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玉环做过哪些危害江山社稷的事吗?为何说她是罪人?

杨玉环做过哪些危害江山社稷的事吗?为何说她是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9 更新时间:2024/1/28 14:20:18

杨玉环,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很多人说她是历史罪人,但历史上真实的杨玉环,其实是个经历相当坎坷的女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要想成为历史罪人,首先得对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极大的恶劣影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杨玉环自然算不上是历史罪人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可怜的女人罢了。

公元719年,杨玉环出生于蜀地。当时正是唐玄宗在位时期,作为杨玉环后来的丈夫,唐玄宗当时已经35岁,在位七年了。杨玉环的父亲杨玄琰,当时正在蜀地做官。到了杨玉环十岁那年,她的父亲去世了,杨玉环也被迫回到洛阳,被寄养在三叔杨玄璬家里。

回到洛阳之后,杨玉环虽然失去了父亲的照顾,但好在她三叔对她还不错,将其视作自己的女儿一般。正是因为三叔的重视,杨玉环在洛阳生活的这几年,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在音乐歌舞方面,更是尤为擅长。

就这样,直到五年之后,一场婚礼的到来,改变了杨玉环的命运。

杨玉环出身弘农杨氏,弘农杨氏是隋唐时期的大族,族人自然很多。在杨玉环十五岁这一年,杨家有个叫杨洄的年轻人,做了驸马,娶了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既然是族人成亲,又是娶了皇帝的女儿,杨家自然要办得热热闹闹。身为杨家人的杨玉环,自然也受邀参加了这场婚礼。

不光如此,按照当时的习俗,杨玉环因为是杨家未出嫁的女子,容貌姣好,又精通音律,所以还被选做了咸宜公主的伴娘。正是这个伴娘的身份,让杨玉环第一次出现在了皇家面前。

婚礼开始后,身为皇帝的李隆基,以及咸宜公主的生母惠妃,自然都要前来观礼。武惠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地位堪比皇后。在这场婚礼上,十五岁的杨玉环,表现极为得体,让唐玄宗和武惠妃,都十分的满意。

除此之外,在这场婚礼上,还有一个人,也注意到了杨玉环。

这个人,就是寿王李瑁

李瑁是咸宜公主的胞弟,也是唐玄宗和武惠妃所生。李瑁在婚礼上见到杨玉环之后,便对杨玉环一见钟情。此后,李瑁开始请求自己的母亲武惠妃,去给自己说亲。武惠妃对杨玉环的印象也不错,再加上杨玉环身世仪态都是上佳,所以武惠妃对她也很满意,直接就答应了儿子的请求,去杨家提亲了。

杨家得知这件事之后,自然不会拒绝。而杨玉环本人,对李瑁也是观感颇佳。以她的身份,能够嫁给皇帝的儿子,而且还是做正妻,这也算是很大的福气了。所以最终,杨玉环嫁给了李瑁,婚后两人感情极为和谐,倒是也成了一对神仙眷侣。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

三年之后,发生了一件让现代人很难接受的事情。

武惠妃因病去世了。武惠妃去世后,唐玄宗变得郁郁寡欢。虽说作为皇帝,后宫佳丽无数,但那些后宫女子,却没有任何一个能讨唐玄宗的欢心。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人和唐玄宗说,寿王妃杨玉环长得特别好看,于是唐玄宗就强行下旨,将杨玉环接进宫去,抢了自己儿子的妻子!

当爹的抢了自己亲生儿子的妻子。

这种事情,不管怎么看,都让人觉得难以理解。真是不知道,唐玄宗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野史当中,这个过程被后人演绎得无比精彩,后世还流传了很多相关的小说和戏曲。但遗憾的是,正史上对于这件事,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记载详细过程。估计可能是因为后来写史书的人,觉得这段历史实在是太乱,实在没好意思下笔记录。也有可能是因为这段历史,确实是一段极为隐秘的宫闱之事,即便是在当时也没几个人知道真相。

真相到底如何,对于后世来说,只是一个谈资。但对于当时的杨玉环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自此之后,杨玉环从一个闲散王爷的妃子,一跃成为了皇帝的宠妃。

再之后,杨玉环是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唐玄宗特别宠爱杨玉环,而且杨家也因为杨玉环而彻底发达,在朝中权势日盛。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杨玉环的一个远方哥哥杨钊。后来,杨钊为了讨唐玄宗的欢心,还特意改了个名字,改名叫做杨国忠

从公元737年,杨玉环入宫,一直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期间一共过了十八年。这十八年当中,杨玉环一直在宫中最为得宠,虽然只是贵妃,但却享受了皇后的待遇。那么,在这十八年当中,杨玉环又做了哪些危害江山社稷的事情呢?

