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退位后三年之间里依旧掌权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乾隆退位后三年之间里依旧掌权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087 更新时间:2024/1/19 5:26:54

对乾隆太上皇生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禅让之后还活了三年之久,在三年时间里乾隆依旧掌权,乾隆在三年时间里都做了什么事情?

写下几万首诗的十全老人乾隆帝,最崇拜的人物是康雍乾盛世的奠基人清圣祖康熙帝。弘历为了表达对其祖父的敬重,把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61年)的皇帝的桂冠,让给康熙帝。所以他准备在位60年(85岁)就会“归政退间”。在太上皇的岁月里,他还成为了“十一全老人”呢!

君无戏言,85岁的老皇帝乾隆在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亲临太和殿授传国玉玺给36岁的太子、十五皇子颙琰。第四年刚过去两天,即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乾隆帝驾崩于养心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实际上乾隆的禅位并非如宋高宗一样真心实意,而是给康熙帝一个面子,表明自己的孝心,才履行自己的承诺的。乾隆帝自然不会像主父、唐玄宗、宋高宗等君主彻底放手的。乾隆对权力有很大的控制欲,他是归政不归权,那么他在做太上皇期间都做了些什么呢?

乾隆禅位

一、他向天下昭示,大清不是儿皇帝的天下而是太上皇的天下。

禅位后的乾隆没有搞“乔迁之喜”,仍然住在只有皇帝才可以住的养心殿。他花巨资建的“养老院”宁寿宫,对他来说也就是一摆设。嘉庆帝继续住在东宫——毓庆宫。乾隆帝仍然像在位时一样处理各种政务,嘉庆帝必须接受他的训政。嘉庆帝只能熬着,乾隆帝的理由很充分,都是为你好,我这是站好最后一班岗,扶你上马带一程。他说:

“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他“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听我训导,将来知所遵循,不至错误,岂非天下之福哉。”

这四年的“嘉庆年号”,也只是宫外的人用,在宫内用的则是乾隆六十一年,乾隆六十二年、乾隆六十三年、乾隆六十四年,清高宗仍自称“朕”,所有政令需要加盖太上皇宝玺方可施行,一些重要大权像批阅奏折、任免官员等仍然由乾隆帝亲自处理。

乾隆帝与嘉庆帝

就在乾隆帝禅位半个月后,他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宣告:“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

乾隆为什么不放权力,当太上皇不香吗?

在人的想象中,当太上皇就等于退居二线,退休了就可以放下繁重的政务,好好地享受老年生活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历史上有多少太上皇放权后是幸福度过晚年的呢?

刘邦的爹刘太公虽是太上皇,晚年幸福,可他根本没当过皇帝,就是一乡村老头,儿子来了还得拿着笤帚迎接。他压根就没权,所以也就谈不上放权。活着放权的那些,李渊是被逼的,他在人生的最后9年,活得憋屈窝囊,只不停地生孩子,大概是想补偿的“多子多福”吧。太上皇唐玄宗被软禁,近侍被流放,他自己战战兢兢郁郁而终。他可不想重蹈他们的覆辙,于是他学习了唐玄宗的老爸唐睿宗,让位不放权。

二、学习康熙帝举办盛大的千叟宴

所谓千叟宴就是皇帝过生日时,免费宴请德高望重的乡绅老人(基本是致仕名臣)前来为自己祝寿的酒宴。乾隆帝是个爱热闹好面子的皇帝,对自己爷爷又很崇拜,千叟宴在整个大清帝国一共办了四次,原创者是康熙大帝,他在有生之年一共举办了两次。乾隆帝效法自己爷爷也举办了两次千叟宴,其规模比清圣祖还大,这点他可没给康熙帝“面子”。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他在乾清宫举办过一次千叟宴,规模空前,邀请的是60岁以上的老人3000多人赴宴,安排了800多桌。“入宴者赐如意、寿杖、朝珠、绸锻等物,盛况非凡,礼节繁缛。”

千叟宴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帝以太上皇的名义,在宁寿宫皇极殿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邀请的是70岁以上的老人。三天后,乾隆在宁寿宫皇极殿再次举办“千叟宴”。有3056名老人被邀请到席,“其仪率多由旧,而盛事实视前有加”。年龄在90岁以上的人被请到御座前,赐酒、赐拐杖等。百岁以上的赏六品顶戴,90岁以上赏七品顶戴。

三、镇压白莲教起义

就在乾隆帝退居二线,和“老爱卿”们举办千叟宴后不久,就收到了一份“大礼”。白莲教起义爆发,这是清代中后期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乾隆帝成太上皇后赶上了。起义由湖北枝江、宜都的张正谟、聂杰人率先发起,各地教徒纷纷响应。

乾隆帝急令湖广总督毕沅、四川将军观成、湖北巡抚惠龄、西安将军恒瑞等火速弹压。不过女汉子首领王聪儿率军避实就虚,击其不备。

乾隆平叛了三年,多次调动军队镇压,为镇压叛乱白花花的银子花去一亿二千万两,王聪儿、姚之富才跳崖而死,王三槐被生擒。乾隆帝很兴奋,沽名钓誉的他大吹大擂说“武功十全之外”,又“成此巨功”,这不说自己是“十一全老人”嘛!

