孙无忌相抗衡,但是他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是夺了权,最后把长孙无忌贬至外地,致其自杀而亡。其三,从高宗时期的历史发展来看,他的功绩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皇帝,包括他的父亲。

高宗即位伊始,就立即暂停了对辽东(高句丽)的战争及土木工程的营造。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元年(650年),召集众地方官询问百姓疾苦,鼓励臣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他也很善于听从劝谏。有一次,他出外打猎遇雨,就问臣下:“用油布做的雨衣怎么样才能不漏一点水?”臣下说:“要是用瓦做,就不会漏雨了。”言外之意,是不应出来打猎游玩。高宗愉快地接受了批评。显庆元年(656年),高宗再次征询如何能够减轻百姓负担。大臣来济指出:过多的劳役是老百姓的一大负担,出工则误农时,出钱又花费很多,应该免除一切不急需的徭役征发。高宗虚心采纳。这种虚心求谏的政治作风与太宗如出一脉。

高宗对于法律建设也十分重视。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著名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并称),就是在高宗永徽四年由长孙无忌等大臣修订而成的。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史载,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高宗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个,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死刑。

高宗时期的军事成就也不容忽视,唐朝在这一时期灭亡了东西两个大敌:西突厥与高句丽,也顺带压制了一下日本的气焰,换来了中日千年和平。单从征伐高句丽的战果来说,太宗李世民曾亲征却徒劳无功,而后来高宗先后派大将苏定方、李绩(即李世绩)、刘仁轨以及薛仁贵经略辽东,最后兵围平壤,灭了高句丽,并在辽东设立九都督府。后来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显然,高宗完成了太宗没有实现的梦想。

从高宗对于长生之术的冷静态度和对医学的信任来说,比起乃父太宗也胜出一筹。太宗最终由服食丹药而死,而高宗身体状况虽一直不佳,却能够客观坦然地面对。他对于胡僧的长生药从不迷信,认为“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他对于御医的治疗都能够积极配合,即使是在他的头上扎针也不介意。另外,他还命令宰相组织名医修订了《唐本草》行世。”单就这种对生死的科学态度来看,说他“昏懦”就很不客观公平。

高宗在处置危及皇权和皇位的事件时,也不见昏懦。最有代表性的是发生在永徽三年(652年)的宗室谋反案。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令武、高祖李渊的女儿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高祖六子荆王元景等人勾结在一起,阴谋发动政变,欲推举自称有做皇帝征兆的荆王元景为帝。事情败露以后,高宗立即命长孙无忌负责调查,房遗爱称太宗三子,即李治同父异母的哥哥吴王恪是主谋。高宗果断下令,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斩首,赐荆王元景、吴王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人自尽,吴王恪之弟被废为庶人,房遗爱之弟遭贬,薛万彻之弟被流放。另有一大批有牵连的人,如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江夏王李道宗等人被流贬。其中,虽然有长孙无忌趁机专权,打击异己的情况,毕竟是假手皇帝。观一叶而知秋,看高宗处理这件事情的手段,恐怕不太可能容忍武则天“专作威福”吧?而这样的铁腕作风,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昏懦”挂钩。

综观高宗执政时期,国力在增强,到永徽三年(652年),全国人口就从贞观时期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此外,民族关系在改善,疆域在拓展,这个被认为是唐朝最弱的皇帝,拥有唐朝最大的版图。这样的人能说弱吗?

