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柴荣为什么能受到后世的钦佩?他有哪三个重要成就?

柴荣为什么能受到后世的钦佩?他有哪三个重要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62 更新时间:2023/12/13 2:01:4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柴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这个财神爷再活五年,必将改变历史走向。

柴荣原本出身富家,因家道中贫投奔姑父郭威,成为其养子。为了补贴家用,他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公元947年,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后来,继位的刘知远之子刘承祐怀疑拥兵在外的郭威怀有异心,将留在京城的郭威、柴荣的家人杀得一干二净。郭威被逼造反,自立为帝,建立周王朝(史称“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晋王柴荣依遗命在灵柩前即皇帝位,是中国少数由外戚继承宗室的皇帝。

柴荣志存高远,他曾问左谏议大夫王朴:“朕当得几年?”王朴答曰:“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柴荣听了十分高兴:“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柴荣是非分明,精明能干。即位不到十天,北汉勾结契丹南犯,柴荣力排众议御驾亲征,他招募勇士编入禁军,选拔良将统领部队。战斗即将展开之际,指挥樊爱能等人率先逃跑,后周军十分危急,此时执掌禁军的赵匡胤指挥同伴骑马突入敌军前锋,自己则乘胜进攻河东城,将北汉军打得落花流水。班师回营,柴荣立即严行赏罚,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侯、严州刺史,将贪生怕死的70位将领全部处死。

柴荣即位后还命人修改法律,制定了《大周刑统》,废除了随意处死民众的条款与凌迟等酷刑。他派人打扫监狱,洗刷枷拷,足量供应犯人饭食,允许亲友探视有病的犯人,无亲可靠的囚犯生了病由政府负责治疗,还规定私自杀害犯人的官员必须斩首。这种人权意识在那个时代极为难得。

柴荣善待谏臣。他曾专门下诏要求群臣上书言事,点名让20多位翰林学士做两篇文章,一篇是《为君难为臣不易论》,一篇是《平边策》,一旦发现有可取之主张马上采纳,其中,他对“平边”的一些重大决策就是听了王朴的意见。在位期间,柴荣从未因言论的尖锐杀害过一个大臣。

而柴荣在对外军事上有自己一套谋略。

他先派大将西征,不到半年,攻取了后蜀的秦、凤、成、阶四州。随后,开始南征。他三次御驾南征,最终拿下南唐的江北十四州。

就在所有人认为柴荣要灭掉南唐,连南唐都自认国祚不保、遣使求和的时候,柴荣却对南唐使者说,划江而治就好了,我在位时,绝对不会灭你的国,至于后世我就不打包票了。

这个时候,柴荣已经将他的目标锁定在最强大的敌人——辽国。

他应该是一个民族意识很强的国君,心目中真正的敌人,是干掉辽国,夺回幽云十六州。所以针对北方,他也没有先打北汉,而是直奔幽云而去。这一点,与王朴倒是意见相同,一定要先夺幽云,再打北汉。

为什么要先幽燕后北汉呢?王朴分析得很有道理,他说,幽燕既下,则北汉“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候其便,则一削以平之”;如果先北汉而后幽燕,虽北汉可灭,然已师老兵疲,幽燕难下。

柴荣在震慑了南方政权之后,按计划出兵辽国,还基于一个现实的考虑。当时的契丹,国力虽强,但矛盾激烈。时任皇帝辽穆宗,晚上喝酒,白天睡觉,被国人称为“睡王”。以契丹的国力,来一个昏君,中原政权收复幽燕还有胜算,若是来一个明君,基本就没戏了。柴荣攻打辽国,正是想抓住契丹内乱的政治窗口期。

959年,柴荣在位的第六个年头。农历三月,他率军北上伐辽,势如破竹,接连收复瀛、莫、易三州,以及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仅用了42天。这对契丹的震慑很大,五月,柴荣正要乘胜进取幽州,却突然患病。传说他行至一地,询问当地人地名,对之“病龙台”,他听完默然,病情加重。回到开封,六月病逝,年仅39岁 。

欧阳修对柴荣十分敬佩,他在《新五代史》里赞道:

世宗(柴荣)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

司马光同样对柴荣不吝赞誉:

当代史学家,亦公认柴荣是中国历史上继唐太宗之后,又一个取得文治武功突出成就的统治者。史学界认为,柴荣在他的历史时代,做出了三个重要成就:

第一,五代时期数十年分崩离析的残局,到柴荣统治时期,才有了统一的端绪;

第二,唐末五代以来,军阀混战中遭受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到柴荣统治时期,才有了复苏的转机;

第三,由于统一的端绪和经济复苏的转机的出现,以及对内的全面改革,对外的军事行动都卓有成效,使人们在分裂动乱的局势下,在存亡未卜的命运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

