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明明可以在关键时候背叛刘邦 韩信为何没有那么做

韩信明明可以在关键时候背叛刘邦 韩信为何没有那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8 更新时间:2024/2/12 11:47:53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刘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评价韩信的成语当中有一个词非常能概括韩信的一生,那就是国士无双。什么事国士无双呢?先要了解士这个身份,同时明白了这一点也就能理解为什么韩信在最关键的时候,并没有背叛刘邦,而是坚定地维护刘邦。就在齐国被韩信攻破之后,项羽也是陷入了最为危急的处境,此时北路有着韩信,南边则是有着英布,中路大军则是有着刘邦。为了能够缓解危机,项羽的做法是试图瓦解包围圈,于是就派遣武涉去劝说韩信。

韩信

韩信的回答是“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韩信认为自己在项羽的手下时,最高不也不过是一个执戟郎中,自己的计策一条也没有被采纳,到了刘邦这里则是被拜为上将军,如果不是刘邦,自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不过韩信的这一举动联系之后被杀,让很多人都认为韩信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失去了能够三分天下的机会。

韩信

对此韩信手下的谋士蒯彻也是苦口婆心劝说韩信,而且是别有用心,故意用相面的说法来劝说韩信,告诉韩信利害关系。但韩信还是不愿意听从,虽然心里有担心,但是却认为自己功劳这么大,刘邦说什么也不会忘了自己的贡献。那么就韩信的这种行为,要怎么去理解韩信的内心想法呢?

在《史记》当中描述了韩信的发家史,韩信的前期是穷困潦倒的,但是不管是多么贫困韩信都要随身佩剑。关于韩信的身份问题,很多人有两种看法,一种是韩信不事生产,过于自信,再加上佩剑的行为,很可能是一个贵族落魄子。另外一种看法则是认为韩信缺少大志,早年浑浑噩噩,直到漂母才点醒了韩信。至于韩信的身份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但是能确定的是韩信属于秦朝时期士、农、工、商中的士。

韩信

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韩信为什么前期看起来浑浑噩噩,士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一种特殊身份,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寄住和寄食的方式,出入仕途。这也被称之为门客,像是战国时期的很多名人都是用这种方式进入官场的。比如秦国的李斯,比如赵国的毛遂,又比如魏国信陵君的一众门客,对此还留下了鸡鸣狗盗等成语。这么看来就明白了韩信为什么早年不事生产,因为韩信一直认为自己不该如此,不能做有违身份的事情。

韩信

所以韩信是个寒士,以至于让人看起来韩信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再来看看韩信和刘邦的关系,了解刘邦就会发现刘邦和韩信之间有着相同之处。刘邦早年也是不事生产,而且偶像是魏国的信陵君。同样刘邦早年也是想要成为信陵君的门客,以此进入仕途。但两个人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刘邦适应了时代的转变,明白在秦朝之后士族已经不再适合,天下大势是趋向一统的,这也就压缩了士的生存空间。

韩信

但韩信不明白,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韩信都保存着名士之风。刺客豫让本是智伯的门客,在智伯被杀之后豫让不惜各种代价为智伯报仇,不但是吞炭漆身,而且还多次刺杀赵襄子。最后因为失败被杀,但也因此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得绝唱。可见国士作风都是如此,一生只图知己一人,而且比自己生命还重要。

刘邦

再去看韩信不背叛刘邦,一来是因为刘邦真正懂得韩信,刘邦的早年经历知道身为士的艰难,所以在萧何告诉刘邦,要尊重韩信,并且要大礼相迎韩信的时候刘邦采纳。再加上韩信之后的成就的确是离不开刘邦,故而韩信知道自己的定位。而且以韩信的智慧未必是不知道刘邦会对自己清算,只是他所理解的刘邦坏的程度没有那么深罢了。

