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武帝司马炎要选择司马衷当接班人,是什么用意?

晋武帝司马炎要选择司马衷当接班人,是什么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0 更新时间:2023/12/31 7:28:43

你们知道晋武帝司马炎要选择司马衷当接班人,是什么用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中国历史上那些结束战乱、恢复一统的王朝,存在一个奇怪的共同点:都不会太长命,比如秦、隋、西晋。

不过,秦、隋两朝虽昙花一现,但它们在政权架构、组织形式、法规制度、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客观上成了下一代王朝的宝贵遗产,在此基础上,分别诞生了中国历史上两个标杆式王朝:强汉、盛唐。因此,秦、隋两朝,可谓死的光荣。

而西晋则是个另类。它延续了51年,貌似比秦、隋坚挺一些;但其灭亡的方式,却让人不忍直视:自废武功的中原王朝,被内迁的少数民族爆捶;华夏农耕民族的发源地,首次被游牧民族占据;丢掉半壁江山的统治者,则仓皇逃向江南苟延残喘。从这个层面来讲,司马氏可谓生的耻辱。

至于导致西晋灭亡的因素,史学界多年来已经研究得很清楚:开倒车的分封制,导致了旷日持久、伤筋动骨的八王之乱;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骄奢淫逸的社会风气,带来贫富分化悬殊、统治基础不安;多年来对内迁少数民族的不恰当处理,加深了社会矛盾;天灾频发,统治者赈灾不利,则成了王朝崩溃的催化剂......

上述问题,在西晋第二位皇帝司马衷时期集中爆发,这位曾说出了“何不食肉糜”雷人之语的帝二代,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笨的皇帝,明末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可以说,司马衷,是西晋灭亡的直接责任人。

那么,晋武帝司马炎为啥要选择这样的儿子当接班人?在搞清楚原因前,我们要确认两个信息:

第一,司马炎的脑子没问题。西晋的太尉、司徒何曾,这样赞扬司马炎:“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连唐太宗李世民也肯定他:“仁以御物,宽而得众,宏略大度,有帝王之量焉。”司马光甚至夸张的称之为“不世之贤君”;

第二,司马炎有很多儿子。除了早夭的老大司马轨外,还有17个;司马炎在位的26年里,共计超过10个儿子长大成人,其中不乏聪明机智之辈。

据史料记载,司马炎称帝的第三年,就将年仅8岁的二儿子(实际上的老大)司马衷立为太子。也许年小看不出智商高低,但随着其年岁渐长,司马衷逐渐暴露出了智商上的缺陷,甚至连司马炎本人也“知太子不才”。

那么他为啥不果断更换太子,以避免辛辛苦苦篡夺来的家业付诸东流呢?唐代名臣房玄龄在《晋书》中对此进行了解释:

知惠帝弗克负荷,然恃皇孙聪睿,故无废立之心。

知道司马衷难当大任,却因看好皇孙的聪慧,所以没有废掉司马衷的太子之位。即“爱屋及乌”,由于孙子过于优秀,所以皇帝选择了孙子的父亲当自己的接班人。

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操作并非全然不可取,后世就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尚武的明成祖朱棣向来不喜欢儿子朱高炽;但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却聪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最终,解缙的一句“好圣孙”,成功把朱高炽送上了太子之位。当时的朱瞻基,大约只有5岁。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朱棣没有看走眼,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整顿吏治、休养生息,励精图治、知人善任,用了大名鼎鼎的“三杨”等名臣,开创了著名的“仁宣之治”。

回到西晋这里来。房玄龄所说的“皇孙”,指的是司马衷与谢氏所生的(yu),他在得到祖父司马炎青眼时,也恰好5岁。

那一年,西进皇宫夜里起了火灾,司马炎登上高楼远远的查看情况。这时,年仅5岁的司马牵着祖父的衣角,把他拉到阴暗处说道:“夜里突然起火,说不定有什么阴谋;所以人主不应该站在亮处,以免让心怀不轨之徒有可乘之机。”

