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初名臣王嗣宗何以被讥为“手搏状元”?

宋初名臣王嗣宗何以被讥为“手搏状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17 更新时间:2024/1/19 9:03:58

北宋政坛上,有个闻名遐迩的“手搏状元”——嗣宗。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也就是大宋开宝八年,太祖赵匡胤开科选仕。各路学子经过严格的笔试筛选后,只剩下十几位最优秀者,被宣入皇宫,站立在金銮殿外,等待着赵匡胤金殿面试,钦点状元郎。

金銮殿内,主考官已把这些考生的试卷、花名册和考官们的意见书呈在了龙书案上。将情况汇报完后,主考官说道:“此次开科,臣等一致认为王嗣宗、陈识两位考生,章锦绣,词理分明,特请万岁钦点。”

赵匡胤没吭声,把俩人的文章拿出看了半天,不住点头。难怪主考官没有提议状元归属,这俩人实在难分伯仲。可状元只有一位,给谁呢?赵匡胤斜着脑袋想了想,说:“来人,把王嗣宗、陈识宣上殿来。”

不一刻,王嗣宗、陈识走上殿来,跪拜已毕。赵匡胤先把俩人夸奖了一番后,告诉这俩人,不但主考官,就是他老赵,也没法判定他们俩谁更优秀。然后命人把王嗣宗的考卷交给陈识,将陈识的考卷交给王嗣宗,让俩人看完后,都先自己说说,谁更该得这状元。

网络配图

王嗣宗、陈识看毕对方的试卷后,陈识率先说道:“回万岁,小民以为这状元应给王嗣宗。”跟着陈识又把嗣宗的文章吹捧了一番。赵匡胤点了点头,看着王嗣宗,心说,陈识说了这么半天了,你怎么也不吭个声?

王嗣宗眼见赵匡胤看着自己,倒也坦然,朗声说:“既然陈兄抬爱,那我就愧领了。成人之美却之不恭,不过,陈兄的文章的确不在我之下。”

这话一说出,陈识的脸色立刻就变了。而赵匡胤也皱起了眉——行!人家给个鼻子,你就真敢往脸上蹬?心里不免就有点讨厌王嗣宗了,说:“好,朕知道了。”说完,环视着百官说:“各位爱卿也说说,这状元郎该给谁呢?”

这还说啥?文武官员别的本事没有,但察言观色的功夫绝对一流。早已看出了赵匡胤的意思,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把状元郎授予陈识。

赵匡胤面露难色地说:“看来众爱卿的意见倒也一致,可陈识已经推脱了。也罢,陈识,那朕就最后问你一次,你觉得谁应该做这个状元郎呢?”

陈识明显有点慌了神,吭哧了半天才说道:“回,回万岁……还是万岁定夺。”

赵匡胤眉头一挑,“哦”的一声,又想了想,突然莫名其妙地“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说:“自古就有‘文武双全’之说,既然二位文章上不分伯仲,那如今就只能比比武艺了。”

这话一说出,整个朝廷上的人惊得几乎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科考状元郎靠比武选出,这皇上要唱哪出戏啊?

王嗣宗眼也瞪起来了,脱口叫道:“万岁,我自幼苦读诗书,不会拳脚刀枪……”

“放肆!听朕说完。”赵匡胤恼火地瞪着王嗣宗,喝道,“所谓武艺,并非专指拳脚刀枪。王嗣宗、陈识,朕命你二人即刻在金銮殿上,摔跤定状元!”

就这样,中国历史上异常搞笑的一幕出现了,两位手无缚鸡之力的“状元候选人”,在威仪绝顶的权力中心金銮殿内,捋胳膊挽袖子,厮扭在了一起。你顶得我退三步,我搡得你退两步半,真是“棋逢对手”。一时间居然僵持在了那里,分不出胜负。

眼前这一切,可把“马上皇帝”赵匡胤给笑坏了,却也激怒了主考官。就见主考官走出朝班,跪倒叫道:“万岁,天下学子师从圣人,腹藏乾坤,乃国之栋梁,非市井斗鸡,坛内蟋蟀。”

赵匡胤瞟了主考官一眼,根本没有理睬,直至最终王嗣宗把陈识摔倒,钦点完了王嗣宗为状元郎后,赵匡胤这才说出俩字:“退朝!”说完,一抖袖子走了。

主考官尴尬地跪在那里,非要逼赵匡胤回来给个说法呢。王嗣宗已抹着汗跑了过来,扶住主考官说:“恩师,万岁已走了,学生扶你起来吧!”

