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入川与马超比武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关羽入川与马超比武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582 更新时间:2024/1/24 16:19:52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由于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被称关公,甚至被认为是“武圣”受后人崇拜。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在后汉三国年间,甚至在整个冷兵器时代,都不是靠单挑来决定战役胜负的,像关羽关云长、秦琼秦叔宝那样于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悍将如凤毛麟角。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关羽年迈之后,战斗力锐减,连庞德也打不过了(演义中说是臂上中箭,正史中说是射中了额头),而秦琼缠绵病榻十多年,也就是因为当年打仗太拼了。

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都记载了关羽对马超心怀不满,并且放话要入川揍马超,评论者认为关羽心高气傲不善于团结袍泽,还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先生,古今伟人,何不能相忘马孟起耶?”

毛宗岗在点评《三国演义》的时候这样回答:“此则先生更有深意,不可与浅者道也!”

毛宗岗笔下的“先生”,指的就是武圣关羽关云长,而关羽此举的深意,只有诸葛亮能理解:“惟孔明深谅先生之心,浅者不知,几以先生得胜孟起一筹也。夫先生岂喜胜孟起一筹者耶?”

这段评语说得很明白,那就是关羽并不会把压过马超一头当成高兴事儿——他原本就没瞧得起坑死父亲和两个弟弟的马超马孟起,而他公开宣称要入川揍马超,不过是跟诸葛亮演了一出双簧,为的就是要灭掉马超的嚣张气焰。

马超人品如何,本文不去讨论,咱们要说的,是关羽跟诸葛亮的密切配合,也不是仅此一次,陈寿说关羽“骄于士大夫”,也是不准确的——诸葛亮就是典型的士大夫,但是他们之间却互相尊重。

除了“关羽要揍马超、诸葛亮写信摆平”,这俩人还有过一次密切合作,那就是在封黄忠为后将军的时候,诸葛亮打着关羽的旗号表示反对:“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黄忠虽然被封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但是心里未必十分舒坦,所以转过年来的病逝了——建安二十四年受封之前,还能“推锋必进,一战斩渊”,说明身体状况不错,前一年还龙精虎猛,建安二十五年却忽然病逝,这就很有意思了。

其实刘备本来并没有给予黄忠太高的评价,即使黄忠阵斩了夏侯渊,他也阴阳怪气地泼冷水:“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刘备所说的“魁”,指的是张郃张儁乂,刘备这话的意思很明白:“拿下张郃才算本事,杀了夏侯渊,有个鸟用?”

熟读三国正史和演义的读者诸君都知道,在当年能打败张郃的,就是张飞,诸葛亮也未必是张郃的对手,张郃之死,是司马懿与诸葛亮密切配合的结果。

刘备贬低黄忠,其实是在抬高张飞,那意思是我的老班底,也有比黄忠厉害许多的人物——黄忠不是刘备旧部,也没有跟关羽战长沙:“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

作为一代枭雄,刘备对迫于无奈而投降的人,是不可能给予完全信任的,“用人不疑”只是上位者的空头人情,如果对谁都无条件地信任,刘备也混不成三国三巨头之一。

刘备对黄忠是又打又拉,这一点诸葛亮是十分清楚的,所以他才拿关羽当挡箭牌,但不知道诸葛亮和关羽反对黄忠就任四方将军,是想把这个位置留给谁——笔者分析,应该是赵云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赵云入川的功劳也不小:“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

赵云连下两城,其功大于黄忠在刘备法正指挥下阵斩夏侯渊,封侯拜将,也是应得的赏赐,但是刘备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只好让一身是胆的虎威将军受些委屈,赵云能理解刘备的难处,但是诸葛亮和关羽是有可能出来打抱不平的。

刘备破格提拔了黄忠,同样也给予了马超相当高的待遇:不但封其为平西将军、临沮都督,还给他增加了部队(潜以兵资之),刘备进位汉中王,又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也就是给了他“尚方宝剑”一类的东西,其专断之权仅次于关羽(假节钺)。

马超是不是在受封之后变得十分嚣张,正史和演义都没有记载和描述,但是关羽和诸葛亮却采取了行动:诸葛亮向刘备汇报了关羽要入川揍马超的事情,刘备表示很担忧。

无论是看《三国志》还是看《三国演义》,总是感觉到这是一出双簧,为的就是震慑马超:如果关羽真的要揍马超,不向刘备请示,却偏要跟军师将军诸葛亮商量,莫非不假节的杂号军师将军,地位比“前将军、假节钺、董督荆州事”的关羽地位还高?

这样一想,就发现问题了:如果关羽是瞧不起士大夫的傲慢武夫,又怎么会被诸葛亮的几句表扬而兴高采烈,又怎会把诸葛亮的信广为展示弄得尽人皆知?

