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国崛起最关键的人物中 秦惠文王为什么是最关键的一个

秦国崛起最关键的人物中 秦惠文王为什么是最关键的一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960 更新时间:2024/2/22 0:05:3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惠文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最终统一六国。而六世之中,孝公是开创者,没有他支持变法,就没有崛起的契机;昭襄王是奠定者,他在位期间,秦国对外征战,消灭了96万军队,把六国基本上全部打废了,长平一战,歼灭赵国40多万军队;而秦始皇是完成者,从公元前236年到公元前221年,15年时间便统一六国,定鼎中原。

若论最关键的人物,还是秦惠文王。商鞅变法这件事固然重要,但是当时可不止秦国在变法,其他国家也在变法,魏国有李悝、楚国有吴起、韩国有申不害、燕国有昭王、赵国有武灵王,但是为什么这些国家没能崛起?答案很简单,只有四个字:人亡政息。就是变法或者支持变法的人,一旦去世,变法的内容就旋即废止,或者干脆走样,只有秦国坚持了下来。这其中,秦惠文王是最为关键的。

孝公死得比较早,不到45岁就去世了,执政变法只有20多年,这点时间根本不足以让秦国彻底改变。实际上孝公死的时候,秦国反对变法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所以孝公一死,商鞅就遭到反扑,连尸体都不放过,惨遭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所以没有惠文王的坚持,秦国变法也会半途而废。

惠文王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干掉商鞅,表面上看,是商鞅原本得罪过他,惠文王还是太子的时候,犯了法,他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都受到了刑罚,一个被割掉了鼻子,一个被刺了字。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老师被惩罚跟他有什么关系?而商鞅可是变法的关键人物,孰轻孰重,惠文王怎么会分不清楚。怎么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费尽心思地把商鞅给除掉,甚至还为此发兵。

其实这就是帝王心思,商鞅的确很重要,没他就没有秦国的变法,但是此时变法的内容已经基本完成,只需要执行就可以了,商鞅也就无关紧要,所以惠文王杀商鞅,不会为了私怨,而是为了能够堵住贵族的嘴,而且商鞅是变法的最大功臣,孝公一死,他在秦国的影响力无人能及,所以杀商鞅却不废变法。守旧势力虽然不对,但是也能很好的当一个棋子,孝公利用商鞅打击贵族,而惠文王利用贵族打击商鞅,谁都不是省油的灯。

韩非子说:“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除了坚持变法之外,惠文王最大的功勋就是开拓和奠定了秦国的后方基地,也就是巴蜀、汉中这一片地区,秦国占领巴蜀之地,纯属巴蜀自己送上门的,当年四川重庆这一片有两个小国,巴国和蜀国,两个小国发生了战争,半斤八两,都请求秦国支援,惠文王倒是为这事开了一个会,不过不是商量要帮谁,而是要探讨要不要把这两国给灭了。张仪说巴蜀弹丸之地,灭了也没啥意思,不如东进打韩国,让他们割地求和,而惠文王持反对意见,派大将军司马错把前来求援的巴国和蜀国的都给灭了。

平定巴蜀之后,惠文王就开始对下游的楚国进攻,当时楚国非常强大,而且和齐国结盟,于是惠文王先派张仪到楚国,忽悠楚怀王,让他和齐国断交,张仪去了楚国,大嘴巴一张就说:“只要楚国和齐国断交,秦国就割让六百里土地给你。”楚怀王于是就终止了和齐国的联盟关系。而且终止之后,楚怀王为了让秦国放心,居然派人去骂了齐王一顿,把齐国彻底得罪了,然后去找秦王要六百里土地,张仪却说:“大王您听错了,不是六百里,而是六里。”楚怀王一听大怒,于是发军队攻打秦国,被打得大败,割伤了上庸这片土地,结果这样一来,整个西南的核心地区巴蜀、汉中都在秦国的控制之下。

再加上后来李冰修建都江堰,把成都平原彻底开发,使之成了秦国的大后方,确保秦国的兵精粮足,可以一直保持对外的攻势,这才有了后来的昭襄王与白起的大杀四方,所以说惠文王是秦国崛起的承上下最关键的一个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前将军是什么官职?袁綝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骠骑将军是多大的官,司令上面是什么官职,将军是什么官

