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三位“抚军将军”分别是谁?他们都是什么下场

三国时期的三位“抚军将军”分别是谁?他们都是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30 更新时间:2024/2/4 8:07:04

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是东汉三国时期武将的主要职位。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其中,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从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关羽的荡寇将军,吕布担任的奋武将军等,都是常见的杂号将军。

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抚军将军”,就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杂号将军。彼时,魏蜀吴三国,都有人担任这一官职。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有三位“抚军将军”:司马懿上榜,另外两位分别是谁?

一、司马懿

首先,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因东汉朝廷被曹操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是,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担任丞相后,强行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自此开始,司马懿成为曹操麾下的一位谋士。

为辅佐曹丕赢得了魏国太子的宝座,司马懿得以在曹丕登基称帝后平步青云。在此基础上,司马懿得以被册封为抚军大军。当然,对于司马懿来说,他的官职没有止步于抚军将军。因为抵挡诸葛亮北伐立下了战功,司马懿逐渐晋升为曹魏的大将军、太尉等重要官职。魏明帝曹叡临终之际,更是选择司马懿和曹爽为托孤大臣。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但是,到了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发起了兵变,以此除掉了曹爽及其党羽,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之变。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父子掌握了曹魏大权。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二、蒋琬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早在东汉末年,出自荆州的蒋琬,就开始跟随刘备了。等到刘备进入益州后,蒋琬也来到了巴蜀之地,并被刘备任命为广都县的县令。但是,因为蒋琬没有忠于职守,这激怒了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养,累官丞相长史兼抚军将军。

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蒋琬是一位文臣,但是,文臣加封武将官职,这在三国时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并且,对于蒋琬来说,最终的官职,也没有止步于抚军将军。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到了建兴十二年(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安排,蒋琬成为继承人,被后主刘禅拜为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238年),蒋琬受命开府,加封为大司马。在三国时期,大司马堪称武将的最高官职,比如曹魏大司马则先后由曹休和曹真担任。

在执掌蜀汉大权期间,蒋琬曾制定由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但未被采纳。到了延熙九年(246年),蒋琬病逝,谥号为恭。对此,在笔者看来,蒋琬的病逝,自然是蜀汉的一大损失。在诸葛亮病逝后,正是蒋琬休养生息,促使蜀汉的国力得到了恢复,这成为蜀汉能够坚持到公元263年灭亡的重要原因。

三、步协

步协,临淮郡淮阴县(今江苏省淮阴市西北)人,东吴丞相步骘之子。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47年(吴大帝赤乌十年),东吴丞相步骘病逝。步骘去世后,步协嗣父之任,被孙权加封为抚军将军。不过,对于步协来说,显然没有取得媲美父亲步骘的成就。

公元263年(吴景帝永安七年),蜀汉灭亡。在蜀汉灭亡后,益州之地爆发了钟会之乱,钟会和邓艾都被杀害。东吴得知这一消息后,自然有趁机攻占蜀地的想法和行为。但是,罗宪镇守永安,这让东吴大军无法进入原先蜀汉的疆域。于是,步协率军支援东吴大军。

当然,在和罗宪的交手过程中,步协吃到了败仗。吴景帝孙休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愤怒,再一次派遣陆抗等人率领3万人来包围罗宪。在此背景下,司马炎派遣荆州刺史胡烈前往救罗宪,陆抗、步协等将领不得不选择退军。

公元265年(吴景帝永安七年至吴末帝皓甘露元年)前后,抚军将军步协病逝。在步协去世后,他的儿子步玑被东吴封为侯爵。步协的弟弟步阐则担任西陵督这一官职。公元272年(吴末帝皓凤皇元年),步阐背叛东吴,投降了西晋。但是,在接下来的西陵之战中,步阐被陆抗击败,步阐等人被东吴斩杀。因为步阐背叛东吴的缘故,步氏一门几乎都被诛灭,唯有步协次子步璿续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末代周天子是谁 周朝灭亡后周天子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天子为什么要分封诸侯,周天子最后的下场,东周最后一个天子是谁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末代周天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周朝历经八百年时间,最后周朝被秦国所灭,最后一代周天子是谁?他最后去了哪里?公元1046年,周武王率诸侯盟军在牧野之战中全歼殷商主力,迫使帝辛逃到鹿台之上引火自焚。在灭掉了殷商之后,周武王率军班师,建立周王朝,定都

