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英宗朱祁镇是如何被俘的?之后的生活如何?

明英宗朱祁镇是如何被俘的?之后的生活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255 更新时间:2023/12/4 15:31:15

公元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酿成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01.逃过被杀命运后,差点成了也先妹夫

朱祁镇被俘之后,曾在瓦剌军中待过一段时间,行军途中的待遇自然不是太好,即使朱祁镇这个俘虏的身份很不一般,也只能保证比普通士兵待遇好点而已,朱祁镇也只能睡板车和茅草,甚至还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睡过猪圈。

其实对于俘虏明朝皇帝,瓦剌太师也先也没有心理准备,对于该杀还是该留,一时间也没有定计。根据《明史》的记载,也先起初是有杀朱祁镇之心的,只是后来由于朱祁镇身上的一系列神迹,例如闪电劈死也先战马,帐篷顶上出现赤色蟠龙之类,也先这才放弃将其杀死。

当然,这些所谓的神迹,极可能是史学家在给明英宗脸上贴金,也先之所以最终没有杀死朱祁镇,乃是源于弟弟伯颜帖木儿的劝说,只是认为明英宗奇货可居,想要从明英宗朱祁镇身上捞取更多的好处罢了。

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祁镇被俘后娶了也先的妹妹其木格,虽说这其中有影视剧虚构的成分,但在历史上,也先的确曾想要将妹妹嫁给朱祁镇,《明史》有载,“也先又欲以妹进上皇”。对于也先的这个提议,朱祁镇虽然心中不愿,但人在屋檐下却也不知该如何回绝,便与同样被俘的袁彬进行商议。

袁彬说道,“历来只听说有皇上嫁女儿的,从没听说有皇上把自己送去倒插门的。这样皇上也会由坚毅顽强的流亡之君,变成不思回京的享乐之君,声誉将不复存在”。

朱祁镇这才对也先回绝到,“朕尚流亡,岂可玷辱公主?日后回京,当婚聘之”。

然而,也先仍不死心,又在已经叛变的太监喜宁劝说下,挑选了六名美女给朱祁镇送去,结果再度遭到明英宗的拒绝。

其实也先嫁妹,同样也是一条毒计,其目的极可能是为了谋夺明朝皇位。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也先与瓦剌可汗脱脱不花的决裂看出来,为了名正言顺的夺取汗位,也先将姐姐嫁给了脱脱不花,并要脱脱不花将其外甥立为太子,结果因此两人决裂。

02.虽不愿充当叛徒,却被当作勒索工具

俘虏明英宗后,也先也曾做过趁机南下、谋取中原,重建大元辉煌的美梦。于是,也先便软硬兼施,要明英宗写下命令边关将士献关的诏书,朱祁镇虽说被俘,却也不愿就此背叛大明,于是断然拒绝。

要知道,此时明代宗朱祁钰虽然已经被推上皇位,但朱祁镇却还有个太上皇的名头,一旦他写下诏书,边关将士又如何敢不听。因此,只要明英宗愿意配合,那么也先入关南下将如履平地。不过,朱祁镇做皇帝虽然不算称职,但起码还算有一点骨气,并未就此屈服。

当然,也先也不能白养着朱祁镇,见其不愿配合,便拉着朱祁镇南下扣关。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也先裹挟着朱祁镇兵分两路南下,朱祁镇虽说不愿对边关将士劝降,但边关将士却也不能对他视而不见,结果打的畏手畏脚,被也先突破层层关隘,顺利抵达北京城下。

不过,也先虽然凭借朱祁镇之名叩开了边关,但面对已经陈兵二十万的北京城,却是无可奈何,不得不于十月十五日损兵折将的撤出关内。次年初,心有不甘的也先再度裹挟朱祁镇南下,结果这次连边关将士也不买账了,结果连边关都没能攻破。

03.凭借超强人格魅力,折服伯颜帖木儿

这应该算是朱祁镇被俘后最传奇的经历了,身在瓦剌作为俘虏的他,竟然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成功征服了瓦剌太师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两人竟然就此结成了至交好友。

朱祁镇虽不是个合格的皇帝,但自幼生长于皇宫的他,那种气质却是普通人根本无法比拟的,即使作为俘虏,却仍是个风度翩翩、为人谦和的君子,而正是凭借着这种异于常人的气质,朱祁镇成功让伯颜帖木儿拜倒在了自己的身前。

折服于朱祁镇人格魅力之下的伯颜帖木儿,对其极为礼敬。史书记载,帖木儿负责看管朱祁镇期间,不仅在生活上对朱祁镇照顾的无微不至,而且还三天两头的跑去找朱祁镇聊天、陪其吃饭,与其促膝长谈。或许正是由于伯颜帖木儿的照顾,朱祁镇在瓦剌的生存境况得以大幅度改善,除了不能南返之外,人身自由也几乎不受限制。

