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真的不该发动夷陵之战吗?真相是什么

刘备真的不该发动夷陵之战吗?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260 更新时间:2023/12/16 14:09:58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一般认为,孙权袭杀关羽,强占了荆州,激怒了刘备,于是刘备怒而兴兵,犯下兵家大忌。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备根本不该发动夷陵之战,蜀吴相争曹魏渔翁得利。事实上,刘备之所以发动夷陵之战,是因为国际形势发生巨变,孙权已将刘备“逼上梁山”,刘备不得不打,并非单纯为关羽报仇,指责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只是纸上谈兵之辈。

01:孙权为何立斩关羽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前因,要从荆州与关羽说起,其中很多事情早被说烂了,但还是有一些值得重新思考的地方。

荆州堪称东吴的长江门户,曹操赤壁之战时的战略,就是占据荆州然后顺江而下,因此荆州是东吴的命脉之一,做梦都想要夺回了。但对刘备而言,荆州是北伐中原的门户之一,诸葛亮隆中对中是“一路出荆州,一路出秦川”,同时还能威胁到东吴,因此荆州自然不容丢弃。

219年秋八月,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逼得曹操“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劝说曹操,可以把江南封给孙权,换取孙权出兵袭击关羽。于是,当年冬十月,吕蒙称病回京,与孙权密谋袭击关羽,趁机夺回荆州。之后,孙权不宣而战的背后偷袭盟友,还杀了关羽,而且是下令“羽至即斩”。

问题就在这里,按照常理来说,孙权的战略目的是荆州,将关羽擒获后与刘备谈判,这样才符合最大利益,既可给曹操交代,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与刘备的关系,维护孙刘联盟。但孙权的选择出人意料,直接将包括关羽在内的很多蜀将一一斩杀,为何如此?

《三国志》中特意记载了一段,孙权为儿子向关羽求亲,关羽辱骂来使,拒绝结亲,孙权十分恼恨。于是,后人补脑认为孙权恼羞成怒的由此下令“羽至即斩”。其实,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孙权有这么肤浅吗?关羽与刘备是兄弟,怎么可能把女儿嫁给孙权之子呢,这不是让刘备对他起疑心吗?因此,这只是孙权的离间之计,让关羽与刘备离心,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荆州。面对孙权的挑拨离间之计,关羽通过辱骂来向刘备表明心迹。那么,关羽如何破解离间之计,孙权岂能没有预案,又岂会被一句辱骂激怒?

孙权杀了关羽之后,将头颅送给曹操,这一个细节很重要,古代向上级报功时,往往都是将重要敌人的首级送上。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无疑是因为关羽是曹操生死大敌,孙权这是在“邀功”。那么,孙权杀关羽的真正目的,不是因为一两句辱骂,而是纳投名状,向曹操表明心迹?

02:杀关羽意味着什么

从赤壁之战前,孙刘开始结盟抗曹,之后十余年内,孙刘关系是“斗而不破”,为何在关羽威震华夏,面临千载难逢的痛打曹操的好机会时,孙权这时背叛了盟友?

事实上,围绕荆州归属问题,孙刘矛盾已久,甚至之前已经爆发过战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刘备借荆州借的是南郡大部分,而不是整个荆州,整个荆州七郡分别被三国瓜分。215年,刘备打下益州之后,孙权派诸葛瑾讨要荆州被拒,孙权盛怒之下派吕蒙攻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然后孙刘调兵遣将,大战一触即发。但由于曹操征讨汉中,对益州造成严重威胁,刘备不得不请和,非常憋屈,最终长沙、江夏、桂阳归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归属刘备。但孙权还不满足,217年孙权与吕蒙商议,准备伺机夺取荆州,于是积极备战,又命都尉徐详拜访曹操,请求归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结为姻亲。因为有这一个历史背景,所以关羽威震华夏时,曹操才派人联络孙权偷袭关羽,而孙权为了荆州,双方一拍即合。

孙权夺取荆州之后,先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后将俘获的朱光、于禁等人送回,曹操也给予相应回报,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曹丕称帝之后,孙权请求成为魏国的藩属,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孙曹关系进入蜜月期。

事后来看,孙权献上关羽首级,请求成为魏国藩属等,根本目标是为了稳住魏国,方便东吴取得荆州。当然,孙权未尝没有一举灭掉蜀国的心思,围杀关羽时,吴军追入川中,陆逊等屯兵巫县,孙权的用心昭然若揭。只是蜀国很快稳住阵脚,让已到前线的孙权看到没有机会才作罢。

