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樊顺妃是何出身?她是如何从宫女上位成皇帝妃嫔?

樊顺妃是何出身?她是如何从宫女上位成皇帝妃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17 更新时间:2024/1/10 22:58:09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樊顺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朝,但在历史上颇有争议。有人说明朝昏君多,宦官干涉朝政达到封建王朝鼎盛时期,但也有人说,明朝是一个很硬气的王朝,对待外邦,从不割地赔款,从不采取和亲政策,也从不讲求议和纳贡。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我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铁骨铮铮的朝代凭借着一身傲骨,赢得了不少周边小国的俯首。纵观之前的宋朝,还有后来的清朝,都讲究割地赔款。

明朝曾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盛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 ,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过亿 ,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但是大明朝也不尽然是顺风顺水的,中期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最著名的就是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再归来的时候,九五龙椅的主人已经换成了自己的弟弟,最是无情帝王家。

在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之前,他弟弟明代宗朱祁钰全无夺位的意思,但是吃到嘴里的肉就不可能再吐出去,在巍巍皇权的诱惑下,弟弟名义上说是让太上皇休养生息,实际上就是将哥哥软禁了起来,将英宗朱祁镇软禁在独立的南宫里,整整七年。

七年间,南宫的大门像是一座从天而降的牢狱,四周一丝一毫高于围墙的树木和建筑都没有,甚至大门都被铅封了起来。好在朱祁钰给明英宗配备了基本的设施——宫女伺候。不然的话,当真是任由这位曾经的九五之尊自生自灭了。

当时有一位宫女进入了明英宗朱祁镇的视线,史书上对于这位宫女的记载少之又少,仅能考证的就是这位宫女姓樊,大约1414年出生,1427年入宫,是在朱祁镇被囚南宫之后,去当差伺候朱祁镇起居的。樊氏被派过去的目的,究竟是单纯的伺候,还是监视?这个暂未可知。

但樊氏确实是在朱祁镇被囚禁的第七个年头怀孕了,同年经过夺门之变复位,两人皆走出困境。重新登上宝座的英宗,对这位宫女也是知恩图报,1457年,樊氏以43岁之龄,被30岁的明英宗册为顺妃,史称:樊顺妃。

不过可惜的是,樊顺妃生的那个女儿,早夭。虽说变了凤凰很让人羡慕,但是那七年,和英宗同甘共苦的日子,却不是一般人能挺下来的。

成化六年,也就是1470年,樊顺妃去世,一生经历五朝,七个年号,享年五十七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蜀汉前期开法正,后期靠诸葛亮,事实真是如此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前期开法正,后期靠诸葛亮,事实真是如此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建安十六年,刘璋听闻曹操要攻打汉中张鲁,为了防止曹操攻破张鲁后,将矛头对向他,他在张松的建议下,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以协助他先曹操一步占据汉中,防止益州被夺,而法正与庞统则在此时劝说刘备趁机图谋

  • 王莽改制为何失败?最终却落得如此悲剧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王莽改制为何失败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由统治阶层内部发起的改革,其中不乏效果立竿见影的案例,比如让魏国在战国初期称雄数十年的变法,使秦国改头换面并最终统一天下的商鞅变法;但更多的则半途而废、令后人扼腕叹息,比如昙花一现的吴起变法、难以扭转宋朝命运

  • 袁崇焕被杀的真相是什么?真的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被杀。说到明朝的灭亡,袁崇焕可以说是个无法绕过的人物,而关于袁崇焕被杀,一直以来都充满了争议。不可否认的是,崇祯的确是个多疑的人,一旦他相信了某个人,那么可以说是无条件的信任,而一旦对某个人失望,却又往往痛下杀手,因此如果我们换个思路,站在崇祯的角度来看,

  • 典故鸟尽弓藏”讲述的是什么故事?与商圣范蠡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鸟尽弓藏下一句是什么,鸟尽弓藏历史典故,飞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

    典故鸟尽弓藏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斗数年,除了诞生“卧薪尝胆”之外,还诞生一个著名的成语,叫“鸟尽弓藏”。而说出这个成语的人,就是著名的“商圣”范蠡。当年,范蠡和文种一起辅佐越王勾践,越国被吴国打败之后,勾践被俘,在范蠡的帮助下,勾践骗得吴王夫差信任,被放回越国,勾践卧薪尝胆,东山再起。这期间,范蠡制

  • 西汉开国功臣曹参,为何会说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汉开国功臣曹参,为何会说是真正的文武双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古至今,我泱泱华夏人才济济,有文能治国者无数,武能安邦者不计,然而若论文武皆备者却是如凤毛麟角般稀缺,在秦末汉初那个荡气回肠英雄无数的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枭雄豪杰,但有这么一个人,文能提笔安

  • 杨怀和高沛守卫涪水关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怀和高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怀和高沛都是益州牧刘璋的嫡系将领,他们两位奉命守卫涪水关,主要目的不是防卫汉中张鲁,而是防备葭萌关的刘备大军。杨怀和高沛听闻刘备想要撤走,回到荆州,便来送行,结果自己身首异处。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 曹魏的五大骠骑将军分别是谁?有一位救了曹操一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曹魏骠骑将军的文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提到武将的官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将军。不过,大将军作为武将的最高官职,自然是万中无一的存在。在汉末三国时期,仅次于大将军的武将官职,就是骠骑将军。骠骑将军,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

  • 刘备伐吴时,贾诩司马懿为何会否决进献的灭吴疲蜀之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伐吴,有人向曹丕献上灭吴疲蜀之计,为何被贾诩司马懿否决?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刘备率领四万兵马伐吴,孙权派陆逊带领五万大军迎战。夷陵之战,东吴属于优势兵力以逸待劳,通过持久战拖垮了劳师远征的刘备。可不是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书生大将陆逊以弱胜强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歼灭蜀

  • 在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名气?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诸葛亮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228年,诸葛亮决定出兵北伐,在北伐前,诸葛亮写下《出师表》递交给刘禅,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称他自己本是一介布衣,一直在南阳耕种,后来得先帝刘备三顾茅庐,这才得以出山辅佐刘备,以及有了后来跟随刘备一路南征北战,最终得以

  • 秦始皇能吞并六国靠的是什么?有这三样东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秦始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秦朝。公元230年到公元2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