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结党营私、嚣张跋扈,朱元璋纵容胡惟庸的原因是什么?

结党营私、嚣张跋扈,朱元璋纵容胡惟庸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95 更新时间:2023/12/18 9:28:14

朱元璋创立了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朝代明朝,在位期间恢复民族平等统一全国,严惩贪官开创洪武之治,给后人留下不少可以谈论的事迹。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时来运转,升任右丞相。公元1380年,涂节、御史中丞商皓告发胡惟庸谋反,朱元璋大怒,将胡惟庸斩杀。

从1373年到1380年,总共七年时间,我们推测,朱元璋并非一开始就要杀胡惟庸。胡惟庸从登上相位到权倾朝野胡作非为,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所以我们无法确定朱元璋是否忍了七年。

捧杀效果更好

起初,胡惟庸做工作还是很谨慎的,政绩突出,也受到了朱元璋嘉奖。随着丞相位置的稳固,胡惟庸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一方面不可否认,胡惟庸政务能力可圈可点。另一方面,绝对的权力会滋生绝对的贪婪,如此这般,胡惟庸开始在丞相位上玩火。

有些生杀予夺的军国大事,胡惟庸不汇报给朱元璋,自己擅作主张发布命令。各地上奏的奏折,胡惟庸从中挑出对自己不利的扣下,将剩下的报给朱元璋。单单这几项,已经算是欺君罔上了,除此之外,胡惟庸还贪污受贿,劣迹不可胜数,在洪武一朝,官员们大多过得战战兢兢,能活成胡惟庸这么潇洒的估计屈指可数。

史料记载:

“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

以朱元璋而耳目,难道不知道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况且还有大把弹劾胡惟庸的奏折,魏国公徐达也曾上奏胡惟庸的恶行,但朱元璋就是没有任何动作。

朱元璋当然并非软弱可欺,只是他想用一种更特殊的方法除掉胡惟庸。查阅史书,除了让我们增长学识之外,其中最多的就是权谋手段,比如整人的方法。要想整倒一个人,不一定要一棒子打死,也可以将其捧到高处,再从高处重重落下,不仅效果好,杀伤力更是可观。

以朱元璋的性格,他想杀人根本用不着理由,伸手五支令拳手就可以要命。朱元璋不仅看到了胡惟庸的丑恶嘴脸,也看到了他背后的官员集团,杀掉一个胡惟庸相对容易,而那些随声附和的官员就需要慢慢收拾。

一个胡惟庸,最后牵连三万人被杀,在朱元璋看来,不是不想杀,而是不到时候,真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为了废掉丞相制度

历史上勤政的皇帝很多, 但像朱元璋这么玩命的真不多,他本就是苦孩子出身,虽说穷了点,但身体还算结实。当了皇帝后,便将一切献身给了国家政务,要说朱元璋真的是为国家着想吗?也不尽然,朱元璋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权力的最大化,且让家天下固化,让老朱家的子孙后代享受数不尽的荣华。

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而自从朱元璋即位之后,最看不顺眼的就是那个丞相。丞相是为百官的领袖,不仅可以控制百官,还能分他皇帝的权力。

丞相历史悠久,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皇帝只有一个人,而天下那么大,难道所有事情都要让皇帝来管?皇帝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还要需要时间去享乐,所以皇帝的时间很珍贵,要想提高处理政务的效率,丞相无法缺席。

在朱元璋看来,胡惟庸就代表着丞相制度,要想废掉丞相制度,那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筹划和思考。就好比一棵树苗,刚种两天就拔出来,也就还是那颗树苗,如果等到这颗树苗长成苍天大树,它将带出一大片土壤。

朱元璋想要革除丞相,凡事都自己来做主,那么就要将根茎、树干、枝叶、土壤一同拔起,所以他需要更多的时间。

胡惟庸真的要谋反吗?

一时间,胡惟庸胡作非为、权势滔天,但并没有遭受什么惩处,所以他有了异心。胡惟庸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想再升一步,那就只有造反。

然而,胡惟庸跟随朱元璋多年,理应对朱元璋的脾气、性格有所了解,换言之,要想在朱元璋手下搞小动作并非那么容易。

在我看来,胡惟庸的确有了异心,但并非就是必须要谋反,只是他做了太多违法乱纪的事,担心被朱元璋惩处。胡惟庸在外勾结将领和亡命之徒,还在暗中游说李善长,加入他的阵营。

与其说胡惟庸想要谋反,不如说他想要自保,他想要将更多的人联合在一起,一旦出了事,毕竟法不责众,安全系数会高很多。

一次,胡惟庸的儿子在坊间坐马车疾驰,由于速度太快,摔下车来,不巧被摔死了。父子连心,胡惟庸一怒之下就直接命人将驾车人杀死,并没有经过任何审批和手续。事实上,在胡惟庸这个位置,杀死个把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不过胡惟庸这次太过冲动,没有按照正常程序。

史料记载:

“会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

朱元璋得知消息,十分震怒,他没有直接杀掉胡惟庸,而是威胁说,杀人要偿命。胡惟庸想用金钱赔偿,但被告知不允许。这回胡惟庸害怕了,在朱元璋面前,胡惟庸就像一只无法遁形的小妖怪,根本逃不出朱元璋的五指山。

