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了罢免宦官监军,宋仁宗是如何解决的?

为了罢免宦官监军,宋仁宗是如何解决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13 更新时间:2024/1/2 22:21:1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仁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宋姓吕的宰相一个手指头数不过来,其中最出名的三位分别是吕蒙正、吕端吕夷简。这三人都很出名,毛主席曾评价“吕端大事不糊涂”,其实,论谋略,这三位宰相最聪明的当数吕夷简。吕夷简在朝堂经营了40多年,当了20多年的宰相,不管是郭皇后、还是范仲淹李迪等人,无不败在吕夷简的智谋之下,罕逢敌手。

吕夷简是宰相吕蒙正的侄子,从小天赋秉异,才华远超其他堂兄弟,他的叔叔吕蒙正曾感叹说:我们家下一代,只有夷简有宰相之才。吕夷简22岁考中进士,先后在底层磨炼22年,直到宋真宗驾崩,宋仁宗登基,太后刘娥扳倒宰相丁谓之后,需要一位“根正苗红”的大臣进入中枢,经王曾推荐,吕夷简正式成为宰相。从此,吕夷简开始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不管是皇后、大臣还是宦官,皆不是他的对手。

例如,公元1031年,吕夷简劝太后刘娥厚葬宋仁宗生母李宸妃,从后来的结果可以看出吕夷简极其长远的政治眼光。

公元1033年,吕夷简利用郭皇后误伤宋仁宗的机会,轻松地劝宋仁宗废除郭皇后,扳倒了自己的最大的“政敌”。

公元1029年到1033年间,北宋名臣范仲淹三次被贬,都是吕夷简的手笔。

另外,吕夷简还用计谋先后击败北宋的另外两位宰相王曾和李迪,在算计李迪的时候,他提前多年便设下陷阱,让人望而生畏。

正是因为吕夷简如此老谋深算,在政治上罕逢敌手,因此后世把他称为“权相”。实际上,吕夷简有奸猾的一面,他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奸臣,因为他不仅不贪污受贿,而且在护国安民方面也算尽心尽力,他所谋划的不过是为了自己更加顺畅地施展才能。因此,脱脱在编纂《宋史》时评价吕夷简:

自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夷简之力为多。

即,宋仁宗前期,天下太平,经济繁荣,吕夷简功不可没。

实际上,吕夷简这些谋略,除了用来对付同僚,还对付过宦官。这一招曾让包括宋仁宗在内很多人佩服不已。

北宋自开国以来,就有宦官参与军事战争,例如,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宦官王继恩还一度担任主帅,率军征讨李顺叛乱。北宋一贯重文轻武,为了控制军中的武将,北宋王朝延续了唐朝末年的策略,使用宦官监军。因为宦官直接忠于皇帝,军中有任何异动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特有渠道向皇帝汇报。

宦官监军制度,虽然有利于君主集权,但对于在外打仗的将领来说,便失去了指挥的灵活性,长久以来,宦官监军制度变成了宋朝军队的掣肘。

公元1040年,西夏李元昊亲率大军攻打延州,宋朝将领刘平和石元孙等人率军抵抗,当时军中的宦官干扰了刘平等人的军事策略,导致宋朝大败,最终石元孙被俘,刘平自杀。

宋朝的兵败引起朝堂上的震动,百官把矛头直指宦官监军制度,大家纷纷建议取消这一制度。宋仁宗被大臣们说动,也想取消,但这一制度从宋朝开国到如今已经持续80多年,宋仁宗考虑再三,还是虚心请教了吕夷简的建议。

吕夷简身为宰相,当然知道大臣和皇帝的心思,但他知道,宦官监军制度牵涉到宦官、皇帝、武将、文官等多个团体的利益,并没有那么简单,于是,他想了一个计谋。吕夷简对宋仁宗说:

“陛下,宦官监军制度不可取消,我们只需要重新选择忠诚老实的宦官去军营就行了。”

宋仁宗便问:“那依你之见,我们应该推荐哪些宦官去做监军呢?”

吕夷简此时狡猾地说:“祖宗规定,外臣不得结交宦官,我和宦官们也不熟悉,不如您下旨让各位宦官的头目推荐合适的人选。只是,为了保证人选不出问题,应该加一条规定:‘若被推荐的宦官不称职,推荐他的宦官头目要与之同罪’。”

宋仁宗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当天便按吕夷简的意思下旨。到了第二天,宋仁宗终于明白吕夷简的高明之处。这些宦官头目们怕推荐有失,纷纷向宋仁宗磕头,主动恳求撤销宦官监军制度。就这样,困扰北宋80年的宦官监军问题,在百官们劝谏多天的情况下没有被取消,却被吕夷简一招轻松解决了。

事后,宋仁宗召吕夷简入见,问吕夷简:“你刚开始是不是就想撤销这一制度,为何还要劝朕不要撤销呢?”

