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名将岳飞惨遭杀害的六大原因

揭秘:名将岳飞惨遭杀害的六大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329 更新时间:2023/12/9 0:16:14

导读:在人们心中岳飞就是一个民族英雄,但是迫于敌人所害,最后以身报国了。若要追溯岳飞的死因,小编总结了六条原因。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看一下名将岳飞的死因缘由。

一、宋代猜忌武臣的传统政策是罪魁祸首

历史上的岳飞既是一个好学习、不扰民、得军心的人,也是一个不好色、不爱钱、不贪财的人。有人要送美女给他,被岳飞退回;年轻时岳飞喜欢喝酒,皇上劝了他一次,他从此就滴酒不沾;皇上要给他盖房子,他不要,并且说:“敌未灭,何以家为?”这样一个不好色、不好酒、不置家产、不怕死的人,图的是什么呢?难道图我的江山?这让宋高宗赵构心里犯嘀咕。在宋代猜忌武臣的传统政策下,只容得住贪财好色糊涂虫似的将领,可决不许任何将领有知识有志趣得民心得军心。像岳飞这样的人,无论是宋代那一个君主在位,均必不能相容。宋高宗处南宋草创之际,顾虑危疑,对岳飞更是不能相容的。因为岳飞的为人行事有许多优点,而这些优点都为宋高宗不愿武臣具有者,于是他的优点便成为他的死因。纵无秦桧,岳飞仍将屈死,他正和狄青一样,也是被宋代传统的政策牺牲掉的。我们与其痛骂秦桧,还不如诅咒宋代的传统政策,并谴责宋高宗的自坏长城。

网络配图

二、淮西事变是岳飞被害的重大伏笔

朝廷采用宰相张浚的意见,让文官吕祉接管了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的部队。他的部将后来在要求归岳飞节制而不得的情况下,发生哗变,杀了吕祉,率领全军五万多人集体叛变,投降了伪齐。淮西事变,不但搅乱了北伐大计,而且改变了敌我态势和力量对比,北伐收复中原在赵构看来是不行了,急令岳飞转入防御,保住长江防线。淮西事变,使赵构认识到这些军队和他们的首脑是不可靠的,名义上是国家的军队,但实质上,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私家军队。要不,老百姓为什么叫他们作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刘家军?没有一支皇家军?四大主力军全是这些首领们自已拉扯出来拚杀出来的部队,这些兵将只认多少年来带领他们出生入死的首领,而不怎么认朝廷的。

如果再来一次“淮西事变”,甚至回过头来打朝廷,该如何是好呀?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北伐,而是整顿军制,把这些军队变成真正的皇家军队!但要整军,就不能打仗;要不打仗,就只有和谈。赵构不是个无能的皇帝,他马上开始行动了。第一步是和谈。第二步是剥夺韩世忠,岳飞和张俊三将(刘光世早已交过军权了)的带兵权,让他们离开自已的部队。第三步是把管兵、调兵两权分开,由两个部门管辖。淮西事变,是南宋时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它促使主战派张浚离开了政坛、议和派秦桧当上了宰相,使岳飞由信任到受猜忌并一步一步地走向了被害。难怪岳飞死后有悼诗曰:“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

三、提出的北伐口号“直捣黄龙,迎回二圣”不合时宜

据说有一次岳飞为感谢皇上对他的重用,向皇帝表忠心表过了头,他说皇帝您放心吧,我一定要攻克黄龙府,迎二圣回朝。并把此作为北伐的口号。黄龙是金军老窝,捣了也罢。迎回朝的二圣是谁呢?一个是皇帝老爸徽宗,一个是皇帝哥哥钦宗,大家想想,如果他的父亲跟他的哥哥回来,那他的位子还能坐得稳吗?后来秦桧还跑到皇帝那去打小报告,声情并茂的说了一番,还画了三个太阳,意思是提醒皇上,这国无二主,天无二日啊。高宗口上不说,心里肯定不悦。口号这东西似乎颇为国人所钟爱,它简洁明了,便于凝聚人心,同心协力。如早些年的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如近些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等,无不简洁有力,颇具奇效。可口号这东西也不能乱提,弄不好就会涣散人心,模糊目标,甚至会丢掉身家性命。

