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生鲜有败绩,项羽为何不能东山再起了?

一生鲜有败绩,项羽为何不能东山再起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62 更新时间:2023/12/13 9:32:28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项羽的武力值在历史上屈指可数,除此之外,他还是名将之后,背景深厚。在秦末乱世,项羽跟随叔父挑起反旗,一路之上披坚执锐、势如破竹,几乎没有打过败仗。

刘邦的情况跟项羽正好相反,不仅出身一般,也没有出众的才能,甚至年龄还偏大。在起兵造反的过程中,刘邦数次被项羽击败,常常败得是稀里哗啦,差点丢掉小命。那么为何最后项羽却死在刘邦手中?

项羽生性多疑,不得人心,还有妇人之仁

所谓将在谋而不在勇,一般情况下,将领的作用是制定作战计划,合理地分配力量,利用各种手段取得战事胜利。当然了,猛将之所以叫猛将,还可以起到激励士气的重要作用,如果既能冲锋陷阵,还能运筹帷幄,那自然更好。

项羽可以做到百人斩,带兵也有独到的地方,但他有诸多性格弱点。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困在荥阳,时间长达一年。陈平作为刘邦的顶级谋臣,为刘邦出了个主意,那就是花重金贿赂楚军的将领,散布范增勾结汉王的消息。

范增是项羽的左膀右臂,对项羽也是忠心耿耿,但项羽听到风言风语后,就起了疑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用人的基础,既然项羽已经开始怀疑范增,便命人去刘邦军中探查。

史料记载:

“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

刘邦准备了丰盛的酒宴,等到项羽的使者到了,便对其道:“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随即撤去大鱼大肉,换成了萝卜咸菜。项羽的使者气得鼻子都歪了,回去之后将此行经历原原本本告诉了项羽。

从此之后,项羽就确认范增勾结刘邦,范增被气得七窍冒烟,随后便辞职回家,由于心中怨气无处发泄,在回家的路上,犯了背疽去世了。

鸿门宴上,刘邦到项羽军中请罪,当时是杀刘邦的最佳时刻,范增对刘邦看得很清楚,多次劝项羽杀掉刘邦,去除心腹大患,可是项羽就是犹豫不决。

史料记载: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刘邦见形势有变,提前离席逃走,如果不是项羽的妇人之仁,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那么也就没有之后的刘氏王朝了。做大事者,必须当机立断,而且决断的时机要把握准确,这一点上,项羽跟刘邦有所差距。

刘邦为了保存实力,在其攻下咸阳后,没有妄动城中的美女和宝物,将咸阳城献给了项羽。关中本是战略要地,四面均有要塞,但项羽并没有在此久留,他率兵血洗咸阳,还烧掉了秦朝皇宫,掠走了美女和财宝。

秦朝将亡,起义频起,目的则是推翻秦朝暴政,但咸阳的百姓招谁惹谁了,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刘邦没有在咸阳妄杀无辜,这已经赢得了部分人心。可是项羽却来了个屠城,失掉了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成大事者必须要考虑清楚。

项羽心理素质较差

刘邦和项羽,就好比一个家境优越、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和一个整日混吃等死的小混混。不论他们最后的成就如何,但他们有一点区别很大,那就心理素质。

好学生学习好,家境优,他经常活在他人的赞扬中,所以他难以接受失败。小混混整天浑浑噩噩,接触的也经常是一些学校或者社会的阴暗面,所以他的心理素质可能会更好。

自项羽出世以来,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公元前207年,仅用少数兵力击败章邯的数十万秦军,项羽也成了诸侯中的领袖人物。接着项羽攻破关中,分封诸侯。彭城之战中,项羽仅用三万铁骑,击破刘邦五十多万诸侯联军。

主角光环一直护佑着项羽,这一路上,他没有碰到什么挫折,周围都是一片赞扬之声,只不过项羽没有想到,他的最后一跤摔得如此之惨。

史料记载:

“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在垓下被刘邦击败后,项羽并非没有退路,他逃到乌江岸边,乌江亭长都已经准备好渡船,想要带项羽过江。当时只有乌江亭长有船,如果项羽渡江,汉军很难追上,这就增加了项羽的生存几率。

即便在垓下,项羽被刘邦击败,但不可否认,项羽仍然有着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如果他还活着,到了江东,只要他振臂一呼,东山再起也未可知。可是项羽这位优等生,无法接受这次失败,在生死和颜面的问题上,项羽选择了后者。换言之,项羽不具备成就大事的逆商,所以他被迫自刎而死。