当朱祁镇被送回明朝时,伯颜帖木儿更是极度依依不舍,不仅亲自将其送至野狐岭,而且依依不舍的对朱祁镇说道,“我的皇帝今日走了,几时才能得见?”结果伯颜帖木儿四年后战死沙场,两人这一别,再也没了相见之日。

如上,朱祁镇被俘之后,也先之所以没有杀他,最初只是想要从其身上换取更多好处,而其待遇之所以相对较好,则是由于伯颜帖木儿的额外照顾。至于能够被送回明朝,估计也先也是没安好心,只不过是在无法谋取到好处的情况下,想要引起明朝皇室内乱罢了。不过,也正因此,朱祁镇这个俘虏,在瓦剌的待遇还算过得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曾连败曹操刘备孙权的张辽实力如何?他与关羽是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打孙权为什么没赢,刘备的力气比关羽和张飞大吗,刘备投谁谁就被灭

    随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鼎立,群雄割据,这是这样的年代,造就了很多名将,也就有了三国二十四名将之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吕布手下有八健将,即张辽、高顺、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其中高顺最猛,张辽综合能力最强。本文谈一谈吕布手下的张辽,一位

  • 三国时期的六位扬威将军分别是哪些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演义中的陈宫结局是怎样的,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三国时期魏国的将军

    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是汉末三国时期武将最主要的官职,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从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关羽

  • 结党营私、嚣张跋扈,朱元璋纵容胡惟庸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处死胡惟庸,胡惟庸和李善长,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朱元璋创立了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朝代明朝,在位期间恢复民族平等统一全国,严惩贪官开创洪武之治,给后人留下不少可以谈论的事迹。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时来运转,升任右丞相。公元1380年,涂节、御史中丞商皓告发胡惟庸谋反,朱元璋大怒,将胡惟庸

  • 张飞原本能改写三国历史,为何会被刘备和关羽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对关羽张飞是真心的吗,刘备忽悠关羽张飞,为什么关羽和张飞只听刘备的

    张飞(?-221年),字益德,世习丞翼德,三国时蜀汉大将。年少时与关羽、刘备结拜为异姓兄弟,后刘备拜为中郎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张飞是个爽快人,这一点在正史和演义中的记载基本一致,按照正史记载,张飞似乎比关羽更受曹操重视,而且好像也比关羽有大局观。看过《三国志》的都知道,张飞在建安三年随同刘

  • 如果立贤不立长,历史上有哪些皇帝会被取代帝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废帝的下一代君王,宋朝最贤明的君主是谁,历史上最贤德的皇后有哪些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是一个被长期使用的制度,顾名思义,这一制度规定了皇帝在确立继承人时需要优先考虑嫡出的长子,也就是正妻所生诸子中最大的一个。其实,这一制度诞生

  • 林逋作诗后为何不将诗稿保留下来?他为什么不愿入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林逋为什么终身不娶,林逋后人,陶渊明为什么最终选择辞官归隐

    林逋,字君复,后世称之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是北宋时期诗人,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隐士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林逋是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人,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从小就饱读诗书,精通经史百家。但他和其他儒者不同,没有把出仕做官当作自己的追求。《宋史》里记载他:“

  • 钩弋夫人入宫原因特殊,最后又是为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后宫之中的女子,她们看起来雍容华贵、锦衣玉食,但其实却并不自由,而且还有丧命的危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而我们要说的就是汉朝时期的一个女子,她在自己最为青春的时候进入皇宫,之后也是让皇帝痴迷不已。但是无情最是帝王家,这美丽的容貌并没有给她带来好运,而是在皇帝临终的时候,因

  • 从包衣宫女到乾隆后妃,揭秘恭嫔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后宫有一妃子是包衣出身,她不仅被经常翻牌子,并且乾隆还亲自赐予她封号。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位女子便是恭嫔,恭嫔出身特别的卑微,而且家族也是包衣。要知道包衣实际上就是贵族的奴仆,而且还是一辈子都要为贵族服务。所以恭嫔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但是好在恭嫔有个美丽的容貌

  • 淑慎皇贵妃:慈禧最喜欢的儿媳妇,最后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娴妃最后的结局,延禧攻略中娴妃的结局,淑慎皇贵妃墓

    慈禧最喜欢的儿媳妇是谁?她15岁就成了皇贵妃,但是之后却独守空房三十年。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个女子就是淑慎皇贵妃富察氏,富察氏的家世很显赫,而且是出生于镶黄旗的贵族,富察氏有很多都进入了皇宫成为了妃子,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富察皇后。在同治十一年的时候慈禧太后开始为皇帝选妃子,而此

  • 张孝祥的人生经历的哪些坎坷?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孝祥西江月,孔子政治思想上主张什么,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孝祥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张孝祥的祖籍在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他是唐朝著名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父亲叫张祁,曾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等职。靖康之变发生后,宋朝的官员和百姓大举南下避难,张家也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