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之所以在官渡之战中失败,是又因为没有采取缓攻策略?

袁绍之所以在官渡之战中失败,是又因为没有采取缓攻策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568 更新时间:2024/1/9 6:09:35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在袁绍决定出兵后,他让审配逢纪主持军事,田丰、荀谌、许攸充当谋士,颜良文丑担任将帅,积极准备南下。不过在制定攻打曹操的战略方针时,袁绍的手下意见纷纭,当时沮授的意见与郭图和审配的完全不同,沮授认为应该以逸待劳,采取持久战,而郭图和审配则主张速战速决。由于袁绍认为自己地广兵强,粮草充足,因此他没有听沮授的建议,还将沮授统领的军队分成三部,其中两部分别交给郭图和淳于琼。然而袁绍即便合兵攻打曹操,他最终还是战败了。既然官渡之战时,袁绍没有采用缓攻的策略而战败,那当时袁绍用缓攻就能获胜吗?

所谓缓攻,就是利用人力与经济的优势不断的调动曹军,通过长期战争拖垮曹操的经济基础,就此引发曹操集团内部,以及周边刘表、孙策等人的异动,总之就是打得越久,曹操的处境就越危险。而当时袁绍与曹操的边境线从河北一直延伸到山东半岛,汝南袁家对于部分地区还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袁绍可以同时对青州与徐州、关中等地开展进军,用主力与曹军对峙,并采用骚扰战术击败曹操。从这点来看,袁绍似乎真应该采用缓攻

但实际上,曹操是一位极为出色的统帅,如果分兵得好也就罢了,若分兵不好,很容易给曹操创造机会,就此各个击破,重创袁绍派出的偏师,比如在官渡之战时,袁绍就曾派出颜良与文丑两支偏师进攻曹操,然而这两支军队都被曹操击败,并斩杀了带兵的将领,可见,用缓攻的效果并不见得会好。

最为关键的是,即便要看到缓攻的效果,也要数年时间才会有效,在这段时间里,不说曹操是否能找到击败袁绍的机会,就看看当时袁绍的年纪,就知道袁绍为何要强攻了,毕竟此时袁绍年纪太大,与曹操的交战已经拖不得了,他也等不及了,正因如此,袁绍才会放弃缓攻,而打算强攻曹操,一举获得胜利。

笔者认为,袁绍常年率军征战,其眼光自然不差,他很明白强攻与缓攻的差距所在,正因如此,他才会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强攻,而非手下谋士建议的缓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褚英被立为储君后又为何被废?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褚英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嫡长子,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一度成为后金政权的汗位继承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自幼经历刀光剑影,青年后屡立战功万历五年(1577年),十八岁的努尔哈赤迎娶了塔木巴晏之女佟佳·哈哈纳扎青作为原配夫人,次年两人生下嫡长女东果格格,

  • 周勃作为汉文帝的从龙之臣,晚年为何会被狱吏欺凌侮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时期,除了最为知名的汉初三杰之外,还有着这样一位著名的开国将领,他就是周勃,曾于秦二世元年随沛公刘邦起兵反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周勃作为汉文帝的从龙之臣,晚年为何会被狱吏欺凌侮辱?西汉开国太祖刘邦死前曾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勃”是谁呢?是周勃。那刘邦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呢?只因他

  • 李自成的实力如何?他会迅速败北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二年(1629年)李自成起义,他的起义也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一方。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对清作战开始以来,李自成的嫡系大将中,在从华北撤退的路上折了谷可成、白鸠鹤,潼关之战折了马世耀。虽然损失已经不小,但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到从陕西撤退为止,闯军的主力虽然损失很大,但建制

  • 南朝陈为何会亡于陈叔宝的手中?陈叔宝有哪些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太建十四年,陈宣帝陈顼病重。陈叔宝同父异母的弟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在陈宣帝刚病逝之时,操刀刺向身为太子的陈叔宝。陈叔宝被击中颈部,鲜血直流,多亏母亲柳皇后和奶妈吴氏拼命相救,才得以逃脱,最后陈叔陵被大将萧摩诃所杀。陈叔宝的皇位来得十分不易,可他却并未太珍惜。在他眼里,什么最重要呢?来看他的所作所

  •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没有选择赵云,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病逝于永安宫。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刘备托孤于诸葛亮的时候,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一听就哭了

  • 战国将领乐毅的一生有何巅峰时刻?经历了哪些大起大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这段荡气回肠的大动荡、大变革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胸怀天下、满腔有热血的豪情英雄,他们中有的是变法图强,虽九死其尤未悔的时代先驱;有的是手掌千军,睥睨天下的百战之将;还有的是铁血丹心、出淤泥而不染

  • 武士彟:武则天的父亲,因李渊的死,悲泣呕血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贞观九年(635年),李渊因病驾崩,享年七十岁,但他的死对于唐朝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分量了。此时李世民更关心的吐谷浑之战,唐朝取得了胜利,大家都在欢呼庆祝之时,有一人因李渊的死,悲泣呕血而亡,这个人就是时任荆州都督的武士彟。他是武则天的父亲,与李渊的关系很不一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唐宣宗为什么无法扭转大唐颓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国势早已不再像前期那样辉煌强大,一步步地在走下坡路。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到了唐文宗和唐武宗时期,唐朝的国势已经相当的衰落。在外,各地节度使手握重兵,中央正在被逐渐架空;在内,宦官势力已经彻底掌握中央禁军,权势熏天。原本,唐文宗想利用外部势力除掉宦官,却因

  • 朱慈炯隐姓埋名64年最后为何会被抓?康熙又为何食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治隆唐宋,是清代对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国家综合国力的评,乾隆六次南巡祭拜时更是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康熙此举,既笼络了汉族士子,又让许多心向明朝之人大为安慰。随后,康熙表态:敕访明后,备古三恪之数,且举元后蒙古之恩礼不替为证,天下未尝不闻而义之……“三

  • 本是亡国公主,却深受隋朝两位皇帝喜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应该都学过《泊秦淮》吧,诗中提及的“后庭花”指的是陈后主陈叔宝写的《玉树后庭花》,陈叔宝沉溺美色、荒淫无度,这首歌是夸张贵妃等人漂亮美丽的恭维之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而这首歌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这也不是没有道理,在写完歌不久后,陈国就被隋文帝杨坚给灭了,而陈后主陈叔宝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