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伯奢被杀是陈宫背叛曹操转投吕布的原因吗?

吕伯奢被杀是陈宫背叛曹操转投吕布的原因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72 更新时间:2024/1/1 11:21:38

对大多数人来说,对三国的了解,都是起源于《三国演义》,但小说终归是小说,与历史总是有一定的差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亡,途经中牟时被抓,县令陈宫念其忠义将其释放,并舍官随其逃亡,两人逃到曹操父亲曹嵩故友吕伯奢家中,因曹操疑心太重而杀吕伯奢家人,得知误会后二人连夜离开吕家,却路遇打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不欲留患又杀吕伯奢。

杀死吕伯奢一家后,曹操又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不齿其所为,自觉误信曹操,但又不忍杀之,于是毅然离开曹操。而受《三国演义》影响,诸多艺术作品同样采取了这种说法,例如京剧《捉放曹》。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陈宫投奔曹操,乃是在曹操杀死吕伯奢一家数年之后。且不论曹操杀死吕伯奢一家的真伪(毕竟史料记载不同),即使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此事也应该发生于中平六年(189年),曹操出逃京师当年。

事实上,直到曹操于初平二年(191年)担任东郡太守之后,出身兖州本地士族的陈宫,才投奔曹操。此时,曹操不仅已经结束了逃难,且“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也已经结束,距离吕伯奢一家被杀,更是已经过去了两年之久。

不仅如此,当兖州刺史刘岱不顾济北相鲍信劝阻,战死于初平三年(192年)后,面对无主的兖州,正是本地士族出身的陈宫出面,通过外交手段,使得曹操成功入主兖州,进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起家之地。陈宫真正“叛曹迎吕”,其实发生在兴平元年(194年)曹操攻打徐州期间。

如上,陈宫出仕辅佐曹操时,吕伯奢一家的惨案实际上已经发生,而从陈宫辅佐曹操成功入主兖州来看,对于吕伯奢一家被杀之事,陈宫其实并不是很在乎。更何况,陈宫判离曹操之时,实际上距离吕伯奢一家被杀已经过去了五年之久。

陈宫“叛曹迎吕”另有其他原因

从初平三年(192年)辅佐曹操入主兖州,到兴平元年(194年)“叛曹迎吕”,陈宫与曹操的蜜月期,仅仅持续了两年左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陈宫对曹操态度大变,竟然至死都不肯再辅佐曹操。

从这两年兖州局势来看,或许源自于曹操与兖州当地士族之间的矛盾。而陈宫与曹操之间矛盾的爆发,或许与以下四件事情有关:

1、陈宫自身地位下降。曹操入主兖州之后,便开始迅速招揽人才,荀彧程昱等人迅速投入曹操麾下,荀彧自不必多说,乃是出自于颍川大族荀氏,其家族人才众多,影响力极大,程昱则是兖州本地人才。荀彧、程昱投入曹操麾下后,地位迅速得以提升,而作为帮助曹操入主兖州的陈宫,却并未获得高位,而从此后两年间陈宫在曹操麾下再无贡献来看,其地位或许已经有所边缘化,这导致陈宫根本无法在曹操阵营实现自己的价值,自然会有所不满。有人或许会说,陈宫不是这样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之人,如若不是,那么“郝萌之变”又是如何发生的?

2、边让、桓邵被杀事件。我们知道,东汉由于“党锢之祸”,宦官与士族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张,而曹操则是宦官曹腾的养孙,这自然令有些士人对其极度不喜,边让便是其中典型。边让乃兖州当地名士,曹操入主兖州之后,他便仗着自己的才气,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多次轻视和贬低曹操,于是曹操便借着有人诬陷边让的机会,让麾下官员将其杀死,并夷族。此外,沛国名士袁忠、桓邵等也曾辱骂曹操,得知边让被杀后便跑到交州避难,曹操又派使者命令交州太守士燮将其杀死,桓邵于是又跑回来自首,跪在院子里求饶,结果还是被曹操所杀。一般认为,边让、桓邵被杀事件便是兖州士族反曹操的导火索,而陈宫素来与兖州名士交好,又岂能不感受到威胁。

3、徐州屠城事件。兴平元年(194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和弟弟曹德投奔曹操,结果被徐州牧陶谦派人追杀而死。曹操与陶谦先前便因对外扩张而交战,如今父亲和弟弟被杀,曹操立即起兵攻打徐州,略地至东海、连屠数城,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曹操如此大动干戈,再加上前面又有边让等人被杀之事,结果不止是徐州人人震恐,更是让兖州当地士族对其极为恐惧,而陈宫更是认为曹操并非明主,根本不值得辅佐。

4、兖州士族扶持吕布。有了边让被杀和徐州屠城事件的铺垫,兖州本土士族已经不再支持曹操,改而拥立吕布,一方面源于曹操的不得人心,另一方面则源于吕布相对容易控制,有利于兖州士族巩固地位。《三国志·魏书》有载,“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这个“共牧兖州”便足以说明问题。于是,陈宫便趁着曹操东征之际,与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同谋叛乱,引领吕布入主兖州,而兖州各郡也群起响应,仅余鄄城、范城、东阿三座县城仍属曹操,由此可见当时兖州士族与曹操之间的矛盾,以及兖州士族在当地的影响力。

