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福通在元末时期是个怎样的存在?有何功绩

刘福通在元末时期是个怎样的存在?有何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78 更新时间:2024/2/13 23:28:16

《倚天屠龙记》中王保保是张无忌的大舅哥,历史上是真有其人的,而且还是一位被对手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唯一击败过徐达的一代名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一次,朱元璋大会诸将,问道:“天下奇男子谁也?”诸将都说:“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明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在朱元璋眼里,王保保比常遇春还要值得敬佩。据说,朱元璋有三件憾事,一是没得到传国玺,二是王保保没被活捉,三是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无消息。

其实,王保保只算有节操的猛将,投不投降朱元璋,都挡不住历史洪流,但元朝此人不死,却很有可能改写历史。根据史书记载,此人去世之后,朱元璋感慨“天下无人矣!”接着拒绝接受元朝的招安。

1351年,元朝爆发红巾军起义,但在1358年之前,红巾军中最牛的人既非郭子兴,更非朱元璋,而是一个叫刘福通的起义元老。

韩山童是红巾军创始人,刘福通是韩山童最早追随者之一,由于起义之初,韩山童意外被擒,于是刘福通撑起了红巾军。

起义一年之内,刘福通占据数十城池,拉起二十万大军,第二年又大败元军主将赫斯虎赤,斩元大将巩卜班,击败帖木儿30万精锐之师,屡战屡胜,威震元廷。1355年,刘福通找到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将他立为皇帝,号称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凤”,让红巾军有了统一组织与旗帜。韩宋政权存在十二年,是天下红巾军的名义组织。

更为重要的是,自1356年始,刘福通三路北伐,红巾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此后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北达辽阳,南方江淮、荆楚、巴蜀,所在兵起,势相联结,红巾军势力达到巅峰,元朝岌岌可危、危在旦夕。

总之,朱元璋奉行的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刘福通奉行的是一鼓作气,直接推翻元朝,猛的一塌糊涂。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将会推翻元朝,接受韩林儿的禅让,自己成为一代开国皇帝,后面的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等人根本不会有称帝的机会。然而,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元朝出了一位军事奇才,百战百胜,击败刘福通三路北伐大军之二,一举打掉百余万红巾军,让朱元璋一度考虑接受元朝招安。

这位军事天才叫察罕帖木儿,汉姓李氏,字廷瑞,祖籍北庭,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木华黎的后裔、梁王阿鲁温之子,生于1328年,与朱元璋同年。元朝夺得天下之后,很多蒙古人定居中原,察罕帖木儿祖上来到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于是后代一直居住于此。察罕帖木儿自幼攻读儒书,曾应进士举(未中举),名闻乡里,属于一个半汉化的蒙古人。

红巾军起义之后,李廷瑞(察罕帖木儿)投笔从戎,组织地方武装,多次击败红巾军,尤其是1355年,淮西红巾军30万来攻打中牟营,却被李廷瑞以少胜多,追杀了十余里,无数的红巾军惨遭杀戮,由于李廷瑞的存在,北方红巾军一度处于低潮。

1356年,刘福通开始北伐大业,准备一举推翻元朝,前期进展顺利,但最终都被李廷瑞击败。

第一,西路李武、崔德北伐,计划从河南北部经由山西进逼大都。起初,西路军势如破竹,攻破潼关,进入河南,扼制崤、函二关,但在李廷瑞出现之后,西路军连战连败,多次遭到追杀。1357年,刘福通派遣四川一支红巾军北上增援西路军,起初势如破竹,但李廷瑞在陕西凤翔(今属宝鸡市)里应外合大败红巾军,红巾军大溃,自相践蹂,被杀者数以万计,伏尸百余里。西路红巾军从此一蹶不振,分成两路退到四川与宁夏。

第二,东路毛贵北伐,计划从山东进逼大都。由于山东与大都距离太近,东路军北伐让元廷惶恐不安,有的主张北逃,有的主张迁都,最终急征四方兵入卫,命李廷瑞屯兵涿州(今属河北)。不过,东路红巾军被元将刘哈剌不花击败,退回了山东。

第三,中路关铎、破头潘北伐,从中路走山西直逼大都。李廷瑞看穿中路军作战意图,在太行山南山的关隘设伏,并亲自率领重兵屯驻在闻喜、绛阳,果然由此经过的红巾军,遭到了元军的伏击,损失惨重,最终红巾军在山西无法活动,离开山西北上,转攻河北,进军上都(今内蒙正蓝石别苏木)。值得一提的是,1359年中路军攻入高丽,但最终兵败高丽。

后来,刘福通大将周全攻打洛阳,又是李廷瑞击败周全,守住了洛阳。

刘福通的各路红巾军,不是被李廷瑞击败,就是被吓退,从而没能达成战略目标。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李廷瑞,刘福通早就北伐成功,一举推翻元朝了。

更让刘福通恨之入骨的是,1359年李廷瑞攻破汴梁,主韩林儿、刘福通仅与数百骑逃脱,元军俘获韩宋政权的“皇后”及起义军家属数万,宋政权官员五千余人。失去汴梁之后,刘福通实力尽失,从此依赖于其他人的保护,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资本。可以说,“刘福通苦李廷瑞久也”,刘福通是李廷瑞最大的苦主。

刘福通兵败之后,红巾军内部矛盾爆发,各部互相攻伐不已,其中对大都威胁最大的山东红巾军,在毛贵去世之后更是自相攻杀,于是李廷瑞很快就平定了山东,仅存益都(如今山东潍坊青州)一座孤城没能平定。