    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又称为四方将军,是我国古代历史中属于品衔比较高的部队军职,级别从高到低分别是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前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在汉末三国时

  • 李斯曾为大秦帝国立下汗马功劳却不得善终,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什么,秦王绝口不提15座城的事的原因是,李斯为什么能够成功说服秦王

    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所谓的悲剧,就是主人公受到他人的迫害,或者由于自身的错误,导致了个人的毁灭,或是悲惨的结局。李斯的下场很惨,被施以五刑,墨、劓、剕、宫、大辟,墨就是在脸上刻字,劓就是割掉鼻

  • 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勇将中,赵云为何会排在关羽前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六十四名将,关羽和赵云哪个更厉害,赵云浑身是胆是因为什么战役

    民间流传有这样一首打油诗: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这个“三国二十四将”排名,一直有很多人不服气:武圣人关羽万马军中刺颜良,这样的战绩别说赵云,就是吕布也不曾有过

  • 在历史上在死后被封神的三位女性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妲己死后封神了吗,女娲为什么封印三妖,苏妲己最后封什么神

    神明之所以是神明,是因为他们能做到人做不到的事情,即能人所不能,同时他们也承载着普通大众心中最美好的想象。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那么神明是哪里来的呢?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神仙几乎都是有功德的凡人死后被封神或凡人经过长时间的虔心修炼羽化为仙。比如我们熟知的二郎神,传说他成仙

  • 荀彧投靠曹操的真相是什么?能说明他对汉室忠贞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荀彧为什么忠于汉室,荀彧为什么不投奔刘备,袁绍为什么不迎接汉献帝

    如果问谁是曹魏帝国的首席谋士,那就非荀彧莫属,他为曹操崛起奠定了核心思想,这是曹魏帝国崛起的根本。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公元191年,荀彧离开了袁绍而投奔了曹操,毕竟相比于希望另立刘虞为帝的袁绍,曾经率军追击董卓,几乎兵败身死的曹操更符合汉室忠臣的形象,正因如此,即便曹操当

  • 吕伯奢被杀是陈宫背叛曹操转投吕布的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宫离开吕布投奔了谁,陈宫背叛过吕布吗,吕布和陈宫之间谁挑拨离间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对三国的了解,都是起源于《三国演义》,但小说终归是小说,与历史总是有一定的差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亡,途经中牟时被抓,县令陈宫念其忠义将其释放,并舍官随其逃亡,两人逃到曹操父亲曹嵩故友吕伯奢家中,因曹操疑心

  • 周朝诸侯国吴国有过多少位皇帝?仲雍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齐桓公时期的周天子是谁,周天子时期有多少个诸侯国,吴国与周朝的关系

    吴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相传始祖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周朝时期的古吴国有二十五代皇帝,第一代皇帝泰伯三让皇位令天下生敬,被誉“让王”、“至德先圣”为江南人文之祖。而同他一道“千里奔吴”开创江南文明之史的弟弟仲雍却成了陪衬

  • 被架空权力的西为皇帝元宝炬,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权臣,通常指掌握国家军政大权、威胁统治者的大臣,也可以指权倾朝野、威胁帝王统治的宦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出来的割据势力。北魏末年,元宝炬在以宇文泰为首的大臣支持下登基为帝,国号“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和南朝梁对立,建

  • 探索铁血宰相武元衡心中的柔情,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黑衣宰相,耿玉京最后和谁在一起,无尽暖柔情大结局

    武元衡,字伯苍,是武则天的从曾孙,是唐朝少有的诗人宰相。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武元衡的故事吧。元和十年的一个初夏,天色熹微。当朝宰相武元衡正奔赴在上朝路上。他或许有些隐隐的不安,但他却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是时,暗处正潜伏着无尽的刺客,一双眼睛紧紧观察着他的动向。忽听一声:“灭灯!”武元衡马

  • 历史上的呼延灼真实实力如何?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呼延灼是真实人物吗,呼延庆和呼延灼什么关系,中国朝代实力排名

    《水浒传》中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位头领性格各异,各有所长,结局不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群像。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只有双鞭呼延灼和美髯公朱仝参加了后来的抗金作战:“呼延灼后领大军破大金兀术四太子,出军杀至淮西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