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嬴政当初没有下令杀吕不韦 吕不韦为什么还会想不开自杀

嬴政当初没有下令杀吕不韦 吕不韦为什么还会想不开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122 更新时间:2024/1/14 16:31:28

还不了解:吕不韦自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嬴政当初只是将吕不韦流放,并没有下令赐死吕不韦,吕不韦为什么还要自杀?自己活着不好吗?

《吕不韦列传》中记载,秦王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这封敕令发生在嫪毐事件之后一年,吕不韦被秦王嬴政罢免了相国的职位,贬到河南的食邑之时。从这封信的内容可以看出,嬴政除了责怪吕不韦外,并没有要他性命的意思,只是明确下令要把他和亲属流放蜀地。

但是,当吕不韦看到秦王嬴政的这道敕令后,随即饮鸩酒自杀了。那么,为什么吕不韦看到这封敕令后就自杀了呢?

(吕不韦剧照)

一、嫪毐事件断送了吕不韦的政治前程。

吕不韦作为一位商人,最擅长的就是投资,他也依靠自己精明的头脑在商界大获成功,赚得盆满钵满,“家累千金”。

这时候,吕不韦敏锐地发现了一个政治筹码,那就是被质于赵国的异人。他依靠“邯郸献姬”,重金疏通关系等手段,帮助异人重新回到了秦国,被华阳夫人收为嫡子,并辅佐异人登上了秦国国君之位,成为庄襄王。

吕不韦也因辅佐有功,官拜丞相,封长信侯,食邑河南10万户。

等到嬴政即位后,吕不韦更是总揽朝政,权倾中外。

至此,吕不韦的政治投资收到了丰厚的回报。

但是,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政治投资的风险往往更大,稍不注意,就会搭上身家性命。

身为仲父的吕不韦,再一次进行了投资,只不过这次用的是身体。他半推半就地拜倒在了王太后赵姬的石榴裙下,进一步累积自己的政治资本,和赵姬旧情复燃,暗通款曲。

精明的吕不韦当然明白和王太后暧昧的巨大风险,于是,他多方寻找替身,想全身而退,尽量规避这种风险。

嫪毐由此被他瞒天过海地送进了赵姬的寝宫。

但欲壑难填的嫪毐不甘心只做赵姬的男宠,他不但把持朝政,还胆大包天地让王太后连生二子,并私下约定,一旦嬴政驾崩,就立两人之子为秦王。

随着嬴政的亲政,嫪毐不可避免地成了秦王第一个铲除的对象,随即牵扯出了吕不韦。即便吕不韦对嬴政有大恩,但王室尊严不容亵渎,至上王权更容不得挑战。

于是,吕不韦被罢官,贬往封地河南。

(嬴政剧照)

二、吕不韦自知威胁到了王权。

吕不韦在相位12年,从辅佐异人到嬴政,权力一路攀升,直到成为秦国实际统治者。虽然被罢免了相国之职,但吕不韦回到河南后,并未消停,而是“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

这引起了嬴政的高度警觉,吕不韦是一个极具才干之人,且军功卓著。这样的一个人,即使身处江湖之远也颇具人望,被很多人崇拜,甚至被其它六国请去做官。一旦吕不韦东山再起,难免危及王权。

而且,吕不韦虽然官职被免,但他所养的数千门客并没有解散,这些人中可是藏龙卧虎。著名的丞相李斯就出自吕不韦门下。即便吕不韦确实是为了秦国储备人才,没有丝毫不臣之心,但在嬴政眼里,这些人就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他不得不防。

除了这些门客外,12年的丞相生涯,也让吕不韦经营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这些人在朝中盘根错节,对嬴政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嫪毐剧照)

三、吕不韦害怕被嬴政赐死。

从嫪毐叛乱开始,吕不韦就了解要来的一定会来。他首先被免职,然后被流放。那么,接下来会是什么呢?如果嬴政仍然对自己不放心,如果嬴政一定要赶尽杀绝,那么,这肯定不会是最后一封书信,下一封书信的内容,说不定就是赐死。

与其被嬴政赐死,不如自己主动自尽,在颜面上尚有些许的保全。这对于一生精于投资,鲜有败绩的吕不韦来说,是保住最后一丝尊严的唯一方法。面对这样无解的死局,吕不韦只能选择饮鸩自尽。

一生投机的吕不韦,在政治投机中攀上人生巅峰,同样在政治投机中断送了自己的生命,落得个服毒身亡的下场,也是可悲。

(参考资料:《吕不韦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有关朱高炽的死说法有两种 究竟哪一种更死法更具有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烧死和死后焚尸的区别,你认为谭嗣同死得其所吗,生死的根本是什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高炽之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高炽20年太子,一朝登基上位,最后十个月之后就一命呜呼了,明代皇帝朱高炽到底是怎么死的?朱高炽的死因又是什么?洪熙元年(1425)五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享年47岁,这位“仁宣之治”的缔造者,战战兢兢地做了20年的太子,好不容