网络配图

四、尽忠报国以致不顾形迹

1137年,岳飞听说金人想在汴京立饮宗之子,就上疏高宗请立太子以安定人心。当时同行的随军转运使薛弼就劝他,作为在外领兵的武将,不应该在这样的问题上发表意见。岳飞却以正辞严地道:“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不当顾虑形迹”这几个字中可以看出,岳飞在政治上是幼稚到了何等可爱可笑的程度。一个武将却干预起皇帝的“家事”,这是赵构无法容忍的。高宗本来就对这个问题很敏感,因为战乱败亡,泥马渡江,受了惊吓而不举,本就是大烦恼,唯一的一个儿子也在苗刘兵变后死了,现在的两个皇子还是过继来的。而后来岳飞还经常干预“国事”,这也让赵构十分不爽。赵构认为,战和这样的国家大事由文臣们讨论决定,武将只要能够忠实执行决策就行了。岳飞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指手划脚,一点都不懂的韬光隐晦。在这点上韩世忠就做得很好,被解除兵权之后就当起了发型设计师,颇能引导京城潮流。

五、性格固执以致意气用事

岳飞一味主战、反对议和的这一点秦桧在遗嘱中也提到说,岳飞和宋高宗因为一件事发生了根本的分歧,以后皇帝便不再喜欢岳飞了。其实,宋高宗对金的态度,可以说是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只是从军事上、经济上苦于没有大举兴兵反击金国的本钱。当时金国几乎每三年就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在内忧外患之中的高宗皇帝可以说焦头烂额,高宗一方面重用岳飞等武将四处扑火,高举北伐大旗,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让秦桧牵头一次次对金“议和”,以便得到喘息之机。

可岳飞岳飞一味主战、反对议和的想法根深蒂固,没有一点回旋余地,认为皇上如此重用我,就要把金国打出中原,有时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高宗为了取得武将对“议和”的支持,特别赐于刘光世、张俊、韩世忠三大将新的封号和官爵,并提升岳飞为开府议同三司。升迁本来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然而固执的岳飞连上四折表示不接受。并指出,现今的形势不容乐观,应加紧训练士兵,以备不测。他要求皇上追回成命,以便“保全臣节”。这样,迫使赵构在三下诏令之外,又好言宽慰。更有甚者有些要求得不到满足(如合并淮西军和强令撤军)时,就闹性子,撂挑子,上庐山。在封建时代,这叫做抗旨,叫骜不驯,是皇帝最害怕的事情;每一次都是死罪,何况再三?

网络配图

六、据说当时还有两个小道消息促成了皇帝杀岳的决心

第一是说,岳飞三十出头就当上了节度使,岳飞有一句话,说在我朝这些大将里面,能三十出头当节度使的,除了太祖,只有我岳飞一个人;第二是说,岳飞解了兵权之后,岳云张宪在湖北襄阳举兵要拥岳飞,武力要挟朝廷恢复岳飞的兵权,结果就偏偏在这个时候,岳飞不合时宜的上表,言词激烈,要求恢复自己的兵权。做法实属太傻,所以授小人以柄,让皇帝更加疑心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有关岳飞的死因,并不完全是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害了的,而是当时的政治形势杀害了他,也是屡犯忌讳的个性杀害了他。岳飞的所作所为,在有了所谓“杯酒释兵权”的宋朝,要换了崇祯皇帝,大将做上述随便某一件事情,脑袋恐怕早搬家了。赵构忍了很久,而他是一直把岳飞当成亲信的,岳飞也是赵构的卫星,乘着火箭升上来的。赵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杀岳飞的,而岳飞的确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了赵构的忌讳,而岳飞却并没有很好地觉察到这些,这就是其不懂政治的地方。

赵构对岳飞从喜爱到不满,到失望、到忌讳,最后则是愤恨,等到最终秦桧抛出岳飞谋反的事情时,赵构几乎都没有什么怀疑,只有震怒,于是有了风波亭冤狱。直到秦桧死后,赵构为许多受秦桧迫害的人平了反,却不愿意为岳飞平反,甚至因为恨“岳”这个字,把岳州都改名为池州。可见他对岳飞的态度。而事实证明,自岳飞死后宋朝又存活了138年,所以说议和也并不意味着就是投降。倒是秦桧在自己的遗嘱中让他的后世一定要“远离政治”。

我们一直把岳飞的死怪罪于秦桧,可是若追溯历史,岳飞的死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除了小人陷害,岳飞自身的性格也是促成他被害的一个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刘备领导五虎将的非常艺术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有诸葛亮和五虎上将为啥会输,为什么刘备有五虎将也不能得天下,三国刘备的五虎上将有谁

    导读:熟知《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之所以在三国时期有自己的一片江山,主要得益于他身边的那群好兄弟。正是有了关羽,张飞等人的帮助,刘备才可以坐稳领导人的位置。此时小编有个疑问,为何五虎将心甘情愿追随刘备,刘备是怎样做好领导的。三国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光辉岁月,但刘备特殊之处就在于白手起家,不像曹操

