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批评公孙弘?哪些事能看出他的伪善阴险?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批评公孙弘?哪些事能看出他的伪善阴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19 更新时间:2024/1/15 8:24:28

公孙弘,名弘,字季,是一位儒学经师,推广儒学。他也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但他的为人却不能和名声地位相配,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人们对他都多有批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公孙弘算得上古代的一个励志典型。在小时候,他家里特别贫穷,曾经靠着替富人家放猪维持生活。长大以后,他在薛县担任过狱吏,因为没有学问,常常犯错,所以被免职。因此,公孙弘立志读书,他自己苦读到四十岁,又跟随一位老师学习了《春秋公羊传》。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公孙弘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临了。汉武帝即位后,下诏访求为人贤良而且通文学之人。这时,虽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了,但依然以贤良的名分去应征,最后被任命为博士。

第一次踏入仕途,公孙弘并不顺利。建元三年(公元前137年),皇帝派他出使匈奴,回来以后,他陈述的情况没有符合皇帝的心意,汉武帝认为他无能。于是,公孙弘称病,被免去了官职。

虽然公孙弘已经很老了,但机会还是再次来临。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再次下令征求文学儒士,家乡的官员再次推举公孙弘应诏,这时他已经七十岁了。在朝堂策奏当中,公孙弘被汉武帝选为第一,召见后再次任命为博士。

这一次,公孙弘没让机会白白溜走。《史记》里说他“恢奇多闻”,善于辩论,通晓文书法律,而且能用儒家的学说对法律进行解释阐述,所以很快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被提升为左内史。没有几年,从御史大夫到丞相、平津侯,公孙弘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一个穷人家替人放猪的小孩儿,最终得以封侯拜相,公孙弘的人生转变可以说是华丽之极。而且,他作为一代儒学经师,把儒学提升为法术的法理指南,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是,他的人品却历来遭人诟病。

公孙弘虚伪狡诈又善于逢迎。在朝廷议事的时候,他只是说明情况,让皇帝自己拿主意,从不坚持自己的意见,更不会和违背皇帝的意思。他很会揣摩皇帝的想法,他所上奏的事情,都能符合皇帝的心意。

有一次,对一件事情,他和主爵都尉汲黯二人意见相同,就商量好了分别上奏,向皇上提出他们的想法。等到见了皇帝,他先等汲黯上奏完,观察皇帝的态度,马上改变了自己的立场。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因此,他的奏章,总是得到皇帝的赞许;他的建议,也都能被采纳。但他这种表里不一,前后矛盾的做法,遭到一些大臣的非议,特别是为人刚直的汲黯。汲黯曾在朝堂上当面诘责公孙弘:“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汉武帝就问公孙弘,公孙弘回答说:“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同上)皇帝听后,认为公孙弘说得有理,对他更加好了。

“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不忠诚。”这就是公孙弘的辩解,而且得到了汉武帝的认可,其实还是阿谀逢迎在起作用。

公孙弘地位高俸禄丰厚,但生活特别节俭,甚至有点过头。对此,虽然有人称道,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他虚伪的表现,目的是骗取名声。

汲黯实在看不惯他的矫情做作,就对皇帝说:“公孙弘位在三公,俸禄很高,却盖一床布被,这不明摆着在骗人吗?”皇上就问公孙弘,公孙弘已经揣摩透了皇帝的心思,赶紧认错说:“确实是这样。我位居三公却盖布被,确实是巧行欺诈,妄图钓取美名。汲黯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个大忠臣,确实说中了我的毛病。要是没有汲黯对皇帝的忠诚,陛下您哪能听到这样的真话呢?”这样一说,皇帝认为他谦恭礼让,对他就更为优厚了。

公孙弘为人,表面十分宽厚,他的故旧,宾客,亲友,有生活困难的,他会全力帮助,世人因此夸他贤明。但他内心并非如此,他城府很深,猜忌心很重,表面和人相处得很好,却在暗中报复那些和他有嫌隙的人。

有一回,公孙弘和中大夫主父偃在建立朔方郡一事上产生了分歧,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意见,这让公孙弘很不高兴。还有,主父偃常常在皇帝面前和公孙弘争论,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让公孙弘觉得下不了台。于是,公孙弘表面上照常和主父偃往来,暗地里却找机会报复。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主父偃担任齐相,有人上书告发他收受了诸侯的重金,因此,诸侯子弟大多受封。后来,齐王刘次昌自杀,汉武帝认为是主父偃索要金钱所逼,非常生气,抓住主父偃严加审讯。主父偃承认受过诸侯的贿赂,但不承认齐王自杀和自己有关。公孙弘乘机进言,说齐王自杀的首恶就是主父偃,如不处死,将无以服天下。汉武帝本来不想杀死主父偃,但听了公孙弘的话,信以为真,就下令灭了主父偃的全族。