  • 刘琦手里真的有六万大军吗 刘琦临死前为何不交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老人临死前手到处乱抓,刘琦是刘备害死的吗,人临死前手乱抓东西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琦和刘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琦临死前手里有六万大军,同样都是刘氏中人,刘琦为什么不把大军交给刘备?刘琦到底是怎么想的?刘琦是荆州刘表的长子,当时害怕刘表后妻蔡氏的陷害,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趁着江夏太守黄祖战死,远去江夏避祸。刘琦到了江夏之后,手上大概有2万

  • 东吴偷袭荆州已经达到目的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吴为什么要杀关羽,东吴杀关羽的后果,孙权为什么偷袭荆州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吴和关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羽兵败之后,孙权都已经拿到荆州三郡了,东吴既然已经达到了目的,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孙权就不怕蜀汉报复吗?建安二十四年,孙吴吕蒙利用关羽北攻曹操之际,利用巧计偷袭,成功夺取了本由关羽镇守,属于蜀汉的荆州三郡(即南郡、武陵郡和零

  • 王皇后:助李隆基完成大业的原配妻子,结局却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隆基和王皇后的孩子,李隆基为何不再立皇后,李隆基为什么废了王皇后

    她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出身将门有胆有识,却因无子被废,她就是王皇后。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王菱王皇后,祁国公王仁皎之女,她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发妻、第一任皇后以及废后。史料记载她“姿容秀丽,聪明好学”,王皇后是真正的虎门将女,有勇有谋,她不仅仅是李隆基的妻子,

  • 马超临死前让刘备重用马岱 马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后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临死前和诸葛亮的对话,马超归降刘备后得到重用了吗,马超在刘备底下干了些啥

    对马岱和马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超临死前为什么会让刘备重用马岱?马超临死前为什么要这么做?马超让刘备照顾马岱不是更好吗?马超此举有什么目的?马超是五虎上将里最惋惜的人,他年少成名,二十岁跟随父亲马腾一起大破匈奴军,亲手斩杀匈奴头号猛将阿莫。几年后在羌人的叛乱

  • 诸葛亮真的不臣之心吗 诸葛亮不还政,上朝为何还要带着兵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让姜维守街亭,诸葛亮想过谋反吗,诸葛亮为何看错马谡

    对刘禅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都已经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什么不还政给刘禅?诸葛亮上朝时为什么还要带着兵?诸葛亮有什么不轨之心吗?带甲仗和带甲士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诸葛亮带甲士百人这一个说法在《三国志》中没有出现,但在《晋书》中出现。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派陈平去杀自己的妹夫 陈平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樊哙是刘邦的什么人,陈平和谁一起去杀樊哙,刘邦妹妹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邦和樊哙,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邦到底是怎么想的?刘邦为什么会派陈平去杀自己的妹夫?陈平面对这个难题,陈平最后是怎么化解的?刘邦要杀樊哙,是不是老糊涂了?可能有一部分人首先要这么问。这样的质疑可以理解,因为从他俩关系的特殊性来看,刘邦这样做显得很突兀。早在沛县起兵之前

  • 汉献帝退位后,刘备称帝是为了匡扶汉室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真的是为了匡扶汉室吗,汉献帝听到刘备称帝,汉献帝禅位

    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以携天子以令诸侯,中山靖王刘胜后裔的刘备却抓住了这次机会并成为了一方诸侯,并将曹操当成是汉贼。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然而,曹操终其一生也未篡汉,反倒是刘备在汉献帝退位后自立为帝,这岂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其实,刘备之所以选择自立为帝,无非是

  • 韩信一出手项羽为什么都不是对手 韩信不是没有打过仗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之子,萧何为什么要杀掉韩信,韩信x李白

    你真的了解韩信打仗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韩信当初不是没有领过兵打过仗吗?韩信出手为何连项羽都不是对手?韩信的实力究竟有多强?其实,我们对韩信误解很久了。韩信这个人,人们往往会忽略他的背景出身,但从种种蛛丝马迹来看,韩信的家庭背景绝对不差,加上身逢乱世,经过个人奋斗,取得了巨大成

  • 历史上的宋仁宗真的很伟大吗?他的真实形象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如何评价宋真宗,宋仁宗是什么样的人,宋仁宗传位给谁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据《北宋仁宗朝变乱研究》提供的数据,北宋存在的167年时间里,共发生民间”变乱“142起,平均每年0.85起