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如果不死蜀汉又会怎么样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如果不死蜀汉又会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395 更新时间:2023/12/20 20:43:00

诸葛亮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杀魏延,魏延真的非死不可吗?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样的?

《三国演义》中一直有一位被封神的存在,那就是诸葛亮,诸葛亮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几千里之外没有敌手,威名万丈。三国后期,蜀汉政权岌岌可危,刘备不听谏言命丧白帝城,临终之际,将自己不成器的儿子阿斗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也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帮助蜀国努力立威,多次出兵伐魏,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北伐的事情并没有完成。

诸葛亮尽心尽力为蜀国做事,最后累死在五丈原,他本想点亮七星灯为自己续命,不料被突然闯进的魏延将七星灯不慎打翻,诸葛亮的命数也由此发生改变,最后带着未能兴复大业的遗憾去世。

但是,诸葛亮在去世之前就留下了密令要将魏延斩杀,难道当时他就了解魏延要打翻自己的七星灯所以要处死他吗?要了解魏延可是蜀汉为数不多的武将,在五虎上将相继去世之后,也就只有魏延敢称第一了,诸葛亮也不是不爱惜人才之人,尤其是在当时的蜀汉,人才危机也是一大问题,他不可能这么小肚鸡肠的将魏延处死。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诸葛亮要在自己去世之后还要将魏延下令处死呢?

一、魏延的身份

魏延是三国时期出名的将领,由于有勇有谋,深受刘备重视。刘备当年入川的时候,困难重重,是魏延与众将士们一起紧随左右,不离不弃,最终得以成功,自此,刘备将魏延封为牙门将军。

待到刘备攻取汉中,魏延又被给予重任,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一直驻守在汉中十余年。刘备即位之后,魏延再次被任命为镇北将军。多次跟随诸葛亮北伐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魏延为蜀汉的基业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备对于魏延来说有知遇之恩,而在刘备眼中,魏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两人惺惺相惜。

二、诸葛亮为何容不下魏延

(1)历史原因

尽管魏延战功累累,与五虎上将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诸葛亮一直认为魏延不能长期留守在蜀中。诸葛亮凭借自己的知识,看出魏延身有反骨,有朝一日,魏延必回反叛。用现在的知识来看,就是“封建迷信”,单纯的算了一命就决定了人的生死,但是我们细看历史事迹,诸葛亮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

一开始魏延并不是刘备的手下,起初,魏延是跟谁张鲁做事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无忧无虑,也被张鲁大为欣赏。但是魏延却拿着张鲁对他的信任,毅然决然的背叛了张鲁,更是在刘备率兵攻打张鲁时,没有想到为自己的主公抵抗,而是直接上了白旗。

关羽剧照

诸葛亮一直以来都重情重义,从刘备去世托孤之后他的表现我们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十分讲求专一的人,在阿斗面前,他完全有能力将阿斗推翻,抑或是另立新王,但是,他没有而是更加利用毕生所学为蜀汉做事,所以面对魏延这种卖主求荣的性格,他站出来第一个反对魏延的加入,并且清清楚楚的告诉刘备,魏延必须得杀。魏延就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杀死韩玄,奉献长沙,都是不忠不义的作法,不是一位仁义之士。

当时武汉的全体将士都表示临死不屈,只有魏延心甘情愿的投降,并自告奋勇地做内应,这在诸葛亮看来如何能够重用。

魏延剧照

但是刘备很重视魏延,刘备称帝之后更是直接将汉中太守的职位给了他,面对这个职位,刘备的亲兄弟张飞摩拳擦掌,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不料最后竟给了后来居上的魏延。

为了使魏延服众,刘备大声质问了魏延几个问题,魏延的回答也十分让人满意,自此才保住了汉中太守的职位。尽管如此,诸葛亮依旧不放心魏延,但是,事已至此,他也只得将怀疑的态度咽进肚子。好在历史表明,魏延在这一期间确实忠心耿耿,镇守汉中十几年未曾有一天失守过。

(2)魏延心高气傲,不甘心为帅

刘备去世之后,魏延失去了来自皇帝的庇佑,本以为诸葛亮会马上将他斩首示众,未曾想到,诸葛亮看中了他的才华,将他委以重任,只是两人经常在作战方针上面发生多次摩擦。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就献上了一个妙计“子午谷奇袭”,但是,魏延自认为十分有效的计谋,却受到了诸葛亮的全盘否决。这让一向孤傲的魏延内心十分不爽。

自此,每一次诸葛亮出兵北伐,魏延都申请自己另带一队奇兵,另走一条道路,最后与诸葛亮在终点处会和,诸葛亮怎会同意魏延的这个请求,没得商量全盘否决。

魏延内心无论多么不服气,但是碍于权力与地位,魏延只得忍气吞声,接受诸葛亮的安排。刘禅即位之后,朝政基本上都是诸葛亮在负责。他不仅要带兵打仗,还要掌管朝纲。诸葛亮进行了多次北伐,魏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随着魏延有勇有谋,每一次出站都必定有所收获,他的地位也是步步高升,从前军师进封为了南郑侯,有了成绩就开始飘飘然,这是许多人的常态,魏延也不例外,此时的他春风得意,张扬跋扈,在朝廷上霸道专横,无形中的得罪了好多人,其中就有让他丧命的杨仪