现实很残酷,历史何尝不是。白莲教的余部,很不给乾隆帝这个太上皇的面子,依然兴风作浪。又过了六年,乾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白莲教的残部才算肃清。究其原因,就是乾隆时代(含太上皇时期)太奢侈,官员太腐败,尤其宠臣和珅的擅权结党使整个清廷更加腐败。

四、修复乾清宫、交泰殿等。

这不,在轰轰烈烈镇压白莲教起义时,这个太上皇也不忘大兴土木,修建楼堂馆所。当然这也是事出有因,都是太监惹的祸。

那是嘉庆二年(1797年)十月,乾清宫内太监郝世通惹的祸,他不是大内总管,只是一个火炉工。日复一日地干着枯燥的火炉工作,没有前途,不由得郁闷。有一夜,他把看着闷灭在火盆里的木炭,顺手就近一倒,谁知导致了乾清宫、交泰殿失火,乾清宫被火烧塌,宫内物品损失严重。原来他倒在了放有楠木的附近。乾清宫就是明末曾发生有名的“红丸案”“移宫案”的地方,也是崇祯帝写下绝命诏书的地方。

乾清宫正大光明殿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附近的昭仁殿和弘德殿也被波及,没有幸免。万幸交泰殿内乾隆皇帝存放的,象征皇权的25个玉玺被太监们抢救出来,它们用于颁发诏书、录取进士时公布皇榜,可是宫内大量文献珍宝书籍等,全部化为灰烬。乾隆帝谕急修复,我们今天看到的交泰殿,就是嘉庆二年修复的。

和珅被逼自缢

“乾隆六十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公历2月7日),89岁太上皇的弘历,不舍地闭上了眼睛。他的时代过去了,嘉庆帝亲政,很快就上演了一出“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悲喜剧。一生好面子,最宠爱和珅的乾隆帝,在他尸骨未寒之际,被儿子这么一搞,可以说一点面子也没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棣明明比朱允炆更具有实力 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朱允炆做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找到朱允炆了吗,朱允炆是朱元璋的什么人,朱元璋为何不传位朱棣

    很多人都不知道朱元璋传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朱棣明明比朱允炆还要好,朱元璋在立太子的时候,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孙子朱允炆?朱元璋是怎么想的?在大明王朝中一共诞生了十六位皇帝,其实看大明王朝时你就会发现很多皇帝的在位时间并不是很长。朱元璋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一位普通老百姓逆袭成大明王朝的开国

  • 乾隆作为一个精明的皇帝 乾隆为何会选择嘉庆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后代谁又当上皇帝,雍正为什么选择乾隆继位,嘉庆怕乾隆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和嘉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嘉庆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优点?嘉庆平平庸庸乾隆为什么会选择他作为继承人?乾隆看中嘉庆哪一点?大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大清王朝中一共诞生了十二位皇帝。大清王朝由盛到衰长达了数百年,接下来我们就讲解讲解乾隆和嘉庆时期的故事

  • 董卓就不怕刘协成为掌权的障碍吗 董卓为什么还立刘协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协是不是最窝囊的皇帝,刘备忠于汉室为何称帝,汉献帝和董卓的关系

    对董卓和刘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董卓进京后为什么要立刘协作为皇帝?董卓究竟是怎么想的?董卓就不怕刘协会阻挡自己掌权吗?董卓进京时,当时刘辩看到董卓哆嗦的不能言语,而刘协则举止得体,落落大方,随后董卓稳定住局势后,改立了刘协为新的皇帝。唐代白居易写过一首诗《放言

  • 三国时期最有钱的三个人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名气最大的人,三国里最傻的人是谁,三国最有钱的人

    三国时期的人才辈出,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你知道三国时期最有钱的三个人是谁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有很多出色的政治家,比如刘备、曹操;有神机妙算的谋士,比如诸葛亮;还有很多骁勇善战的将士,关羽、张飞、吕布等等。历史上对于他们的评价标准都非常多,今天我们做来讨论一个有趣的话题,

  • 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的话 诸葛亮会是下一个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二次北伐为什么失败,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不能成功,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北伐成功,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北伐吴国成功的话,诸葛亮又会做什么事情?诸葛亮会不会学习曹操?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聊三国有一个好处,三国故事读者老爷们都耳熟能详,不用费心去铺陈背景,比如一提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圣人。聊三国也有一个坏处

  • 襄宪王朱瞻墡最后的结局如何?他为何会3次错失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襄王是谁,王政君最后结局,赵高改遗诏是怎么被后人知道的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1425年)。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王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府。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425年(明朝洪熙元年),

  • 魏延真的有反骨之心吗 诸葛亮为什么不早早除掉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说魏延会反,魏延为何怕诸葛亮,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和魏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诸葛亮既然已经了解魏延有反骨之心,诸葛亮为什么不早杀魏延?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想的?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谓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他不仅用兵如神,而且还能掐会算,同时还有鉴人的本领。(马谡是个例外)比如,在魏延归顺刘备时,诸葛亮

  • 禹舜在历史上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何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舜和大禹的关系,排三历史统计前后关系,虞舜大传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三皇五帝”之一。晚年听从四岳的安排和建议,禅位于大禹。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五帝本纪》记载:“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

  •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如果不死蜀汉又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诸葛亮不听魏延的奇袭之计,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

    对诸葛亮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杀魏延,魏延真的非死不可吗?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样的?《三国演义》中一直有一位被封神的存在,那就是诸葛亮,诸葛亮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几千里之外没有敌手,威名万丈。三国后期,蜀汉政权岌岌可危,刘备不听谏言命丧白帝

  • 曹髦如果像夺回政权,杀掉司马师,他需要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曹髦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曹魏第四位皇帝(254年11月1日-260年6月2日)。 曹髦文才武略,崇拜少康,不满司马氏专权秉政,甘露五年(260年),亲自讨伐司马昭。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髦认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不能坐视不理,否则过不了多久,他就会被他废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