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禹锡有着怎样的经历?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刘禹锡有着怎样的经历?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22 更新时间:2024/2/8 9:38:56

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唐朝文学家,被誉为“诗豪”,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十分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禹锡的故事吧。

唐元和十年,长安街上的玄都观,人头攒动,风尘拂面,网红桃花引来首都群众竞相打卡。

热闹之际,一个中年人清了清嗓子、朗诵起诗歌来: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内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玄都观桃花》

人家排队看花,他非话里有话,话里讽路人跟风凑热闹,话外笑官员站队没节操。被贬外放十年的他,刚刚回京就因这首“语含讽刺,执政不悦”的诗,再次卷铺盖走人。

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刘禹锡,唐朝诗人井喷,他在其中论名气、官职、颜值都不算最高,却是公认的最特别的一个 。人家李白是诗仙,杜甫作诗圣,李贺为诗鬼,好基友白居易还捞到了个诗魔,到他这非来了个诗豪,连外号都不走寻常路,一辈子做特别的烟火。究竟特别在哪,容我一一道来。

他的特别在不俗。

作为又一个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男人(上一位是刘皇叔),名字都是由老妈产前梦见大禹所得,“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

这不,你们看桃花,我偏不,我看的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你们整天伤春悲秋、哭哭凄凄,我偏要来个“秋日胜春朝”,在“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清清爽爽,碰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末了还要问问喜欢春天的朋友们,“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簇人狂”。

他的特别在不服。

少年得志的他,因“永贞革新”反转,“二王八司马”都被分配到穷乡僻壤,谁都想踩上两脚。

知县本想给他来个下马威,给他分了套江边的郊区房,谁知他看看眼前大江,写下了“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硬是把城乡结合部写出了江景大盘的感觉。

知县赶紧让他把搬到城北小河边,面积从三间到一间半,可他安于“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又写下“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见他悠然依旧,知县只能使出大招,把他的住房调到城中,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谁知反而逼出了千古名篇《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尽享“苔痕阶绿,草色帘青”,夸夸“惟吾德馨”之余,还反问知县一句“何陋之有”。

他的特别在不闷。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光嘴硬也是熬不住的,还得有点文化生活。刘禹锡没有像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般苦等苦熬,而是“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几首著名的《竹枝词》就是明证。

朗州连州夔州,走到都不忘跟当地人学习演唱诗歌,里面有“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的幽远,有“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的自在,有“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的缠绵,还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诙谐。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新晋民谣歌手让无数“听者愁绝”。

他的特别在不惑。

陋室坐得住,还要心里看得开。鉴古知今、鉴往知来,是刘禹锡的拿手好戏,他的咏怀诗更是诗史上的一座高山。

他写乌衣巷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昔日的车马喧哗、冠盖往返,如今只剩下野草闲花、自生自灭,“王谢风流”已是荡然无存。

他写落寞金陵: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当“王气黯然收”的金陵只剩一座空城,连不变的明月潮水都会索然无味掉头回。没有人比他更懂,“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道理。

在历史长河里,这都不是事,是事就一阵,难怪白居易听后慨叹,“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

他的特别在不屈。

面对苦难,躺平容易,发发牢骚不难,难的是事儿摆在那,还能热爱生活、不忘初心。刘禹锡恰恰就特别在,是个笔杆硬腰杆更硬的主儿、是个打不倒锤不烂的小强。

好友感慨年华已逝、老去谁怜,他送大家几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气壮之语。

逢故人离去、祭文渐多,他让朋友看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的自然规律。

早已“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的他,眼看奸臣当道、良臣在野,他告诉大家“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坚信的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理。

历经二十三年贬谪,老友为他鸣不平,他微微一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凡打不倒我的,终将让我更强大。

果然,因诗遭贬后十四年,刘禹锡终再度回京,旧地重游,玄都观却已“荡然无复一树”,“前度刘郎”出走半生,归来却仍是少年。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冯小怜为何能得到高纬的宠爱?后世有哪些关于冯小怜的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冯小怜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嫔妃,能歌善舞,深得高纬的宠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玉体横陈一个美丽的女子,究竟能妩媚、妖艳到何种程度。堂堂大齐后主高纬,同样也会好奇。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一试。诸位大臣当然不能“一试”,但何妨让他们一见。高纬于是让自己的美娇娘,赤裸着身体,

  • 苏轼为什么被称为文人中的“劳模”?劳模是如何造就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书画等各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是豪放派代表人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苏轼的故事吧。唐诗宋词,何时提起,如久藏窖酿,不待启封,都能闻到余香缭绕。一旦有幸吟诵一二,如浅尝美酒,顿觉满口生香。倘若有一二诗词入心,便如佳酿

  • 官渡之战优势一方在袁绍身上 最后曹操是怎么获胜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官渡之战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官渡之战袁绍明明占据优势,曹操最后为什么能打赢?曹操是怎么打赢的?历史的发展必定会经历各种的斗争,政权之间的交替,用战争的方式去解决,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了,用武力得到的结果,会让双方更容易信服。官渡之战是历史上比较有名

  • 柳永:是儒者,是痴情郎,也是文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很多正派人眼中,柳永是个“不正经”的人,他流连青楼,所作的也都是“淫冶讴歌之曲“,但其实他的花酒喝得很苦涩,虽然流连于妓馆,还留有一颗济世经邦的灼灼之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儒者柳永柳永虽是一个浪子,但他出生于仕宦之家,柳永的祖父是当时有名的大儒,其父亲和叔父共计六人

  • 汉朝时期的诸吕之乱是怎么一回事?周勃和陈平真的是忠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汉高帝刘邦之皇后,通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等,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高后七年(前180年)八月,一代权后吕雉去世,随后西汉国都长安便爆发了一场血腥的权力

  •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为何不救 刘备当时到底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败走麦城故事,欢迎关注哦。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刘备为什么见死不救?刘备是救不了还是不能救?公元217年,即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展开争夺汉中的较量,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双方都投入很大的兵力,进行了多次的战斗,历时两年的时间,最终以刘备集团

  • 三国时期蜀汉的两位镇远将军分别是谁?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杂号将军与重号将军是汉末三国时期武将最主要的官职。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历史上,镇远将军是一个杂号将军。在西魏北周军号中,镇远将军为正六命,与建忠将军同一个档次。据北魏《后品令》载,镇远将军为正四品,同档次的杂号将军官职如下:镇远、安远、平远

  • 历史上对刘秀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刘秀为什么很少被人提及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东汉皇帝刘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秀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为什么很少被提及?刘秀真的有那么差劲吗?李世民评刘秀:朕观古先拨乱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李世民说,平定天下的开国君主,年龄都超过了40岁,唯有刘秀年仅33岁,就一统了天下。这一点,似

  • 汉惠帝刘盈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发生过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皇帝可以有三宫六院,有金山银山,坐拥权臣才子,美女佳人。所以当皇帝,是身处封建社会的大多数人的梦想。但是,今天的这位主人公,却是一个十分委屈,处处受制的悲惨皇帝。他就是汉

  • 演义中诸葛亮过于神话 真正的诸葛亮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实力,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诸葛亮六出祁山都失败了,诸葛亮打仗能力那么差,诸葛亮真的是徒有虚表吗?演义中说的是不是真的?“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这句话是《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最大的肯定,鲁迅先生也评价诸葛亮:智多而近妖。自古以来诸葛亮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