吕夷简回答:“臣想出这个计谋,本就是想让宦官们主动提出来撤销这一制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朝堂纷争。我虽然之前没有给陛下说实话,但也是为了这个计谋能够执行得更彻底。”

宋仁宗深感吕夷简说得有理,吕夷简的这个举动,让朝堂上的百官们佩服至极。

吕夷简位居相位20多年,能够游刃有余,的确有超出常人的智慧。《宋史》称他:“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的确,吕夷简的这种智慧,大多数只是一种“操术”,这就是吕夷简被称作“权相”的原因。

汉武帝从不怀疑卫青,并非因为卫青忠心耿耿,而是另有原因

沐英的后代犯法,明朝皇帝不敢抓,张居正:先提拔他儿子,再抓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吕雉出身富家,愿嫁给当时一无所有的刘邦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吕雉为什么会嫁给当时的刘邦,嫁给富老公,吕雉喜欢刘邦

    还不知道吕雉:富家女出身的她,为何愿嫁给当时一无所有的刘邦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她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人之一,也是擅玩权术的中国首位专政女性,她还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任皇后,与刘邦共定天下,临朝称制十六年之久,她更是历史上首位掌握大权的女人,与唐朝的武则

  • 翟让对李密有恩,李密为何还要恩将仇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密为何杀翟让,李密是谁,王伯当为什么那么忠于李密

    瓦岗的第一个首领是翟让,他虽然出身不好,是个草莽英雄,但是在他的带领之下,瓦岗军的规模还是变得越来越大。他的手下也有像单雄信,魏征这些非常优秀的人才,后来李密也加入了这个庞大的队伍。但是李密跟翟让是有区别的,他出身贵族,熟读诗书,他在加入之后,威望和人脉明显比翟让要高,所以翟让主动提出来把首领的位置

  •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白帝城托孤主要内容,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白帝城刘备托孤

    导读:白帝城托孤一事一直备受学者关注。关于刘备所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在历史上争议很大。有人说这一席话,困惑了中国二千年。刘备真实的想法我们已经不可能知道了,所以至今众说纷纭。《三国志》作者陈寿评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和他的老祖宗汉高祖刘邦

  • 刘邦遗嘱为何让刘姓江山延续三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姓的来源和历史,刘姓是刘邦后代吗,刘邦的百废江山是如何治理的

    导读: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出自《史记·吕太后本纪》)史料中的这句话浅而易懂,意思是如果不是刘姓人做了皇帝,则天下人一起攻打他。究竟是何种原因,使得吕后说出了这样的话,其原因还在于刘邦的临终遗嘱。网络配图吕后问高祖曰:陛下百岁之后,萧相国既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戆,陈

  • 历代“太上皇”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朝历代,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口诀,中国朝代顺序表大全

    导读:皇帝年老之时就会把皇位让给继承人(大多是自己的儿子),自己退到幕后。垂帘听政的事情当然是太上皇不喜欢做的,那么中国历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呢?网络配图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刘邦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着这个儿子得济,反过来还的养活他。当了汉王,老

  • 长安君成蟜的母亲就是秦王嬴政的母亲赵姬?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朝扶苏的母亲是谁,嬴政生母,缪毐读什么

    长安君成蟜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是秦庄襄王的第二个儿子,自然是秦王嬴政的弟弟,长安君是嬴姓,名唤成蛟,号长安君。图片来源于网络根据史籍资料的记载,秦庄襄王驾崩(即公元前247年)的时候,也是秦王嬴政正式即位的时候,长安君成蟜当时大约十一岁。由于秦王嬴政即位,那么长安君成蟜的存在就是潜在的威胁,因而当

  • 未载入史册的皇帝刘玄:东汉之前的更始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刘玄(?—25年),字圣公,是西汉皇室后裔,王莽新朝时期,加入起义的军队,被拥立为更始皇帝。后来消灭了王莽争权,定都长安,可是因为朝政腐败不久又被起义推翻,投降后被杀。图片来源于网络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后裔,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不过因为王莽篡位,所以西汉已经灭亡,刘玄也流落民间无权无

  • 揭秘的元英宗惨死之谜:竟是因改革不彻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元怎么灭亡的,明英宗复位后表现如何,世界之谜十大谜

    元英宗硕德八刺是元朝第九代皇帝,蒙古语中称他为格坚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元英宗硕德八刺出生在怀庆,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沁阳,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汉学儒家文化,公元1316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四年后继承皇位。元英宗硕德八刺即位后,他的母亲也就是当时的太后和右丞相勾结,他们将反对自己的大臣一一铲除,一时间权倾朝野

  • 从天而降的皇位:泰定帝是如何继承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从天而降是什么意思,乾隆后是哪个儿子继承,朱棣儿子谁继承皇位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元朝第六位皇帝,1323年南坡政变元英宗被害身亡后,当时还是晋王的也孙铁木儿被拥立为帝,定国号为泰定,史称泰定帝。图片来源于网络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位期间,并没有像元英宗那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相反朝政非常的腐败。也孙铁木儿在人事上采用中庸的方式,即尽可能的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用自

  • 他释放400“死囚”回家团圆,一人不少皆回来赴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年号“贞观”。李世民相当勤勉,每天日理万机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广开言路,允许天下百姓自由地向他和百官提各种意见。即使加了奖赏,也没有进谏。于是他好不苦恼。一日,丞相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哥哥入宫与李世民下棋解忧,没下几子,长孙无忌就惊呼:“哎呀,皇上的棋玄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