后人大致总结出来四条。

第一,杨玉环长得实在是太好看了,好看到了祸国殃民的地步。因为长得太过好看,所以导致李隆基从自己亲生儿子手里抢女人,将唐玄宗迷得不再关心朝政,由一位明君变成了一位昏君,间接引发了安史之乱。

第二,杨玉环的得势,使得杨家在朝堂上逐渐势大。尤其是杨国忠,做了宰相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推行了很多负面政策,最后导致国家政治越来越混乱。

v

第三,生活太过奢侈,耗资巨大。唐玄宗为了讨杨玉环的欢心,不但修造了很多宫殿,劳民伤财,还大老远地从岭南运荔枝过来,只为博得美人一笑。如果没有杨玉环的话,唐玄宗就不会生活这么奢侈,国家也就不会由盛转衰了。

第四,杨贵妃收安禄山为义子,让唐玄宗误以为安禄山是忠臣,所以偏听偏信,给了安禄山很大的兵权,最后酿成了安史之乱。

这四条,被后世很多人认为是杨玉环的罪状。很多人甚至认为,如果没有杨玉环的话,安史之乱就不会爆发,唐朝也不会由盛转衰。唐朝衰落的根源,都是因为这个女人。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果我们仔细推敲的话,我们就不难发现,所谓的四条罪状,归根到底,其实都怨不到杨玉环身上。杨玉环长得好看,难道是罪过吗?难道不是因为唐玄宗起了色心,所以才会强行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吗?

杨玉环得势,杨家由此得势,这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事情。古代任何一名女子当上了皇后,外戚都会成为朝堂上的重要力量。那为什么有的时代,外戚就能发挥好的作用,到了杨玉环这里就成了祸国殃民了?归根到底,还是皇帝本人用人不当的原因。

至于生活奢侈,这就更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中国古代大多数文臣,都希望后宫女子勤俭持家,甚至干脆一分钱都不花才是最好的。但实际上,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我们不难看出,花钱在经济发展当中,也是有很大的必要性的。而且杨玉环本身也不是太过破费,身为贵妃,这些待遇对于她来说,根本就是标准配置。

还有所谓的收安禄山为义子,导致杨国忠上位,祸国殃民,这两件事就更算不到杨玉环的头上了。归根到底,还是唐玄宗本人识人不明,安禄山和杨国忠两人奸诈,所以才会引发后面那么多的事情。

然而,古代的文人们,往往不愿意承认是男人的问题,尤其是不能把问题推给皇帝。所以在这个时候,杨玉环自然就成了最好的背锅对象。

说到底,杨玉环的骂名,其实不过是替唐玄宗背了黑锅而已。

那么,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唐朝由盛转衰的症结,又是什么呢?

实际上,问题的根本,其实还是在于唐玄宗,以及当时的制度。

唐玄宗在位前期,确实十分英明,任用了很多贤明的大臣,开创出开元盛世,这确实是他的历史功绩。但同时,唐玄宗也做过很多错误的决定。比如对府兵制进行改革。

唐朝初期的时候,完全继承了隋朝的军事制度,实行府兵制。所谓府兵制,就是指打仗的时候从各地募兵,带着军队去打仗。没有战争的时候,士兵们解甲归田,回家种地。这种制度,在唐朝开国的时候,曾经发挥过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唐朝刚刚开国的时候,只占有关中地区。凭着这种制度,唐朝能够募集到更多的兵员,而且也能以战养战,积攒国力。

但是,后来随着唐朝统一天下,尤其是国内彻底平定,战事主要发生在边疆地区的时候,府兵制就开始逐渐失灵了。从国内征兵,跑到边境上去打仗,这一来一回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这种征兵方法,反倒会给国家造成极大的财政负担。再加上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承平已久,人民都不愿意去边境当兵打仗,唐朝官方也很难募集到兵员。