网络配图

主考官看了王嗣宗一眼,眼泪就流了出来,说:“没想到今日之状元郎,居然是靠摔跤摔出来的。唉,天下读书人的脸面,都丢尽了。”

王嗣宗尴尬异常,沉默良久才咬着牙说道:“恩师不必沮丧,摔跤状元虽暂时会被讥笑,但绝不会改变读书人本色,学生一定会做个有为官员,不让后世耻笑。”

主考官长叹一声,也是无可奈何,被王嗣宗搀扶着走出了金銮殿。本以为此事到此结束,可哪料第二天晚上,赵匡胤突然宣主考官连夜觐见。

御书房内,赵匡胤问道:“听闻昨日朕退朝后,王嗣宗曾去搀扶你,你们俩好像面露不满,说了些什么,可有此事?”

主考官坦然地把昨天的情况说完后,一字一板地接着说:“臣也有一事不明,特请万岁明示。不知昨日万岁如此行事,是何深意,不怕寒了天下学子的心吗?”

赵匡胤叹了口气,这才告诉主考官为何要那样做。

原来,赵匡胤看到王嗣宗和陈识的文章后,也难分出高下。既然文章上俩人平手,如今最关键的就是要考察俩人的品行和操守了。

这一见面,王嗣宗先是“蹬鼻子上脸”,跟着又是“抢自己的话头”,给赵匡胤的印象很不好。而陈识所做的一切,却很让赵匡胤满意。在百官推荐后,赵匡胤本以为陈识还会谦让一下,然后自己再来两句,便把状元给了陈识。可哪料,陈识关键时刻掉链子,露出了本性。这让赵匡胤大失所望。可还不死心,便使出最后一手,羞辱学子,让他们跟泼妇无赖般地打斗定状元,看看他们俩有没有人敢反对。谁反对,其实也就定了状元郎的归属。

可俩人同时让赵匡胤绝望了,真就摔起了跤。此刻的赵匡胤,可想而知是如何窝火。科考选仕,要的是人才,不是小丑。所以当主考官为天下读书人挣颜面时,赵匡胤根本不理。

但今天赵匡胤无意间听太监们说,昨天皇帝退朝后,新科状元去搀扶主考官,主考官泪流满面,新科状元咬牙切齿,陈识垂头丧气地待在一边,那场面真搞笑。

赵匡胤顿时心就一动,王嗣宗还可以啊,知道去扶主考官,可他咬牙切齿的干什么呢?因此,这才宣主考官来问问。如今情况都清楚了,赵匡胤也高兴了,说:“都怪朕鲁莽了,错看了王嗣宗,本以为此子轻狂鲁莽,难以为任,如今看来只要多加历练,日后必能担当大任!”

网络配图

别说,还真让赵匡胤说对了,这位摔跤状元经过一翻历练后,果真成为了大宋朝的栋梁。做地方官时,每到一处必是惠利让民,不畏权贵,严肃官吏,整治豪强(黑恶势力),政绩卓著,历经太祖、太宗、真宗三帝,一度官至宰相。

王嗣宗最有特色的故事有两个。一是他担任汾州(今山西汾阳)长官时,汾州有个神庙,当地的百姓和官吏都十分敬重信服,朝廷官员到汾州办事,先得问问庙里的神仙。王嗣宗到汾州后,二话不说,一把火把神庙烧得精光,烟火熏出百十头狐狸,王嗣宗命官兵一一逐杀。朝廷号令,从此畅达。

二是王嗣宗担任长安(今陕西西安)长官时,有个叫种放的辞官归田的人,依仗着皇帝的宠信,在当地横行霸道,骄纵不法。王嗣宗到任后,种放十分倨傲,讥笑王嗣宗“手搏状元尔,何足道也”。据说王嗣宗曾给了种放一个大耳刮子(手批其颊),有力地打击了地方豪强的嚣张气焰,充分显示了“手搏状元”治理地方的强悍作风。

