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为什么拒绝李自成和谈 李自成到底开出了什么条件

崇祯为什么拒绝李自成和谈 李自成到底开出了什么条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29 更新时间:2024/1/17 19:20:2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自成和崇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自成当初和崇祯和谈,许诺只要崇祯答应条件李自成就会出兵皇太极,崇祯为什么自杀都没有答应?

崇祯17年3月(1644年4月),李自成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大明到了最危险时候,内有农民军架在脖子上的刀,外有清军昼夜猛攻,亡国已毫无悬念,唯一不同是亡在谁的手里。

心有不甘的崇祯皇帝

鹬蚌相争的道理谁都懂,关外的皇太极正等着大明与李自成两败俱伤,自己好入关捡漏。

谁不是这么想?李自成心里也非常清楚,如果自己直接推翻明代,接下来的故事就是自己和关外异族的你死我活,一旦失败,不但身死他乡,还要在后世留下''反贼''骂名。

但如果把只剩一口气的明代留给皇太极料理后事。自己转头再灭了这些关外来的满人,就可以效仿朱元璋,以最小代价博得最大利益,让自己的江山因驱逐异族而有了正义性。

闯王李自成

想到这儿,他笑了。说动就动,命人把投降的太监杜勋找来,说你替我得跑一趟京城,和崇祯好好谈一谈,把我这三个条件带给他。

李自成当时向崇祯提了哪三个条件?

《明史》. 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封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遏群寇,犹能以劲兵助剿辽蕃,但不奉昭觐见

什么意思?只要将西北大片土地分给他为王,拿出100万两银子犒赏大军,封王之后,不奉召也不觐见。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后面一句话带有很大诱惑性和暗示性,只要满足了我这三个条件,我出精兵帮你和辽东外族大军打。

李自成的农民军

这三个条件高吗?其实也不高?咱们来看看:整个西北已经被李自成占了,你封不封他王只是名义上的事。不觐见,在清军的猛攻之下,羸弱大明又能活几天?李志成还有没有觐见机会你崇祯都没有把握,还考虑以后的事?大明国库空虚没钱?文武百官那些大小贪官们没钱吗?挤一挤、逼一逼这100万两是有办法的。

但李自成把崇祯看走眼了,崇祯一条都没有答应,尽管,这个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大作为的末代皇帝,很清楚拒绝后的下场

李自成的农民军攻打北京城

李自成叹了口气,第2天就开始攻城。攻就攻吧,你不是要我死吗?崇祯皇帝命令后宫宾妃全部自尽。并亲手砍杀了自己的两个女儿(长平公主断臂未死,也就是金庸书中的独臂神尼)。在吩咐贴身太监带着三位皇子出逃后,领着王承恩直奔煤山自缢殉国。

他用自己实际性行动捍卫了帝王最后的尊严。抓住绳子的那一刻,他想起了卢象升孙承宗、袁崇焕、孙传庭祖大寿、洪承畴、张所、毛文龙、熊廷弼、李定国……他想起了自己在风雨飘摇中发奋图志的17年。

崇祯皇帝吊死煤山

遗昭中落满了无奈:虽朕薄德匪功,上干天怒,然皆褚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误伤百姓一人

不论崇祯皇帝生前怎么样,最后以发覆面的举动,以及至死还对百姓的爱护,小编认为,是值得尊敬的。一切只能说生不逢时。有些史学家和网友,一直对崇祯皇帝的死持以各种各样态度:不该杀袁崇焕,不该处死魏忠贤,听了太多文官谗言等等。

崇祯皇帝仓促朝政

这些有道理吗?有一定道理,但绝不是大明王朝在崇祯皇帝手里轰然倒地主要因素。我们站在历史的大环境下看看。

在崇贞皇帝接手大明王朝时,这已经是一艘千疮百孔船,大厦将倾,没有任何人能以自己能力改变这一切,这是时代大环境,滔滔洪流排山倒海,岂是一两项政策所能挽救?内忧外患,连续14次天灾,什么样的王朝又能挺得住?但尽管这样,崇祯皇帝还是在风雨飘摇中把大明王朝苦撑了17年。如果换做他那两个弟弟,湘怀王朱由栩或惠昭王朱由橏,明史学家估计,撑不过4年。

崇祯爱民勤政大家比小编还清楚,每天上班最早下班最晚,工作时间多达16个小时,20多岁头发全白了,身上穿的龙袍和袜子还有补丁,历史上有过这样的皇帝吗?至于杀错一两个人,哪个帝王又没有犯过这种的错误?