刘邦能屈能伸,很会借力

刘邦和项羽正好相反,在起义的道路上,刘邦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纵使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在垓下之围前夕,他还是败在了项羽手下,要是没有韩信彭越的帮助,这天下还不一定姓刘。

然而,刘邦拥有一项重要的素质,那就心态好。彭城之败后,项羽率骑兵兜着屁股追杀刘邦,为了逃命,刘邦甚至将一双儿女踢下马车,如果没有夏侯婴及时相救,刘盈鲁元公主或将死于乱军之中。

纵使家人死走逃亡,老爹和妻子吕雉都被俘虏,纵使惶惶如丧家之犬,但刘邦仍没有放弃对天下的执念。待其逃到安全地带,刘邦再次整顿人马,想方设法恢复元气。

刘邦带兵不如韩信,谋略不如张良、陈平,但这些人仍心甘情愿为其卖命,自古至今,论起驭人之术,能超过刘邦的真心不多。前线失利,后方萧何会给刘邦再度筹备兵马,打不过对方,韩信会为其开疆扩土,碰到难题怎么办,陈平六出奇谋,帮刘邦答疑解惑。

刘邦本身有着高超驾驭人才的能力,加之这些经世之才的助力,想要不成大事,都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那些权力滔天的外戚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外戚,指的是与皇帝的后妃有直接亲属关系的人士或家族,随着历史发展,血缘关系越来越不重要,泛指皇帝宠幸女人的娘家人,即便是没有血缘关系,通过这种裙带关系上位的,都算作外戚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古代,外戚是一股十分特殊的势力,所谓“戚”,指的自然

  • 唐玄宗深爱过武惠妃和杨贵妃 唐玄宗为何没有立两人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武惠妃和杨贵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对武惠妃和杨贵妃都有深宠过,李隆基为什么没有立两人为皇后?李隆基到底是怎么想的?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中共有三位皇后,分别为结发妻子王皇后、贞顺皇后武氏(即武惠妃)和元献皇后杨氏(杨贵嫔)。不过,只有王皇后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

  • 历史上朱棣登基那天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会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1402年六月,朱棣率军攻破应天府(今南京),建文帝在战乱中生死未卜。自此,为时三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全面胜出告终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朱棣进入南京皇宫后,并未急于称帝,而是谦虚起来。他的支持者们反复劝谏,希望朱棣能够即皇帝位。3天后,朱棣终于“被迫”答应

  • 安史之乱大唐帝国由盛转衰 杨贵妃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杨贵妃之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安史之乱杨贵妃就没有责任吗?杨贵妃的死很冤枉吗?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纠集15万精锐大军,在范阳在以讨伐宰相杨国忠的名义,正式起兵反唐,拉开了“长史之乱”的序幕

  • 蜀汉灭亡后,刘禅还能保命最后得以善终,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263年8月,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由于当时姜维因为与黄皓交恶而在沓中屯田,并不在汉中,以至于即便后来姜维设计逼退诸葛绪,从沓中逃了出来,他也没办法进入汉中调度,因为此时的汉中已经沦

  • 李隆基和杨贵妃关系真的很亲密无间吗 两人就没有闹过矛盾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隆基和杨玉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的?两人真的亲密无间吗?两人期间就没有闹过矛盾吗?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由于结局的凄凉,文人骚客的极力渲染,给世人以缠绵悱恻、凄美绝伦的理想印象。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

  • 张皇后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专一的皇帝,明明可以后宫佳丽三千,却一生专情于一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来形容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然而比起明孝宗朱佑樘对张皇后的宠爱,却仍有不足。作为历史上唯一遵循“一夫一妻制”帝后,明孝宗不

  • 唐玄宗盛宠杨贵妃十一年之久 杨贵妃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贵妃孩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隆基盛宠杨贵妃十一年时间,杨贵妃期间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孩子?杨贵妃不孕的原因是什么?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和杨贵人的爱情故事曲折婉转,从唐代至今,被广泛流传,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无上盛宠,从流传的诗词中也可见一斑,但

  • 历史上朱元璋的暴君之名是怎么来的?他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丐,后又遁入空门。他走投无路,参加了义军,从此南征北战,一步步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上世纪,以吴晗为首的诸多学者,将朱元璋人设为暴君,有人提及“僧”“光”等字眼,朱元璋立马杀之,湖南街头有人画了一幅大脚婆娘的画像,朱元璋立即下令

  • 三国时期高翔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右将军和左将军差不多,掌管的是右路大军,也是负责军队的防御和战时军事行动,秦汉时期不常设,三国时期的张飞、徐晃等人都担任过这个官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右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