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仁宗朱高炽是个怎样的皇帝?历史评价如何?

明仁宗朱高炽是个怎样的皇帝?历史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26 更新时间:2023/12/18 6:29:36

从“始皇帝”开始,一共诞生了500多位皇帝,然而其中获得“仁宗”之庙号的仅有4位,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明仁宗朱高炽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作为仅仅在位10个月的皇帝,朱高炽为何能够获此殊荣,并且还让后世对其推崇备至,声称他达到了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都未到的高度?

一、强强联合,颇具器重的胖皇孙

洪武三年,魏国公徐达再次率领大军北上伐元,并一举将元昭宗赶到了漠北,收复了中原大部分领土。得此祥讯的朱元璋大喜,于应天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诸王,在这次封王大典中,收获最大的当属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因为他不仅有了新的身份——燕王,还收获了一位妻子。

当徐达率领大军回到应天的时候,朱元璋亲自到宫门外迎接这位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在去往大殿的路上,朱元璋一扫往日威严的皇帝形象,璨笑道:“天德(徐达的字),你我自幼相识,如今我想再亲上加亲,想让你将长女许配给我家老四如何?”

徐达一听,当即大喜,连忙欲下跪叩谢朱元璋,却被朱元璋一手扶起,径直前往了大殿。就这样,才刚刚11岁的少年朱棣便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妻子,但是让朱棣最高兴的还不是这个。最令朱棣兴奋的,是徐达成为了他的岳父,作为自幼痴迷军事的朱棣来说,儿女情长都是不重要的,纵横疆场才是他的梦想。

虽然以前,朱棣也经常向徐达请教军事,但是终归是身份有别,徐达也不敢将全部的精髓交给他,但是以后就不一样了,作为他徐达的乘龙快婿,朱棣有着十足的把握将他这位不世出的名将岳父的一身本领都学到手。而事实证明,他也确实做到了,在蓝玉死后,朱棣成为了大明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

洪武九年,朱元璋正式册封徐氏为燕王妃,并亲自为其举办大婚。就这样,16岁的朱棣正式成为了徐达的女婿,这是朱棣认为的他最大的收获,但其实不是,最大的收获还是他这个结发之妻。

徐氏自幼便进宫,贞洁娴静,喜欢读书,有“女诸生”的美誉,也因此深得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喜爱,马皇后甚至有多次都忍不住地传授徐氏该怎样治理后宫。洪武十一年,朱棣跟随徐达外出征战,于大营中得知妻子生下了一个白胖小子,翁婿二人高兴地忍着身上的伤疤作痛喝了一整个通宵。

这个孩子,亦是深得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喜爱,在生下来后,就一直由马皇后亲自照看着,朱元璋亲自为其取名为朱高炽。洪武十三年,行过冠礼的朱棣带着妻子和刚刚学会走路的儿子前往大都就藩。这是一个细节,朱元璋将尚武的儿子都安排到了北境,但是朱棣却独得元朝皇都的宝地,这和妻子和儿子得宠是密不可分的。

二、不随爹性随娘性

看着儿子慢慢长大,有两个问题开始萦绕在朱棣的心头。其一,朱高炽的体态越长越胖,丝毫没有他老爹朱棣的英武之气。其二是朱高炽对于舞刀弄枪完全不感兴趣,每次朱棣带他去校武场都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却特别喜欢读书写字,后来燕王妃不想自己的儿子受罪,就劝告朱棣放弃让朱高炽成为像他一样的“武王爷”,而是让他成为一个可以护佑一方百姓安宁的王爷。

就这样,朱高炽终于如愿以偿地开始在燕王府与名家一起学习经史典籍,而朱高炽的体重也随他的学识一样与日俱增。有一段时间,朱高炽甚至胖到了需要两个内侍搀扶着才能行动。

朱棣看这个越长越胖的儿子,慢慢地心里有点抵触,但是奈何朱元璋还是将朱高炽册封为了燕王世子。朱棣不知道的是,这个看似其貌不扬的胖儿子,有着一个他们朱家人不曾具备的优点——仁慈。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在一次检阅边疆兵士时突发奇想,命镇守北境的燕、秦、晋、周四王的世子代他于破晓时检阅部队。其他的三位世子都早早地完成任务复命,只有朱高炽一个人回军较晚,朱元璋好奇地问其原因,没想到朱高炽竟然回答说:“冬天清晨太过寒冷,我是等到士兵们吃完早饭以后才检阅的。”

