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朝诸侯国吴国有过多少位皇帝?仲雍是个什么样的人?

周朝诸侯国吴国有过多少位皇帝?仲雍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32 更新时间:2023/12/21 18:24:12

吴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相传始祖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周朝时期的古吴国有二十五代皇帝,第一代皇帝泰伯三让皇位令天下生敬,被誉“让王”、“至德先圣”为江南人文之祖。

而同他一道“千里奔吴”开创江南文明之史的弟弟仲雍却成了陪衬,一直生活在哥哥的影子之下,尽管也做了古吴的第二任皇帝,还是被人称为傀儡。

孔圣人评价也是有别:哥哥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至德”,而仲雍仅是“逸民”。反差之大令人瞠目,其实,他所起的作用巨大,而且境界远高于哥哥泰伯。

一、千里奔吴,归隐

商朝时期的陕西岐山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生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古公有意将王位传给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可传统的氏族传位必须是长子长孙,也就是说季历没有资格承嗣王位,那姬昌更没戏了。老爷子是既不愿意违背规矩,又一心想传位于孙子,心存石头终日郁闷,泰伯和仲雍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为了父愿就想到了出走。

兄弟俩一合计,就以父亲生病需要采药为由双双离开了周地岐山,一路往南而来,最终止于无锡的梅里,这就是历史上的“千里奔吴”故事。虽然离开了周地让出了承位,但泰伯并不甘心,他是个有抱负的人,到梅里后就组织当地的蛮夷建村设居,兴修水利,发展农桑生产,大有一番另起锅灶之势。仲雍看在眼里很担心长此下去一旦成势,说不定哥哥就有打回去之意,怎样断掉不良之念,便成了他的心病。

当地土著人的习俗给了他发,因为土著人无长发而且有纹身,而这些在老家陕西看来就是野人粗人,没有文明可言。仲雍就劝说泰伯,要融入当地生活且获得蛮夷的信任,就必须跟他们一样断发纹身,泰伯接受了他的建议,与土著人再无二样,彻底断了泰伯归家之念,从这点来看仲雍的果断智慧和亲情大义远在泰伯之上。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仲雍的足智多谋,古吴的历史甚至是周朝的历史都会改变,但历史就忽略了这点,这是不公的。

泰伯被拥为大王,并定都于梅里,就这样建立了江南第一个国家“句吴”,江南文明自此而始。由此更加证明泰伯三让皇位并不是出于真心,而是情非得已,世上有泰伯被流放一说也非空穴来风。见哥哥做了皇帝,仲雍并没有辅助左右,而是选择了离开,他来到常熟的虞山过着半隐居的生活。这里也曾有两种说法,其一,是看不惯哥哥的所作所为,才选择离开;其二,仲雍不喜欢做官,想过与世无争的日子。

二、千里奔丧,一言推位

话说泰伯仲雍兄弟俩来到江南梅里建了个小国——句吴,没多久就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两人赶忙回故里奔丧。料理完丧事,有人提出让泰伯继位,三弟季历也是一个劲地礼让,泰伯虽然嘴上拒绝,内心却十分矛盾。这时仲雍又仗义执言:既然父亲已有安排,我们又是为放弃王位而出走故乡,如今怎能违背父愿呢!又提醒哥哥:“句吴初建,百姓翘首以盼,我们何能耽搁?”可以说就是仲雍一席话才使泰伯有了正确决定。

季历当了周朝皇帝,励精图治使周部落日益强大,商朝感觉到了威胁,最终不择手段地暗害了季历。得到消息的泰伯和仲雍又再次回归故里奔丧,同样,有人提出让泰伯继位,侄儿姬昌也是真心实意期待大伯上位,正在迟疑时,仲雍又挺身而出:“父愿今了,应以扶持扶弱,岂能他想。”泰伯再次正直,多亏仲雍的提醒,两人再次回到江南。

他们的谦恭礼让、开拓进取,向我们昭示了“让”的美德,他们的行动也深刻影响了我国的传统思想和伦理道德,他们的礼让、包容和开拓精神不仅开创了吴国六百年的基业,还让就了周朝的八百年伟业,其功之巨历史无二。泰伯至德,仲雍功不可没,很多人都认为仲雍缺智少慧,不具雄才大略,则是感念他的谦恭,才将他的名字紧跟着泰伯以陪衬示人,只能证明这些人不熟悉吴国的历史,因为,除了仲雍自己做了第二代皇帝,吴国剩下的二十三个皇帝可都是他的子孙。