  • 揭秘:历史上太后听政为何要“垂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对宣太后的评价,慈禧垂帘听政的太后,清朝垂帘听政的太后

    导读:封建社会时期,皇帝要亲临金銮殿处理政务大事。但也会由于特殊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那么,太后听政时为何要“垂帘”呢?垂帘听政之始稍知历史的人,对“垂帘听政”四字,恐怕都带有深恶痛绝的情绪。因这四个字,连着一部丧权辱国史——倘若不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滥揽坤纲,中华民族也

  • 海瑞的另一面:逼五岁女儿饿死 薄情致妻妾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名气最大的三个直臣中,汉代的汲黯可爱,宋代的包拯可畏,明代的海瑞可叹。网络配图上回曾说到包公廉隅,令人凛凛,尚在人情之常;海瑞的性格,每有常情不能度者。当初海主事骂皇帝获罪,逮下锦衣卫狱,第一个上疏论救的,是户部司务何以尚。为这件事,何以尚挨了一百廷杖,也入诏狱,日夜拷问。若干年后,海瑞出任南京

  • 揭:秦始皇铸造十二铜人的幕后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秦始皇陨石事件真的吗,秦始皇陵墓有人看守吗

    导读:秦朝十二铜人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物品,相传是因为秦始皇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所以下令收集兵器,打造了这十二个铜人,但是在后人的流传中,这些铜人神秘消失。那这些铜人身上有怎样的秘密呢?网络配图秦朝十二铜人的由来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

  • 萧何:刘邦夺取天下最重要的后勤部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萧何与刘邦的关系,萧何后人灭刘邦后人,刘邦56万联军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是刘邦的上司,沛丰县人。萧何是刘邦从起义之初到楚汉争霸直至西汉建立,一直是刘邦身边重要的谋士。在项羽分封天下后,协助刘邦镇守汉中,为汉高祖刘邦最终战胜西楚霸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力支持。萧何月下追韩信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招募了楚汉第一军事天才,同时,萧何直接参与制

  • 宋福金的一生有多传奇?她和徐志诰是怎么认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奇,宋福金传,金太宗是赵匡胤转世

    宋福金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我国的古代社会,那可真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社会,在封建王朝时期,虽然我们也是有着一定成就的,比如创造出了科举制度,又修建了许多,至今仍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工程和建筑,而且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霸主地位的。但是这些封建王朝也是有

  • 岳家军中背叛岳飞的人分别是谁?他们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精忠岳飞王贵的背叛,谁出卖岳飞,王贵最后为什么要出卖岳飞

    岳家军中背叛岳飞的人分别是谁,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自古以来,岳飞都被视为民族英雄的典型代表,他所统率的岳家军不仅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而且战斗力极为惊人,以至于金人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然而,就在岳飞被秦桧构陷之际,岳飞麾下竟然也有数人反戈一击。我们知道,岳

  • 平阳公主先后嫁过三个丈夫 平阳公主最后为什么会选择和他合葬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平阳公主嫁了几个人,历史上平阳公主嫁给谁,卫青得知平阳要出嫁

    你真的了解平阳公主和丈夫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汉武帝的姐姐平阳长公主,在历史上也是一位传奇的女人,与她的大姑姑馆陶长公主一样,都喜欢给做皇帝的弟弟介绍美女。一来二去地,自己和弟弟都收获了人生的真爱,以及事业的巅峰。她一生嫁过三个丈夫,终因卫青的无上功绩,获得陪葬茂陵的荣耀。平阳

  • 从草根到开国名将:冯胜为何还是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胜后人,冯胜刚,开国大将排名

    我们知道,历朝历代,除了开国之初需要依靠武将浴血拼斗打江山之外,其他大多相对和平的统治时间,均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因此,打江山的那一批武将甚至谋臣,一旦建国,大多失去利用价值,遭君主猜忌,难免落得一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剧!其中,明朝开国名将冯胜,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

  • 朱祁镇为何说马良不可重用,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哪些人不能重用,朱祁镇瓦剌老婆,大明天子朱祁镇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朱祁镇的故事。明朝的诸位皇帝中,明英宗朱祁镇创造了多个“唯一”,例如,他是唯一一个两次登基的明朝皇帝;唯一被俘虏过的明朝皇帝;唯一当过太上皇的明朝皇帝;唯一拥有两个年号的明朝皇帝。同时,明英宗也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