朱元璋不由得心下一喜,随即将朱高炽带回宫中让他分阅当天的奏章。朱高炽只选取了那些与军民事务十分相关的奏章上奏。有文字谬误的奏章,朱高炽也没有上奏给祖父。朱元璋从贴身太监那里听闻这些事的时候,又问朱高炽,分阅奏章的时候是否有纰漏疏忽,朱高炽有些唯唯诺诺地回答道:“我认为不应该连小小的失误都要劳烦皇帝。”

原本朱高炽以为会受到责骂,却没想到朱元璋大笑着摸了摸朱高炽的头又问道:“唐商汤二帝时,民间都曾爆发水旱灾害,当时的百姓为什么能平安度过?”朱高炽不假思索地答道:“那是因为圣明的君主有好的恤民政策。”这一下,朱元璋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夸赞朱高炽有“君人之识”。

三、靖难四载,稳固后方

洪武二十五年,大明王朝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太子朱标竟然病死了。如此惊世的消息传到了朱棣的耳朵里,本能的震惊之后,朱棣掩不住内心的狂喜。帝国最中心的位置空了出来,而父皇的诸多儿子里面,谁又能和自己比呢?

朱棣甚至都预想到了事情的发展过程:由于太子去世,而大明帝国不能没有储君,群臣皆推举拱卫大明边疆,立下赫赫战功的燕王朱棣为继任人选,朱棣两次推迟不掉,无奈忍痛接下这个位置。

然而,就在朱棣开始准备进京的措词的时候,一个令他更加震惊的消息传来了: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太祖百年后即大位。

洪武三十一年,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走到了生命尽头,但是他的继任者却和他所创造的这个帝国一样年轻,一样的意气风发,一样的壮志凌云。

公元1398年年末,朱允炆下令削藩,然而朱棣又岂会坐以待毙。建文元年7月,朱棣命令帐下大将张玉、朱能夺取北平九门,声称遵《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起兵以靖国难,史称“靖难之役”

当得知朱棣起兵后,朱允炆并未慌乱,因为这都是在意料之内的。朱允炆任命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帅,统帅大军五十万前往平叛。然而,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李景隆竟然越过了朱棣直扑他的老巢——北平城。

当时的北平城,只有五万兵马守城,而且还不是朱棣麾下的精锐,面对十倍于自己且装备精良的李景隆军,这似忽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但是奇迹往往就发生在绝境之中。

当李景隆下令攻城时,五十万人前仆后继地朝着北平城涌去,都以为这是建功的绝佳机会,但是事实却证明,这是送死的机会。北平城内,军民一体,燕王妃徐氏亲自登城楼披甲带战,带领全城军民誓死守城,世子朱高炽稳坐后方调配有度。

李景隆的第一次进攻毫无建树,然而,他想不到这也是他此行的最后一次攻城。当晚,北风骤起,寒流呼啸,世子朱高炽命人一夜不断地往城墙上泼水,待得第二日旭日初升,北平俨然成为了一座冰城,五十万北军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就在李景隆等待冰化冻时,前往宁王那里“借”兵的朱棣回来了,一举便冲散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

四、建国二十年,在位仅十月

建文年六月,朱棣攻陷应天,六月己巳,朱棣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是为永乐大帝。永乐二年,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

朱棣虽然做了皇帝,但是驰骋疆场是他毕生的信仰与乐趣,在当皇帝的二十二年中,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都是在对外亲征。这二十年间,大明王朝的大小事务全都由太子朱高炽负责。

无论是朱棣五次北征、郑和下西洋、修纂《永乐大典》还是营建北京和紫禁城等,无一项不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这一切的成就,都和朱高炽二十年的兢兢业业是分不开的。也正因如此,朱高炽的身体坏得比之他老爹朱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毕竟他的体态在那摆着,长时间的劳累过度着实吃不消。

永乐二十二年,已经六十四岁高龄的朱棣再次跨上战马,北征阿鲁台。在班师的途中,不幸病逝于榆木川。做了二十年太子的朱高炽登上了皇位,但是他的身体已经是如风中残烛一般了。在登上皇位仅十个月后,便是也追随他老爹而去了。