后来,虽然凭借荀彧、程昱等人拼死阻挡吕布、陈宫大军,曹操最终回军击败了吕布,陈留太守张邈也被杀,曹操对兖州的控制得以巩固,但陈宫也就此与吕布逃往徐州,并至死再未回到曹操身边。

综上,陈宫投奔曹操还是判离曹操,其实都未受到吕伯奢一家被杀事件的影响,不过是由于曹操与兖州士族矛盾爆发,再加上陈宫本人被边缘化的原因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周朝诸侯国吴国有过多少位皇帝?仲雍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齐桓公时期的周天子是谁,周天子时期有多少个诸侯国,吴国与周朝的关系

    吴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相传始祖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周朝时期的古吴国有二十五代皇帝,第一代皇帝泰伯三让皇位令天下生敬,被誉“让王”、“至德先圣”为江南人文之祖。而同他一道“千里奔吴”开创江南文明之史的弟弟仲雍却成了陪衬

  • 被架空权力的西为皇帝元宝炬,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权臣,通常指掌握国家军政大权、威胁统治者的大臣,也可以指权倾朝野、威胁帝王统治的宦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出来的割据势力。北魏末年,元宝炬在以宇文泰为首的大臣支持下登基为帝,国号“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和南朝梁对立,建

  • 探索铁血宰相武元衡心中的柔情,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黑衣宰相,耿玉京最后和谁在一起,无尽暖柔情大结局

    武元衡,字伯苍,是武则天的从曾孙,是唐朝少有的诗人宰相。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武元衡的故事吧。元和十年的一个初夏,天色熹微。当朝宰相武元衡正奔赴在上朝路上。他或许有些隐隐的不安,但他却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是时,暗处正潜伏着无尽的刺客,一双眼睛紧紧观察着他的动向。忽听一声:“灭灯!”武元衡马

  • 历史上的呼延灼真实实力如何?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呼延灼是真实人物吗,呼延庆和呼延灼什么关系,中国朝代实力排名

    《水浒传》中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位头领性格各异,各有所长,结局不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群像。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只有双鞭呼延灼和美髯公朱仝参加了后来的抗金作战:“呼延灼后领大军破大金兀术四太子,出军杀至淮西阵亡

  • 全名公敌董卓——爷比城管更霸道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之董卓之婿,我,天命暴君董卓

    董卓无论在三国时代还是在现在,那人气绝对堪比煤老板,不,应该是城管,人家美国有全民超人汉考克,三国却出了个全民公敌董仲颖。啊?你问我董卓为啥这么可恨?你听我慢慢道来。他的事迹,绝对不比城管差。网络有个词汇叫“卖萌”,大致就是装可爱的意思。可是董卓这家伙,就他那外表,也是丝毫“萌”不起来的。不过“身长

  • 战国时期三对“好基友” 完美诠译何为相杀相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三国是哪三国,春秋战国三大战役,战国时期晋国被哪三家瓜分

    今天给大家聊一聊春秋战国的三对兄弟,他们都不是亲兄弟,关系却非常的密切,可他们的密切方式却又各有不同。这就是管仲鲍叔牙兄弟、孙膑庞涓兄弟和苏秦张仪兄弟。按出生顺序我们先说一说管仲鲍叔牙兄弟,这哥俩怎么好上的,历史上没有记载,反正他们就是非常的好。他们曾经一起合伙做过买卖,因为鲍叔牙家里比较有钱,所以

  • 爱新觉罗·褚英简介 褚英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满族八旗哪个姓最尊贵,爱新觉罗后人身份证,现在爱新觉罗姓氏还有吗

    褚英,全名爱新觉罗·褚英,万历八年,即公元1580年,21岁的努尔哈赤,有了褚英。褚英是努尔哈赤和他的元妃佟佳氏的孩子,也是努尔哈赤的长子。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褚英仅仅只有4岁。佟佳氏在褚英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可怜的褚英,没有母亲的照顾,才四岁就要跟着努尔哈赤奔走于刀光剑影之下。努尔哈赤起兵,其面对

  • 孝和睿皇后为何甘愿扶持情敌的孩子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历史中的后宫,真有那么复杂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朝时期的等级森严,每一个妃子都要坚守自己的本分,而且皇后的权力特别大,往往有时候皇后处理问题连皇帝也要给面子。而在清朝时期就有这么一个女子,她成功当上了皇后,之后还生下了两个孩子。但是在先皇去世的时候,她却选择扶持自己情敌

  • 和硕建宁长公主为什么会被软禁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公主虽然出身皇室,但在清朝,不是每个公主都很好命,今天来说说和硕建宁长公主(后面被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和硕恪纯长公主名阿吉格,是清太宗皇太极膝下的第十四个女儿,母亲是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虽然阿吉格的母妃只是一位地位不算高的妃子,但是阿吉格出生以后就

  • 探索李贺短短二十几年的人生,他用诗将自己的灵魂展现给世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李贺,字长吉,中唐时期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合称“唐代三李”,被后世誉为诗鬼。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贺的故事吧。清代有蒲松龄编写《聊斋志异》,一个描写鬼故事的集锦,或浓情烈焰,或寂寥阴森,都不过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最无法言表的情感宣泄,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隐晦抨击。在唐代,同样有一位将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