所以,唐玄宗后来对府兵制进行了改革,在边疆地区设置了十大军镇。所谓军镇,就是有一支常规戍边军队驻守的地区,这个地区的最高官员,叫做节度使。节度使对于军镇内部的军队,有着绝对的指挥权。另外,因为当时中原人不愿意当兵,所以唐玄宗下令,边境地区可以就近募兵,直接由边疆民族组成军队。

另外,唐玄宗在位后期,因为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排斥异己,导致边境的将领几乎都是外族。按照唐朝当时的传统,边疆将领如果打仗打得特别好,可以入朝为相。李林甫和杨国忠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开始大范围用边疆民族的人做将领。而这些边疆民族出身的将领,因为文化水平不够,所以不可能入朝为相,自然也就无法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安史之乱爆发之前,边境上的军队,大部分士兵都是边疆民族,将领基本上都是胡人。除此之外,为了降低国防开支,唐玄宗还裁撤了大量的内地军队。除了十大军镇之外,唐朝内部基本上就没什么像样的军队,内防极为空虚。

这种情况下,就算安禄山不造反,后面肯定也会有李禄山、张禄山跳出来造反。制度的错误,已经让唐朝由盛转衰成了一个定局。将问题的原因全部归咎于杨玉环一个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程普:东吴老将,一生辅佐三位主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江表之虎臣,是三国时期东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根据陈寿的《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他们为吴国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卷五五

  • 长孙无忌身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为什么最后会被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为了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修建了一座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二十四人都是大英雄大豪杰。在这其中,有一个曾经在隋末唐初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却被严重淡化了,这个人就是长孙无忌。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长孙无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中的第

  • 赵姬身为秦始皇的生母缺一生充满争议 赵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始皇和赵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姬作为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女为何受人诟病?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而他的母亲赵姬,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太后”,地位崇高,母仪天下应该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野史里,赵姬

  • 探索苏洵的一生,为什么说他是因为儿子才变得那么厉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时期文学家,是苏轼与苏辙的父亲,三人都以文学著称于世,并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苏洵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01这天,一位二十多岁的已婚青年游荡归来。日间闲暇无趣,看着妻子做针线时教两个儿子读书。青年自知自己旅游这段时间对家庭疏于照料

  •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何自比乐毅?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诸葛亮集忠、孝、义、谋于一身,是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诸葛亮曾云,“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说明诸葛亮眼中值得学习的“先贤”

  • 曹魏五子良将于禁为什么能在其中 曹操为什么对于禁如此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五子良将于禁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于禁污点不小,功劳又不是很大,于禁为什么能够得到曹操的器重?于禁成为五子良将的原因是什么?历史演义灿星河,小编斗胆鼓唇舌,咱们继续侃三国,品生活,《三国演义》的主流势力当然是魏蜀吴,但小说是从汉末群雄纷争开始讲的,所

  • 宋皇后在赵匡胤去世后的生活如何?赵光义是如何对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直以来,宋太宗赵光义的名声都不太好,那么赵匡胤死后,登上皇位的赵光义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嫂嫂宋皇后的呢?按理来说,赵匡胤去世之后,赵光义皇位到手,宋皇后已经无法对其产生威胁,然而宋皇后的最终

  • 三家分晋晋国灭亡 原本的晋国国君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晋国国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家分晋之后,原本晋国最后一个国君怎么样了?这位国君又去了什么地方?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战国被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发生在晋国的韩、赵、魏三大卿族瓜分晋国事件,史称“三家分晋”。韩、赵、魏为何能瓜分晋国?三家分晋后,

  • 否决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何要这么做?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集忠、孝、义、谋于一身。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所谓子午谷奇谋,即诸葛亮北伐时,魏延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计划亲率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

  • 为什么说关羽遇到甘宁时不敢出战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是三国里一等一的猛将,他斩杀过很多名将,那为何有人说关羽面对甘宁时不敢出战?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羽的光辉战绩大家都是知道的,从温酒斩华雄时,关羽就已经是名扬天下了。即便是面对袁绍手下猛将颜良和文丑,关羽也是几刀就将他们斩杀。关羽斩杀华雄、颜良、文丑三个名将,也没有怕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