如此缜密的思维,让司马炎大为惊奇,从此他对这位孙子高看一眼、宠爱有加。有一次,他甚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称赞司马遹非常像自己的祖父司马懿

司马懿是何等人物?在小说中,是可与诸葛亮抗衡的奇才;在正史中,是曹魏政权的顶级政治家、谋略家,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年纪轻轻的司马遹能与这样一位祖辈相提并论,可见司马炎对他的看好与器重。

因此,虽然儿子司马衷的智商让人捉急,但鉴于孙子的优秀,司马炎决心进行一次赌博。

为了保险,他采用名臣王佑的主意,把司马衷的同母弟司马柬、司马玮、司马允都封为掌握军政实权的藩王。其中,司马柬被封秦王,食邑八万户,冠绝各王,后改任镇西将军,掌握西部军权。司马玮则封楚王,都督荆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掌控南方。司马允封淮南王、镇军大将军,权位极重。司马炎认为,有这三位兄弟辅佐,司马衷即使是个傻子,皇位也能能稳如磐石。

同时,由于担心在自己百年之后皇后杨氏一族专权,司马炎又任命为官清廉、人品靠谱的王佑为北军中候,掌管核心禁军。

此外,为了帮助孙子司马遹茁壮成长,司马炎还以极高的标准为其挑选幕僚及老师,立志按照帝王的标准好好培养这位皇孙。

可怜天下父母心,司马炎经过一番操作,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他在执政晚期,后宫佳丽近万,平日里纵情声色、尽享帝王之乐。

但他却漏算了重要的一点:只看到了孙子有多优秀,却没看到儿子、儿媳有多差劲。司马衷几乎是个木偶,在此不再多言。贾南风,曾被公公司马炎这样形容:“贾氏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即,长得丑、矮、黑,没有生子之相,而且生性嫉妒。

看来司马炎确实“聪明神武”,然而他最终还是架不住世家大族的压力,选择了这么个奇葩当太子妃。司马衷即位后,权力几乎落入贾南风之手,她充分暴露出自己恶毒而富有心机的本性,首先挑拨司马亮、司马玮诛杀外戚杨氏一系,其后又挑拨司马玮灭掉司马亮。权力争夺的欲望一旦开始就难以遏制,臭名昭著的“八王之乱”由此拉开了序幕。

而被司马炎押上了未来的,此时则让人大跌眼镜。随着年纪渐长,他完全没了年幼时的灵气与聪慧,变得不务正业、作风奢侈、性格残暴。他平日里最爱的活动,就是COS小商贩,公然在宫中摆摊,常因赚得一些小钱而高兴的不亦乐乎。

但这样的败家子,在贾南风看来也是眼中钉。由于不是自己生的儿子,贾南风对其毫无母子之情。加上他性格暴躁、绝非善茬,贾南风担心将来自己母后之位不保,决心先下手为强。在她的设计下,司马遹被贾氏以“谋反”的罪名剥夺了太子之位,不久后更是被人毒杀,凶手自然是当朝皇后。

那么,司马炎当初苦心安排的几个儿子起到什么积极作用了吗?并没有。

司马玮被贾南风挑动,杀害叔叔司马亮、太保卫,其后自己也被贾南风除掉;

司马柬面对混乱的朝廷毫无作为,几年后病死;

司马允性格沉静刚毅,貌似颇有潜力,但后来在试图铲除“八王”之一的司马伦时,不幸兵败身死。

最终,司马炎押宝“好圣孙”的计划彻底失败,其原因只能怪他自己。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再好的种子,如果生长的环境太差,也很难长出好果子。司马是颗好苗子,但无能的父亲、恶毒的皇后、骄奢淫逸的风气、混乱的政治环境,注定了他难以成长为司马懿那样的顶级政治家。

在这一点上,后来的朱棣就英明得多。他不喜欢朱高炽,并不是不满儿子的能力,而是不喜欢其文静的性格、肥胖的外形。实际上,朱高炽为人儒雅正派,性格仁爱,勤奋好学,朱元璋在世时,非常喜欢这个孙子。所以,朱瞻基虽然年幼,但有一位靠谱的父亲,才让朱棣对其今后的成长充满了信心。