孙权不顾孙刘联盟的必要性,执意跪舔曹操,除了借力取得荆州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现实,孙权进攻合肥时,被张辽打得狼狈不堪,曹操势力庞大,让孙权心生胆怯;二是性格,孙策评价孙权时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以保江东,我不知卿”,孙权只是一个守成之君,只想关起门来做一个安稳的“江南王”,没有征夺天下的雄心与能力。

但对于刘备而言,这时孙权怎么想、怎么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孙权不宣而战的攻击盟友,人品极为低劣,取荆州、杀关羽,就已经态度鲜明地表示他与刘备决裂了;当孙权一再献媚曹魏,而曹魏给予热情回应时,刘备处境愈发危险,最担心的是孙曹联合对付蜀国。

03:刘备已被逼上梁山

原本是孙刘合力抗曹,如今极有可能变成了孙曹联合,那么刘备该如何处理?

作为合格的政治家,往往都要做最坏的打算,刘备不可能指望孙曹同床异梦,也不可能指望东吴是表面依附曹魏,万一孙权与曹丕密谋瓜分蜀国,然后两方平分天下怎么办?因此刘备只能相信孙权与曹丕联合了。与此同时,单靠防守,蜀国肯定无法抵挡曹魏与东吴的合力进攻,最多只能死刑延缓。在这一形势下,刘备不敢赌、不能守,最好的出路就是打一仗,威慑孙权与曹魏,而攻打东吴,刘备不仅师出有名,而且东吴实力较弱。

还有一点很重要,220年初曹操去世,刘备与曹操年龄相仿,担心自己也差不多到了大限,而刘备志在天下,如果只是安于现状的话,恢复汉家江山的志向将永远不可能实现。关羽被杀这一年,刘备修整刚刚打完汉中之战的精锐,还要准备各种军械物资,因而这一年没有趁曹操去世魏国内部有些动乱的时机攻吴,而是在第二年发动攻吴战争,暂时将战略目标转向东吴,希望首先打败东吴,再去攻略曹魏。

孙权听说刘备出兵,派出诸葛瑾前来求和,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这话说得真不要脸,只能让刘备更为恼火,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况且当初夺取荆州就罢了,为何还要杀死关羽等蜀将,并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只能说孙权尽想好事,不考虑决定的后果。

当然,人算不如天算,夷陵之战中刘备败得很惨,数万精锐损失一空,导致蜀国虚弱到了极点,与东吴、魏国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这时,东吴如果继续全力攻蜀,蜀国很可能就此灭亡,但三国鼎立的趣味就在这里,魏国并不乐意东吴做大,于是派兵南侵东吴,最终孙权担心蜀国与魏国联合,于是向刘备求和让夷陵之战结束。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中最后一场,对魏蜀吴三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后来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平定国内叛乱,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夷陵之战中,吴国虽然取胜,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二年四月,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恢复了与东吴合力抗曹的同盟关系,从此蜀吴关系才真正“牢不可破”。

从战前形势来看,蜀国的国际形势极为恶劣,刘备是不得不打,拿夷陵之战惨败来指责刘备攻吴的错误,属于纸上谈兵。

从孙权决策来看,实在不太明智,竟然看不透他与刘备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当不起英雄称号。杀关羽、夺荆州,必然激怒刘备,导致双方联盟关系的破裂;同时,孙权讨好魏国,又不可能让魏国放手,因为魏国的战略目标一直是先灭东吴,直到司马昭之后才改为先灭蜀国,若非曹丕无能,东吴早就被灭了。破坏孙刘同盟,魏国又不放过东吴,如果不是夷陵之战改变局势,东吴将时刻处于魏蜀虎视的提心吊胆之中。

因此,发动夷陵之战,刘备不该被指责,败于夷陵之战,刘备应该被指责。也就是说,站在当时刘备的角度,战略决策没有错误,战术决策出现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鲁选择投降曹操而非刘备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鲁是谁,刘备为什么要打刘璋,张鲁为什么看不起刘备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襄助自己对付张鲁,法正、庞统在此时劝刘备图取益州。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虽然当时黄权等臣子劝说刘璋,他认为刘备有骁勇的名声,现在要是以部下的身份对待刘备,就没法满足刘备的心愿,要是以宾客的身份对待刘备,一国不容二主,这不