但结果却出乎了韩信的预料,要是韩信不明白刘邦,那么对蒯彻的劝告不会心动,也不会向刘邦索要齐王的职位,更不会在刘邦没有明确划分疆土和王位前无所作为。所以国士无双这个词来形容韩信非常恰当,韩信的做法就是国士之风,而且在当时人心思变,适应时代变化的浪潮之中,能保存国士风格的韩信的确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原本韩信认为刘邦也曾经是士,更能明白自己,但却不知道刘邦早已经完成了蜕变,而且再也不是过去的士了,而是王。这便是韩信未能理解的,更是韩信的可惜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福全作为康熙的兄弟 康熙为什么要严惩福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福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即公元1661年2月5日),顺治皇帝驾崩,此后就由他的皇三子玄烨继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剧照其实在顺治帝驾崩的时候,在他膝下诸子当中,老三玄烨并不是老大,老二福全才是事实上的长子。福全生于顺

  • 揭秘德妃死亡之谜 德妃真的是被雍正逼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德妃暴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雍正生母德妃之死是雍正王朝继“雍正继位”这个千古谜团后留给后世的又一清宫疑案。德妃剧照其中有的说德妃之死因是她看不惯雍正帝胤禛欺压亲弟十四阿哥胤禵,而后撞了铁柱子轻生的;而雍正自己却说母亲是因为康熙皇帝骤然驾崩,悲伤过度茶饭不思这才相随而

  • 对雍正帝忠心耿耿的田文镜,为何后来会被乾隆帝夷平墓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田文镜,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有那么一两个喜欢的并且器重大臣。这些大臣或是因为对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汉武帝朝的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大将军;或是因为对皇帝忠心耿耿,深得皇帝的喜爱,比如乾隆朝的和珅;又或者是对皇帝推崇备至,将皇帝想要

  • 雍正继位之后 最不高兴的人为什么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德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根据史料中的记载,雍正继位之后,最不高兴的一个人,反倒是他的亲生母亲乌雅氏。按理说,自己的儿子成功当了皇帝,当母亲的应该高兴才对,可事实上,德妃不仅非常不满意这个结果,而且还拒接接受太后的位置,结果不久之后,就神秘死亡了。正是由

  • 雍正临死除掉一人让乾隆坐稳江山六十年 雍正为什么会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和乾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志》曾言:“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从古至今,那些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往往都会经历许多挫折,对于这些人而言,外界的屈辱并不会让他们放弃对于理想的追逐,反而会促使他们走向新的人生巅峰。提到清朝时期的优秀皇帝,或许大家第一时间

  • 同样都是德妃的儿子 德妃为什么那么恨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德妃和雍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皇帝的24个皇子中,有9位皇子在成年后不约而同地觊觎起皇位,最终四阿哥胤禛从九龙夺嫡中成功胜出,成为了大清的第五代皇帝——雍正。雍正的母妃乃是康熙皇帝的德妃乌雅氏,雍正登基后,敕封生母乌雅氏为皇太后,赐尊号为“仁寿”。但乌雅

  • 雍正号称史上最勤勉的皇帝 雍正的名声为何那么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雍正名声,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的皇帝,形象一般都比较高大。为什么呢?因为在编修《清史稿》的时候,依旧是清朝余部北洋政府当权的时候。北洋军阀虽然都剪掉了辫子,可是他们都曾经给清朝打过工,他们的老大袁世凯是清朝著名的北洋大臣。所以我们就能理解,清

  • 年羹尧兵权被夺走之后 雍正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年羹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皇帝之威名震天下,万人之上大权手握,执掌天下江山半壁,千古留名风流在世。自古以来,皇帝皆为一国之主,世人也皆有着皇帝梦,有朝一日呼风唤雨。中国的文化,皇帝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秦始皇创立秦朝时起,中

  • 唐朝末代皇帝跟崇祯皇帝谥号仅一字之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天祐元年十月,天上发生了日食。中国人对日食的科学解释为阴侵阳,意即视为阴的月亮遮蔽了视为阳的太阳。 李祝作为朱全忠的一个傀儡皇帝,也就相当于乌云遮日

  • 宋初名臣王嗣宗何以被讥为“手搏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政坛上,有个闻名遐迩的“手搏状元”——王嗣宗。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也就是大宋开宝八年,太祖赵匡胤开科选仕。各路学子经过严格的笔试筛选后,只剩下十几位最优秀者,被宣入皇宫,站立在金銮殿外,等待着赵匡胤金殿面试,钦点状元郎。金銮殿内,主考官已把这些考生的试卷、花名册和考官们的意见书呈在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