由于泰伯没有后人,他死后王位就传给了弟弟仲雍,尽管此时已有八十七岁的高龄依然不失睿智,上任伊时他不顾年迈大刀阔斧治理国政,甚至改变泰伯治国方式,不再单纯用礼致化,而是入乡随俗、效仿当地风气,灵活治国。尽管只当了五年皇帝,却已将句吴小国建设的繁荣富强,为吴国的基业夯实了基础,仲雍永远不失伟帝之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被架空权力的西为皇帝元宝炬,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权臣,通常指掌握国家军政大权、威胁统治者的大臣,也可以指权倾朝野、威胁帝王统治的宦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出来的割据势力。北魏末年,元宝炬在以宇文泰为首的大臣支持下登基为帝,国号“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和南朝梁对立,建

  • 探索铁血宰相武元衡心中的柔情,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黑衣宰相,耿玉京最后和谁在一起,无尽暖柔情大结局

    武元衡,字伯苍,是武则天的从曾孙,是唐朝少有的诗人宰相。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武元衡的故事吧。元和十年的一个初夏,天色熹微。当朝宰相武元衡正奔赴在上朝路上。他或许有些隐隐的不安,但他却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是时,暗处正潜伏着无尽的刺客,一双眼睛紧紧观察着他的动向。忽听一声:“灭灯!”武元衡马

  • 历史上的呼延灼真实实力如何?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呼延灼是真实人物吗,呼延庆和呼延灼什么关系,中国朝代实力排名

    《水浒传》中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位头领性格各异,各有所长,结局不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群像。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只有双鞭呼延灼和美髯公朱仝参加了后来的抗金作战:“呼延灼后领大军破大金兀术四太子,出军杀至淮西阵亡

  • 全名公敌董卓——爷比城管更霸道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之董卓之婿,我,天命暴君董卓

    董卓无论在三国时代还是在现在,那人气绝对堪比煤老板,不,应该是城管,人家美国有全民超人汉考克,三国却出了个全民公敌董仲颖。啊?你问我董卓为啥这么可恨?你听我慢慢道来。他的事迹,绝对不比城管差。网络有个词汇叫“卖萌”,大致就是装可爱的意思。可是董卓这家伙,就他那外表,也是丝毫“萌”不起来的。不过“身长

  • 战国时期三对“好基友” 完美诠译何为相杀相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三国是哪三国,春秋战国三大战役,战国时期晋国被哪三家瓜分

    今天给大家聊一聊春秋战国的三对兄弟,他们都不是亲兄弟,关系却非常的密切,可他们的密切方式却又各有不同。这就是管仲鲍叔牙兄弟、孙膑庞涓兄弟和苏秦张仪兄弟。按出生顺序我们先说一说管仲鲍叔牙兄弟,这哥俩怎么好上的,历史上没有记载,反正他们就是非常的好。他们曾经一起合伙做过买卖,因为鲍叔牙家里比较有钱,所以

  • 爱新觉罗·褚英简介 褚英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满族八旗哪个姓最尊贵,爱新觉罗后人身份证,现在爱新觉罗姓氏还有吗

    褚英,全名爱新觉罗·褚英,万历八年,即公元1580年,21岁的努尔哈赤,有了褚英。褚英是努尔哈赤和他的元妃佟佳氏的孩子,也是努尔哈赤的长子。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褚英仅仅只有4岁。佟佳氏在褚英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可怜的褚英,没有母亲的照顾,才四岁就要跟着努尔哈赤奔走于刀光剑影之下。努尔哈赤起兵,其面对

  • 孝和睿皇后为何甘愿扶持情敌的孩子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历史中的后宫,真有那么复杂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朝时期的等级森严,每一个妃子都要坚守自己的本分,而且皇后的权力特别大,往往有时候皇后处理问题连皇帝也要给面子。而在清朝时期就有这么一个女子,她成功当上了皇后,之后还生下了两个孩子。但是在先皇去世的时候,她却选择扶持自己情敌

  • 和硕建宁长公主为什么会被软禁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公主虽然出身皇室,但在清朝,不是每个公主都很好命,今天来说说和硕建宁长公主(后面被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和硕恪纯长公主名阿吉格,是清太宗皇太极膝下的第十四个女儿,母亲是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虽然阿吉格的母妃只是一位地位不算高的妃子,但是阿吉格出生以后就

  • 探索李贺短短二十几年的人生,他用诗将自己的灵魂展现给世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李贺,字长吉,中唐时期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合称“唐代三李”,被后世誉为诗鬼。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贺的故事吧。清代有蒲松龄编写《聊斋志异》,一个描写鬼故事的集锦,或浓情烈焰,或寂寥阴森,都不过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最无法言表的情感宣泄,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隐晦抨击。在唐代,同样有一位将鬼

  • 她为努尔哈赤生育三子女,最后却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皇室充满了尔虞我诈与血雨腥风,甚至很多人都不得善终。清朝有一位皇后,生下了三个儿女,但这位皇后和她全家却落得被清洗的结局,这位皇后便是衮代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实际上,衮代皇后并不是清朝传统意义上的皇后,因为她没有获得皇室的尊封,也没有皇后谥号,衮代皇后只是后世对她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