魏延不满足纸上谈兵的生活,他觉得自己有着满腔文韬武略,需要有一个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他有着与诸葛亮截然不同的作战方针,但是,毫无例外,这一切都被诸葛亮给否定了。

诸葛亮不采纳魏延的计谋,北伐也多次失败,在魏延看来,这一切都是诸葛亮无能,诸葛亮所有的才华都已经用完了,该到自己上场了。诸葛亮也明白魏延心中所想,但是蜀汉后期缺乏人才,只得留住他,让他担任凉州牧的职位,但是这其实是一个空名号,因为两周当时并不属于蜀汉,还在曹操手中。

(3)魏延为人太过于圆滑,狡诈

诸葛亮深知魏延的脾性,加上他有反骨,诸葛亮担心,魏延会在自己驾鹤西归之后叛乱,就算念及刘备的知遇之恩,不会对无能的刘禅下手,说不好难免会叛变投靠魏国,最后与蜀汉针锋相对。

诸葛亮进行北伐的时候,蜀国就已经体现出了衰败之景,尽管诸葛亮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他也无法改命,处于对刘备的忠心,诸葛亮对于蜀汉的境况每日殚精竭虑,于是选择北伐暂时为蜀国立威,使别国不至于将蜀国当作软柿子即刻派兵攻打。

但是,尽管有诸葛亮北伐的影响,无可避免的是,魏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蜀汉一天比一天衰败,诸葛亮担心,自己去世之后,魏国会马上派兵进攻,到时候一如刘备攻打武汉的情景,魏延会主动请降,为了避免以上种种情况的发生,诸葛亮决定直接杀死魏延,以绝后患。

(4)刘备对诸葛亮的防范

魏延在刘备的信任下发挥了很大的优势,相比于关羽张飞二人,他的亲近程度可能比不上,但是他的武力值可是数一数二的。

刘备虽然诚心诚意的将诸葛亮请出山,但是刘备也不傻,他了解身为帝王最重要的除了人心还有兵权。他虽然对诸葛亮可谓言听计从,讲政治上所有的权力都托付给诸葛亮,让他帮助自己治国理政,但是,兵权一定不能给诸葛亮。

我们可以发现,刘备去世之后,军权基本上是由魏延与李严掌握的。但是,刘备高估了自己儿子的能力。诸葛亮哭哭啼啼的上书一封《出师表》,就高扬起了北伐大旗,兵权还不是任由他掌控?

刘禅直接将军权给了诸葛亮,之后诸葛亮又让李严去镇守汉中,让魏延跟随自己出征,表面上看两人都有一定的升迁之意,但是实际上,都失去了权力,诸葛亮一石二鸟,将所有的大权都归为己有。

诸葛亮更是找出李严的过错将其贬为庶民,为了安抚他,让他的儿子继续镇守汉中,以免反叛。魏延带在身边更是处处打压,不给魏延展示的机会,让魏延一切行动听指挥。

其实,从理智的角度去分析,魏延多次提议的计谋并不是没有可行性,相比较来说,魏延的计谋胜算可能更大,但是诸葛亮就是不采纳。害怕魏延过于卓越风头大盛。抑或是为了让魏国多留一段时间,否则太早解决强敌,自己的才华无法充分地向后人展示,自此,他的地位会受到动摇,所以权衡利弊之下,诸葛亮只得打压魏延。

诸葛亮一直压在自己上面,魏延的才华得不到展示,每天除了骂骂咧咧,就是回到自己的房中将他们的罪行都写作小本本上面。诸葛亮这么对待魏延魏延心中肯定不服,但是大家都听信于诸葛亮,将他封为神一般的存在,所以,魏延只得忍气吞声。

刘禅剧照

但是,诸葛亮一死,魏延不见得不会报仇。诸葛亮去世之后,谁有资格接替他?蜀汉当时还有几个能用的人?赵子龙也去世了,刘备三兄弟早已命归西天,蜀汉的多位战将中,资历最老、战功最显贵、权力最大的就只有魏延了。

诸葛亮太了解魏延的性格了,若是魏延接替了自己的位置,独断专行不说,一定会利用这得之不易的权力教训之前看不顺眼的人,将人挫骨扬灰都不在话下。所以,诸葛亮不可能将魏延这颗定时炸弹留在蜀汉。在嘱咐后人之时就将魏延的去路安排好了。所以,尽管魏延一身才华,没曾想到自己被一个“死人”带到了阴间。

其实,诸葛亮杀魏延不是没有理由,只能说魏延的情商不太高。他的死其实十分惋惜,当时能征善战的武将基本上都去世了,魏延在沙场上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但是,他太高傲了,屡次挑战权威,使得多数人对他都心存芥蒂,诸葛亮连死都不忘将他带走,可怜他为蜀汉鞠躬尽瘁了许久,最后却以反叛的罪名离开人世,实在可怜可悲可叹!