  • 历史上唯一主动辞职太子的人 刘疆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阴丽华的结局,历史上刘疆的结局,最识相的太子刘疆

    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子刘疆,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刘疆身为太子深得人心,刘疆为什么要主动辞职?刘疆到底是怎么想的?刘疆就不喜欢做皇帝吗?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皇帝作为九五之尊,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为了皇位,兄弟自相残杀、父子反目成仇的事情可一点不少见,古代的皇帝制度里面,太子自然就是下一任继承

  • 历史上真实的张士贵是个什么形象?真的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被误解的历史事件,张士贵是忠臣吗,秦桧是金国的卧底吗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繁荣昌盛的时代,同时也是张氏家族大放光彩的时代。张氏家族中不仅有为唐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出生入死、建功立业的军功世家,而且有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安邦治国的宰相望族。张氏家族的文治武功在唐朝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 三国时期诸葛家族在曹魏的三位武将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魏在哪里定都,三国时期曹魏简介,曹魏第一名将

    琅琊诸葛氏是三国时期主要的势力家族之一,诞生了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先贤古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蜀汉,诸葛亮官至丞相一职,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则在魏灭蜀之战中阵亡。在东吴,诸葛瑾被孙权封为大将军,而就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更是成为东吴太傅,地位同样十分显赫。当然,对于诸葛亮所

  • 刘邦去世后汉朝有何变化?代王刘恒是如何继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刘邦的子孙后代,汉朝刘恒之后哪位是皇帝,刘邦死后谁继承了他的皇位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代王。 [1] 汉高帝去世后,吕后临朝称制,汉惠帝英年早逝,诸吕掌握朝中大权。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人粉碎诸吕势力,迎立代王刘恒进京继位,史称汉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邦去世后发生了很多事,比如刘如

  • 明朝大臣朱升能得以善终靠的是什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身边善终的大臣,朱元璋善终的大臣,明朝谁得到善终

    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回家乡濠州募集到24大员,此后,他带领募兵先后击败了占据长江上游的陈友谅,消灭了苏州的张士诚以及浙东的方国珍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南方。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史称明太祖,建都应天(南京),建元洪武。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提

  • 刘邦病重吕雉请医生给他看病 刘邦为什么宁死都不同意医生看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后为什么不杀刘长,刘邦为什么不救戚夫人,刘邦拒绝治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看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病重时,吕雉请名医给刘邦看病,刘邦为什么宁死都不接受,刘邦心里为什么会抗拒大夫?这一段记载看来的确是很怪异的。刘邦攻打黥布时中了箭伤,这个伤越来越重。因为中的是流矢,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是毒箭,所以刘邦很可能是

  • 朱元璋一生中最对不起的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的女人就几十个,朱元璋一生有多少个老婆,朱元璋的女人是谁

    朱元璋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是马皇后,夫妻俩同甘共苦、伉俪情深,感情十分深厚。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可无论两人感情多么深厚,朱元璋都不可能只有一个女人,在当时普通人都是三妻四妾,何况是一国之君的朱元璋。朱元璋在不是帝王的时候曾得到一绝色女子,可在一夜之后这位女子却香消玉殒,这究竟为何

  • 大唐一代名相房玄龄,竟然也是个“妻管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房玄龄满门抄斩,魏征和房玄龄,房玄龄的妻子

    惧内是一句文雅古话,意思是男人惧怕老婆。在当今社会上这种现象不足为奇,而在男权社会的过去也存在着这种情况。“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唐朝贤相房玄龄更是被称为“醋坛子里走出来的宰相”,他助李世民打下了半壁江山,却连个小妾都不敢娶,甚至李世民赏赐给他的美女都敢拒

  • 作为朱元璋的贤内助,马黄后到底奇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对朱棣的态度,朱元璋到底多爱马皇后,马皇后有多惨

    她是大明王朝的第一任皇后,也是大明王朝的开创者一生最爱的女人,马皇后的一生,前半生飘摇不定,生死未卜,后半生享尽了荣华富贵。“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朝初年,朱元璋让宋濂的长孙宋慎入朝为官,宋慎性格顽劣,朱元璋屡次训诫他,有一次,朱元璋对宋濂说:“卿为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