这时,与益都城内红巾军一样,还有一个人非常慌张,这就是朱元璋。朱元璋能够崛起,主要依赖刘福通、徐寿辉、张士诚、毛贵在东西北三个方向挡住了元军主力,但此时形势却骤然巨变。徐寿辉去世之后,陈友谅继承了一部分势力,而陈友谅与朱元璋敌对,东边张士诚也蠢蠢欲动,如果李廷瑞平定山东,元军主力再从山东南下,位于金陵的朱元璋就由三面屏障成了三面受敌。

无奈之下,朱元璋派出使者向李廷瑞示好,表示愿意归顺朝廷。李廷瑞奏明朝廷后,表示愿意接受,并请朝廷回派使者——元朝户部尚书张昶,带去了册封的命令,授朱元璋为平章(相当于省长)。

张昶从海路抵达浙东,准备从浙东前往金陵。不过,朱元璋非常精明,由于李廷瑞多次攻打益都未成,决定再观望一下,于是找借口暂时没有接诏。

朱元璋这一观望,让他名声没有受损,不用背负背主之名。

谁也没有想到,元廷形势大好之际,投降朝廷的红巾军将领田丰、王士诚,在益都城外把李廷瑞给暗杀了,再度投靠了起义军。而且,李廷瑞(察罕帖木儿)主力在山东,另一元将孛罗帖木儿看到山西空虚,竟出兵占了李廷瑞的地盘!

于是,李廷瑞养子王保保接手兵权之后,首先攻下益都斩杀了叛变刺杀养父的田丰、王士诚等人,其次王保保王保保回军与孛罗帖木儿交战,两人大打出手,根本无暇顾及南下平定朱元璋等人。

李廷瑞(察罕帖木儿)遇刺,享年34岁,朱元璋闻讯之后叹道:“天下无人矣!”接着拒绝接受元朝的招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英宗是昏君吗 朱祁镇给人的形象为何那么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英宗朱祁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英宗朱祁镇差点让明代灭亡,又冤枉杀了于谦,朱祁镇真的是一个昏君吗?说起明英宗朱祁镇,在绝大多数人的观感里恐怕是个昏君、庸君,甚至我还看到有作者将朱祁镇和其弟弟明代宗朱祁钰的关系比喻成淘气哥哥和倒霉弟弟。明代宗朱祁钰究竟是幸运

  • 汉中之战后诸葛亮就开始出兵北伐,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然后和赵云率军进驻汉中,用汉中太守魏延为丞相府司马 ,为正式进攻曹魏做准备。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为了吸引曹魏的主力大军,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一支军马作为疑兵出斜谷,摆出一副北攻郿城的形势,当时曹叡果然上当,他得

  • 如果要说改变战国格局的十大名人,分别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战国,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时期之一,期间曾涌现出大量风云人物,如果要从中选出十大历史名人,难度其实相当之大。个人认为,要评选十大名人,不仅要看其名气和才能,还应该看其对战国格局的影响力,同

  • 李自成和谈是到底开出来什么条件 崇祯为什么会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李自成和崇祯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当初选择和崇祯议和,崇祯为什么要拒绝?李自成都说了什么条件?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闯王李自成率领数十万农民军兵临北京城下,崇祯皇帝试图凭借京城九门坚固的城防,并依靠三大营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与“流贼”

  • 深受曹操信任,正史中的曹仁到底是何实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他手下的谋士也是数不胜数,比如著名的五子良将,又有曹氏兄弟夏侯兄弟等等。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带来的便是三国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曹军将领曹仁。曹仁,字子孝,曹操从弟,沛国谯郡人(今安徽省亳州市),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曹仁少时喜好弓马弋猎,入军之后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初平四年(193

  • 历史上的王朗并非诸葛亮口中“厚颜无耻”之人,他是怎样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王朗的这段故事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历史上的王朗是怎样的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电视剧《三国演义》当中,很多人对于诸葛亮骂王朗这段剧情,应该都有很深刻的印象。诸葛亮与王朗在阵前,诸葛亮用一大段话把王朗批得体无完肤。而王朗却对此并无招架之力

  • 曹操死后曹彰手里握着十万大军 曹彰为什么没有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死后曹彰手里握着十万的大军,曹彰为什么没有选择造反?曹彰心里是怎么想的?前言历史上,建安七子中的曹丕曹植曹彰都是一母同胞所生,曹操死后,在那个为权力不惜一切代价的年代,手握十万大军的曹彰并未起兵造反,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跟他的性

  • 武则天的出身如何?她入宫前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统女皇武则天,大家更熟悉她进入皇宫后的事迹,其实她在入宫之前的经历同样十分传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武则天出生于一个世代经商的商人家庭,从南北朝那会儿开始,武家就相当的有钱。到了隋朝的时候,武家则是更进一步。武则天的爷爷武华,一度

  • 刘备称帝时关羽还活着的话 关羽会选择支持刘备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关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称帝时关羽如果还活着的话,关羽会不会支持刘备?关羽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如果关羽活着,会不会反对刘备称帝?这一点其实可以借鉴荀彧之死。为曹操效力近三十年之久的荀彧在曹操称公时,站出来公然反对,因为他非常清楚,曹操称公只是第一步,以后会

  • 为什么说立杨广为太子是隋文帝一生最英明也是错误最大的决定?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隋炀帝杨广是千古一帝,他做过一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也有人说他是暴君,一个并不昏庸的暴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569年,杨广生于长安。杨广出生的时候,他爹杨坚还只是北周的一个大将军,不久之前刚刚继承了他爷爷的爵位。而当时的北周,正处于最为强大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