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早年也是一个精明强干,奋发有为之人 孙权晚年变化为何那么大

孙权早年也是一个精明强干,奋发有为之人 孙权晚年变化为何那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11 更新时间:2024/4/1 9:27:2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东吴皇帝孙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早年的时候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孙权晚年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孙权晚年为何会成为一个昏君?孙权变化为何如此之大?

孙权一生以武昌称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称帝之前精明强干,奋发有为,称帝之后,特别是晚年,刚愎疑忌,政失较多。

孙权

孙权,早年带领东吴励精图治。

孙权,在武昌八年表现得非常英勇睿智,是他一生最有作为的时期。在武昌他先向曹丕称藩,和魏御蜀,打败刘备的东征,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后又重新建立吴蜀联盟,抗击了曹丕的多次军事进攻。曹丕死后,孙权主动发起石阳之战、襄阳之战、石亭之战,并取得了石亭之战的胜利。

孙权在武昌成功地解除了吕蒙夺取荆州之后的孙吴生存危机,改变了孙吴被打防御的局面,进而联合蜀国,转入了对魏的战略进攻态势,使孙吴成为三足鼎立的一方。

早年的孙权雄才大略,带领东吴励精图治,位列三国之一。他早年之所以有英明的表现,其功要归于张昭、顾雍二人,也倚仗了周瑜、鲁肃诸葛瑾。没有周瑜、鲁肃,便不会有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的赤壁之战,没有诸葛瑾,也不会有猇亭之役以后的吴、蜀言归于好。

孙权,晚年废太子,赐死儿子,杀掉重臣,导致东吴走向衰败。

《三国志》评曰:孙亮童孺而无贤辅,其替位不终,必然之势也。岂止替位不终而已? 孙亮即位,大权旁落,政变迭起,政局动荡,孙吴政权开始走向衰亡。而童孺当政、无贤辅佐、政局不稳正是孙权立嗣之误所致。

吴书曰:权寝疾,议所付托。时朝臣咸皆注意于恪……权嫌恪刚愎自用,孙峻以当今朝臣皆莫及,遂固保之,乃征恪。诸葛恪与腾胤一起接受诏命辅佐太子。

孙权临终托孤却难找贤辅,让人扼腕而叹。孙亮即位后,因年幼尚未亲政,诸葛恪独揽大权。此人果然刚愎自用,不听众议,多次北伐,无功而还,劳民伤财,怨声载道。

“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冬十月,孙峻(孙权侄孙)伏兵杀恪於殿堂。”于是,朝政大权归入孙峻之手。皇族争权随即开始上演,相互残杀,波及朝臣,数年间朝野腥风惨雨。后孙亮废,孙休立。

不久,孙休暗中与张布谋划诛杀了权臣孙,重新收回皇权。然而孙休锐意於典籍,以旧日恩信交情将朝政事务委托于濮阳兴、张布,任凭兴、布专权。

故《三国志》评曰:“不能拔进良才,改弦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乱乎? ”孙休在位七年去世。“是时蜀初亡,而交携叛,国内震惧,贪得长君。”群臣害怕幼主无法把持朝政,重蹈覆辙,内外交困,将遭国难。于是违背孙休遗愿立年长的孙皓为君。孙皓就是孙和长子,孙吴的末代君主。

《三国志》裴注本卷四十七《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臣松之以为孙权横废无罪之子,虽为兆乱,然国之倾覆,自由暴皓。若权不废和,皓为世, 终至灭亡,有何异哉? 此则丧国由於昏虐,不在於废黜也。设使亮保国祚,休不早死,则皓不得立。皓不得立,则吴不亡矣。”此论多谬。

谬之根源在于没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变化的事物:

其一, 若不废孙和, 皓为世,继位的可能性极大,但不是绝对的。

其二,若孙和不废,皓之人生际遇则完全不同, 个人素质也可能不同。众所周知,孙亮即位不久就赐孙和死,张妃自杀,而皓年幼,其生母何姬抚育兄弟几人长大。若孙和不废,孙皓所接受的教育将完全不同。