公孙弘一直忌妒博士董仲舒。董仲舒为人廉直,是当时著名的大学问家,曾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且,在公孙弘引以为傲的研治《春秋》方面,董仲舒的成就也远远高于他。

还有,公孙弘为人两面三刀,见风使舵,董仲舒对这样的行为深恶痛疾。公孙弘知道董仲舒的想法,对董仲舒深恨在心。

后来,胶西王刘端矫纵无赖,屡行不法之事。公孙弘就向皇帝进言说:“只有董仲舒可以辅佐胶西王。”汉武帝就把董仲舒迁徙到了胶西,公孙弘终于把自己忌恨之人赶出了朝廷。

这两件事情,都可以看出公孙弘的伪善阴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历史上刘备都做过哪些不仁义不道德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刘备,众所周知,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也被称为“先主”。他一生只做两件事:逃命和哭。带着一帮老铁颠沛流离,从一个摆地摊的硬是拼上一代帝王,纵观上下五千年,也只有刘邦和朱元璋可比了吧。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仁君,刘备不管是作为一方

  • 蔡文姬之父蔡邕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蔡邕,东汉时期名臣,才女蔡文姬之父。那么蔡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孝传天下,品行无端蔡邕的孝行是当时三国时期的典范。蔡邕对长辈非常孝顺,他的母亲曾经卧病三年,蔡邕不论盛夏严冬、气候变化,都没有解过衣带,七十天没有睡过觉。母亲去世后,就在墓旁盖一间房子住下守着,一

  • 郭英曾辅佐朱元璋45年,朱棣登基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之辈到建立明朝成为最高统治者,在位时间三十年,享年71岁。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朱元璋虽然爱民如子,却也心狠手辣,特别是在太子朱标去世后,出于政治目的,朱元璋屠戮了蓝玉、傅友德、冯胜、王弼等诸多将领。到了朱元璋驾崩那年,明朝的开国将领仅

  • 盘点:项羽手下的五大忠臣良将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西楚霸王项羽手下有五大良将,他们分别是:季布、钟离眜、桓楚、龙且、曹咎。那么他们最后结局分别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季布楚地人,随项梁叔侄起事前就以任侠而闻名。季布这个人很讲义气、信用,跟那个“五虎将”之首,反复无常的英布完全是两类人。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诸葛亮与曹操两人相比,谁能算得上是三国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当世英雄、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有人说他是逆贼奸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而在三国时期除了曹操称得上是军事家外,蜀汉丞相诸葛亮也能称得上。事实上,诸葛亮虽然不是三国时

  • 赵光义的一生都活在阴谋诡计,晚年自食恶果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赵光义,本名赵匡义,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宋太祖去世后,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皇帝是权利的象征,也正是因为如此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想登上那个位置,但是做了皇帝之后就真的可以安然享乐吗?在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想要谋朝篡位的人不计其数。相对于民间起义来

  • 西汉著名辞赋家:揭秘枚乘的代表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辞赋大全,西汉辞赋的主要类别,汉赋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枚乘,西汉有名的辞赋家,与贾谊并称“枚贾”。那么枚乘与贾谊的关系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曾做过吴王刘濞、梁王刘武的文学侍从。七国之乱前,曾上书谏阻吴王起兵;七国叛乱中,又上书劝谏吴王罢兵。吴王均不听。七国之乱平定后,枚乘因此而显名。景帝时,拜为弘农都尉,因非其所好,以病去官。

  • 刘恒不受刘邦重视,为何能登基称帝?他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建立了汉朝,但是真正将大汉带上繁盛之路的,是刘邦最不起眼的四子,汉文帝刘恒。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文帝的继位,可以说充满了许多幸运的成分,他一度是刘邦最不受宠的儿子,没有贵族的出生,母家也没有强大的外援,他能够成为皇帝,靠的就是这样平凡的身

  • 西汉天文学家:揭秘洛下闳一生的贡献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洛下闳,可能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过,但他在历史上的贡献与成就都是巨大的,今天来说说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字长公,汉朝西汉时期天文学家,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他创制《太初历》,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历法结构;提出浑天说,创新中国古代“宇

  • 除了造纸术,蔡伦还发明了哪些东西?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蔡伦,东汉桂阳郡人。除了“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他还发明了哪些东西?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蔡伦的发明创新不止造纸,他主管尚方期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起到了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