王嗣宗历事三朝,为政严明,政绩卓著。但其言语常有不敬人处。为御史中丞之时,讥斥宋白等老臣七十不致仕,但其晚年染病,贪图厚禄,拒不离职,亦授人以柄。

王嗣宗,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字希阮。生于后晋出帝天福九年(944),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王嗣宗病逝于家,享年七十八岁。谥景庄。王嗣宗喜作文,书札尤甚。著有《中陵子》三十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梁武帝萧衍为何四十年“不与女人同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皇帝都好色,这是事实,但也有一位皇帝以高寿和不近女色闻名,他就是梁武帝萧衍。《梁史》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天监十二年(公元513),萧衍始“不与女人同屋”。如果以他86岁去世来算,近40年没有碰过女人。梁武帝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色?你相信吗?如果是,他“禁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老

  • 明成祖朱棣和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1398年,朱允炆继承了他爷爷朱元璋的皇位,史称建文帝。史书对朱允炆有这样的评价“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朱允炆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温文尔雅,温和顺从。因为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已逝,嫡长孙又早夭,乖巧的朱允炆作为嫡长子次孙,受到了朱元璋的青睐。但是身为一

  • 揭秘征战一生而不得善终的隋唐四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征战一生而不得善终的隋唐四猛将网络配图隋朝末年,昏君杨广倒行逆施,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天下英雄揭竿而起。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隋唐四猛。第一猛非罗士信不可。罗士信外号“今世孟贲”,有一对飞毛腿,使一条大铁枪,天生神力,水性过人。罗士信曾力撼双牛,两战徕乎儿、火烧济南城;潼

  •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后究竟做了几年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为明朝皇帝之一,幼时出生于南京,其父亲为明朝朱元璋,早期曾经被封为燕王。朱棣聪明过人,英勇善战,可以说是并非池中之物。在他之前的皇帝是其侄子建文帝,当时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知道朱棣的才华总担心他会谋反,便总借机调配他的军队,削弱其势力。直到后面发动靖难之役攻打建文帝胜利,明成祖朱棣于140

  • 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朱棣为什么造反夺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与朱棣是父子关系。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并不是继承了朱元璋的皇位,而是起兵推翻了他的侄子朱允炆的帝位而得。图片来源于网络他们这对父子的关系十分微妙。在《奉天靖难记》中记载到“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并谓“一日安国家,必燕王也”

  • 朱元璋为何要设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锦衣卫不但对付大臣,还按照皇帝的意思私下打探军情民意,凡是有一点对皇帝不利的言论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封建社会自秦朝立国以来,历朝历代都在用着各种手法维护着统治者的利益,他们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秦朝以暴治国,信奉武力至上,结果二世而亡。汉唐尊儒而教,但外戚、宦官污秽于朝,仍摆脱不了历史的轮

  • 解密荆州牧刘表有十万军队为什么不能成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西部益州的刘璋暗弱,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取之不难。如果跨有荆、益两州,再实行一个好的内外政策,则霸业可成。鲁肃在劝孙权时也说:为将军计,应该是立足江东,然后进伐荆州的黄祖和刘表。如果得到了整个江南再加荆州,就可以建国称帝图天下,成就汉高祖刘邦的事业。刘表

  • 汉武帝是靠着女人才上位的?金屋藏娇就是证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金屋藏娇”是一个笑里藏刀的夺嫡故事,熟悉这个故事的人都会说是馆陶公主扶持汉武帝上位的。但是,汉景帝作为“文景之治”的重要奠基人,虽然有种种毛病,但他的威权无可置疑,对朝政的掌控也无人可撼动,怎么可能在继承人这种问题上掉链子呢?网络配图野史说,馆陶公主想把女儿阿娇嫁给当时的太子刘荣,让女儿以后做皇后

  • 刘邦:史上最完美的空手套白狼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从泗水亭厂到开国帝王,不难看出此人的野心。刘邦一生其实是个非典型政客形象,其内里和流氓政客并无二致,用心术空手套白狼的事,他可没少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刘邦的政治野心是怎么达成的。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从泗水亭长到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一国之君。他的帝王之路走的

  • 大清最可怜皇帝:穿补丁衣不敢吃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记忆中的皇帝的形象都是锦衣玉食,生活是极尽能事的奢侈。但清朝有位皇帝实为可怜,那得算是道光了。他登基的时候,国库里没什么钱,而朝廷每年的税收又与日俱减。道光只得节衣缩食,勒紧肚皮过日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那段岁月吧。其实,道光的节俭,早在当皇子就已经开始了。在嘉庆的训导下,道光立志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