  • 齐国差点被乐毅所灭 乐毅为何没有进入战国四大名将行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庆余年大齐国灭了没,齐国为什么灭亡,乐毅如果灭了齐国

    乐毅的功劳到底有多大?和四大名将相比,乐毅的功劳真的比四大还要强吗?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乐毅差点灭掉齐国,无人能办到,为何没入“战国四大名将”行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第一点,乐毅以弱伐强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中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战国最强盛的时候,对于乐毅来说,燕国在当时只是

  • 清朝名臣李光地一生有何贡献?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光地后代名人,鲁迅先生一生的贡献,历史上的李光地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府安溪(今福建安溪)人。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学名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清朝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给康熙上奏,请求告老还乡。康熙对李光地说:“王掞和你同为文渊阁大学士、你们俩年龄相仿

  • 在历史上既是开国皇帝,又是亡国之君的帝王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开国皇帝有几个,历史最烂的皇帝,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有哪些人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各朝各代由于早殇、累于政事或沉溺淫乐,短寿的皇帝很多。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那么,历史上既是开国之君,又是亡国之君的皇帝,又有多少呢?1、新始祖王莽。王莽出身魏郡王氏,凭借西汉末年外戚身份,王莽在汉成帝时开始进入朝廷中枢,历

  • 揭秘李景隆获“大明战神”这一称号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渗透李维恭为何对付许忠义,钱斌原型,李模胜

    大明战神李景隆被称为大明战神的李景隆,是因为他很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因而得此誉称吗?李景隆剧照李景隆,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但丝毫没有继承其父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而是自负妄为,胆小怕事,毫无领兵之才,由于逢战必败因此被讽刺笑称“大明战神”,网友纷纷惊呼高端黑。李景隆承袭了其父的爵位,却丝毫没有继

  • 清咸丰时两广总督叶名琛:饿死印度的'六不总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两广总督叶名琛(1807年~1859年4月9日),字昆臣,清朝中后期的政治人物,湖北汉阳人,官至两广总督擢授体仁阁大学士。在中国晚清时期的御敌斗争中,有一位魂断异国他乡的高级官员,他效仿伯夷、叔齐,活活饿死在印度。他就是被时人讥讽为“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在很长一段时

  • 安禄山到底凭借什么能得到唐玄宗的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玄宗安禄山,安禄山是现在的哪里人,关于安禄山和杨贵妃

    唐玄宗晚年最宠爱两个人,一个是杨贵妃,另一个是安禄山。那么安禄山是凭借什么得到唐玄宗宠信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安禄山究竟有何本事,为什么能让唐玄宗对他器宠有加?史书记载安禄山:倾巧,善事人,人多誉之。也说就是说他为人机巧,善于察言观色,可谓八面玲珑,深得别人的喜爱。《安禄山事

  • 尉迟恭有何过人之处能被选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道宗,秦琼与尉迟恭谁厉害,凌烟阁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其中,有李靖那样的将才,有魏征那样的相才……尉迟恭靠的什么呢?他靠的是生死不渝的赤胆忠心。(一)与李

  • 明朝后期皇帝几十年不上朝 明朝为何还能维持近三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皇帝多少年不上朝,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多年不上朝的明朝皇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代皇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明代皇帝不上朝的长达几十之多,可以说皇帝昏庸无能,明代为什么还能维持近三百年之久?真相又是什么样的?元代末年,因为统治者的残暴昏聩,导致不少农民起义军爆发,1352年,郭子兴带领起义军攻占濠州,明太祖朱元璋受邀一同参与起义,此后因多次立下战

  • 官渡之战中,袁绍如果没有遭遇许攸的背叛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官渡之战田丰,三国杀官渡之战许攸,官渡之战献计的谋士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实际上许攸背叛袁绍,只是给曹操提供了一个烧毁袁绍粮草的情报,并非袁绍败亡的真正原因。只是由于曹操军火烧了乌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