试想,若魏延的姿态放低一点,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诸葛亮或许会留他一命,蜀汉说不定还可以多运转几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髦如果像夺回政权,杀掉司马师,他需要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曹髦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曹魏第四位皇帝(254年11月1日-260年6月2日)。 曹髦文才武略,崇拜少康,不满司马氏专权秉政,甘露五年(260年),亲自讨伐司马昭。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髦认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不能坐视不理,否则过不了多久,他就会被他废黜

  • 荀彧和曹操作为一对老朋友 两人最后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荀彧为什么不投靠刘备,荀彧的结局,如果荀彧跟了刘备

    很多人都不了解荀彧和曹操反目,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荀彧和曹操原本的关系那么好,荀彧作为曹操最赏识的人,两人关系最后为什么会反目成仇?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曹操最喜欢的谋臣当属郭嘉。在赤壁之败之后,他还痛惜郭嘉的早逝。而除郭嘉之外,曹操最厉害的谋臣当属荀彧。与郭嘉不同,曹郭二人是君臣,

  • 在战国时期,改变了历史走向的都有哪些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时期重要事件,三个马夫改变历史,什么人物改变了历史进程

    战国时代是一个纷乱且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在战国七雄二百多年的图强裂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人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那么,战国历史上,除了各诸侯国国君之外,都有哪些改变历史格局的人物呢?1、李俚:变法强国,为魏国奠定霸主地位。李俚曾在春秋末期在晋国任职,“三

  • 曹操评价最高的虎将,此人究竟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虎将中谁最弱,历史上五虎上将是哪五个,曹丕不死司马懿能成功吗

    他是曹操评价最高的虎将,最后结局却十分窝囊,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他不是别人,正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徐晃,字公明,原是杨奉麾下,后来得到曹操的欣赏,被曹操用计收服,开始为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然而,他的结局,却有些令人“不忍直视”。这是怎么回事呢?徐晃最后一次出场,

  • 刘邦见识过心狠手辣的吕后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不杀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如何让自己变得心狠手辣,刘邦死后吕后杀了他三个儿子,吕后简介

    刘邦和吕后不是一对夫妻吗?刘邦面对如此心狠手辣的吕后,刘邦为什么没有对吕后下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刘邦和吕雉算是患难夫妻,他们两人成婚后其实是聚少离多,结婚没过久刘邦就上山落草为寇了,吕雉在家要照顾刘太公和子女,在此期间她还因为刘邦坐过牢、当

  • 三国中带兵打仗最厉害的五位大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最能打的十位猛将,历史上文人带兵打仗最厉害人物,历史打仗厉害排名

    汉末三国,群雄争斗,无数猛士将领辈出,那么三国中带兵打仗最厉害的五位大将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第五,张飞作为与关羽齐名的虎将,张飞可谓是智勇双全,看过演义的都会发现,张飞虽然看起来是一个莽夫,但是却不失一些细腻,他会用计谋去对付敌人。长坂坡一战就能看出张飞断后用霸气和智慧将

  • 汉景帝请丞相吃饭为什么不给筷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什么吃饭不能端碗,卫绾汉代丞相,汉景帝简介

    被文帝器重的周亚夫在景帝时期却惨遭冷落,最终落得个牢内绝食而亡的悲惨下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起周亚夫本人,还要从细柳营一事说起。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侵略边疆,汉文帝分别命令刘礼、徐厉和河内的太守周亚夫驻扎要地,周亚夫驻扎在细柳。为了抚慰伤

  • 郭威在乱世中成为天下之主的,他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倾尽天下乱世繁华作者,倾尽天下乱世繁华沧海遗墨小说,谁篡位魏国

    黄袍加身出自《宋史·太祖本纪》,在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我们都知道,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因“军心所向”,故而黄袍加身,担下了建国的责任,但他并非历史上第一位“黄袍加身”的皇帝,在宋以前的五代

  • 奸臣严嵩到底有多恶贯满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严嵩简介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勉庵,是个江西人。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权臣,因为把持朝政达二十年,期间犯下铲除异己、结党营私、贪污卖官、败坏朝政等罪行,所以后世一般认为他是一位奸臣。除此之外,严嵩在书法、诗词等领域也极有造诣。严嵩画像严嵩在25岁的时候高中了进士,可惜后来患上大病

  • 周武王为什么要编造商汤灭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武王的故事简介,商汤灭夏的道理,周武王姬发伐商纣的故事

    周武王的故事武王姬发,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姬昌和太姒的次子。他的结发妻子叫邑姜,是当时的国相姜子牙的女儿。他的哥哥伯邑考被残暴的纣王杀害了,所以兄终弟及,他继承了王位。周武王图即位后,武王继续任命姜子牙为军师,得力助手有兄弟周公、召公、毕公等人。他们进一步整顿内政、增强兵力。一时人才济济,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