关羽要入川揍马超,在诸葛亮“劝说”下打消了念头,毛宗岗认为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刘备:“得此,则孟起野心自化,毋复他虑。故先生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在《汇评三国志演义》中,李卓吾与毛宗岗很难得地达成了一致意见:不必有此事,不可无此言。孔明已会( 知)其意。(关羽)正欲孔明将以压服孟起耳,非喜其誉已也。此亦云长弹压孟起之策,所以曰“孔明知我心也”。

关羽并没有真的入川去揍马超,这说明他只是做个姿态而已,如果他真的铁了心想去,别说是诸葛亮,就是刘备也未必拦得住,所以毛宗岗和李卓吾两位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是诸葛亮和关羽默契配合震慑了马超。

如果把这这件事比作一出双簧,那么关羽是发头卖相的前脸儿,诸葛亮则是说学逗唱的后身儿,这出戏就是演给马超一个人看的。马超明知是演戏,却既不能叫好,也不能喝倒彩,那可是要多郁闷有多郁闷了。

既然正史和演义中都有关羽要入川揍马超的记载和描述,那么读者朋友们讨论如果真打起来谁输谁赢,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这种可能性是确实存在的。

关羽和马超真打起来谁输谁赢,笔者认为答案是很明显的:关羽曾经万马军中斩颜良,马超却没杀过一个名将,没打胜过一次战役(虎牢、渭水之战满盘皆输),再加上关羽挟主场之利“仗势欺人”,马超可能还没开打就得认输。

当然,说马超打不过关羽,只是笔者一家之言,如果真打起来,谁都有可能获胜,毕竟马超也不是善茬子,急眼了也会跳墙的。所以最后的结论还得由读者诸君来下:毛宗岗和李卓吾认为关羽要入川揍马超,其实是为了刘备的利益和脸面。如果马超一时冲动反唇相讥并接受挑战,战斗的结果,又当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这3位名将,投降后为何不受待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有3大名将,投降后不受待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吕布正史上,吕布实力可能不如“万人敌”张飞和关羽,但在演义中,吕布是名副其实的三国第一名将,他在虎牢关前大战关羽、张飞、刘备三兄弟,没有输给他们,后来又一人单挑曹营的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6将,还是担心寡不

  • 和裕皇贵妃:为嘉庆生下皇长子,成人生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和裕皇贵妃的身上又着怎样的传奇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和裕皇贵妃刘佳氏的出身非常卑贱,只是内务府包衣的后代,其父亲也是一个芝麻小官。但和裕皇贵妃刘佳氏仿佛注定了会有极其不平凡的一生,在她通过宫女选秀进入皇宫之后,就被乾隆帝指给了还是皇子的嘉庆,即皇子永琰。在和裕皇贵妃刘佳氏到

  • 历史上真正的钮祜禄氏,出身名门嫁给亲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真的有浣碧此人呢?答案是有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的浣碧姓钮祜禄氏,是一个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其祖父是遏必隆,父亲也是朝中大臣阿灵阿,母亲是雍正皇帝生母的亲妹妹。这样的出身可比电视剧里高贵不少。简单来说,雍正皇帝就是钮祜禄氏的表哥,钮祜禄氏这样的出身足以坐上皇后

  • 历史上的帝辛,究竟是不是荒淫无度的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酒池肉林”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历史记载中,帝辛因牧野之战的战败而自焚而死,当时周武王为了显示自己讨伐帝辛的合法性,他列出了帝辛的六条罪状,即喜好美酒、不重用贵戚旧臣、重用小人、听

  • 龙且对于项羽到底有多重要呢?他的实力有多强劲?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生于乱世的项羽少年勇武轻狂,心存大志,起兵之后杀伐谋断,征战连连,一生金戈铁马罕遇敌手,灭秦后拥立天子,自封霸王,在那个时代几乎无敌于天下。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楚汉争霸时期,龙且乃是项羽麾下极为重要的一位战将,韩信攻占齐地之后,项羽命龙且率兵二十万征讨

  • 孝昭仁皇后:出门名门的大家闺秀,13岁就嫁给康熙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名门之女,13岁被康熙纳入后宫,一年后就封皇后,成为坤宁宫最后一位主人她便是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孝昭仁皇后来自于清朝最有名的后族,钮祜禄氏,祖父是清朝开国大将弘毅公额亦都,祖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女和硕公主穆库什,父亲是康熙初年辅政大臣果毅公遏必

  • 西魏八柱国之一的侯莫陈崇是什么人?他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西魏八柱国实际上就是当时西魏山头主义的体现。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其中,侯莫陈崇(514年―563年),字尚乐,代郡武川(今内

  • 李自成在京城待了四十二天,为何只当了一天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很多人说,李自成一共当了四十二天皇帝,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李自成并不是只当了四十二天皇帝,而是他只在北京待了四十二天。在一片石之战(山海关大战)

  • 乾隆朝的三大宠臣和珅、刘墉、纪晓岚是何真面孔?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经常用“明朝不明,清朝不清”来形容这两个朝代。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清朝无贪官,不但和珅无言以对,就连刘墉纪晓岚也会捂着嘴偷笑:“和珅不是贪官,他是贪奴,但我们却真的差点因为贪渎而掉了脑袋,如果清朝无贪官,我们的罪名岂不是可以一笔勾销了?”清朝是没有贪官还

  • 清朝八旗旗主是什么 旗人升官之后为什么畏惧自己的旗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清代八旗旗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八旗旗主的权势到底有多大?旗人升官之后为什么对旗主如此畏惧?所谓八旗旗主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从清太祖努尔哈赤最初创建的黑旗,到后来努尔哈赤、舒尔哈齐兄弟分掌的红黑两旗,再到黄、白、红、蓝四旗并最终演变为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