恐惧在胡惟庸身上蔓延,令其做出不理智的举动,他随即和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谋划起事,并告知其手下人待命。随后,涂节压力太大,无法忍受,将此事上报给了朱元璋。

胡惟庸造反,很可能是为了保命,因为如果继续下去,他是必死无疑,而如果造反,还有一线生机。在胡惟庸内心,也不想要走到这一步,可是他做的坏事太多,且朱元璋已经明确表示要杀他,无奈之下,他才准备举事。

见时机差不多了,朱元璋就开始收网了,胡惟庸的一切小动作,都逃不过朱元璋的眼睛。他不仅杀了胡惟庸,连带三万人陪葬,加之废掉了丞相制度,可谓一箭三雕,成绩斐然!

不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至于真实情况究竟如何,那就真的天知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飞原本能改写三国历史,为何会被刘备和关羽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对关羽张飞是真心的吗,刘备忽悠关羽张飞,为什么关羽和张飞只听刘备的

    张飞(?-221年),字益德,世习丞翼德,三国时蜀汉大将。年少时与关羽、刘备结拜为异姓兄弟,后刘备拜为中郎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张飞是个爽快人,这一点在正史和演义中的记载基本一致,按照正史记载,张飞似乎比关羽更受曹操重视,而且好像也比关羽有大局观。看过《三国志》的都知道,张飞在建安三年随同刘

  • 如果立贤不立长,历史上有哪些皇帝会被取代帝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废帝的下一代君王,宋朝最贤明的君主是谁,历史上最贤德的皇后有哪些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是一个被长期使用的制度,顾名思义,这一制度规定了皇帝在确立继承人时需要优先考虑嫡出的长子,也就是正妻所生诸子中最大的一个。其实,这一制度诞生

  • 林逋作诗后为何不将诗稿保留下来?他为什么不愿入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林逋为什么终身不娶,林逋后人,陶渊明为什么最终选择辞官归隐

    林逋,字君复,后世称之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是北宋时期诗人,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隐士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林逋是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人,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从小就饱读诗书,精通经史百家。但他和其他儒者不同,没有把出仕做官当作自己的追求。《宋史》里记载他:“

  • 钩弋夫人入宫原因特殊,最后又是为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后宫之中的女子,她们看起来雍容华贵、锦衣玉食,但其实却并不自由,而且还有丧命的危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而我们要说的就是汉朝时期的一个女子,她在自己最为青春的时候进入皇宫,之后也是让皇帝痴迷不已。但是无情最是帝王家,这美丽的容貌并没有给她带来好运,而是在皇帝临终的时候,因

  • 从包衣宫女到乾隆后妃,揭秘恭嫔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后宫有一妃子是包衣出身,她不仅被经常翻牌子,并且乾隆还亲自赐予她封号。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位女子便是恭嫔,恭嫔出身特别的卑微,而且家族也是包衣。要知道包衣实际上就是贵族的奴仆,而且还是一辈子都要为贵族服务。所以恭嫔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但是好在恭嫔有个美丽的容貌

  • 淑慎皇贵妃:慈禧最喜欢的儿媳妇,最后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娴妃最后的结局,延禧攻略中娴妃的结局,淑慎皇贵妃墓

    慈禧最喜欢的儿媳妇是谁?她15岁就成了皇贵妃,但是之后却独守空房三十年。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个女子就是淑慎皇贵妃富察氏,富察氏的家世很显赫,而且是出生于镶黄旗的贵族,富察氏有很多都进入了皇宫成为了妃子,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富察皇后。在同治十一年的时候慈禧太后开始为皇帝选妃子,而此

  • 张孝祥的人生经历的哪些坎坷?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孝祥西江月,孔子政治思想上主张什么,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孝祥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张孝祥的祖籍在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他是唐朝著名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父亲叫张祁,曾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等职。靖康之变发生后,宋朝的官员和百姓大举南下避难,张家也不例

  • 宋仁宗宠爱的张贵妃,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一生有三位皇后,她们分别是郭皇后、慈圣光献皇后曹皇后、温成皇后张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郭皇后是因为家族势力被掌权的刘太后要求宋仁宗立的,在刘太后死后就被宋仁宗冷落了,后来被废。而第二位曹皇后也是出身豪门贵族,是国家功臣之后,被宋仁宗的养母章惠杨太后看中,后位就落到

  • 秦国崛起最关键的人物中 秦惠文王为什么是最关键的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惠文王重用了哪些人,秦国崛起的过程,秦惠文王之前的秦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惠文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最终统一六国。而六世之中,孝公是开创者,没有他支持变法,就没有崛起的契机;昭襄王是奠定者,他在位期间,秦国对外征战,消灭了96万军队,把六国基本上全部打废了,长平一战,歼灭赵国40多万军队;而秦始皇是完成者,从公元前23

  • 前将军是什么官职?袁綝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骠骑将军是多大的官,司令上面是什么官职,将军是什么官

    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又称为四方将军,是我国古代历史中属于品衔比较高的部队军职,级别从高到低分别是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前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在汉末三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