最勤政皇帝崇祯

那不答应李自成条件,是崇祯拿江山社稷和小命在玩个性吗?也不是。在崇祯眼里,你李自成势力再大,都不过是一群反贼流寇,向你妥协,我崇祯也就不是什么大明天子。''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大英主主基因里有一种傲骨。包括''不赔款,不割地,不和亲'',不论你把我揍成什么样子。老朱家这种性格,究竟是对是错,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傲骨铮铮大明王朝

从他的遗昭中可以看得出,崇祯对文臣失望透顶,失望到了哀莫大于心死。辛辛苦苦勤政17年也没让大明起死回生,就算答应了李自成,大明能活过来吗?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曾就是用这种招安之计,反复在大明王朝身上割肉,教训太多了,继续答应无异于与虎谋皮。

面对现实,没必要再撑了,一切于心不舍又无奈,唯一能做的只能以死明志。

无奈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事实上,崇祯的做法是对的,看看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所作所为,可以说比豺狼还残忍,比饕餮还贪婪。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也是他和他的大顺军和还有几十天短命王朝的因果。正所谓有些农民,如果当了地主,只会比以前地主更加残忍。

大江东去,淘不尽千古兴亡事。世间之事,悲情总是多于幸福。崇祯皇帝,用自己的无奈和尊严完成了一个王朝的落幕仪式。

风雨送行舟,水东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王经曾抵挡姜维北伐,最后为何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姜维和诸葛亮北伐谁走得远,姜维北伐差点成功,姜维为什么北伐

    王经是冀州清河(今河北清河东南)人,与许允都被称作是冀州的名士,农民出身。《三国志》无传。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并篡夺了曹魏大权。而对于王经来说,很可能站到了司马懿家族这一边,从而获得了官职的晋升。正元二

  • 乾隆退位后三年之间里依旧掌权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退位后的乾隆在做什么,乾隆时期出现的状况是什么,乾隆是谁

    对乾隆太上皇生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禅让之后还活了三年之久,在三年时间里乾隆依旧掌权,乾隆在三年时间里都做了什么事情?写下几万首诗的十全老人乾隆帝,最崇拜的人物是康雍乾盛世的奠基人清圣祖康熙帝。弘历为了表达对其祖父的敬重,把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61年)的皇

  • 朱棣明明比朱允炆更具有实力 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朱允炆做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找到朱允炆了吗,朱允炆是朱元璋的什么人,朱元璋为何不传位朱棣

    很多人都不知道朱元璋传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朱棣明明比朱允炆还要好,朱元璋在立太子的时候,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孙子朱允炆?朱元璋是怎么想的?在大明王朝中一共诞生了十六位皇帝,其实看大明王朝时你就会发现很多皇帝的在位时间并不是很长。朱元璋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一位普通老百姓逆袭成大明王朝的开国

  • 乾隆作为一个精明的皇帝 乾隆为何会选择嘉庆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后代谁又当上皇帝,雍正为什么选择乾隆继位,嘉庆怕乾隆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和嘉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嘉庆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优点?嘉庆平平庸庸乾隆为什么会选择他作为继承人?乾隆看中嘉庆哪一点?大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大清王朝中一共诞生了十二位皇帝。大清王朝由盛到衰长达了数百年,接下来我们就讲解讲解乾隆和嘉庆时期的故事

  • 董卓就不怕刘协成为掌权的障碍吗 董卓为什么还立刘协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协是不是最窝囊的皇帝,刘备忠于汉室为何称帝,汉献帝和董卓的关系

    对董卓和刘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董卓进京后为什么要立刘协作为皇帝?董卓究竟是怎么想的?董卓就不怕刘协会阻挡自己掌权吗?董卓进京时,当时刘辩看到董卓哆嗦的不能言语,而刘协则举止得体,落落大方,随后董卓稳定住局势后,改立了刘协为新的皇帝。唐代白居易写过一首诗《放言

  • 三国时期最有钱的三个人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名气最大的人,三国里最傻的人是谁,三国最有钱的人

    三国时期的人才辈出,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你知道三国时期最有钱的三个人是谁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有很多出色的政治家,比如刘备、曹操;有神机妙算的谋士,比如诸葛亮;还有很多骁勇善战的将士,关羽、张飞、吕布等等。历史上对于他们的评价标准都非常多,今天我们做来讨论一个有趣的话题,

  • 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的话 诸葛亮会是下一个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二次北伐为什么失败,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不能成功,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北伐成功,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北伐吴国成功的话,诸葛亮又会做什么事情?诸葛亮会不会学习曹操?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聊三国有一个好处,三国故事读者老爷们都耳熟能详,不用费心去铺陈背景,比如一提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圣人。聊三国也有一个坏处

  • 襄宪王朱瞻墡最后的结局如何?他为何会3次错失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襄王是谁,王政君最后结局,赵高改遗诏是怎么被后人知道的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1425年)。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王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府。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425年(明朝洪熙元年),

  • 魏延真的有反骨之心吗 诸葛亮为什么不早早除掉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说魏延会反,魏延为何怕诸葛亮,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和魏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诸葛亮既然已经了解魏延有反骨之心,诸葛亮为什么不早杀魏延?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想的?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谓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他不仅用兵如神,而且还能掐会算,同时还有鉴人的本领。(马谡是个例外)比如,在魏延归顺刘备时,诸葛亮

  • 禹舜在历史上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何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舜和大禹的关系,排三历史统计前后关系,虞舜大传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三皇五帝”之一。晚年听从四岳的安排和建议,禅位于大禹。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五帝本纪》记载:“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