虽然当皇帝只有十个月,但是他所颁布的举措却是影响深远。在军事上,他将明朝的军队大多派往北方,但是却转攻为守,推行“互市”;在选拔人才上,他命令全国分南北取士“南六十,北四十”,消除了每届科举北方士子只能望洋兴叹的局面,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在民生上,朱高炽大力发展生产,减免赋税,与民更始,大明王朝的繁荣景象犹胜永乐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没有进攻蜀汉 司马懿心里有什么顾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如果没有司马懿诸葛亮能北伐成功吗,诸葛亮死后害死了司马懿吗,司马懿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对司马懿和蜀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已经没有了对手,此时正是大好的机会,司马懿为什么始终没有攻打蜀汉?司马懿是怎么想的?三国时代虽然只有短短的不足百年,当却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个朝代,对里面人物故事的熟悉程度,远超任何一个时代。这里面小说《三国演

  • 空城计真的骗过司马懿吗 司马懿有没有看穿诸葛亮的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看穿空城计,诸葛亮司马懿最后一战,诸葛亮在哪里用的空城计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骗过司马懿?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司马懿究竟有没有看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三国的诸葛亮,世人无不赫赫称赞,他的谋略超人,精通兵法,用尽一生全部力气辅佐刘备,以期达到光兴汉室的目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与诸葛亮有

  •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 两人谁的实力更强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何评价司马懿,诸葛亮骂王朗

    对诸葛亮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和司马懿作为敌对势力的谋士,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两人谁更加厉害?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决,做为一场重头戏来写,而他们之间也发生了很多次经典战例,如空城计、火烧上方谷等等,似乎是诸葛亮总在吊打司马懿

  • 光绪帝的真实死因是什么?被下毒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光绪皇帝死因真相大白,雍正之死因真相,光绪帝死因研究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日,三十八岁的光绪皇帝在瀛台涵元殿含恨而终,第二天,慈禧太后也因病离开人世。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近些年,网上到处都是关于光绪帝之死的文章,但总体而言,无外乎提出了几种假说。再配合近些年对光绪帝头发丝残存的砷化物分析,得出光绪帝其实是死

  • 李世民死后还剩下多少妃子 李治又是怎么对待她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有陪葬妃子吗,李世民的妃子们,唐太宗李世民妃子及子女

    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是躲不过的,同样皇帝也是人,也会死去。李世民死后除了武则天成为自己儿子的妃子外,李世民其他妃子又是什么下场?李治上位之后,又是怎么对待这些小妈们的?她们还剩下多少人?根据历史的记录,在李治的所有女人里面,和李世民有关的有两个,一个是武则天,一个是徐婕妤,她是李世民的妃子徐惠的亲妹妹

  • 宰相刘洎和李世民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 李世民晚年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后期怎么样,李世民夺位事件,李世民纵囚事件

    还不了解李世民杀宰相刘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晚年时期为什么要杀宰相刘洎?两人生前有过什么过节吗?一、李世民何时算进入晚年时期?自长孙皇后去世,其实李世民就开始发生了变化。总之,就是不如从前,那么英明神武了。想想也对,李世民也是人,结元配的去世他焉能不变

  • 诸葛亮如果选择休养生息的话 蜀汉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休养生息的近义词,蜀国灭亡,是不是诸葛亮造成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诸葛亮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当初如果没有选择北伐的话,而是选择休养生息,蜀汉的未来又是什么样的?蜀汉能改变什么?那个时候诸葛亮难啊,他必须选择北伐,只有北伐成功了,蜀汉才不会灭亡。诸葛亮北伐虽然是迫不得已,但是他也不能一直北伐啊,毕竟蜀国原

  • 朝鲜废帝李㦕 李㦕为什么被称为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冷帝狂妃暴君轻轻宠,朝鲜王李烱原型,朝鲜李氏王朝明君

    朝鲜废帝李㦕朝鲜废帝李㦕是朝鲜王朝第一个被公开废除的国王,可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耻辱,那么李㦕到底犯了什么样的大错才被废除的呢?朝鲜废帝李㦕又是个怎样的人呢?《王的男人》李隆剧照朝鲜废帝李㦕是李娎和尹氏的儿子,同时也是成宗李娎的长子,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尹氏更加的飞扬跋扈,不仅嫉妒心十分强,而且还曾经抓

  • “飞将军”李广为何被称为常败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数奇李广是汉朝最出色的将军,作为一名驻守边关的武将,李广通过自己的实力让北方匈奴闻之变色,即使是对手,游牧民族也称其为飞将军”;汉朝是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完成统一的时刻,汉武帝时期,北方匈奴多次侵犯大汉王朝领土,李广一生与匈奴交手七十多次,屡次边关告捷,李广先后成为御林军总管、先锋将军和边关太守,

  • 解读史记“留候世家”:张良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如何读《史记》,一看就懂的史记,撒贝宁《史记》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王之相。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