退一步说,对于一个守成之君,能够继续执行被证明是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沿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开拓前进,怎么能够给他一个“昏懦”的评价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慕容冲是如何逆袭称帝的?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凤凰慕容冲,慕容冲是哪个朝代的,慕容冲屠城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慕容冲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或多或少也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许正是这些角色的打磨会使你受到磨砺,从而走上一条成功之路。但让你去做奴隶和男宠你会接受吗?在我国的历史上就有着这样一位皇帝,做过奴隶和男宠,最后还能一飞冲天,成为了乱世中

  • 诸葛亮出师未捷病死在五丈原 诸葛亮患的是什么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故事,诸葛亮最终病逝于什么地方,出师未捷身先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病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引言古话有:“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群星璀璨,英雄辈出。要说天下之大势,必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了一统江山,各国纷争,可谓是“群雄并起”。三国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公元220年到280年间,著名人物如刘备、孙权等人

  • 盘点诸葛亮和司马懿额共同特点 两人都是从文职转为统帅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和司马懿为什么是一生之敌,诸葛亮vs司马懿,谁是人生赢家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三国时期,有一对绝妙的对手,那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两人智慧的碰撞,让他们从街亭之战就开始了交手。当然,司马懿在诸葛亮的面前,始终落于下风,几乎是屡战屡败。不过在现实中,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交手是从他

  • 三国时期的12位大司马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师的结局,司马伦结局是什么,大司马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的12位大司马分别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末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为虚职。比如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大将军曹爽为了排挤司马懿,就将其晋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

  • 盘点历史上一战成名的五位名将,他们为何能被人铭记?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二战十大名将没有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将排名,历史上一战成名的人

    我国的历史上能够一战成名的五大名将,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我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上,历经数百个朝代的发展,涌现出来的名将数不胜数,我国历史上的名将也是如星河一般璀璨。在这些名将中有些是百战百胜,生平未尝一败,比如说韩信、白起、吴起、孙武,有些是一战惊人,如陆逊、赵

  • 诸葛亮能知道魏延久后必反 诸葛亮为什么看不出关羽败走麦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延是什么时候反叛的,魏延真的会反叛吗,诸葛亮死后谁反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羽和魏延,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在魏延投降时,作出了魏延“久后必反”的结论,并且在他去世后得到了验证。诸葛亮有这么神的本领,为什么没有看出让关羽守荆州会败走麦城呢?其实,诸葛亮都有了先见之明的判断,只是关羽、魏延两人的出身不同,对魏延的结局能说破,对关羽的结局是不

  • 诸葛亮真的是平民出身吗 诸葛亮的家族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能力到底有多强,诸葛亮是世家大族吗,诸葛亮为什么这么出名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的家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关于诸葛亮的家世,很多人有误解,认为诸葛亮出身于普通平民,原因就在于诸葛亮的《出师表》是这样给自己定位的,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诸葛亮出生于东汉末期,东汉社会对拼爹的依赖性,远远超过现在,所以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有好的出身。毕竟,

  • 从哪些数据可以看出,曹彰能仅用三个回合就战胜了刘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蜀吴三分归一统概括,四维主要看哪些数据,刘备前期一直失败的原因

    曹彰可不是个傻子,他脑子够用得很,他那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掂量得很清楚,他才不会去招惹马超呢。曹彰奉命来增援,首先对战的是刘封。这次战斗是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中。仅用了三个回合,曹彰就把刘封给打跑了。这是当着他爹曹操的面,这个脸子必须要争,所以曹彰是倾尽全力地打。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刘禅为何能做这么久的皇帝?难道仅仅只靠诸葛亮的扶持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看穿刘禅不傻,刘禅为什么不抵抗就投降,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

    刘禅,自古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作为蜀汉的后主,一直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是“傻皇帝”,在诸葛亮的扶持下,才稳坐皇位这么多年。然而,刘后主恐怕并不是你想象得那么简单,仅仅靠诸葛亮等臣子的扶持,他根本不可能做那么久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刘禅在人生的前半段脱颖而出

  • 金日磾是个胡人,凭什么得到汉武帝的宠信与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的托孤大臣,汉武帝善终的大臣,汉武帝托孤大臣金日磾

    金日磾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每个人都有着七情六欲,谁都不例外。但是有的人却能够完全地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且这些人在生活中往往都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你真的试着去了解,便会发现一个能控制住自己欲望的人究竟是多么的可怕。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就是一个能控制住自己欲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