司马炎称得上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父亲;作为皇帝,他也贡献了“太康盛世”这样的业绩。但从其为西晋埋下的种种隐患来看,他并不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贺有哪些优势?霍光为什么要扶持他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汉废帝刘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汉废帝刘贺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帝,在位仅27天的他根据《汉书》记载却犯下了多达一千多宗罪状,那么如此荒唐的一位帝王,到底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呢?这便牵扯到了当时的权臣霍光。西汉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

  • 汉献帝作为汉朝最后一个皇帝 汉献帝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献帝刘协,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刘协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悲催,一生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刘协的傀儡生涯刘协是汉灵帝刘宏的嫡次子,母亲是王美人。汉灵帝去世后,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汉少帝刘辩成为了东汉的皇帝,刘协则被封为渤海王,后来改封为陈留王。后来,何进为诛杀十常侍,引董卓

  • 前半生幸福无比的孝康敬皇后张氏,为什么晚景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孝康敬皇后张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来形容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然而比起明孝宗朱佑樘对张皇后的宠爱,却仍有不足。作为历史上唯一遵循“一夫一妻制”帝后,明孝宗不仅一生张皇后的宠爱简直无以复加,可

  • 徽钦二宗被俘后惨遭侮辱,明英宗被俘后为何会没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英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古代皇权社会,不论对于国家还是皇帝本人来说,皇帝被俘都是一件极为屈辱的事情,而宋朝的“靖康之耻”和明朝的“土木堡之变”,便是其中的反面教材。不过,同样是皇帝被俘,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在金国饱受侮辱,终其一生也没能南返,而

  • 朱棣无意间说的一句话,死后导致儿子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靖难之役”中,朱棣击败了建文帝,开启了自己的帝王生涯。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登基后的朱棣虽然没有了“削藩”的麻烦,却又开始为皇位继承人的事发愁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 、储君人选要说朱棣也实在是不容易,在皇位继承人上,他的选项太少了。朱棣一共只有3个成年的儿子,其中,按照

  • 霍光去世后 霍光家族为什么会被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霍光被灭族,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皇帝一直以来都被尊称为九五之尊,权力大到可以掌控所有人的生死,但是这个皇帝究竟好不好当呢?看完你就知道其实皇帝也有无奈的时候。话说年过六十的汉武帝,知道自己不可能长生不老,他最担心的就是大汉政权的延续。本来,他已经册立了嫡长子刘据当太子,可

  • 刘彻最得意的太子死了,他晚年后悔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128年,已经人到中年的汉武帝终于盼来了他的长子刘据,武帝大喜之下,不仅封了刘据生母卫子夫为皇后,而且还大赦天下与民同乐,对小刘据更是百般爱护,宠爱异常。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然而,或许武帝自己也没想到,多年后自己竟然亲手逼死了好不容易盼来的儿子。那么,汉武帝和刘据之间,究

  • 商汤为了取代夏桀的王位,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商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据《史记》记载,在母系氏族时期,在河南商丘一带,有一位叫简狄的女子在河边洗澡时,吃了一颗燕子下的蛋,然后怀了孩子,生下一子名叫契,这就是商部落最早的始祖。因此,有了“天生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商部落繁衍数代人,到了夏朝末年,夏朝君王

  • 刘秀身为东汉的开国皇帝 刘秀的名气为何那么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秀名声,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刘秀自己把自己的地位放低了,他没有把自己看做一个开国君主,而只是一个中兴者。一个是东汉夹在中国历史上名气极大的西汉和三国之间,被分走了注意力,没了谈资。不止刘秀的名气达不到他应有的名气,整个东汉的历史存在感都不行,

  • 汉文帝刘恒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登基后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汉文帝刘恒,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汉文帝刘恒生于公元前203年1月15日,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曾受封代王,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刘恒在位23年,期间体恤民情、勤于政事、轻徭薄赋,让汉朝一步步从“楚汉战争”和“诸吕之乱”的创伤中走出,逐步走向强盛。然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