其三,孙皓对于孙吴之亡当然负有直接责任,但一国之亡有各方面的原因。

事物的发展自有他的客观规律。因此,“皓不得立,则吴不亡”的论断也是不能成立的。

废黜虽不是导致丧国的根本原因,但废黜之误不仅直接造成了孙权统治晚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激化,而且使孙吴统治开始走下坡路而没有能够得到挽救。

因此,可以说,孙权晚年立嗣之误直接导致孙吴政权走向衰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王勃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至今依然引用来表达最深厚的友情;“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 清朝名臣傅以渐是什么样的人?他在清朝是何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人,清朝开国第一位状元。 他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先后负责明史、太宗实录的纂修工作,太祖、太宗圣训和通鉴的总裁。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百年望族的开端清朝开国于关外,最初的人才选拔是通过宗族遴选和外部举荐的方式,公元

  • 刘知远为何能成为开国皇帝?他与李皇后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刘姓的皇帝有很多,例如汉高祖刘邦、汉昭烈帝刘备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介绍一位刘姓开国皇帝——刘知远,他建立了后汉政权。在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非常混乱,甚至出现几十年就有好几个朝代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动荡一直都没有平稳。而且皇帝的频繁死亡,导致了国家的快速消失。这位皇帝就是在混乱时期出现的

  • 阮佃夫:南朝宋后期奸臣,他的野心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每个时代都有出色的人物,每个朝代也都有独特的历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南朝宋时期的大臣阮佃夫,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坎坎坷坷和大起大落。听到阮佃夫这个名字,大家可能还是感到比较陌生。我们之所以称他为重要人物,是基于他在当朝中的地位,他在当朝时期手握重权受到皇帝的重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

  • 在面对曹操时,刘琮与孙权的态度有何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史称赤壁之战。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公元208年,曹操在平定北方后班师回朝,为了尽快统一天下,曹操趁着军威正盛,打算出兵平定南方。七月,曹操挥师南下,开始南征。当时刘表已经在荆州病逝

  • 揭秘:北周六官组织机构的形成及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北周六官组织机构是北周王朝中央政府的主要组织形式,北周六官指的是哪六官?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六官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这六府机构。西魏大丞相宇文泰接受苏绰、卢辩的建议,于恭帝三年(556)开始仿照《周礼》官制,实行带有复古色彩的六官制度,藉以取得中原地区汉族大地主

  • 廖凝:即兴写诗令众人惊异,最后归隐衡山享受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很多有才学的诗人在有感触的时候,出口成诗,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曹植的七步成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廖凝的相关故事,即兴做了一首诗让很多人都惊于他的才能。他出生在一个小山村中,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亲是老实给人做工的工人,母亲在家中种菜维持日常生活。他从小喜欢读书,而且特别喜欢学诗。

  • 刘邦没有号召力也不是最早起兵,他能夺取天下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项羽虽然在鸿门宴没有诛杀刘邦,最终在大封天下时也将其封为了汉王,但在划分地盘之时却还是留了个心眼,虽封其为汉王,但却将其地盘主要放在了巴蜀地区,再加上一块汉中,建都南郑。与此同时,项

  • 李渊给李世民如此之大的军权 李渊最喜欢李世民还是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渊喜欢的儿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李建成是不是李渊喜欢的儿子?如果李渊喜欢李建成的话,李渊为什么会把军权交给李世民?李渊是怎么对待这两个儿子的?唐代初期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太子之争可谓激烈异常,最后秦王李世民放手一搏,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与弟弟李元吉,又逼父亲

  • 为何说唐中宗李哲的一生毁在了女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710年,唐中宗李哲突然去世,据说身上呈显出中毒的症状,年五十五岁。唐中宗的一生是怎样的?为何说他毁在了女人手里?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韦皇后与哥哥韦温商量,暂时隐瞒消息,抓紧布署,由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二人辅政,留守东都洛阳,派大将军赵承恩和太监薛崇简带领五百军士赶往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