柴荣在其执政的六年年中已经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但被他的功绩掩盖了过去:如擅杀独断,为了杀死一个人甚至不惜更改律令,在楚州更下过屠城令;他更像李世民刘彻的矛盾结合体。如果活下去,这些问题在接下来绝对会放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如果活下来绝对是个英主,再多活五年,中国历史也绝对会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蔡伦的一生如何?他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蔡伦的贡献,蔡伦是哪朝人,蔡伦有多坏

    蔡伦的一生如何,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首,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纸张的出现和普及,人们可以以便利的方式记载历史、交流沟通、学习进步。众所周知,真正意义上的造纸术起源于中国,在东汉时期又得到了改进使其近乎完美,改进它的人我

  • 李隆基既不是长子又不是嫡子的 李旦为什么会传位给李隆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李隆基是谁的儿子,李隆基的太子是谁,李隆基立的太子是谁

    你真的了解李旦传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作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李隆基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但鲜为人知的是,按照宗法传承制度,李隆基本来没有机会成为皇帝。自周朝以来,为了确保政权平稳交接,古代王朝从身份血统上制定了一套规则,就是所谓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长子是帝位

  • 杨贵妃被李隆基独宠十六年 期间就没有情敌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隆基真的爱杨贵妃吗,李隆基宠爱了杨贵妃多少年,神秘总裁的心尖宠全文免费读

    对杨贵妃独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言杨玉环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自入宫以后,不插手权力之争,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唐玄宗下诏让杨玉环还俗

  • 慈禧真的是一个狠毒之人吗 慈禧对近代起了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真实的慈禧是好人,慈禧墓真的有机关吗,慈禧墓被盗真的是报应

    你真的了解清朝慈禧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何评价慈禧呢?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常常会受到教科书的影响,或者我们可以把中国历史一以贯之,这样评价的话,会更加理性更加合理。慈禧作为近代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存在,其“历史贡献”绝非寻常历史人物所能比拟。和她相比,武则天、吕后等人的狠辣手段根本

  • 朱元璋选择离开郭子兴,自己搏前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和郭子兴决裂,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关系,朱元璋害死郭子兴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一生做过很多让人匪夷所思之事,最让人难以理解的,便是在郭子兴得势之时主动离开。在郭子兴的阵营里,朱元璋并不是挥之即去的无名小辈,相反,他不仅地位高,还拥有实权,郭子兴对他也很信任

  • 关羽弃曹操而投刘备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为义气?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死后刘备做了什么,很多人投奔刘备是因为什么,刘备投谁谁就被灭

    关羽弃曹操而投刘备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一直是“义”的化身,公元200年,在徐州反叛的刘备被曹操亲率的大军击败,当时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失散,其中关羽被曹操率军包围,由于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才华与骁勇,因此他希望能够将关羽招降,为此,曹

  • 唐睿宗李旦一生之中2次即位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隆基与李旦,李旦之后是谁继位,唐高宗李治的功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唐睿宗李旦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禅让”可分“内禅”与“外禅”,“内禅”为帝王将帝位让给同姓人,“外禅”谓天子禅位于外姓,如尧让位于舜。皇帝自称寡人,实际上极其有限,君王世家基本上不会有绝对的信任和真情,不要说对后宫嫔

  • 李隆基为什么如此喜欢杨玉环 杨玉环有什么独特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隆基的皇后是谁,李隆基简介,杨玉环爱李隆基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杨玉环,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唐玄宗时期,声名远播的大诗人杜牧路过华清宫之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为人所熟知的诗句,虽然话里话外都在批判荒淫无道的唐玄宗以及祸国妖妃杨玉环,可是背后也凸显出了唐玄宗对杨玉

  • 李隆基当初能和太平公主联盟 李隆基为什么还要杀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李隆基喜欢太平吗,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争,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何会反目成仇

    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平公主与李隆基,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李隆基是李氏子孙,他的父亲李旦,是武则天最小的儿子,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小的女儿,所以说,李隆基理应叫太平公主一声姑姑。李隆基的上位,有很偶然的成分,如果不是因为韦氏与安乐公主野心太大,毒死了李显,李隆基就得不到做太子的机会。当然机会是

  • 面对突厥屡次犯边,李世民为何会拒绝加固长城的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是突厥还是鲜卑,李世民签订的盟约,李世民签订渭水之盟的突厥首领是谁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面对突厥屡次犯边,李世民为何会拒绝加固长城的建议?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史记·楚世家》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这是中国史书上第一次出现“长城”的名字。齐宣王是战国著名的君主,也就是“滥竽充数”成语中那个喜欢一群人一起吹竽的国君,当时齐国最大的敌人是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